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琉璃的佛緣
撰文/愚子

正法期過後,解救眾生痛苦的佛叫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居住的地方叫淨琉璃世界。無獨有偶,組成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大地中,也有琉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大雄寶殿覆蓋的是閃爍的琉璃瓦,透露出華嚴富貴的氣息。在現實生活中,雷博士把推動身心靈全人健康的組識命名為「琉璃光養生世界」,而佛家把修行的最高境界描述為「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為什麼琉璃會與中國文化,特別是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呢?

眾所周知,琉璃製作工藝繁複,需經過構思、設計、雕塑、燒製、細修、打磨等工序方能完成。這彷彿與佛家的修行如出一轍,經由修行次第,循序漸進,必有所穫。

其次,琉璃的製作難度極高。一隻模具只能使用一次,大型或者複雜的作品甚至需要多次開模、反復燒製,而且每道工序均有不定的變數,常需反復實驗,成功率極低,往往稍一不慎,或者一個小小的瑕疵,就功虧一簣,前功盡棄。琉璃的成品因而顯得十分珍貴。修行與琉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修道也要反復調整、修正,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歷練,才能功德圓滿,修成正果。

最後,製作琉璃時,必須將精選的原料以1400℃以上高溫熔製成各種彩色水晶玻璃,燒製過程長達15天以上,最後才能燒製出精細奇巧、流光溢彩、變幻瑰麗的玻璃來,而且永不褪色。同理,經過無數次極其困苦的磨練,人生才能見到光明,從心靈深處體悟到佛法的妙用,永不退心。

總而言之,具有靈氣和生命力的琉璃,是在嚴格的程序、精湛的技術和高難度的燒製過程中產生的。這種特性啟發人們勇於接受艱苦環境的考驗,久煉成鋼,超凡脫俗的境界自然昇起。

這就是琉璃與佛教接下不解之緣的原因。

 
撰文/張華 
圖片/黃永昌、部分由被訪者提供 
鳴謝/香港理工大學
 
被譽為「台灣玻璃藝術的代言人」的王俠軍,是個喜歡創新,喜歡挑戰,喜歡「動」的人,他曾開過照相館,辦過雜誌,也做過出版、廣告、房地產、演員、導演,以至現在的琉璃藝術,這種看似不安定的個性,似乎與佛理中「靜」的世界迥然不同。
王俠軍從琉璃創作中找到 了佛法和自己的路向。圖為作品「娑婆三聖」

他卻說:「佛理中所說的『無常』,就是在變。以前我做過那麼多不同的工作,怎會沒有積累?這些經驗就是讓我學習如何了解生命。生命跟創作一樣,就是不停在變化,最近我就嘗試做瓷器……所以佛法絕對是『動』的。」因此,你不難發現在他塑造的琉璃佛像中,充滿了佛法的「動感」。

早前,王俠軍應香港理工大學的邀請來港作講座嘉賓,《明覺》把握機會跟他作了一次專訪。王俠軍是首位到外國(美國底特律創意設計學院)去學習琉璃藝術的華人,那是二十年前的事,當時他三十四歲,此後在華人地區便引起更多人開始注意甚或學習這種藝術。這個人生的轉變,源於他當時在工作中得不到發揮空間而感到迷惘,直至他看到家中一件法國著名玻璃藝術家LALIQUE的作品,才燃起了新希望。

種佛苗:讀禪學似懂非懂

「我是被玻璃多變的特質所吸引,它可以薄如紙,細如線,表現力強;而且它跟光的互動很不一樣,它可以是全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沒有一種材料跟光有這樣的敏感度;加上它不像木質只能作雕刻,也不像陶瓷只能燒一次,它在不同的溫度下會有不同的變化和形態,又能予人一種聖潔的感覺。」自小喜愛藝術和設計的他,對琉璃藝術有這種透析。

作品「大覺」

這是為法鼓山所製的佛像

作品「無我」

作品「大空」

王俠軍其餘的作品, 也充滿了藝術的張力。

在初期學習琉璃藝術的過程中,因為時常到日本,他便嘗試以塑造佛像來練習。早在青少年時代,王俠軍便對佛學中的禪學產生興趣,他笑說也許唸人文科的都會對佛學感興趣,而且他看了很多日本佛學家鈴木大作所寫的禪學著作,那是很多中國文藝青年所嚮往的境界。當然年青時的他是似懂非懂,好像摸到又摸不到。但佛的種子早已種下,直至他成長後並投入琉璃創作,佛的種子便萌芽,他才真正接觸佛教,創作佛像。

回國後,王俠軍和張毅、楊惠珊合組「琉璃工房」;1994年,他在台灣北投成立「琉園」,創作了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受到海內外的肯定,一些作品更被列入海外博物館。

