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 第3期

1. 卷首語
與佛同行,笑對煩惱

撰文/淨因法師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陀是法力無邊、神通廣大的教主。其實不然,在佛陀一生中,令他「頭痛」的人和事從未間斷過。譬如說,少數弟子不聽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少戒條;有些人因為心懷嫉妒而與佛陀為難,在盛大的集會上辱罵佛陀;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誤導民眾,令佛陀和弟子們三個月沒有供養,只能靠吃馬麥度日;在佛陀晚年,他的堂弟提婆達多幾次想謀害佛陀;憍薩羅國琉璃王為了個人恩怨,入侵迦毗羅衛國,使釋迦族遭受滅族之災……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成了佛的人,應該永遠快樂才對,但是面對滅族之災,如果佛陀仍然很開心,就不合常理。讀過南傳大長老Anuruddha教授的採訪,我終於找到答案。普通人心隨境轉,一顆心很容易受身外之物的影響,情緒隨之而波動。譬如說,在不正確的消費觀鼓動之下,隨著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的慾望也越來越多。當這種永無休止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時,痛苦由此而生。同樣,當別人講我們不好時,便生氣、難過。因此,受環境左右的心,隨環境之改變,時而焦躁,時而憂心,時而恐懼,時而絕望,當然,有時也會得意忘形。然而其結果都一樣:苦海無邊。

而佛教則認為,一個善良的人,不是身邊沒有令他困擾的人和事,而是取決於他面對困擾時的心態。一個人若能領悟到「境隨心轉」的境界,便會把別人的誤解看成是磨練自己心智、昇華自己人格的契機,於一念之間,化煩惱為菩提;就能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平常心看淡世間的悲歡離合、炎涼冷熱和成敗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憂的心境自然生起。佛門的這種「境隨心轉」的人生智慧,使得我們能與佛同行,笑對煩惱,即一個人有麻煩時,也能擁有快樂的心境,這才是修行的真功夫。

2. 【佛教長老大德系列之三】
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長老Dr. K. Anuruddha
上座部佛教 如何引導信徒面對煩惱和壓力

撰文/Dr. K. Anuruddha 翻譯/狄比 協力/Thomas Polin

長老Dr. K. Anuruddha為國際著名上座部佛教學者、巴利文研究專家。1998年來到香港,任教於志蓮夜書院,教授南傳佛教及巴利文,及後,兼任教於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明覺》創刊籌備期間,特別邀約長老Dr. K. Anuruddha就以下問題發表具權威的論述。

有這樣的說法:公元一世紀時,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在斯里蘭卡十分流行。但今天我們見到的斯里蘭卡,卻是以上座部佛教為主的社會。這個轉變是怎樣形成的?是什麼因素導致上座部佛教在東南亞扎根?

上座部佛教如何在東南亞扎根
說大乘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在斯里蘭卡流行是不對的。斯里蘭卡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在斯里蘭卡的全盛時期是在公元七至九世紀期間。今天,在斯里蘭卡南部Buduruvagala仍可找到大乘佛教的石刻。「Buduruva」在當地解作佛像;「gala」是石頭。「Buduruvagala」的全意就是「刻有佛像的石頭」。今天,我們在那裏見到的已不只是那個五十四呎高的佛像,還有一些被刻在同一石頭、同一板面上的重要菩薩雕像,如彌勒、觀音、度母等。不錯,在公元一世紀時,曾有人試圖把大乘的教義傳入上座部的社會,最後卻無功而回。那時,上座部傳統在斯里蘭卡已根深蒂固,大乘的傳教者很難開展教化。

上座部的傳統不只在今天才在斯里蘭卡流行的;它可說是歷久不衰。據始自公元四世紀的斯里蘭卡編年史所載,上座部佛教是在公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Asoka)的兒子Mahinda傳入的。它在斯里蘭卡扎根,一直蓬勃發展至公元一世紀。

斯國上座部佛教的總部設在大寺(Mahavihara)。在公元一世紀時,一些大寺僧人從上座部團體脫離出來,自成一個名叫「無畏山寺」(Abhayagiri)的新中心。其脫離的原因並非受到大乘的影響,而是因為戒律的問題。這個新僧團曾一度成為大寺派的對手。在一至兩個世紀之後,另一個名叫「祗園寺」(Jetavana)的學派,又從無畏山寺僧團分裂出來。值得一提的是,無畏山寺和祗園寺同是大寺(而非大乘)的支派。無論如何,這三個學派都各具特色。大寺屬正統派,他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巴利聖典,因為這是大寺傳統的依據。無畏山寺和祗園寺的風格則較開放,他們對其他學派的學說也較包容。尤其是無畏山寺,它在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和爪畦都有很多友好。在佛教的傳教史上,無畏山寺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及至公元十一世紀,極具權威的MahaParakramabahu國王繼位,他把無畏山寺、祗園寺合併入大寺之內。自此,大寺的上座部傳統便在斯里蘭卡流行至今。

