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推動社會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間的互助發展
撰文/淨因法師

據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有一定規模的公共教育事業,大約是出現在四千年前的兩河流域的「祭司教育」。直到12世紀大學創立之前,宗教教育在社會上一直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學(如巴黎大學、牛津大學)與宗教之間有著直接的歷史淵源。由此可見,宗教與教育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受何種宗教影響,古代的教育特色基本上是遵循「教書先育人,育人德為先」的原則,即以獲得正確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為導向,最終目標是培育有道德的人,其缺點是不太注重培養實用人才。

從13世紀到20世紀,近八百年來大學教育的目標經歷了由人格的培養(做人)逐步轉化為職業訓練(做事)的過程。尤其是隨著工業革命、啟蒙運動及科學之發達,職業人才及專門人才之培養在各大學愈來愈受到重視。當人類文明進入信息時代,激烈競爭使得全人教育在大學進一步被邊緣化,而知識的灌輸、專才的培訓則成為大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這種教育模式成功地培養了大批社會急需的職業人才,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培養專業人才的經驗,尤其在平衡「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這對長期以來忽略現實社會的需求而固執地偏重於某種專業理論訓練的佛教教育而言,有著極大的借鑒作用,為推動佛教教育的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發現,人的綜合素質才是使一個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正如愛因斯坦曾說:「智力上的成績,依賴於性格上的偉大。」基於這種認識,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對大學教育的目標進行反思﹕灌輸知識、培養專才,是大學教育的手段,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才是大學教育的目的。而現行的大學教育有點急功近利,因而錯把手段當目的,這才引發出大學教育目標的各種爭議,最終形成一種共識,大學應該成為一個培養學生的人格素質的溫床,而非只是一個製造具備高學歷能力卻缺乏心的機器人製造工廠。傳統的全人教育理念,又重新被帶回到現代大學改革的舞台。在如何培養一個身心靈和諧、健康的人方面,佛教教育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值得社會教育借鑒。面對多變而又充滿創新契機的時代,我們若能集中精力,推動社會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間的互助發展,這無疑將會對社會教育和佛教教育重新定位、共同培養新世紀所需的人才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文/賴靜涵 圖/國際佛教大學提供

國際佛教大學創辦人唯悟法師

佛教大學,今天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但是如果要以佛教教育為主體,涵蓋了佛教三大法脈的,並且以修持為核心的佛教大學,國際上可能只有這麼一所,那就是位於泰國南部康月鎮的國際佛教大學(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IBC)。創辦國際佛教大學是為了推廣佛教教育,培養優質的僧伽人才,是一所包含了南傳、漢傳大乘與藏傳三大佛教傳承,學術與宗教情操並重的國際高等學府。

如何締造這所大學

是什麼樣的念頭締造了這所國際佛教大學呢?創辦人唯悟法師表示,1992年開始,位於馬來西亞檳城的檀香寺舉辦了斯里蘭卡佛教大學的課程,1994年努拉達薩教授到來授課,他發現這裏是南北傳佛教的交流點,就提出辦一所包容佛教三大傳承理念的大學。1999年底,泰國檀香基金會在泰南康月鎮購地鳩工,2001年動土奠基,隨後開啟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的建築有:圖書館兼多元用途禮堂,行政大樓與講堂大樓及宿舍。2005年7月17日國際佛教大學正式開幕,從此向實現國際佛教的最高學府目標邁進。

國際佛教大學擁有一個新式科技設備的資訊室。來自藏傳佛教的學僧桑丹嘉措說:「這邊的設備,硬體部分還不到最完善,現在仍不斷改進,不過我覺得已經很好了,我最滿意的是,可以網上查資料。」

由於大學是一所涵蓋三大傳承的高等學府,其參考資料亦集合了各種語言,中、英、巴利、梵、藏等各種書籍。儘管如此,但藏書仍是不足的,因此大學呼籲各界捐贈參考書以充實圖書館藏。

大學擁有一個寬敞、明亮可容納五百多人的大禮堂。但它不僅是禮堂,也是佛殿,同學員工們每天都聚集在這裏,以虔誠的心上早晚課。而在齋堂,師生共同享用自助餐,用餐前唱念供養偈,過堂吃飯,保持肅靜;餐後,一起做善後工作,體現六和敬的精神。

注重學生生活

國際佛教大學對學生生活非常注重,校方採取謹慎的方法去訓練學生的戒律。來自南傳佛教的泰國學僧,卡如瑪南陀法師表示:「我來到國際佛教大學學到一項非常珍貴的東西,那就是如何與人和睦相處。」

