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齋僧——跨越「此岸—彼岸」的橋樑
撰文/愚子

敦煌本《讚僧功德經》云,「善心僧中施掬水,獲福多於大海量;微塵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寶無有盡。」齋僧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呢?因為通過齋僧這一手段,可以培養人們如下四種心:

1)以盡孝道的心,增長善行。齋僧的由來,典出《盂蘭盆經》。據經中記載,目犍連尊者的母親,死後墮入餓鬼道中,飽受痛苦與磨難,瘦骨如柴,飢餓不堪,目犍連見此心中悲苦交加,向佛請教救母之法。佛陀指點他說,「在七月十五日,你應把各種美味的飯食放在盂蘭盆中,然後供養十方清淨僧,以此功德,可救度過去七世父母以及有苦難的現世父母。」由此可知,齋僧大會起源於孝道。今天的社會,老人愈來愈多,舉辦齋僧大會,其宗旨就是要發揚孝道精神,尊敬師長,孝敬老人,社會才能和諧安定。進而以齋僧大會為契機,以此提醒世人,百善孝為先,以盡孝道的心,增長善行。因為,儒家認為,「孝」是一切倫理道德之總綱,正如《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而佛家也把孝看成是最高的善行,戒律之總綱,如《忍辱經》云,「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莫大於不孝。」

2)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佛教不僅主張要報父母恩,更應報國土恩。以覺光長老、永惺長老為首的香港佛教界大德們,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舉辦齋僧大會,以此報答香港繁榮穩定的局面,進而提倡以感恩的心,面對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更美好。

3)以分享的心,回報大眾。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供佛齋僧,是植福的最好機會。通過齋僧,鼓勵人們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回報社會與大眾,以此來對治人們的自私自利之心。

4)以稀有難得的心,同沾法雨。三寶中,佛寶最珍貴,法寶最難聞,而僧寶則是續佛慧命、詮釋經教的傳承人。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在齋僧大會上,仍然可以看到成百上千個出家人,放棄紅塵中的種種享受,專心從事化世導俗、淨化人心的工作,使人眾同沾法雨,實在是稀有難得。

總而言之,通過齋僧大會,培養人們的孝心、感恩心、分享心、稀有難得心,必能使人從煩惱的此岸,度過生死大海,最終到達快樂、清淨的彼岸。這就是齋僧大會的意義所在。

 

永惺法師有「萬能大師」之稱,會燒菜縫紉和建築設計,他笑說是迫出來的。
撰文/張華 攝影/黃永昌、部份圖片受訪者提供

釋永惺法師12歲信佛,戰亂期間逃難南下來港,創建荃灣東林念佛堂、荃灣西方寺、香港菩提學會和虛雲和尚紀念堂四個道場,是香港佛教界廣受尊重的長老。弘法60年,始終堅定如一。

自年初退下住持之位,永惺法師依然為負起如來家業而忙碌。《維摩詰經》云:「心淨則佛土淨。」不管身在哪裡,法師抱持的仍是一顆恬靜而清明的心。

訪問當天,釋永惺法師剛從江蘇省連雲港回來,為當地重建一座元朝廟宇和道場而奔波。同時他又忙著在東北成立佛學院,以及籌辦下月在香港舉行的「此岸-彼岸」供千僧活動。年屆八旬的法師,今年3月退下西方寺住持之位後,仍然沒有一刻閒下來;永惺法師在佛教界和社會上德高望重,很多事情都來找他,要他牽頭來辦。

退而不休 一種因緣

永惺法師:「因緣來了,便成就大眾的因緣。」

眉慈目善的老法師笑言,自己是退而不休,並帶著略微沙啞的嗓子說:「這都是一種因緣,因為因緣成熟,身體又行,就支持去做,如果我不牽頭就沒法開始了。」

永惺法師不是那種躲在山林獨自修行的人,他秉承太虛大師首倡的「人間佛教」原則,相信在修行的同時,要自度度人,自覺覺他,因此他很重視僧伽教育,多年來身體力行的創辦菩提學院、華夏書院、真理英文中學;與洗塵法師等合辦能仁書院;並辦有多間幼稚園,又在內地資助興辦中小學和佛學院。