至於上座部佛教傳入東南亞國家的原因,我想把南亞和東南亞的國家分開來討論。可提及的因素包括:(一)上座部佛教對現實的態度和人文進路;(二)這些國家的政教合一情況;(三)沿海商旅對僧尼的支持;及(四)傳教者的努力和在這些國家建立佛法。

上座部佛教包括個人和社會兩部分。在個人來說,它是淨化道德和精神的生命之道,換句話說,它可讓人格發展趨向完美。它強調持守道德規律和注意建構美好生活的重要。它使人嚴格遵從業力的教義,對自己日常行事負上責任。信徒的生命雖不受法律約束,卻應遵守所處社會的法規。

從社會的角度而言,上座部佛教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例如: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妻子與孩子、朋友與同事、僧眾與信徒、僱主與僱員等等。所有這些關係都建基於對彼此的責任。上座部所提倡的簡樸生活,深受一般人的歡迎。

過去,在南亞及東南亞的國家,政教合一的情況非常普遍。例如:當斯里蘭卡因戰亂而需重建僧團時,東南亞國家的國王便會作出迅速的回應。另一方面,斯里蘭卡的僧團亦在國家資助下,到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傳揚佛法。

另一方面,沿海商旅在傳揚上座部及佛教文化方面亦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據中國佛教史傳的記載,在公元四世紀時,一名斯里蘭卡商人曾兩度以其商船,接載一班以Devasara比丘尼為首的斯里蘭卡尼師到中國,在漢地建立尼眾僧團。此外,歷史學家亦認為無畏山寺派的論書《解脫道論》亦是經由海路傳至柬埔寨及中國的。

到外地傳教的上座部僧人,不論是來自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以整個生命來奉獻給傳教事業。他們完全投入在傳教地的文化中,讓自己成為當地社會的一分子。Mahinda阿羅漢便是其中的表表者。

21世紀的今天,科學發達,資訊頻繁,無遠弗屆,人類也較以前長壽。但人類仍有很多煩惱和壓力,甚至較以前更甚。為何會這樣?上座部佛教如何引導信徒面對這些問題?

煩惱與壓力
所有人都承認,現代世界的科技十分發達。科技的發展直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前所未有的物質發展隨之在今日的世界出現。於是,便出現了下面的問題:人類快樂嗎?人類的心靈滿足嗎?宗教和文化的價值是否能配合這些物質的發展?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教人失望。如是者,社會的物質發展便太不均稱了。

上座部佛教強調物質發展必須與心靈及文化的發展配合。物質發展(attha)不應凌駕於心靈和文化的發展(dhamma)。政府在推行經濟計劃時,必須配合文化和宗教的價值,因為這些元素不但影響人的整體生活,並對管治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社會的物質發展帶來愈來愈多的新產品。這些新產品漸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於是,人心便會產生愈來愈多的欲望。如果這些無窮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人的生活便會變得苦痛。因此,上座部佛教認為,人應立志按自己的所需而節制無窮的欲望。在上座部佛教,這便叫「知足」(santosa)。但政府不這樣做,反而鼓勵大量生產,以達至提高生活質素的目標。問題是:隨物質的發展,人的壓力也愈來愈大。這些問題的根本就是無盡欲望所造成的不同陰暗面而已。

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方法似乎很適合現代人的需求。其特色是什麼?主要方法(包括步驟)是什麼?禪修是否一定要集體修習?個人修習是否可行?要注意的重點是什麼?確切地說,我們怎樣才能在營營役役的生活裏經驗到禪修的境界?

