7月12日 第2期

1. 卷首語
人生的三種心路歷程

撰文/淨因法師

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一,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大徹大悟時,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山水依然,但因隨悟道者「有我」、「無我」和「忘我」之進步,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隨之而改變。這反映出人生的三種心路歷程。

一般人誤以為「我」為實有,世間的名、利、美貌等都是真實不虛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處處執著﹔有執著,便有罣礙﹔有罣礙,便會患得患失,不安、恐怖之心情隨之而起﹕沒有錢苦,玩命去掙錢﹔有錢時更苦,擔心被謀財害命、綁架、生意倒閉等。沒有出名時苦,擔心別人瞧不起﹔有了名後更苦,失去自由,甚至沒有私隱可言。沒有權時苦,讓人欺壓﹔有權時更苦,整天疲於應酬。人的一生就是在貪心的驅使之下,永無休止地積累身外之物,結果是越「積」越「累」。由此可見,因執著於我為實有而產生執著,對身外之物便無法放下﹔放不下就會患得患失,痛苦由此而生。所有這一切,都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惡果﹗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語告訴我們,人生如夢,苦樂如泡影,成敗如朝露,榮華富貴如浮雲,名利如鏡花水月,宇宙間萬事萬物瞬息萬變,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大禪師創古仁波切在《找回自己的心》一文中提醒我們,若能領悟到一切萬法的本質都是空性,看自我、苦樂、名利、美色時便能達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破透、放下、瀟灑、自在的人生便隨之而生起。

佛教的緣起法告訴我們,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皆是緣生緣滅,找不出一件事物是永恆不變的,這樣就能體會到凡事不必過於執著,應以隨緣的心態坦然面對世間的悲歡離合、炎涼冷熱,超越成敗、榮辱和得失,甚至生死。聖一法師在《出家人莫憂死》一文中進一步解釋說,一個人若能領悟緣生緣滅的道理,就能坦然面對生死,做到「生固欣然,死亦無憾」的瀟灑境界。同樣,一個人若能珍惜和善用因緣,隨緣去做有利於自己和眾人的事,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以物喜、不以己憂的自在心境自然生起。

2. 【佛教長老大德系列之二】
藏傳佛教大禪師、大堪布、大學者創古仁波切
找回自己的心

翻譯/堪布羅卓丹傑 筆錄整理/盧小瓏

四月末,值香港創古密宗佛教中心擴建落成舉行開光典禮,藏傳佛教噶舉傳承大禪師、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親臨香港,出席並主持開禮儀式、灌頂法會、說法開示等一連串活動。頻繁緊湊活動的暇隙中,高齡75歲的創古仁波切慈悲地接受尚在籌備中的《明覺》工作人員訪談,特別針對城市人如何「轉煩惱為菩提」而作開示。

創古仁波切是所有噶舉派之堪布、那爛陀學院與隆德寺的住持、十七世大寶法王的總經教師,至今仍頻繁奔波於世界各地,開展佛行事業。

轉煩惱為菩提
現代人追求物質生活的特質,面對物質上的困境,如何在生活上平衡心理,比如遇到投資失利,一無所有﹖

創古仁波切﹕在修心教法中提到,任何時候人都會遇到這兩種情形,一種是快樂的順境,一種是痛苦的逆境﹔處於這兩種情形下,人都應該想到佛法。在順境中不忘善心,隨時盡力幫助他人,並且降伏自己的煩惱,修持佛法﹔也要多思惟無常,知道這個快樂不見得是持久的,它可能一下子就沒有了。在逆境中困苦的時候,多向三寶祈請,不忘修持佛法,同時要知道這個苦也是無常的,會很快過去,好的情況快要出現,至誠向三寶發願,絕對是有幫助的。在任何情況之下,快樂也好,苦也好,它們的本質都是無常的,會轉變的。

