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四種不同的人生觀
撰文/淨因法師

無論一個人是否有宗教信仰,或信仰何種宗教,人一生追求的軌跡大致相似,可分為四個層次﹕(1)對財富的追求,這是人生幸福的基石;(2)通一過段時間的奮鬥,獲得相當的財富後,自然產生對美名的追求;(3)大富大貴之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自然成為下一個目標。這就是為什麼歷代帝王喜歡人們稱他為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原因之一;(4)自古以來,被稱為萬歲的人都無法逃脫無常的規律。因此,人生到了晚年,自然會思考生命如何延續,主觀上都盼望有一個好的來世。生從何來?死去何處?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時代的人一直在思慮這一問題。對死亡認識程度之不同,便產生不同的人生觀,主要有如下四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為享樂派。他們認為人死如燈滅,即人死之後,一了百了。如果你跟他討論生死輪迴之事,他就會無限感慨地說,「這一輩子的事都不知道,還講什麼來生。」這種對生死的看法使人變得非常現實,往往是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第二種類型為糊塗派。如同一個病入膏肓之人,卻仍然諱疾忌醫;同樣,儘管死亡天天威脅每一個人,但他們從來就不敢正視,糊裏糊塗地生活了一輩子,到頭來還不知自己是如何死的,實在是可悲可憐可嘆!第三種是無可奈何派。如古代的李白、曹操等智商很高的人,已經意識到生死輪迴之苦,生死是人生一個很大的問題,但又不知從何下手,在他們的詩詞中常常流露出對人生的無奈與唏噓﹕「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為歡幾何。」第四種類型的人為尋求解脫派。因為死亡一直威脅著每一個人,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類便開始探討生死大事這一問題,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其中有的純屬無稽之談,有的不究竟,或有偏廢,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紀,佛陀第一次提出以戒定慧三學為解脫之道,這才把人類從死亡的深淵引向光明吉祥的彼岸——涅槃。




撰文/張佩琪 攝影/黃永昌

是人無法超越生死,還是人對塵俗的執著教我們對七情六慾莫失莫忘?於是乎,死亡就像是一切的終結,是失去的同義詞,亦是虛無的代表。我們害怕死亡,卻無法走出生老病死的循環。其實,這種懼怕沒有意義;跟蕭樹錚居士的一席話間,我們發現:死亡,不過是我們生命上的一點,而不是句號。蕭居士曾是香港內觀靜坐中心的董事,現為講師,每年不單在香港,也會到海外的分會協助推行禪修工作。

佛家的生死觀

蕭樹錚居士在香港這個環境長大,有機會接觸各種宗教,自然會引發他對人生問題的思考:究竟人為什麼要受苦呢?死亡,對於我們來說,又是什麼呢?人類生活應該依賴超越而無法可知的祂力,還是靠自己的力量尋找慰藉?他所接觸的宗教教義一直未能提供使他信服的答案,可是在一次佛家的禪修營中,佛教的教義慢慢讓他明白了生死苦劫這些事物的真像。

那麼,在佛教的觀念中,什麼是「死亡」呢?蕭樹錚居士解釋:「對於佛教徒而言,我們相信『輪迴』的存在;換言之,每一個生命體,無論是人還是禽畜走獸,我們的生命都是多生多世的。生命是『無始』的——凡夫生命,皆是無限延伸,一段緊扣著下一段生命。今生的歷程,也是展望來世;現在的好壞,以及我們的一行一動,都是按著因果循環。亦即是說,今世的努力,亦是為來世鋪路。」

在佛家中,有所謂「六道輪迴」,當中有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而同時亦有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死亡,這樣看來,就不再簡單的是一個終點站;而是轉車月台,憑藉今世或前世所積下的福蔭孽因,而決定來世投胎時走到哪一條道路上。顧名思義,三善道就是來世可以繼續為人;而陷入三惡道,就需受盡苦劫。於是乎,佛教徒把生死的重點放在將來,而不是今世的貪瞋癡。這輩子過得顛沛流離也好,盡享榮華富貴也罷,來世的福祿還需要按著你在這世的修行而再決定。於是乎,死亡亦不過是一個轉折,這生的因緣只是過眼雲煙。在此,蕭居士更加提出了一點:佛教的修行,其實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作為生活的藝術