現代佛:智慧與生活結合

1995年,台灣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到來要求他造一尊三身的現代佛,他便思索何謂現代佛?在不同的朝代佛像都有不同的風格,例如隋唐的飽滿,或宋代的清瘦,一直在變,他就想應該把當時的美感經驗和生活條件結合在一起。「佛是人化成的,當你看到祂時,都應該想看到一尊美的佛像,那麼什麼樣的人你會覺得美呢?我把現代人對美的意義和生活的方式融進佛像中,所以我的佛像注重身型比例,手臂勻稱結實,這是最基本的。」

他續道:「我又想,我們現在學佛,已不獨是唸經、面壁,我們有現實的生活方式,也應該有生活化的方式去感受佛法的道理,像不要煩惱、不要鑽牛角尖、平等心、無常等,例如我的作品『大空』,你要先放空自己,才能擁有更多,所以這個像的頭頂是個洞,風一吹,裏面不可能有什麼煩惱,因為你早已把它放空了;又如另一個叫『無我』的作品,它是一個扁扁的,只作盤腿狀的佛像,就是要提醒你把自己壓到最小,無我。一尊像怎麼能親切的跟你互動,在身邊隨時告訴你該如何面對生活、事業、朋友和家庭呢?所以祂不是一個偶像那麼傳統的,而是有一些智慧在裏面,把生活中的意象跟佛相結合在一起。」

漸漸,王俠軍在創作之餘,也開始修習佛法,他沒有多作唸經或壁觀,卻喜歡在生活的體驗中去感悟,聽師父開示。像1996年他參與了遼寧水災的賑災活動,親身體驗了當地災民的苦難。他說,當生命財產一夜間都沒有了,你會感覺到能夠呼吸,就是生命的存在;大家都是人,災難為何沒降臨到你頭上?從中你會感受到佛法的道理,這正是人間佛法的概念。

創作路:與佛有緣更惜緣

生命是無常,創作卻是無中生有。在創作的路上,王俠軍常希望有新的挑戰。1997年,台灣法鼓山找他造一千尊佛像,作品完成後會作為文物和寶物,以水泥密封埋在地宮中,待一千年後才能開啟。自言「身經百戰」的他以為這是很容易的事,便一口答應下來,結果三個月後,滿地都是失敗製品。

他笑道:「法鼓山的師父們就覺得這個人(他自己)需要『渡』一下,於是便來了兩位法師,共三十七人替我做法事,念大悲咒,做過法事以後,功力大增!但再造出來的製品還是失敗!到了第七個月,又再渡一下,這次做了一個二百人的法會,又念大悲咒,念了一個半小時,結果阿彌陀佛!法會後第二天,一個完美的作品誕生了!但還有一千件要造啊!哈哈!很可怕!」他補充,這不是迷信,其實是由於材料和工藝出了問題,使佛像的背光的熱力難以釋放,導致背光出現了斷裂的紋,當找對了材料和工藝以後,後面的製作便順利了。

在藝術和佛法中,王俠軍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相信這是一份緣。「念大悲咒只是給往生者,或給佛做的,怎會為另一個人做?有多少人能有機會造佛像,又有法師替你念大悲咒呢?哈哈……」


藝術與商業

「琉園」對外有玻璃教室、玻璃文化講座、玻璃雜誌和琉園水晶博物館;對內有專業藝術創作課程、派外訓練。王俠軍的作品既有佛像,也有各種盛器、動物、人像等;既有放進博物館的藝術品,也有售賣的商品。對於藝術與商業,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你做得好不好?作品有沒有令人歡喜的感覺。「對我來說沒有商業與藝術品的問題,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做,對我來說都是藝術品。例如我做一個只有半張臉的佛像,一般是不會這樣做的,但我只在乎它美不美,是不是用真誠去做,我用不同的角度和工藝去詮釋一些概念,這就是生命力。我希望佛像是輕鬆一點,像朋友一樣隨時會提醒你的,這有別於傳統佛像的距離感。」除了佛像外,他最喜歡的主題是盛器,因為把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造成具有生命,即氣,是很難的,像他作品中的一系列中國鼎,便充滿了一種霸氣和頂天立地的神韻。

Go to Issue Menu3.

見好就收
撰文/李焯芬

一位農夫看到他八歲的兒子在院子裡捕雀。

捕雀的工具很簡單,是一只不大的網子,邊沿是用鐵絲圈成的,整個網子呈圓形,用木棍支起一端。木棍上繫着一根長長的繩子,孩子在立起的圓網下撒完米粒後,就牽著繩子躱在屋內。

不一會兒,就飛來幾隻麻雀,孩子數了數,竟有十三隻!它們大概是餓久了,很快就有八隻麻雀走進網子底下。農夫示意孩子可以拉繩子了,但孩子沒有。他悄悄告訴父親,他要等那五隻也進去再拉,再等等吧。

等了一會兒,那五隻麻雀非但沒進去,反而有四隻從網裡走出來。農夫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卻說,別忙,再有一隻走進去就拉繩子。

可是,接着又有三隻麻雀走了出來。農夫對兒子說,如果現在拉繩子還能套住一隻玩兒。但孩子好像對失去的好運不甘心,他說,總該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終於,連最後一隻麻雀也吃飽走出去了。孩子很傷心。

農夫撫摸着孩子的頭,慈愛地勸說:「慾望無窮無盡,而機會卻稍縱即逝。很多時候,貪婪不但不能滿足我們的慾望,反而會讓我們把原先擁有的東西也失去。」

人有一定的物質慾望是正常的,但當這種慾望過於強烈時就成了貪婪。我們都應該懂得見好就收這個道理,否則,不但什麼也得不到,就連已擁有的東西也會失去。

Go to Issue Menu4.

