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小孩和小魚
撰文/愚子

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海水的淺水窪裡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雖然近在咫尺,但牠們被困在淺水窪裡,回不了大海。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千條。不用過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這些小魚都會乾死。

男人繼續向前走,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小男孩不停地在水窪旁邊彎下腰去,撿起水窪裡的小魚,然後把它們扔回大海。

這個男人停下來,一直注視著這個滿頭大汗的小男孩,忘我地忙於拯救水窪裡小魚們的生命。最後他終於忍不住,走過去勸說小孩:「孩子,這水窪裡有數以千計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有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

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另一條魚扔進大海。

「這條小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你以為這位可愛的小孩只是拯救了幾條小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這位小孩是在竭盡全力幫助苦難的生靈!

回到現實生活中,據2007年1月世界銀行的估計,在我們這個60億人口的世界上,就有28億人在貧困線上掙扎,他們每天的收入不到兩美元,而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人也有12億,其中斯里蘭卡為25萬人,印度尼西亞為100萬人,非洲為3.5億多人,而中國內地,則約有近3000萬人的溫飽問題沒有獲得解決。

每一條小魚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當我們看到在淺水窪中苦苦掙扎的魚時,彷彿看到了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幸的事在上演,無數孤苦無依的生命在痛苦不堪的苦水窪中掙扎、呻吟,急需人們的救助……雖然我們無法幫助所有不幸的人,但若能盡力幫助有緣之人,不但使自己心安,而且對社會也總算盡了自己應盡的責任。

 
 
文/小吉圖/黃永昌(訪問)、受訪者提供

位處偏遠的涼山布拖縣,彝族族人活在貧困的環境中,更受傳染病威脅。因貧窮或失去親人,孤苦的孩子連基本需要都得不到。彝族家庭人畜共住一室,衛生環境惡劣。基金會工作人員,跑到遙遠山區,為孤兒帶來溫暖與希望。

有人喜歡在大節日或喜慶日子,捐錢做善事,取其喜事倍加;有些人喜歡哪兒籌募便隨喜捐輸,取其方便,隨喜也有功德;更有些大商家,下屬已將個案資料分析清楚,大筆一揮,批出巨額撥款,救助貧苦,節省了做生意的寶貴時間。

但原來,仍有些人樂意千山萬水去擁抱苦難者,把關懷的愛火,在被人忽略的偏遠山區燃點。

要不是嫦娥一號的升空,沒多少人會到西昌旅遊,更何況從西昌再乘三小時車,走過迂迴山路,攀過三千多公尺高的涼山高峰,才到達極度貧困的布拖縣。布拖縣一山分四季,人畜混居,衛生環境極差,自然災害不斷,別處絕跡的瘟疫,在布拖年年發生。

毒品禍延愛滋傳播

在這片不毛之地,卻有很多孤苦無依的小孩子,部分更是愛滋病患者的遺孤。加拿大福慧基金會會長關保衛解釋:「涼山彝族多是文盲,不懂漢語,加上地理環境,形成與外隔絕,毒品由金三角經雲南流入,當地彝族人只當是抽煙,許多人不知道毒品是何物的情況下成為隱君子,更無知地共用注射器,導致愛滋病的傳播;也有很多父母出外工作,客死他鄉,留下家中的孤老,令原已苦難不盡的涼山,更悲慘。」

涼山布拖,路途崎嶇,其艱苦情況,往往能吸引一些富同情心和熱心人士到訪,然而,只有一腔熱誠而沒有刻苦的持久堅毅力,徒添涼山的失望與失落。

加拿大福慧基金會理事周文俊,一位半退休商人,15個月來,從北美往返探訪布拖六次,一次比一次更肯定,基金會必須為當地的孤兒,謀求生機,自助助人。

基金會在當地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孤兒。一年多以來,他們挨家逐戶去探訪,找出孤兒家庭,利用鄰居壓力、政府的協助,或用金錢去游說那些家長,讓小童入學,莫為了增加家庭勞動力而耽誤了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機會。

片片楓葉片片真情

基金會會長關保衛。 基金會理事周文俊。

四百多名被暱稱為「小福星」的彝族小朋友,分別安排在數間學校就讀。基金會與學校達成協議,在校內撥出若干地方,供這些小福星住宿,並另外請來保母、老師在各校照顧,讓每位小朋友都能分享到一點溫暖。

加拿大福慧基金會的會員,各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卻能維繫積極的團隊精神,互容性強,難怪基金會由2004年成立至今,可以在短短的兩、三年間,便成就了大事因緣。

世界各地,以至加拿大本土的苦難何其多,為何要橫跨半個地球,在中國行此善業?

