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卷首語 人生如打球
撰文/淨因法師

兩個人在森林裏,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換上更輕便的運動鞋,B罵他糊塗,「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人生的旅程如同一場運動比賽,躊躇滿志的青年時代,事事與人比較計較,如同打羽毛球,心中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想方設法勝過對手。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經歷各種磨難後,人們才慢慢覺察到,成熟的人生猶如打高爾夫球,是自己跟自己打球。真正的對手是自己,而不是別人;真正意義上的輸贏是自己能否超越自己的過去。正如大家最熟悉的烏鴉搬家的寓言中所說的那樣,烏鴉若不改變自己的叫聲,無論搬到哪兒,都會被人討厭。

同理,人的最終敵人始終是自己。事業、生意上的輸贏都是暫時;能否戰勝自我,才是人生成敗之關鍵。戰勝自我的關鍵,就要戰勝自己的欲望。在當今物欲橫流、誘惑遍地的紛繁社會中,若無法抵制權力、美色、金錢誘惑,就會一步步走上邪路,最終把自己推向絕路。因此《法句經》云: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天神乾闥婆,魔王並梵天,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Go to Issue Menu2. 葉青霖看山還是山
撰文/張華 攝影(部分)/黃永昌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我心目中,佛教說的其實就是一套大自然規律,那是一種包括整個宇宙空間和眾生的規律;其實這套規律一直存在,只是二千年前的釋迦牟尼系統地解說了這套規律,讓我等凡夫較易明白吧了。所以佛法不是由佛祖所創的,也不是迷信,而是比科學更科學的。更重要的是,佛法令我的生活更愉快。」攝影名家葉青霖如是說。

曾經,他也以為,自己能在攝影中創造一切;今天,他只想通過鏡頭,去呈現這套自然規律。再看他現在的照片,也應作如是觀。

三個階段

從相機鏡頭中回望,著名攝影師葉青霖自言自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看山是山──見到什麼便影什麼,例如影一個人,只要影得真和漂亮,就覺得成功,是停留在表面層次的。

第二階段:看山不是山──不甘於只影物件的表面,要加進自己的東西,隨我主觀意願而改變,為改變而改變,這樣才是創作。例如把一個斯文的人影出狂野的一面。

第三階段,也是現在:看山還是山──影的仍是該物件,但層次深了,例如影人物時會嘗試去捕捉其內心世界。

「我曾經極度自我,可能因為事業上的成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甚至覺得,影相對我來說已經無難度。」對那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他坦言並不感到後悔,雖然仍會感到慚愧,但要是沒有了那段日子,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人在紛亂中,容易迷失。到了1992年舉家移民澳洲,才有多一點時間靜下來細想。「我問自己,路還可以怎樣走下去?答案只有兩個:一是以大師自居,滿足於所得的成就;另一是並不止於此,是否可以有另一些東西可以做?」然後他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

放下我執

1994年,由於父親患病及後過世,使葉青霖接觸到佛教,一切也就有了答案。信佛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茹素,並在1997年出版了《心塵泊岸》攝影集,這是他首次以攝影去表達自己的人生觀。以往,他堅持攝影要視覺效果很強烈的,所以他只愛影人物,總嫌大自然過分平淡無趣;這次他卻加入了拍攝大自然來表達自己,正好說明了他學佛後的心境轉移,那份我執漸漸消退。

在他眼中,放下,並不代表放棄,反而是更豐盛,對創作更有幫助。

「以前我總覺得自己一定是對的,所有事情都由我的角度出發,這反而給了自己很大的局限;但當我放下後,反而發現有更多無限創意,周遭都可以給我靈感,並非再純粹由自己出發。所以我開始什麼都影,空間更廣闊了,這不單是指創作上的,也是生活上的。」

他愛以駕車作例子,以往他駕車很躁火,見別人插線、不打燈時,他就會動怒,卻害苦了自己。現在他會從對方角度出發去想:或許對方真的很趕時間,來不及打燈呢,幸好我讓他,否則就會阻礙了對方,甚或撞車了。當然,有時在自己能力範圍以外所不能控制的,也就可泰然處之,不必怪責自己。他說,這是慢慢修來的,對自己卻是很大的幫助。