有一句話說「煩惱出菩提」,怎樣將煩惱轉化成菩提﹖
創古仁波切﹕因為萬法的本質都是空性的,我們仔細觀看煩惱的本質,它的自性也是空性的。如果我們能夠證到它的空性,就是菩提﹔那麼煩惱的力量就不再存在了,就不會有力量影響我們,這就叫「轉煩惱為菩提」。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瞋心生起的時候,如果他不知道煩惱的本質是空性的,他的情緒就會受到瞋心的影響,這種情緒是很強烈的。但若這個人知道煩惱的本質是空性的,他也就知道煩惱沒有一個本質存在,它並沒有駐留在哪裏,他找不到這個東西的,煩惱便不會影響他,這就是「煩惱即菩提」。

灌頂和加持
香港各派藏傳佛教的法會、灌頂很多。不少人受了不少灌頂,但一個法都沒有修。佛弟子應該怎麼做﹖加持的意義究竟為何﹖

創古仁波切﹕灌頂是透過法器、物質的東西,或者透過觀想等等,讓弟子知道佛法,了解佛法,對佛法生起歡喜心﹔說法是通過聲音來弘揚佛法,兩者沒有太大的差別。接受灌頂之後,如果回去能夠繼續觀想這個法,當然是最好的,但做不到會有什麼傷害嗎﹖不會的,不用擔心。很多一開始不相信佛法的人,接受了灌頂,慢慢會對佛法生起一點信心﹔原來不想修行的人接受了灌頂,會覺得應該好好修持﹔對佛法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有了一點信心的人接受了灌頂,會具備強大的信心。總之灌頂是一個很好的度眾的方法。

至於加持,一般人以為「加持」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比如全身會發抖啊、會跳啊……其實不是的。一個人的心,對佛法越來越歡喜,知道佛法的確有好處、有幫助,產生更大的信心﹔他的心慢慢在轉變,變得越來越善良,對佛法越來越有信心,更想修持佛法,這就是得到「加持」。

尋師和學法
處於大城市怎樣尋找具德上師﹖怎樣肯定這一位就是自己的上師﹖
創古仁波切﹕尋找上師,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從傳統方面來看,過去因為父母學佛法,孩子自然跟著學,沒有特別去找尋上師。現代不一樣了,普遍來講教育程度很高,每一個人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然後進入高中大學,知識豐富了,有心學習的佛弟子,有了這樣的教育程度,也想學法,他們便會去思考分析,佛法的利益到底是什麼﹖他們會從各方面去思惟,也有管道去思惟,自然能夠透過自己的判斷找到好的上師。

一般來講,善知識要有具德的經驗,要有真正度眾的經驗,也具備了方便善巧,知道如何來幫助眾生。如果具備了這些條件,他就是可以依止的善知識。

受過灌頂的佛弟子也好,未入佛門的人也好,每一天開始,他應該怎樣觀察自己的心﹖
創古仁波切﹕對正在修持的佛弟子來講,一天中他應該按照自己日常的定課來修行。如做前行修持的多做前行,修正行的做正行,有的觀想本尊,有的持咒念佛號……這些都是每天一早起來就可以做的。下午有空閒時間可以多觀修,多修持。總之,平時,也就是一生中的每一天,無論工作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善心,一個好的動機,做所有的事。盡量不要起爭執,不要有嫉妒和負面的情緒。隨時觀察自己的心,有沒有在好的、正確的念頭上,這是很重要的。

香港和世界
仁波切曾數次來到香港,對香港佛教界現狀有何看法。

創古仁波切﹕香港的佛教界,在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帶領下,這麼多年來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在香港,很歡喜的看到,大乘法教也好,密乘法教也好,是彼此互相的尊重、互相的圓融。尤其是大乘的很多善知識、法師們對密乘非常尊重、敬仰,彼此互相扶持。看到香港的佛教非常興盛,相信未來也會非常好。

不僅僅是藏傳佛教,佛教裏的各宗各派都很興盛。尤其是這個時代科學進步,交通方便,傳媒發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了,知識和教育水準大大提高。不像以前很多文盲、或無法接受教育的情況,現在越來越少。在這樣一個很好的教育和知識的基礎上,整個的提升,更多人願意透過各種方式來理解佛法,甚至來修持佛法﹔慢慢的,肯定對全人類都有幫助的。透過佛法的方式、方法和教學,幫助人類減少煩惱,人心更加平靜了,人與人之間更有互相關愛的心,相信未來會非常好的。