關保衛道出原因:「不少移居加拿大的華僑,對中國的情意結特別深,都感到中國的教育工作很重要。2004年,中國有一位青年,因為無法繳付大學入學費用,萬念俱灰下,在奔馳的火車前跳下來自盡,這件事更堅定了我們要在中國助學的決心,也加速了基金會的成立。」

基金會在加拿大更組織了當地的學生當義工,參與這項善舉,從而認識社會。「去年老師和學生們,想出了藉著一份紀念品,將他們的祝福送給遠方的小福星。於是各人親手製造一片楓葉,每片楓葉都有一句格言,手工認真,雖不是十全十美,但滿載他們的心意。曾有小福星拿著那片楓葉,不期然哼出彝族歌呢!」關保衛感動地說。

周文俊為佛教徒,以平常心協助貧苦孤兒,並非抱著憐憫心態。關保衛會長前赴布拖探望小福星。他和同工決意做好中國助學工作。楓葉紀念品上都寫有格言。

助與受助互為平等

身為佛教徒的周文俊,對參與這項涼山布拖縣助學工作,有何理念和期望?

「沒有期望,亦沒有憐憫的心態,都是平常心。我覺得我們與涼山布拖彝族族人是平等的,只是大家活在不同的空間。」

平常一句,道出了無欲無求的心意,正正是佛家的精神。其實,誰是施者誰是受者,那能說得清。

撫平孤兒心靈之創

加拿大福慧基金會同人並不滿足於只提供物質或生活上的關懷,他們搜索枯腸,請來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的陳麗雲教授,專程前往涼山,設計一系列的訓練課程,加強團隊工作精神,讓保母、老師、校長等,了解如何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開解孤兒的心理創傷。

音樂是公認的紓緩和教育好工具,為了幫助小朋友,陳麗雲教曉他們唱《刷牙歌》,從而讓小朋友注重衛生。一首《感恩的心》,更開啟了孤兒們的心扉,小福星們不但用這首歌來表達他們對福慧基金會各人的感謝,更增添了他們的勇氣,努力學習,提升教育水平,衝出大山,面對將來的命運。

另外,對於受助的中學和大學生,基金會更在加拿大設立通訊小組,與學生透過傾談、通信、通電郵等方式,鼓勵他們自強不息,逆境圖強。

Go to Issue Menu3.

佛陀遭受迫害的故事
撰文/賴靜涵

不僅是婆羅門能夠出家成道,連最下賤的首陀羅女子也能證阿羅漢果,佛陀的聲譽真是如日中天!佛教愈來愈獲得印度人民普遍的敬信,當然也引起了外道信眾的忌妒。在無法忍受妒火中燒的情況下,外道們開始進行迫害佛教的行動。

在佛教盛行的舍衛城,當地的婆羅門計劃以金錢買通一位名叫「戰遮女」的少女,要她去祇園精舍聽法。這女孩有一次聽完法後回到城中,換了一套很美麗的衣服,手中拿著鮮花,又回到祇園精舍來,偷偷地住在附近外道的地方。第二天早上,當舍衛城的市民早起要去精舍朝拜僧團與佛陀時,戰遮女故意從精舍的反方向,朝向朝拜的大眾走來,四處告訴大家她昨晚是住在祇園精舍內的。戰遮女多次反覆,重施故技,七、八個月後,有一天,她更把一個盆子綁在自己腹部,假扮孕婦,去聽經聞法。那天佛陀升坐說法,戰遮女突然在大眾當中站起來,指著佛陀說:「你很會說法,但和我發生關係以後,為什麼還不替我建造房舍?你這種始亂終棄的人真是沒有良心!」這般強烈,卻是虛妄的指摘,驚動了現場許多信眾,即使是深具信仰的人也受到震撼。大眾望著佛陀,想聽佛陀有什麼回應,可是佛陀卻很莊重地坐在法座上,什麼話也沒有說。就在此刻,戰遮女身上的盆子忽然掉了下來,這個伎倆當場就被拆穿了,這才羞愧得令她抱頭鼠竄,離開了祇園精舍。而佛陀卻像不曾發生什麼事一般,仍舊繼續說法。