靜坐修行

葉青霖坦言,要改變固有的脾性和思想並不容易,而他是靠靜坐來修行、減壓和平衡;他在公司中更備有一個坐墊,隨時可以打坐,從觀照自己中得到平靜。「97年在澳洲時我已經開始接觸內觀禪,但未能立即養成靜坐的習慣,直至數年後在香港參與西方寺的萬人禪修活動,感覺很好,並獲贈一坐墊,看來再沒有懶惰的藉口,這就開始了每天早晚靜坐的習慣。」

「最初打坐時什麼也得不到,人家說是枯木禪,誰料愈想就愈不行,反而你不想更好。人家問我打坐到了什麼境界?我說什麼境界都無,不必多想,只要集中精神就好;也不必逼自己拒絕其他意念來襲,讓它自然來、自然走就是。」他也相信,修行不只是坐著的那段時間,靜坐後起身,只是姿勢的轉換。所以他在說話、走路時,都會觀照自己,這樣,起心動念都會很快知道,知所自持。

修行,是一個不止息的過程,也不能勉強,否則推力愈大,反彈力愈大,這給了葉青霖另一個啟示:「當人在生活上遇上逆境,而你愈是感到緊張和在意時,反會加劇了逆境的力量。」

他以自己為例:二十年前開設婚紗店「現代經典」,初開業時生意很好,便以為只要自己做得好,賺錢是理所當然的,花錢也沒節制,甚至連收支表也不懂看;到了九七金融風暴後,人們的消費習慣改變了,好多同行割價搶生意,把整個行業的利潤拉低了,他的公司也無可避免地出現虧損。那時他想,應否堅持下去?本來把店舖關了也對生活無大影響,但考慮到尚有四十多名員工,便與太太決定繼續經營,更重新學習控制成本、管理而回復收支平衡,心想以前沒有盡力,現在便要盡力去做,成功與否就看緣份了,結果並沒令他失望。

惜緣分享

走到這一步,成功與否已非最重要了,更重要的是過程。

最近他添置了一套大容量的電腦硬盤用作儲存自己的攝影作品,更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跟太太說:自己過身後可以把它清掉,硬盤留給其他人使用。換了從前,他一定很緊張自己的作品,現在,要是作品沒有了,他不會覺得太可惜,只是失去了可以跟別人分享的材料吧了。

餘下的日子,葉青霖說,要用攝影盡量跟人分享積極的信息,這也是一份緣。所以在工作外,他還積極當義工,替慈善團體充當攝影師、教授攝影課程、在個人網誌上(hk.myblog.yahoo.com/alain-yip)分享所見、作講座嘉賓等;還正策劃一本入行三十年的作品集,準備明年推出。

惜緣,便是一件美事。

Go to Issue Menu3.禪宗公案 磨磚作鏡
撰文/李潤生

南禪慧能六祖三大系中,南嶽懷讓一系開出溈仰及臨濟兩家宗風。不過,現存的《敦煌壇經》卻沒有懷讓的記載。宗寶本《壇經》敘懷讓初禮六祖對話時,即能道出「似一物即不中」的「真如自性」是「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自性本自清淨無染,通過修行可以證得)」之論調,獲致慧能的印可,留侍左右凡十五年;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弘法。

道原《景德傳燈錄》載西天般若多羅禪師曾預言南嶽懷讓「汝足下出一馬駒,蹋殺天下人」,這應驗於他的弟子馬祖道一身上。道一在衡嶽常坐禪,老師懷讓知是法器,問道:「大德坐禪圖什麼?」道一回答:「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菴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坐禪豈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道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卧。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法無住,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道一聞誨,如飲醍醐。

「磨磚作鏡」公案,完全繼承了《壇經》反對以印度傳統「枯坐冥想」方式「坐禪」為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手段,反而與《維摩詰經》的主張「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的精神和方法相契應。因為枯坐冥想的禪定,或坐有卧,皆有定相,皆有所執,猶如磨磚以作鏡,猶如打車使牛車前行,功必唐捐。傳統習定,雖或能發慧,依慧斷惑,以求成佛,但非漸修三大劫無所成就,欲求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無有是處。故懷讓告誡道一:「汝若(欲通過)坐(禪以求成)佛,即是(破)殺(生命本具的)佛(性)。」