這種生活藝術,其實與佛理有著密切的關係。蕭居士指出:「臨終一念,最為重要,蓋因這一念將會帶到下一世中;來世是悲是喜,則依賴這一念來定音。」

而這一念,又與生活藝術又有什麼關係呢?對於蕭居士來說,宗教中的禮儀、法事並不是佛學中的重點。修習佛學其中的一個重點,必然是「坐禪」這個訓練。禪修,亦即是俗世中我們稱之為「打座」的一個活動。在坐禪中,我們訓練自己的心思和業行;心思,就是我們的思想心念,省覺自己的行為,對天下一切事物,莫論好壞,一切皆以平等的心視之,哀矜勿喜,接受一切,面對悲慘逆境亦不懷怨恨。這一種生活態度,就是蕭居士所講的「生活藝術」;同時間,這亦與上面提到的「臨終一念」息息相關。

面對死亡時,就算心靈上可以接受這個不可逃避的人生階段,可是肉體上的痛苦亦是難以克服的。如此一來,軟弱的肉體抵不住病痛疾苦的煎熬時,心靈很容易就陷入了充滿憤怨之中。彌留之際,就不可避免的懷惡念到彼生,使來生的生命在苦海中浮沉。但是,若有過佛家的禪修訓練,學習以平常心面對,理解到肉體所受的苦不過是一種鍛煉,不過是一種果報,從而可以平和地接受這些痛楚,使臨終之時可懷平安的心,到達彼岸時,省卻了來生時的怨恨。是故,這一門禪修的訓練就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藝術,一種教我們超脫痛苦癡妄的法門。

後記:

佛教對生死的體驗是獨特的。與基督宗教迥異,佛家相信輪迴之說;死亡,不是安息、逃避或是停頓,而是一段連綿不斷的生命歷程,在多生多世之間修行,在人間尋覓淨土。有謂「涅槃」,就是超脫六道之外,擺除生死的虛妄,然後對萬事萬物的一種平和心。「涅槃」不是佛家的天堂,卻是一種境界,一個教凡人以無痛無悲無樂無苦的狀態,看破在世時的物欲和情欲。就算未到達那個境界,可是明白到生命無始無盡的本質,亦可見我們放棄執著,在面對死亡時不致於茫茫無依,卻理解我們害怕失去的東西,正是我們該放棄的一切。

所謂坐禪

坐禪除了是佛教徒的修練以外,對於營營役役的上班族,也是一個良好的活動,使人不再毛躁,亦可以增加我們的內省,增進個人的修為。一些簡單的坐禪,其實十分簡單:只需要坐下,留意自己的呼吸(觀出入息),然後冥想,反省自己當天的作為;甚至連什麼都不用想,只是靜靜地坐下,好好的停下來,讓腦袋呼吸;不消一陣整個人就會放鬆了。或可到不同的禪修中心,他們會定時安排一些禪修營,參加者毋須繳費,歡迎各宗教信仰人士參加。

《佛陀的啟示》

與蕭居士閒聊,發現市面上雖然有很多佛教書籍,卻正是書海茫茫,不知道門外漢該讀哪一本才好。蕭居士便推薦了這本由顧法嚴居士翻譯的《佛陀的啟示》,這本書由釋迦牟尼的生平,至佛教的中心思想都一一介紹,深入淺出,說出了釋迦牟尼佛所要弘揚的道路是怎樣的。書中亦有一個簡單的辭釋部分,讓非佛教徒可以找出佛家常用詞彙的意思。對有意一窺佛教思想的人來說,這本書正是初學者的最佳選擇。

禪修課

蕭樹錚居士亦會每月在香港大會堂高座舉行講座,與大家一起研讀《清淨道論》。這本書在五世紀由印度僧人覺音所著,是佛學經典,有「修行者的百科全書」之譽。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準備自己的心思,同時亦指出修行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大家想深入探討有關佛教徒的修行,這本書和這個講座是很好的選擇。有關講座詳情可致電 2771 8681,與香港法相學會聯絡。

Go to Issue Menu3.

《心經》所講的「無」
撰文/潘宗光

如此類推,用「空」的概念來理解「六根、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也是同樣道理;因此《心經》說﹕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心經》所講的「無」,是指不執著的意思,這裏「無」包括「無六根、無十二處、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無四聖諦」。這又可以分成兩部分理解﹕

一、「無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是指修行人要放下執著,包括放下我在修行的執著,要把修行結合在生活裏。其實「我在修行」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要明白修行是什麼,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正我們的行為,包括身口意的修正,行住坐臥都是修行,不要以為還有一種脫離生活叫做「我在修行」的東西。如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只有不執著於修行,修行才有效果。

二、無「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四聖諦」是指修行的方法。就是說修行沒有絕對唯一的方法。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的方法最好,別人的不成。不要這樣,方法本來不分好壞,凡是對機,能使人進步的都是好方法。《心經》強調不要執著方法。隨我們對佛法認識的加深,它將在不覺間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起心動念,使我們善根發現,慈悲流露,這時一切行為都發自內心,那麼善良、自然。這種真心實意,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所得,無所求,無私的慈悲修行才是真正的佛法。這種看似平凡樸實的修為,其實來之不易,它靠一個人長年累月在生活中點滴累積,這就是「平常心是道」,禪在此,戒定慧在此,佛法在此,不是脫離塵世或出家才叫修行。

(《心經》在生活中的應用‧三)

Go to Issue Menu4.