經驗禪修的境界
雖然這裏有兩個問題,但它們本質上是相同的。這個題目就是禪修。禪修是佛陀教法的核心,菩薩就是藉著刻苦地修習禪行而得道的。禪修有兩個方法,一個是一般性的;另一個是特勝的。一般的禪修叫「止」(止息妄念);而特勝的方法叫「觀」(透視真理)。

第一個方法是普通的止息。第二個方法則為一個敏銳的心靈而設;為使它能達至真理。修習第一個方法時,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到三十八種禪修項目中的其中一種便行,直至達到心一境性(ekaggata)的境界。修習第二個方法時,便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現象的特定性質上,直至達到道品的境界。

無論修習任何一種禪修方法,修習者都必須符合以下的條件:首先,他必須有一位富有經驗的禪修導師(kalyana mitta),這位導師會按照他的氣質來為他選擇禪修對境,並會指導他修習的途徑;第二,他必須肯定自己的道德操守無垢無污;第三,他必須誠實地對待自己,並能堅決地在禪修的過程中前進。

禪修並非閉目和盤腿打坐便行。盤腿打坐有時是必須的,特別是對修練數息呼吸法的人士來說。但對其他修習止息的人士,如修習隨念(anussati)者,打坐並非必要的。

在《增支部經典三》的《大名經》(Mahanama suttas)內,佛陀曾說:不論行、住、坐、臥,還是工作,或是在家與妻兒一起,都可修習「佛隨念」(隨念佛陀的功德)。

佛教的禪修並非十分形式化的。它不像按時穿衣或換衣,而是日常生活化的。修習者必須時刻在意自己專注;並在潛意識內也如是。這樣,便能達至念(sati)的境界──即專注和警覺,這是任何成功背後的秘密。「內觀禪」則是一種嚴格的禪修,由修習止息而集中專注力,同時獲得智慧,淨化思想,認識真理。

如果禪修的定義是淨化思想的工具,禪修者便應獨自修習,就算當他在集體練習時,也應這樣做。當專注力修習成熟時,便毋須擔心遇到分神的情況。當雞蛋得到母雞適當的照顧後,小雞便會自然地破殼而出。


3. 禪心法語 一心
撰文/李師成

今年七月,倫敦高雲花園皇家歌劇院的戲碼是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和浦契尼的《杜蘭朵》。我在法國里昂耽擱了兩天,《費加羅》聽不成了,還好可以趕上《杜蘭朵》。因為有英文字幕,對於不諳義大利文的我,在英、美聽歌劇比在義、法更享受。在歌劇院內我發現這些像我們京劇與粵劇同樣不合時宜的古典藝術形式,卻有高比例的年輕人觀看。為什麼?雖然你不能大幅改動歌劇的根本,包括旋律、歌詞、故事等,但在宣傳、燈光、表演尤其是舞台設計上,每處都有現代的痕跡。

這叫我想起中國的佛教,今天法師穿的袈裟是漢朝的服飾,佛教徒要遵守的教律是一二千年以上佛教社會的規矩。很多佛教徒還逃不離「拜神婆」的模式,雖然加插了一些已變成不知所謂的口頭禪,例如「隨緣」、「放下」、「無常」諸如此類。如何將一套無神、科學、生活化的寶貴人生哲學承傳,讓經過現代教育洗禮的青年人去接棒?應是中國佛教人士一項最重要的課題。佛學的博大、精深、微妙及美妙不足為外人道。佛典的浩瀚如海(將大藏經覽閱一次,聞說要花上一位有學問的僧人七年閉關的時間)及中國佛教很多歷史的包袱,要叫今天事事講求效率的現代人望之而卻步。

如何讓佛法在現代社會推廣,問題一大籮,例如佛學教育質素的提升。在香港,家長們如蟻附羶為子女報名的中、小學,是天主教、基督教而非佛教學校,為什麼?香港居士林佛學初班裏有數位年輕的學員跟我說,家人擔心他們去聽佛學,會被人騙財,為什麼?有些年輕人去參加法會,讓那些比基督教、天主教更複雜難懂的儀式,弄至舉止失措,望而卻步。這些問題都值得有心人反覆思考及研究。

4. 錢孔觀法 金風玉露,人間無數
撰文/李師成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香港大學的玻璃之城利瑪竇宿舍是我少年時的歌樓。英式傳統的迎新活動,高桌晚餐、民歌音樂會、何東女子宿舍交流會,還有無數大大小小叫人春情勃發的舞會。青春擲地,鏗然有聲,歲月鎏金,逝者如斯。