契嵩
撰文/雲影

契嵩(1007~1072)宋代雲門宗禪師。自幼出家,「首常戴觀音之像,而誦其號,日十萬聲,於是世間經書章句,不學而能。」可見他是一位儒學佛學皆通的禪師,所以契嵩在他的一生中以會通儒佛思想為主。

契嵩是藤州鐔津(廣西藤縣)人,俗姓李,終鍾氏。他7歲出家,十三歲得度落發,十四歲受具足戒,十九歲開始遊方參學。他下江西湖南,又到衡陽廬山等地,十餘年間來往於南方各地,四處雲遊。後至瑞州(今江西高安)見到雲門宗僧人曉聰禪師,成為其得法弟子。雖然學雲門禪學,但是契嵩還是以會通儒佛為已任,明道年間(1032-1033),他以佛教五戒、十善比附人儒家五常,作《原教》一文,流傳頗廣。慶歷年間,契嵩至錢塘,「樂其湖山,始稅駕焉。」從此,他結束了遊方生活,「以文鳴道於天下,」所謂「至錢塘靈隱,閉戶著書」,因此有《禪宗定祖國》和《傳法正宗記》二書的完成。當觀察使李公謹得其書時,深慕其高名,奏賜紫方袍。後來,契嵩遂帶著《輔教編》、《傳法正宗記》、《傳法正宗論》和《傳法正宗定祖圖》北上京城,得到開封府尹王素的推薦,將書上呈仁宗皇帝。仁宗看過後,後第二年「詔付傳法院編次」收入《大藏》,並賜給他「明教大師」的稱號。

契嵩在佛教史上的主要貢獻,一是會通儒佛思想,二是作《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論》等書,厘定禪宗傳法世系。他針對韓愈等儒者的排佛,著有原教、孝論等輔教篇,他繼承了宗密思想,論述教禪一致,提倡儒釋道三教融合,特別強調儒釋兩教的一致性,如他的孝道思想和佛教的五戒如五常等。契嵩認為,三教名目雖然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聖人為教不同,而同於為善也。」它們的區別僅在功用之上:「諸教也,亦猶同水以涉,而曆揭有深淺。儒者,聖人之治世者也;佛者,聖人之治出世者也。」它們的一致性就在於都能達到「同歸於治」。「儒、佛者,聖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於治。儒者,聖人之大有為者也。佛者,聖人之大無為者也。有為者以治世,無為者以治心。」

儒家治世,佛教治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Go to Issue Menu5.

無常
文/賴靜涵

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是從梵語 anitya這個詞翻譯過來,音譯「阿你怛也」。這個名詞相對為「常住」(nitya)。梵文的「常住」即恆久的、本質的、自然的、本有的,也就是世界上永恆不變的事物。這是印度宗教,或是佛教以外世界其他宗教都有的主張,例如認為萬事萬物皆有「造物主」,「造物主」永恆不變,一切現象、事物皆依造物者而存在,所以應當皈依。

佛教則反對這個主張,認為「無常」才是宇宙現象的真相,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必將隨著「成、住、壞、空」而散滅,這才是宇宙的真實現象。由於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變異,剎那之間就會產生變化,並非恆久存在,萬物只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則滅,所以說世間一切都是「無常」,本質上並非「實有」,是「空」的道理。

人的痛苦與煩惱便是不了解這個道理而來,因此佛陀教人要「放下」,「不執著」世間的一切造作,放棄世間名利追求,轉而出家修道,追求宇宙萬事萬物的實相──涅槃。因此體認「無常」是學佛的第一要義。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五停心觀》禪修方法介紹

日期:2008年4月12日、19日及26日
時間:下午2﹕30至5﹕00
截止報名日期:2008年3月30日
費用全免

慈悲觀及佛法分享日營

領眾:定賢法師、倪啟瑞居士
日期:2008年5月4日
時間:上午9﹕00至5﹕00
截止報名日期:2008年4月12日
費用全免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普賢菩薩聖誕普佛法會

主持:法師領導
日期﹕3月28日(五)晚上7﹕30
地點﹕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四字樓E,F座
查詢﹕2367 3091

活動﹕思親法會誦地藏經

日期﹕3月30日(日)上午10﹕00
地點﹕荃灣芙蓉山禪廬
查詢﹕2399 0088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