興辦學院 培養僧才

永惺法師(中)攝於法會上。

生於遼寧的永惺法師,目前最大的心願,是在東北老家創建當地首家佛學專科學院、跟遼寧大學合作的「永惺佛學研究中心」。

法師對當前的佛學教育每有洞見:「在內地,這樣的研究中心太少,在東北更是沒有。現在弘法的人才太少,幾乎沒有!能教導弘法的人才就更少了。這是時代問題,從前弘法是比較敏感的政治問題;現在可不同了,政府對佛教很重視,也很幫忙。雖然這樣,但卻沒有(弘法)人才,這不好,人才是弘法所必要的,必須通過教育去造就人才,所以有機會,我就去做這件事了。」

法師認為,香港的出家人很少,畢竟香港人生活富裕,人們都不願意出家修行,不願捱苦,惟有寄望在內地能培養人才,提供香港所需的僧才。

東北的佛學研究中心,準備於明年開始招生,不過法師也坦言:「現在連一草一木都沒有,主要看經費情況,否則便可能要押後招生了。能有人出力、出錢,有人牽頭,這都要看因緣。」對於困難,法師是從不退縮的。「困難一定有,但怕,就不能做,只希望能成就更多的人才。」永惺法師篤定的說。

心繫弘法 殫精竭慮

在永惺法師口中,最常聽到的一句是「因緣成熟」,他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歸因於「因緣成熟」,就是這樣,他才能挺著八旬身軀東奔西跑,為如來家業殫精竭慮。但畢竟年事已高,偶或有點累了,「我要在香港休息,始終身體不行了;但待得久也太寂寞,所以又到處走走了。」

看著法師微帶笑意的臉容,不禁想起親耳聽到的故事:數年前法師曾害了一場大病,兩度進入深切治療室,在極衰弱的時候,法師準備一心念佛,可當中有人就是不捨法師,不願加入念佛,更以平常的口脗跟法師絮絮的說起工作事務,法師聽了,竟沒事兒一樣,回答起來,後來更安然無恙的離開了病榻。能夠支持永惺法師一直走下去的,不就是他無法放下的如來家業嗎?

修行不畏苦

對香港佛教的發展,永惺法師認為要走「舊路」,即持戒、念佛和修行;不要走現在的「新路」,即做太多賺錢的應酬佛事。他頓一頓,說:「香港現在太多應酬佛事,像替人念經收錢。沒錢當然不行,僧人都要走了,但夠一天三餐就行了,每個月幾百塊就夠了,錢多了也沒用。」故循着持戒、念佛和修行這途徑,才能留住潛心修行的僧人。

已退下來的他,對新一輩的年輕僧眾,有這些建議: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要有多一點責任感,不能養尊處優,即使辛苦一點也願意。但他坦言,要做到這點確實不易。惟其艱難,才能在菩提路上一步一腳印,擷取佛陀的智慧。

 

「此岸-彼岸」供僧活動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云:「供養僧者,增長無量福智資糧,致成佛道。」
由香港「此岸-彼岸」弘法會主辦,於西方寺舉行的「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周年供千僧」活動,將於9月2日舉行。參與策劃活動的永惺法師指出,供僧,又稱齋僧,是最大的功德。

永惺法師不無感慨的說:「這也是一種因緣。台灣每年都有兩三次的供僧活動,香港卻沒有,希望香港以後每年都有一次吧!今年的供僧人數約為八百人,參與的僧人包括內地地區如貴州,以及香港。始終僧人的來源有困難,且經費有限,希望來年有更充裕的精力,才供多一點吧!」

供僧的精神是源於「孝道」,佛經記載目犍連尊者的母親要下地獄,尊者卻無力救母,後聽從佛陀指引解脫法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以飯食百味供養十方僧眾,集合眾力使母親脫離餓鬼道。

 

Go to Issue Menu3.

悲智雙運
撰文/李焯芬

民國初年,軍閥割據時代,一位老法師接受大帥邀請參加素宴。席間,他發現在滿桌精緻的素餚中,有一盤菜裡竟然有一塊「豬肉」。老法師的一位隨從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了出來。老法師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想讓大帥看到。老法師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且在徒弟的耳邊輕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到後,就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

宴席後,老法師辭別了大帥。歸寺途中,徒弟不解地問:「師傅,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為什麼還把豬肉放在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讓大帥知道,處罰他一下。」

老法師說:「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剛才大帥看見了那塊豬肉,盛怒之下把廚師槍斃或嚴重懲罰,這都不是我所願見到的,所以我寧願把肉吃下去算了。」

素食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殺生,和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我們的老法師既慈悲復有智慧。他善巧地避免了一場血光之災(乃至可能是又一次的殺生)。他的修為,已真正達到了悲智雙運的境界。

Go to Issue Menu4.