畢業後,念經濟及管理的我,順理成章地進入商界,投身於競爭激烈、爭分奪秒的投資銀行界。赤子之心,滾滾紅塵,兩紅相遇,甜酸苦辣,乍暖還寒,又是一番光景。命運的安排,我更嘗到創業家必須面對生命刻骨銘心的痛苦。我必須承認,商場上的成績,為我帶來了豐腴而複雜的物質及精神生活,但相比當年港大的鎏金歲月,總有一絲一點無以名之的缺憾,成為日後我對生命反思的伏線,正是「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人到中年百事哀,身體及周遭環境的變化,叫我對死亡及生命的價值不得不作出更深沉的反思。在這生命的迷陣中,港大再次成為我尋找道路、真理、生命的殿堂。三年前報讀了港大佛學研究中心的碩士課程,二十五年後,荷花池畔,蟬鳥低鳴、披星戴月,感慨萬千。拿著那些跟宏觀經濟學同樣沉重的佛經,步入講堂,似水流年,一念三千。講堂上的經濟學家變成高僧,堂下的黃毛小子也白了少年頭。萬法唯心,一念之間,港大亦由歌樓變成僧廬。歲月如流,能不唏噓?人在港大,我是「如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Go to Issue Menu5. 七月讀書 和尚面對鑽石
撰文/賴靜涵

書名:當和尚遇到鑽石
作者: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譯者:項慧玲
出版:台灣橡樹林文化
     
「和尚遇到鑽石」?大概就交給警察局吧,戒律精嚴的和尚總不會自己收起來吧?不要覺得奇怪,這個題目並不是說當和尚撿到一顆鑽石,而是講述當和尚來經營一家鑽石的企業。不會吧!和尚怎麼會跑來賺錢呢?別奇怪了!這本書寫的就是作者本人,他不但是真的和尚,而且是藏傳佛教的高等佛教博士,格西,更是奉了上師的旨意來經商,而成為成功的生意人呢!既然是這樣,那你想,和尚做生意成功的秘訣在哪裏?原來就是《金剛經》呢!

以前讓六祖慧能大師開悟,成為一代禪宗大師的《金剛經》,原來隱藏了商業機密啊?其實故事是這樣的:羅區格西原先是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前夕母親過世,不久父親與兄弟也相繼逝世,這讓他對生命問題起了很大的興趣,後來他放棄了深造的計劃,離開美國,到印度達蘭莎拉,進入了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的色拉寺出家研讀佛學,經過了學習多年,成為正式比丘,後來也考取了佛學上相當於博士的成就——格西學位,在印度待了長達廿一年。一般人想,當了這麼久的和尚,也該是終身都當法師沒有問題的。然而,他的上師,肯恩仁波切卻要求他回到紐約去經商,後來成為鑽石生意的商人。

在書中,羅區格西引用《金剛經》來說明他經商成功的秘訣,他闡明了空性的真諦,指出我們所有的概念與行動都受到「業力」的影響。羅區格西認為,生意成功,必須建立在「清楚,明晰,堅定」,也就是佛家空性,即不執著的基礎上面,他以透視業力與因果的特質,發展出以簡馭繁、以空置實的道理,誠信地待人接物,這便能在激烈競爭的商場,尚能夠優遊而踏實,無往不利。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羅區格西不僅出版這本書,也成立一個「證悟商業機構」的組織,專門教導商界人士如何透過佛法來增長創意與智慧,增強業力的正面力量。本書正是該機構的參考用書之一。

Go to Issue Menu6.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梵唄班  逢周六下午2:30/主持:妙慧法師
  念佛晚會  逢周日晚上7:00/主持:妙慧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查詢:2572 2437

香江點睛
盂蘭大悲懺法會/7月25-8月2日/寶蓮禪寺/大嶼山昂平/查詢:2985 5669
南傳禪修班/逢周一、四19:00/主持:文比丘/香港南傳禪修學會/九龍尖沙嘴金巴利道16號香檳大廈B座2B室/查詢:2312 6191
菩薩行動之慈心禪修營/7月21-26日/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辦/愛心聯盟有限公司協辦/東蓮覺苑贊助/弘法精舍/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發業里/查詢及報告:2498 1638
佛學講座:《十二門論》選講/逢周一19:30/李潤生居士/佛教法相學會/九龍旺角白布街2-24號藝興大廈10/F13室/查詢:2771 8161

Go to Issue Menu 名譽顧問

覺  光 長老
編輯委員會(排名依拼音為先後)
     法  光 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教授
     衍  空 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教學顧問
     淨  因 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總監
     趙國森 博士  資深佛學研究者
     李焯芬 教授  香港大學副校長
     李潤生 教授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李葛夫 博士

預告:7月26日星期三

淨因法師、作家陶傑對談:人生苦與樂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