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不知死,焉知生
撰文/愚子

葬禮上,痛失至愛的人抱頭痛哭,場面悲慟感人。偶爾也能聽到親人們的「思念」之詞。小孩邊哭邊問,「爸爸,今後誰陪我玩?」妻子邊哭邊抱怨,「你好狠心,怎麼忍心離我而去,讓我一個人獨自傷悲?」靜思細嚼傷心人的句句「肺腑之言」,不難發現一個人在痛失親人的最關鍵時刻,心中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私的根源則是執著於我為實有。人一來到這個世界上,便一直在追尋什麼是「我」﹕以家族、婚姻、子女來彰顯自我;以金錢、地位、榮耀來滿足自我;以知識、能力、美德來突出自我;乃至以經驗、觀點、思想來確認自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曾經歷過、掙扎過、痛苦過、得意過……然而,當死神來臨時,一切皆告一段落,自我隨之喪失,恐懼由此而生。

死亡給人最大的啟示,就是從中悟出﹕「我」到底是什麼?「我」由種種因緣組合而成的,隨著時間、空間以及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根本就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我」的認知、觀點以及行為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所以「我」是虛幻不實的。在直接面對死亡的那一刻,人們才知道金錢、地位、榮譽都帶不走,剩下的惟有生命的歷程。換言之,瞭解死,才能審視生,從而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活著的時候看破放下,遇事不強求、不執著,拋開私心,善用一切資源,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成就別人之時成就自己,如此才能獲得瀟灑自在的人生。這就是「不知死,焉知生」的道理。

 

 

文/黎樹基 訪問圖片/吳偉樂 圖/明報資料室

在「琉璃光照」身心靈健康講座系列上,陳麗雲和與會者細談為死別作準備,從「二人三囑」開始。

農曆新年將至,節日至親團聚,自然想到離逝的親友。

死別教人害怕、恐懼,然而,未知生,又怎能談死?正如《善生經》,每字每句均是佛祖釋迦牟尼對社會大眾的關懷,是佛陀對在家人的倫理、道德、財富、智慧及慈悲生活的重視,是佛陀對在家人追求真善美人生、幸福人生的指導和諄諄告誡。同樣,陳麗雲教授也認為這些指導及告誡,正是現代人最需要,也最缺乏的,皆因人類從來沒有避得過這種需要。

華人社會普遍抗拒談論死亡,更遑論為身後事預早作準備,忌諱的心態往往阻礙了有需要的人士尋求善終服務,令臨終者和他們的家人承受不必要的哀傷和困擾。

去者善終 留者善別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陳麗雲教授,近年致力推動「美善生命計劃」,該中心於2006年獲香港賽馬會捐款二千萬港元,以助提倡「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的宏旨,中心更在過去二十年,致力為慢性病患者、喪親人士及有健康或精神問題人士建立了多項創新服務。

香港每年有37,000人死亡,即是說,平均每小時便有五個人和親友分離,觸及的情緒層面甚廣,可見,協助公眾人士認識死亡、喪親,以及支援長者、末期或長期病患者和其家人為死亡作好預備,是件刻不容緩的事;由此,給善終服務專業人員提供培訓,令他們更有技巧地輔導有需要人士,是極有意義的工作。

陳麗雲在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當教授,也積極推行「死亡教育」。有云,我們自幼學計數,長大後便懂買賣;我們從小學語文,長大後便會溝通。陳麗雲跟觀眾分享說:「但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面對生老病死這人生必經的課題。」放眼四周,很多人遇到親人死亡,不是悲痛不已,就是沒勇氣面對。

惜別準備 二人三囑

去年10月,陳麗雲便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自殺這題目,嘗試解開人為何會在瞬間作出結束生命的決定的疑竇,讓思想的衝動及絕望轉化為向前的動力;11月下旬,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及香港佛教醫院合辦的「琉璃光照」身心靈健康講座系列中,她又主持了一個名為「無懼死亡──一切從二人三『囑』開始」的講座。

她首先以一份死亡態度研究問卷,跟與會者一起探討每個人恐懼死亡的程度,然後再派發一本《囑福生命手冊》,介紹她的「二人三囑」,藉此面對預知或驟然的死別。所說的「二人三囑」,分別指:

人生意義──為生命和死亡賦予意義,包括人生觀、宗教及價值觀;
人生回顧──完成人生晚期的意願,回味及重塑一個整全的人生;
遺囑──預早安排遺產及遺物的分配、選擇殯葬形式,甚至器官捐贈;
預囑──準備臨終照顧計劃,事先選擇治療的方式、程度和代理人;
叮囑──跟家人朋友分享、交流、傳授、感謝、祝福、釋疑,珍惜彼此共處的時刻。