創古仁波切中文網址﹕www.hwayue.org.tw/thrangu/guru.htm  英文網址﹕www.rinpoche.com/

創古仁波切來港,其一重要法會為一連三晚的密拉日巴大手印道歌開示。仁波切指出人要去除煩惱,最徹底的方法就是修持大手印法門。創古仁波切著作甚多,中譯有《月燈﹕三摩地王經譯》、《止觀禪修》、《三乘佛法心要》、《轉心四思維》、《三摩地法教》、《示解脫道(大手印傳承祈請文論註)》、《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等等。

堪布羅卓丹傑,多年來一直擔任十七世大寶法王和創古仁波切的漢語翻譯。
上師像是一本珍貴的古書,
每一句話的傳譯,
就像翻動著那一頁頁泛黃的紙,
輕輕的翻,輕輕的讀出來,
每一句都讓人驚喜。
散發的紙香,傳播開來,
那是慈悲與智慧的香氣,
每一個人都聞到了,
歡喜雀躍。
佛法的魅力無邊。
――堪布羅卓丹傑

3. 禪心法語 出家人莫憂死
聖一法師 口述 寶林禪寺眾弟子 恭錄

出家人對死莫憂慮,自然有人安排,不必買定棺材,揀定山墳,蓄定幾多錢。「死」有個時分,平常的人隨業力轉,壽命盡閻羅王叫你去就立刻要去,悟道的人隨願力走,遲兩天就遲兩天。

——平時發願每天拜一百拜佛,有病頭疼也拜一百拜,道力勝過業力,身體也隨心轉。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念」造,念善造天堂,念惡造地獄,念正造淨土,念善死時就善死,念惡死時就惡死,念邪死時就邪死,念念佛,死時阿彌陀佛,佛、佛、佛就去。
——生時念一百部經,得一百部經功德,眼看到,耳聽到,口念到,心知道,不要待死了以後,別人替你誦經,死了糊糊塗塗,別人替你誦經也不知道,百份得一份。
——在南華寺,一個月有五六個人死,常住料理,晚課回向三日給他,若有錢,做一堂焰口。
——死時在哪裏也不知道,有些人在大嶼山死,有些跑到外國也會死,有些到中國大陸朝山也會死,有些在香港死,悟道的人就知道。

4. 錢孔觀法 放下你的竹筏
撰文/李師成

以前邵氏有位名叫何琍琍、紅得發紫的女明星,後來嫁入豪門,成為趙世光夫人。
  何琍琍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大情大性之人,言論坦誠、率性而大膽。我深記得她曾經這樣說過(大意)﹕「家計會見我生了幾個孩子,勸我不要再生了。我告訴他們節育是貧窮人家的事,我們養得起的,應該多生也沒有問題。」「朋友勸我去拜觀音,我也想去拜,但我在名利場中打滾,怎去拜﹖」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可能是中國用西方治學方法研究佛學的濫觴。我是首屆碩士班的兼讀學生,兼讀同學來自社會中上層的各行各業包括律師、醫生、社工、銀行家、公務員等﹔至於資本家應該只有本人一位,原因大概跟趙世光夫人說的差不多吧﹗

其實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修習佛法並無不妥。財富跟佛法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過財富或佛法要達至的終極目的才最重要。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無論財富或佛法的目的都是離苦得樂。最究竟的快樂境界便是佛境了。這是每個佛教徒應有的目標。

佛家有所謂「法執」,就如佛祖所說的比喻﹕一個人用竹筏划過河到彼岸,上岸之後還抬起那竹筏,成為自己的負擔。這個比喻裏的人一定是瘋了。但現實生活裏更瘋的例子不勝枚舉。有多少富人不停地賺取大量金錢,不但「孤寒」對待別人,更「孤寒」對待自己。死後留下一大筆遺產,要子女在法庭上互數不是地去爭身家,這不是比那抬竹筏的人更可笑嗎﹖

大乘佛法裏的菩薩大都穿綾羅、披瓔珞,比凡間任何一位皇族更「奢華」,這顯示了財富本身並無不妥。但凡人當財富盡失時會失落,甚至瘋狂,菩薩能在衣衫襤褸時仍逍遙自在,分別在一個「執」字。