目前國際佛教大學開辦了兩個科系的學士課程:宗教研究系,及巴利文與梵文文學系。宗教研究系學生可選修宗教研究或佛教歷史與文化研修的課程。2006年7 月開始,該大學也開設碩士班,以華語及英語授課。以後會陸續開辦博士課程,同時將陸續開辦世俗教育課程,如:幼兒教育輔導課程、老人護理課程。學生和老師,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之下,不分宗派,共同學習。教授達摩南地法師就指出:「這裏的教師是這麼的可親,不分種族,用心教導,特別是泰族的貧苦學生,在訓練學生及學僧,不論是佛教教育,生活起居,處世態度,或禪修上都非常系統化,國際佛教大學在不久的將來,會是一所國際上獨一無二的佛教大學。」華人楊子毫同學則表示:「我選擇到這裏求學,是因為它是一所求學佛法最好的地方,在這兒我們除了可以學習佛教經典,還可以與各國同學交流,互相交換、了解各國的佛教文化、信仰傳統及發展動向。」

學生的反應

至於開學一年的國際佛教大學,學生們的反應如何呢?不分南北傳的僧眾與在家弟子們一致認為,用英語教學,以及能夠受學,並實際體驗不同傳承與文化背景的教學方式是國際佛教大學最成功的地方。受訪的同學一致表示,不同系統的佛教活動,南北傳佛教的同學都交互參加,彼此都能夠毫無保留地認同。來自廈門的廣智法師表示這樣子很和諧地相處在一起,是很難得的。

事實上,國際佛教大學在成立以前,包括泰國、斯里蘭卡,乃至緬甸,甚且中國、台灣、香港等地都已經有了佛教院校,也有相當完整的佛法教學體系,但是國際佛教大學的競爭力在哪裏呢?孟加拉一位學僧表示:「我覺得國際佛教大學很不一樣,是很新的大學,大乘、南傳都學得到。」還有一位南傳佛教的法師特別說師父希望他來這裏能夠學習中文。現在不用說中文,連漢傳佛教也學到了。而漢傳佛教的法師們一致表示,南傳佛教的持戒嚴謹精神與禪定修持的態度最值得學習。

由於國際佛教大學剛開學的時候,因為是英語教學,程度不一的情況下,彼此溝通產生困難,但經過一年後,南傳佛教的學僧都異口同聲地說:「沒有問題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彼此之間溝通沒有障礙。」來自廈門的學僧廣智法師就提到:「英文進步很多,現在讀書幾乎都不用查字典。」而一位華籍法師則說:「來這裏以後,梵文與巴利文也進步了很多。」幾位華僧都表示,國際佛教大學採用進步的教學方法,與師生們良性互動,讓他們受益良多。

目前為國際佛教大學研究所副校長的魏查李教授,以華語及英語授完中國古代佛教名相的碩士課程後,因學生優秀的表現而生起了一份淡淡的自豪,爽直地說: 「國際佛教大學的碩士學生,不論去到世界的哪一所大學都能成為群英之中的優秀學生。」這顯然地流露出師長對學生的愛護、提攜及肯定。

擁有優美的環境,完善與特色的設備,崇高的教育理念與規劃,一群來自各國不同傳承的師生,讓三大傳承成為追求佛果的一顆心,這是多麼難得的發心,又是多麼難得的因緣,不禁令人產生願景:印度佛教全盛時期的那爛陀寺,它的學風、盛況即將在此重現。國際佛教大學,向著崇高的目標邁進。

菜園趣聞   學生麗萍

一日下了晚殿,與真願師、真量師去菜地摘菜準備第二天用。

真量師突然說到:「菜葉上有條青蟲!」

麗萍喊道:「甩掉牠!」

真願師說:「給牠吃!」

頓時,我愣了一下,心中慚愧不已。修了半天心量還不夠大!真是慚愧!比不上人家的菩薩心腸!還好我們那一刻沒有說「殺了牠」,否則更糟糕!

Go to Issue Menu3.

「無常」背後的因緣
撰文/李焯芬

人生路上,偶爾會遇上一些不如意、不稱心的事。如至親的驟然離世,令家人感到無限的傷痛。又如天災驟降,造成無數的生靈塗炭。每逢如斯大變,都會予人「世事無常」的感覺。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變故來得突然,很「無常」。但假如我們細心探究的話,變故的背後還是有它的因由的。親人的病故,如事出突然,家人一時間確是難以接受。從醫學的角度看,病痛反映了人的身體出了毛病,影響了某些重要器官的正常運作。這些器官如最終失效,則生命便難以維持。儘管我們在表面上看不到這些人體內的毛病,但生老死老的背後,確是有它個別的醫學意義和個別的因緣的。

人的病痛如此;天災亦如此。每逢天災出現時,總是顯得很突然似的。但是每個天災的背後,也是有它的因由的,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而已。例如:地震是由於地下某個斷層面上的壓力過大,因而失穩和錯動,引起地殼震動。海嘯是因為海底下發生了大地震,造成湧浪,沖向海岸淺灘而引起的。水災是因為大雨令河水氾濫,漫過河堤而引起的。更深層一點的原因是:河流中上游的植被和生態環境遭受到長期的人為破壞,導至嚴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河道,河床高懸於周邊的城鄉大地。山泥傾瀉則是由於大量的雨水滲入斜坡,令土層軟化,因而導至失穩。總的來說:每個天災的背後,都是有它的物理成因的。用佛教的名稱來說,就是各有因緣。

惟其各有因緣,我們才可以通過多種善因,來改變天災或病痛背後的因緣條件,以減少它的負面影響。從這個角度看,佛教的因緣觀是積極的、入世的、科學的。

Go to Issue Menu4.