感謝祝福 不吝於口

對最後「叮囑」一項,陳麗雲播放了一段影帶,內容是她的大學同事張達明先生替抗癌多年的妻子寶英,在離世前舉行了一個饒富意義的「生日‧感恩‧歡送會」,讓她在還清醒的時候,向三百多名親友,逐一說出對各人的心底話,給大家留下一個無憾的離別。

陳麗雲甚至帶她的母親陳老太到講座,講述母親的兩次抗癌經歷,還替母親拍了一段影片,由陳老太親述那時那刻的心情:「一次是在年輕的時候,兩個女兒還小,我告訴自己要挺下去;2002年,又患了肺癌,有邊肺只得四成功能,出事的,卻是功能好那邊,但今次我想,兩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室,該無憾了。」說來輕描淡寫,但不夠堅定豁達的話,箇中的波濤豈能容易撐過去?

相反,陳麗雲憶述她當時便顯得緊張多了。「她和我一起住,每當我想起她會離開,我也會哭;但她病,還是要積極準備身後事,以免日後有遺憾。」

沒有遺憾 才是善生

由此,她開展善終服務,相信只要幫自己和家人面對死亡,到真正臨近死亡的一刻,才沒遺憾。她相信,這才是善生。

美善生命計劃

「美善生命計劃」於2006年11月開始推行至今,已經有三十間社會服務機構加入「善生同盟」,與計劃工作小組攜手向社會灌輸勇敢面對死亡的信息。

有哲人認為,生命是不由自主的,不知其來,亦不知其去。但在陳麗雲帶領下,計劃陸續於安老服務中心、醫院等,招募員工支援推行「囑」福生命計劃,培訓他們為全港超過73,000名末期病患者、長者,以及他們的家人推行生死教育。但在大眾教育的層面尚未足夠,面對意外身亡,很多人還是顯得手足無措。

癌症不只是病,還牽涉死亡、痛苦、責任的問題。醫生能幫病者割去腫瘤,但拿不走悲慟。陳麗雲積極處理這方面問題,在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成立病人資源中心,訓練不同專業人士為病人提供輔導;又發動病人組織,讓病友分享親身經驗;同時,更進行「死亡教育」,為病人及其家人提供善別輔導。

 

身心靈綜合治療

陳麗雲教授一直發展的身心靈綜合療法,甚至引用東方哲學與手法,發展成聰敏模式(SMART model,專注優勢與意義、導向回復與轉化的模式),加強服務使用者在康復過程的力量。憑藉其將中國子午概念、太極動作、正念技巧、意義重建及西方社會工作理論創新地融合於她的療法中,更讓她晉身全球研究死亡專家行列中的亞洲代表,別成一格。

 

Go to Issue Menu3.

慧能
文/雲影

慧能(638年至713年),唐代禪僧,又作惠能,後世把他尊為禪宗第六祖。慧能對中國禪宗的貢獻很大,可以說是佛教中國化的代表。正由於這原因,有關慧能的生平有多種傳說,這裏根據各家的研究作一概說。

慧能俗姓盧,生於南海新興(今廣東新興)。年輕時因家境貧困,常以採薪汲水為生。後來到黃梅雙峰山向弘忍學禪法數年,弘忍去世後,慧能回南方並隱遁多年。他為何隱遁,有多種說法,有學者認為是與神秀一樣,慧能為了躲避官方,這是很有可能的事。因為神秀派人與慧能在大庾嶺奪法的故事基本上不可信,神秀與慧能根本沒有矛盾,也與禪宗的思想相違背。數年後因緣成熟,慧能一天來到廣州的法性寺(今廣州光孝寺),印宗正在講《涅槃經》,慧能在座下參聽。「因論風幡語,而與宗法師說無上道」。印宗非常欣奇,於是為慧能落髮出家。

慧能在廣、韶二州,行化四十多年(667年至713年),其生活平淡,也很安定。所以流傳下來的事跡並不太多。弘化而有記錄可考的,有廣州法性寺,韶州(城內的)大梵寺,還有曹溪的寶林寺等。慧能的說法,受到很多人的尊敬,據《壇經》明記,刺史韋據等到曹溪寶林寺,禮請慧能出山,在城內的大梵寺說法,聽眾一千餘人,是當時的盛會。

慧能的禪法思想主要記載在《壇經》中,但是有關《壇經》的成書也有多種說法,有人甚至認為其中摻雜了慧能弟子的思想。但有一點是同的,《壇經》的原本早在唐代已形成並流傳。根據《壇經》,可以把慧能的禪學思想總結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壇經》解釋「無念為宗」時,指「無者」是離有無二相諸塵勞,「念者」是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體,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雖即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常自在。「無相為體」是但離一切相是無相,但能離相,性體清淨,這就是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以心初動為本,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

Go to Issue Menu4.