佛陀遊化的地區
撰文/賴靜涵

前面講過許多故事,這裡要談佛陀成道後弘法的發展。

佛陀成道以後,經過他的引導,有不少弟子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僧團不論是硬體建設,還是內部管理都已經成形。《雜阿含經》有一個故事,提到有一年在波羅奈這個地方,經過了雨季之後,佛陀向獲得阿羅漢的弟子眾開示:「你們都已經悟道,為了世間的和平與幸福,到各地去雲遊、說法吧……你們各自出發,不要兩人一起行走,要獨自一個人,這樣才可以做到在最廣闊的區域弘法。」這就是佛陀宣教的開始。

當時印度有兩個重要的文化中心,就是恒河北邊的憍薩羅國與恒河南邊的摩揭陀國,這兩個地方都是生活富裕、人文薈萃,也是思想自由、學術發達的地方。佛陀認為在這兩處弘法,將有廣大發展的空間。佛陀早期以摩揭陀國為弘法中心,有三個考量:一)在這個地方,婆羅門教的影響力逐漸變小;二)國主頻婆娑羅王年輕,與佛陀是舊相識;三)最重要的一點,頻婆娑羅王鼓勵新思想與新宗教,心胸開闊。對於宣教來說,這個環境是有利的,因此宣教開始的兩三年,佛陀都在摩揭陀國弘法,然後向北進展。

到了成道五六年以後,佛法逐漸流傳到位於恒河北邊的憍薩羅國。這個地方異教勢力很盛,對佛教不友善。此外,憍薩羅國是佛陀的祖國——迦毗羅衛國的宗主國。所以佛陀來到這裡,一開始君主波斯匿王不太恭敬,也不熱中宗教,種種因素讓弘法遭受挫折。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憍薩羅國才成為佛法鼎盛的地方。

後世學者考證,佛陀住世時所教化的範圍,大約在恒河流域一帶,相當於今日印度的北方邦與比哈爾邦兩個地區。所教化的地區,最北到達佛陀祖國,迦毗羅衛國,相當於今天尼泊爾與印度邊境一帶;最東到達央伽國的瞻波城,這是古印度的中部大城,位於恒河下游;最西到達拔沙城的憍賞彌城,相當於印度阿拉哈巴德城附近;最南則是摩揭陀國的王舍城,相當於今天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拿附近。其中最重要的兩大傳法中心,就是憍薩羅國的舍衛城,和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大部分佛經也是在這裡宣說的。

(四十四)

Go to Issue Menu5.

支提
文/知歸 

印度阿旃陀石窟(部分為支提窟)。(原載毛小雨《印度壁畫》,江西美術出版社)

上周談到天冠菩薩常在支提山說法。何謂「支提」呢?支提是梵語caitya的音譯,原指世尊入滅後,大眾集香柴作荼毗火化,此積聚香木之處名為「支提」,亦引伸為憶想佛陀眾德俱集之地,故塔廟、方墳、靈祠皆可稱為支提。另有特殊結構開鑿而成的石窟亦稱為支提,如印度的七葉窟、阿旃陀第十窟及卡爾力窟等,至今仍大致保存完整。總的來說,有舍利供奉的稱「塔」,無舍利的名為支提。

在印度還有一種以窣堵波(即塔,stupa)為本尊的特殊祠堂,稱為支提堂。此種堂的構造為細長馬蹄形設計,半圓形部份奉安窣堵波,兩側置有立柱,入口上端開有大馬蹄形採光窗,建築年代由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七世紀皆有。

在《阿含經》系列中,我們常常見到佛陀在「支提國」或「枝提庾」說法。此支提國是指佛在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今日阿拉哈巴德(Allahabad)西南班得爾肯德(Bundelkand)及中央省之一部分,有別於上述支提山或其他支提意義。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周六 上午9﹕30;下午2﹕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襌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