外道的計謀未能得逞,就更加不甘心。他們再次買通名叫孫陀利的女子,命令她早晚進出祇園精舍。幾天後,外道派人將她謀殺,屍體埋在精舍附近的垃圾堆裡。次日外道便向朝廷告發,並請求搜尋,果然在祇園精舍附近發現了孫陀利的屍體。於是外道到處放出流言,指稱佛教的僧團不清淨,和孫陀利發生桃色糾紛,才有兇殺案產生。受了外道的中傷,僧團與信徒們憂心忡忡,將此事稟報佛陀。佛陀便派遣弟子到街市上宣稱:「殺人者必將遭到應有的果報,但若加上誣告,則又加上妄語的罪行,報應遲早到來。」波斯匿王知道這件事,命令大臣限期破案。果然,那些殺了孫陀利的惡徒領了外道的賞金,就到酒店飲酒作樂,終於發生了口角,給官府捉拿歸案,經過審訊後,供出了主謀者就是那些外道,事實真相才公諸於世。

(五十七)

Go to Issue Menu4.

判教
文/知歸

佛陀第五時說涅槃經

上次提及真言宗的含光大師在印度遇到梵僧請求翻譯天台教典之事,梵僧對天台學最感興趣的其中一項便是「判教相」。

天台智者大師為了對漢魏以來傳譯的佛教典籍作一種全體性的詮釋,便將佛陀的說法分為五個階段,配合化儀、化法八教成就天台獨有的教相判釋:

  1. 華嚴時:佛陀在成道後第二個七日,入於海印三昧定,為諸大菩薩宣說《華嚴經》。
  2. 鹿苑時:由於《華嚴經》的境界太高,一般人都不能理解,就好像剛從母牛身上擠出的乳汁,不適合幼兒飲用,於是佛陀在鹿野苑為五比丘們所說的是《阿含經》三藏教法。
  3. 方等時:為了令聲聞弟子走向大乘道路,佛陀後來為他們宣說《維摩經》等彈訶小教的經典。
  4. 般若時:待機緣成熟,佛陀在此階段說《般若經》,透過空義,淘汰大小別見之執。
  5. 法華涅槃時:佛陀最後宣說本懷,以《法華經》會三乘歸一佛乘,並在涅槃前說《涅槃經》,盡度前時未得教益的眾生,使他們同證實相。

Go to Issue Menu5.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6. 一日禪修課程 了解自我身心

由東蓮覺苑、加拿大寶林學佛會主辦,《明覺》特刊協辦的「覺知呼吸 覺知生命」一日禪修課程,將於12月舉行。

一日禪修課程,讓你學習觀察呼吸,了解自我身心。由加拿大寶林學佛會衍傑法師指導。
「覺知呼吸 覺知生命」

  • 你知道呼吸每時每刻都與你同在嗎?
  • 你知道呼吸對你是如何重要嗎?
  • 面對生命的一切無常轉變,如何能把持身心,瞭解生命之流,把握當下?
  • 人命在呼吸間。如何利用對片刻呼吸的覺知,來把自己的心變得更清晰、明智及平衡?

日期﹕2007年12月16日及23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9﹕00至下午4﹕00
地點﹕將軍澳彩明苑彩明街9號寶覺中學禮堂
報名﹕致電 2575 6312(周一至六 上午9﹕00至下午5﹕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午餐﹕由大會供應
費用﹕隨緣

Go to Issue Menu7.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周六 上午9﹕30;下午2﹕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襌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佛學與人生講座

主辦:寶覺中學
贊助:東蓮覺苑
講題:做個開心快活人
講者:吳兆熛居士
日期: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00至4:30
地點:將軍澳彩明街9號寶覺中學
查詢:2702 2863 或[email protected]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