生死
文/雲影

神秀(605年至706年),唐代禪僧,他與慧能都是弘忍的弟子,後世禪宗把他尊為北宗祖師,與南方的慧能相對,故禪史上有「南能北秀」之稱。

最早記載神秀生平的是張說的《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以及《楞伽人法志》和《傳法寶記》。根據這些記載,神秀生於隋末的河南,13歲時,河南發生饑荒和瘟疫,他來到熒陽請糧,遇到善知識,於是出家。後神秀遍遊東南地區,又轉到閩,遊羅浮、東、蒙、台、盧等名山。同時他遍讀黃老及儒家諸經傳,以及佛教大乘的諸經律論,所以神秀對儒釋道的理論得到全面的薰陶,使他具備了融通內外、領導僧眾的才學。

46歲那年,神秀來到黃梅雙峰山之東,歸依了弘忍。《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二道: 「服勤六年,不捨晝夜。大師歎曰:『東山之法,盡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並座。於是涕辭而去,退藏於密。」《傳法寶記》解釋,神秀後來潛為白衣,或在荊州天居寺十多年。其躲避的真正原因不可知,但為官方所不容,不得不長期躲避。直到鳳儀中(677年至679年),由十位大德同時推薦,神秀才取得「名在僧錄」的合法地位,並住當陽玉泉寺。這時神秀已年近古稀。

由於神秀的學識和禪修,他的影響很快就擴大了。《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說,來向神秀求學的人,「學來如市」。700年,武則天請神秀入京,並親自拜見,神秀被「推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每當神秀說法,「帝王分座,后妃臨席」。706年,神秀坐化,約一百多歲,賜號「大通」,並由當時的宰相張說撰寫碑文。由此,達摩一系的禪法也被推為正宗,成為官禪,在禪思潮中佔主導地位。

神秀的禪法以《楞伽經》為心要,主張觀妄想心為幻相,以磨滅垢染而除去妄想心,所以說「盡不離定,空非滅覺」。這是指證悟前所必須具備理解與禪修。神秀禪法的這些特徵與後來《六祖壇經》所記神秀上座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基本相同。

Go to Issue Menu5.

生死
文/賴靜涵

生死,根據學者研究,是從梵文的samsāra與jātimaraņa翻譯過來的。所以「生死」這個名詞有兩個意思。其中samsāra當中的sam是「集合」,sāra的意思是「循環性一段一段的過程」,結合起來就是「所有循環性一段一段相續的歷程」,這就是所謂的「輪迴」。而jātimaraņa則是由jāti與mara這兩個字結合而成,jāti是指「出生」,mara則是「死亡」,所以這個字直接翻譯成「生死」,意即「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中國佛教所謂的「生死」有兩種意思,一個就是「出生與死亡」,另外的意思就是指「生後有死,死後有生,循環不絕」的「輪迴」。後者就是佛教主要的教義,說明人類生命並非「一生一世」,而是永續不絕,但因為因果報應,過去所作,未來都將成為果報,即是所謂的「業力」。生命的苦樂都因此受到影響,但因人自身的愚癡,致使苦因苦果相續,煩惱不斷,這就是因果輪迴之苦。認清此一生命的真相正是佛教的宗旨所在,想要解決這種輪迴之苦,就要在斷絕苦因之上下工夫,如此便能熄滅苦果,達到永遠平和快樂的「涅槃寂靜」,這就是所謂的「修行」。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禪修課程﹕正念的修習

行禪、坐禪、慈修、佛法分享及迴向
指導﹕法護法師
星期六 下午2﹕00至4﹕00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導師﹕黃耀光居士
星期六 上午9﹕30至11﹕30;下午2﹕00至4﹕00

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查詢:2575 2437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修心八頌」講座

主辦﹕華藏正覺學會
講者﹕智學法師
日期及時間﹕1月26日晚上7﹕30至9﹕30
1月27日下午3﹕00至5﹕30
地點﹕九龍油麻地梁顯利社區中心三樓會議室
查詢﹕6286 3870/2696 5707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