第一位皈依的國王(下)
撰文/賴靜涵

頻婆娑羅王生平第一次聽到「無我」的教法,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急忙插嘴:「如果『沒有了我』,那誰來接受果報?」

佛陀答道:「國王,誰來受果報呢?仔細想一想,那還是眾生自己啊!但是要受的果報也是幻象。國王,你應該為自己幸福打算?還是為人民的幸福打算?你該為自己的不幸打算?還是為大眾的不幸打算?究竟哪一樣才能與王道相應呢?當我們的心識與境界相遇的時候,只是空與空的會合。好比石頭和石頭相碰以後出現火花,國王,那火花是屬於石頭的東西嗎?還是誰的東西呢?你照這樣下去想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人還沒有生的時候,就已經有『我』?還是死後才有『我』?睡眠的時候是『我』呢?還是午夜醒來的時候才是『我』?心中沒有罣礙是『我』呢?還是身體有了殘障才是『我』?想想看,所有的『我』只是和石頭與石頭碰撞擦出來的火花,但是石頭並不是火花,那就像是水中有泡沫,可是泡沫並不是水,是一樣的。假如一定要說『有我』,那又何必要苦苦地修行?假如一定要說一切都沒有,為什麼要求解脫?實在說來,世間上「我」是不存在,也沒有「我」來當主宰,一切都是業力的流轉。」

佛陀接著說:「人的感官,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向外攀緣,就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所以才有對世界的種種認識,因為這種心對外境的執著,才有不如意的煩惱,『我執』就出現了。這才有所謂的生、老、病、死的循環,貪、瞋、癡的無明的出現,都是因為『我』才出現的。國王,這就像是石頭和石頭擦出的火花,有時有,有時沒有,但是石頭和石頭如果沒有擦撞時,就不能說石頭是火。這點小事,是悉達多苦苦修行多年才了解的。國王,離開『我執』並不容易的,可是不離開『我執』又是錯誤的、愚昧的、顛倒的。」

「忘了我,為一切眾生;再忘了我及一切眾生,而進入心不動的境地,把心量擴充到宇宙一樣,那就能夠進入無生無死的涅槃,這才是人間本來的實相。」

佛陀講到這裏,頻婆娑羅王與在場所有大眾都感到內心清涼,非常歡喜。大家都非常感動,就都皈依了佛陀。就這樣,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成為第一位皈依佛陀的君王,而摩揭陀國也成了佛陀第一個度化的國度。

(廿六)

Go to Issue Menu5.

一期一會
文、圖/知歸

最近在電視上介紹一位著名藝人在日本京都追尋舞踊的藝術,其中一幕的背景掛著一幅「一期一會」的卷軸。「一期一會」是日本藝術界(多見於茶道會上)流行用語,意思是說這一次的演出或聚會,可說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要好好地珍惜當下的緣份。

佛教「一期」是指人的形骸存續之期,即一生或一世。佛教的「一會」是指佛陀在世時每次講經的法會,故有「華嚴會上」、「靈山會上」之說。

「一期一會」的深層佛教詮釋,可上溯至13世紀日本曹洞宗開創者道元禪師。道元在其《正法眼藏》中有〈現成公案〉及〈有時〉兩篇極為重要的著作。〈現成公案〉是指「祗管打坐、身心脫落」的修證一等如如實相;「有時」是指每一瞬間的「時」與每一事物的「有」相即相成,也就是說,「諸法實相」的真如境界與「緣生緣滅」的無常幻化是相即不二地一體現成。如此,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每一個「有時」,就是同等一如、平等無別的「現成公案」了。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誦《瑜伽菩薩戒》
日期:4月28日(周六)晚上7:00
主辦:佛教法相學會
主持:居士
地點:九龍旺角白布街2-24號藝興大廈10字樓13室
查詢:2771 8161

誦《無量壽經》法會
日期:4月29日(周日)上午9:00
主辦:西方寺
主持:法師領導
地點:荃灣三疊潭
查詢:2411 5111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