依南禪的禪法,要從本心本性做工夫,外離於相,內心不亂,無念無住,不取不捨,如是「外於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悟)本性不亂為禪」,「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這才是「打牛而車行」、定慧一體的南宗最上乘禪法。

Go to Issue Menu4. 遊心法海 「空、假、中」是佛教的根本教義
撰文/賴靜涵

事實上,佛的境界確實平常人很難了解。這裏僅就一些屬於印度宗教的比較性資料繼續說明。

前面提到,佛教很多名詞是與印度宗教名詞大同小異,例如「佛陀」並不是佛教才有的名詞,在Samavidhana Brahmana就有這個字(請見William Monier,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733),而「涅槃」,有一本奧義書(Upanisad)的名稱就是用這個(見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p.557),可見真的沒有什麼分別。但是從「解脫」來講,顯然雙方就不太一樣,以帕丹迦離的《瑜珈經》為例,印度傳統瑜伽的「解脫」是Kaivalya,而佛教是Vimoksa或是Vimukti,都是雙方修道的終極目標,但從這裏這就顯示出分別來。Kaivalya是形容自己有無邊無際,脫離了一切束縛。而Vimoksa則是完全解放身心,但沒有屬於「人」的那一份感受。換句話說,印度宗教的瑜伽,和佛法的禪修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一個還有「我」,一個是「無我」。悉達多太子看出傳統瑜伽,追求的目標雖然也是解脫,但因為執著在「我」——眷戀著自己的存在,修行只是把「我」給擴大到無邊無際,不知道「心」才是人的主宰,一旦離開了禪定境界,還是得受業輪迴,這樣的修行有什麼意義呢?印度其他宗教就是不知道這一點,所以才要皈依梵天,才要修成「梵我合一」,托身於梵天。這就是悉達多太子當初為什麼要放棄傳統的瑜伽禪修的主要原因。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從觀察萬事萬物的「生,老,病,死」,與現象界的「成、住、壞、空」,知道了生命有其延續與相互依存的性質,然後回溯到萬事萬物的生老病死之前,因此明白了很多現象事實上都是「假」的,是暫時「有」的,然後知道宇宙間只有存在的,就是因果關係,進一步就明白了所謂的「中道」,也就是「因緣」,就覺悟了「緣起性空」這個重要的概念,終於讓他在菩提樹下獲得了大徹大悟,這個「空」、「假」、「中」的領悟讓悉達多太子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宇宙的真理,也就是所謂的「諸法實相」,從此成為世尊,釋迦牟尼佛。

註:帕丹迦離的《瑜伽經》,即印度古代瑜伽大師Patanjali所著的The Yoga Sutras。是印度瑜伽學說權威經典之一。

(十五)

Go to Issue Menu5. 佛教小常識 根
文/知歸 圖/本刊資料室

梵語indriya,最初是指帝釋天的屬性,後來被用作人的生命力、體力、性力、感覺力、動作力等意。在部派佛教時代,成立了二十二根之說。

據《俱舍論》所載,「根」有最勝、自在、光顯之義。而眼、耳、鼻、舌、身五根則有(1) 莊嚴身、(2) 導養身(防止危險等)、(3) 根塵和合而生識等、(4) 不共事(個別性)四種增上殊勝。

在《法華經》及《楞嚴經》均記載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優劣全缺不同,當中只有耳、舌、意三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而眼、鼻、身三根只能各得八百功德來莊嚴諸根清淨。以眼根為例,此根僅能見前面、左、右三方,未能見到後面,故有所缺。但當菩薩修行至六根清淨位時,離諸塵障,則能具六根互用之德。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丙戌年酬佛恩禮供諸天法會暨金剛會結經法會
日期﹕2月12日(周一)
上午9:30
主禮﹕苑長妙慧法師暨眾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香江點睛

講座:佛教世界觀
  日期:2月10日(周六)下午7:30
  主辦:佛教青年協會
  主持:定超法師
  地點:九龍界限街144號三樓
  查詢:2336 0437

預賀華嚴菩薩聖誕
日期:2月13日(周二)下午7:30
主辦:佛教律儀淨苑
主持:法師領導
地點: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四字樓E、F座
查詢:2367 3091

Go to Issue Menu9. 預告﹕2007年2月14日星期三

岑逸飛﹕〈佛學的民俗化:佛門弟子也要過年〉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