第一次降伏外道——三迦葉的歸依(中)
撰文/賴靜涵

上回講到,佛陀住進了優樓頻羅‧迦葉安排的房間,結果與毒龍整夜在一起相安無事,不禁使迦葉暗自驚奇。佛陀一派輕鬆,很禮貌地請問他:「可以讓我在你這裏修行嗎?」佛陀還是對他恭敬,優樓頻羅‧迦葉就答應了。

碰巧有一個地方舉行盛大慶典,吸引眾多人數參加,優樓頻羅‧迦葉與他的團體被邀請出席,而他本人則受邀擔任主祭。但他很怕佛陀被眾人看見,因為佛陀看起來不像是普通的行者,有種攝受人心的力量。佛陀早就知道他的想法,所以那一天佛陀自己就失蹤了,任何人都看不到他。後來這件事情讓優樓頻羅‧迦葉起了疑心,他看到佛陀就問佛陀那天到哪裏去了。佛陀告訴他:「我因為知道你希望我不要出現,所以我也不讓他人見到我。坦白說,你尚未覺悟到真理,心中充滿了忌妒。以你這樣的道行,還有這樣的私心,如果不斷這個嫉妒的念頭,再怎麼拜火,都是沒有用的。」

如此一席話讓優樓頻羅‧迦葉吃驚了。佛陀確實知道他的心意,也知道他的問題所在。他直覺佛陀境界超越了他,但以自己這樣的地位,想要否認又感到困難,只好坦承一切,並向佛陀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做他的弟子。但是佛陀沒有馬上答應,要優樓頻羅‧迦葉先去和他的弟子們商量商量。

優樓頻羅‧迦葉召集他的弟子眾,說道:「我已經遇到了能夠解決生死問題的大聖佛陀,我決定要作佛陀的弟子。佛陀是能夠洗滌我心中的塵垢、使人獲得正果的聖者。當初我見到他時,就知道他成就非凡,遠超於我。可是愚昧的我,一時無法在真理之前信服。現在我決定要這麼做,但也希望你們也能夠和我皈依佛陀作弟子,所以要和你們一起商量。」他說明了來龍去脈,稱揚佛陀的功德。這五百位座下弟子對於佛陀的德行非常感動,發誓願意追隨老師當佛陀的弟子。優樓頻羅‧迦葉非常歡喜,從此當了佛陀的常隨眾,後來他證得了四果大阿羅漢。他經常參加很多佛陀講經的法會,許多經典上都可看到他的名號。

優樓頻羅‧迦葉與五百弟子都皈依佛陀作弟子後,便把拜火教儀式所用的道具通通丟棄到河裏去。這些道具隨著水流漂到下游,讓兩位弟弟——那迦葉與伽耶迦葉看見了,他們也是拜火教的法師,各領有弟子兩百五十人,眼見兄長的法器,不禁又急又傷心,料想必然快會有意外事情發生。

(廿三‧待續)

Go to Issue Menu5.

過堂飯
文/知歸 圖/國際佛教大學提供

中國叢林是以農禪生活代替原本印度托行乞的修行方式。叢林僧眾每天日中聚集在齋堂用餐,不著不貪,稱為「過堂」。餐前大眾均整齊莊嚴的唱誦偈讚,然後攝心進食。用餐時須具有「食存五觀」之心——即(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自己應反省一己在緣起網絡中究竟付出了多少,從而珍惜眼前所得到的一切食物資具;(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自己有無盡力去為人群謀求幸福安樂,具備慚愧心,努力積德行善,始去安心受食;(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時刻警誡自己勿起貪、瞋、癡念,招引惡業,亦不貪奢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飲食知量,安調生命,保持健康體魄為大眾做事;(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飲食是為了維持色身,從而斷惡修善,度化眾生。大眾每日均以此五種觀想而進餐,自然提升正見正念,努力修行,不敢懈怠,直趣解脫大道。

Go to Issue Menu6.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7.

  1. 觀音七法會;普佛法會
  2. 觀音誕禮大悲懺法會;上供法會
    日期:1)4月5日(周四)上午8:00;下午6:00
        2)4月6日(周五)上午7:30 - 11:00
    主辦:志蓮淨苑
    主持: 法師領導
    地點: 九龍鑽石山志蓮道5號
    查詢:2354 1888

 

  1. 講座﹕分享與共勉(招生)
  2. 佛門宗派及學說概述(招生)
    日期:1)4月13日(逢周五) 下午8:30
        2)4月13日至5月4日(逢周五) 下午8:15
    主辦:香港居士林
    主持:1)謝煥權先生 2)楊學元老師
    地點: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78-180號
    香港珠寶大廈2樓
    查詢:3107 3202

Go to Issue Menu8.

2007年4月11日星期三

專訪一行禪師越南超渡會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