Go to Issue Menu5. 七月讀書 快準入門
撰文/賴靜涵

書名﹕《學佛群疑》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台灣法鼓出版社
當你在街上散步,偶然看見一兩間道場﹔或是假日,你到山野郊遊,看見了香火鼎盛的寺廟,膜拜的大眾不絕於途……今天在香港,佛教已然走入了大眾生活,深植於人們心底。但不可否認,本港有很多熱心弘法的高僧大德,街坊上也有江湖術士打著「佛教」的招牌,你也許會想知道到底要怎麼樣判別真偽﹖如果想要接觸佛教,到底要經過什麼樣的管道比較好﹖所以佛教已然不再是知識,而是常識,對於有心求教的你,就需要一本快速入門的參考書了。

《學佛群疑》著重於「疑」的部分,羅列77個大眾最想知道的問題,而每個問題均有相當分量的解答。作者是聖嚴法師,台灣頭一位獲得日本佛教學博士的出家人。豐富的知識,現代人的立場,以佛教典籍為基底,並宏觀整個社會的風俗習慣,再加上聖嚴法師自己的修行心得,綜合起來的見解,成為這本書的主體。

本書篇章是以問題為主的,如「一定要看破紅塵之後才能學佛嗎﹖」「在家學佛有禁忌嗎﹖」「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也提到了佛教徒與一般人都關心的課題。想知道信了佛以後,該不該食素,就可以讀「什麼是佛教徒的飲食觀﹖」,上班族或管理層,或許這篇「佛教徒應以怎樣的態度來賺錢﹖」是你所關心的。女友或男友信佛,你可能非常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關心環保問題,「為何放生,如何放生﹖」也可以給你一個有分量的答案。假如你對社會上名人明星多所採用的佛教喪禮缺乏認識,「佛教徒應該如何舉行喪葬儀式﹖」可以解答你的疑問。

事實上,佛教稱初入門的佛教徒為「初機學佛」,類似這種初機學佛的書籍不在少數,本書的特色就在以簡潔扼要的方式讓大眾對佛教有起碼的基礎認識,不僅初入門的佛教徒可以閱讀,對於非佛教徒的社會大眾,也是佛教入門書籍。

Go to Issue Menu6.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法  會  賀觀音菩薩成道
        7月14日(農曆6月19日)
梵唄班  周六下午2:30
        妙慧法師主持
念佛晚會  周日晚上7:00
          妙慧法師主持
以上查詢:2572 2437
以上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香江點睛

賀觀音菩薩成道(農曆6月19日)
▲志蓮淨苑(查詢:2354 1888)
7月13日  觀音七  念菩薩聖號  普佛 7月14日  觀音誕  大悲懺
地址:九龍鑽石山志蓮道5號
▲寶蓮禪寺(查詢:2985 5669)
7月7-14日  觀音誕大悲懺法會
地址:大嶼山昂平
▲竹林禪院(查詢:2490 3392)
7月14日  觀音菩薩聖誕禮拜大悲懺
地址:九龍荃灣芙蓉山

Go to Issue Menu 7. 徵稿啟事

《明覺》特刊接受投稿,內容圍繞佛教與社會、佛教與人生、佛教與教育、佛教文化、藝術、歷史等等範疇,務求深入淺出,言之有物。

特刊編委會決定來稿刊出與否,若不刊出恕不退稿;編委會並有權刪改來稿,不欲刪改請註明。一經刊出即致稿酬。
文章篇幅:長文2000-2500字,短文約600字。
作者資料:請附真實姓名、筆名、聯絡電話或電郵、通訊地址。宜附作者簡介以供參考。
投稿方法:請用以下途徑,請註明《明覺》特刊編委會收。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郵寄: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學佛釋疑》一欄歡迎讀者來函發問,問題經編輯篩選再交由法師、佛學學者為讀者解答。(來函途徑同上。無酬。)

8. 預告 Go to Issue Menu

2006年7月19日周三
專訪大德系列之三:
Dr. K. Anuruddha(南傳佛教大德學者)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