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園池載道 彷彿遇之
撰文/多跢

面對「全球化」的各種衝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從1972年開始正式訂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至2003年更公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的古琴及崑曲等口傳心授的藝術亦在當時被列入其中。對於「文化遺產」一詞,很多學者紛紛提出修正意見,因為英文“cultural heritage”主要是指文化的傳承而非著眼於財產及金錢的遺產。

文化是需要依靠載體來傳承,這些的載體可分為文字、物質及非物質三方面,我們可以藉種種用文字寫成的經典文獻去傳揚文化,亦可以透過物質性的建築文物、園林、工藝作品及非物質性文化藝術如古琴、崑曲等來傳遞文化。正如天台宗智者大師認為佛經的存在形式是可以分為「用聲為經、用色為經、用法為經」三種形態。由於有上述種種載體,人類的文化長河才能恆久不斷,但要保住這些載體不受破壞,我們是需要通過心靈環保的推動和加強國民的審美教育來培養出具有文化素質的社群,才能令大眾接受和確認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從而對傳統藝術作出尊重和保護。

古典園林是一種凝動的音樂,我們若要懂得欣賞樂章,便要去學習音樂律動的法度。遊賞園林亦是一樣,必須要懂得觀察園林的核心法度,才能藉山、石、樹、水的大自然元素,結合著亭、臺、樓、閣、榭、軒、齋、橋等人文建築而解讀出園林所載承二者交會的文化理念,可以說園林是一個極為理想的平台去展現中華民族人文化成的性情。園林的「可遊」是表徵生命無盡的迴環;園林的「可息」是指歸生命的絕對安頓,這正好相應著《易經》在乾坤二道的創生與保聚精神。園林的一色一香更可成為人們從「藝」而進於「道」的場地。

上世紀我國著名大德弘一大師為《佛說無常經》撰序時說:「生逢末法,去聖時遙;佛世芳規,末由承奉。幸有遺經,可資誦諷,每當日落黃昏,暮色蒼茫,吭聲哀吟,諷是經偈。逝多林中,窣堵波畔,流風遺俗,彷彿遇之。」弘公一生著力於弘揚南山律宗,他藉著先賢流傳下來的經典,透過諷誦觀想,彷彿回到佛陀時代,值遇聖者賢眾。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是如此?在一個復建的唐式園池,我們在遊息當中,自可重睹唐風宋意而親近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另一方面,在歷史長河中,我們這一代人,亦應小心保護著這一個文化載體,使日後來者亦能「彷彿遇之」!

 
圓滿閣位於南蓮園池兩大中軸線交滙點。
撰文/郭悅言 圖片/由志蓮淨苑提供

全園最大約百噸的不動石。

湧泉──園池內池水的泉源。

蒼塘對岸的松茶榭,是幽靜品茗場地。

遊園,自古都是帝皇權貴的專利。在喧囂的鑽石山,南蓮園池將復建唐式庭園重現眼前,供大眾欣賞。

西方園庭的建築概念,是供遊玩、嬉戲,或聚會;東方庭園卻強調「可遊可息」。可遊,是生命中的一種動力開展;可息,是讓生命休養生息,是為君子的德行。
是故,遊園不單是一種感觀享受,更是一種個人修養。

說南蓮園池是復建唐式庭園,因它齊備古典庭園的元素,設計構思是以山西絳守居園池作藍本。只是,它更像一個露天博物館,因它在展現一個唐代木建築群的同時,還帶出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和歷代的人文風景。

中國的造園藝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從周、漢的萌芽期,主要建造皇家庭園,造園概念依然淡薄。到魏、晉、南北朝,園庭逐步從狩獵的功能性,轉化為觀賞藝術的層次,園林設計呈現了再現自然山水的原則。到了隨、唐這成熟期,更有文人直接參與造園活動,從而把園林藝術與詩、畫相融合,讓園林增添了詩情畫意。

而這些文人,作為士大夫階層,總不免被傳統哲學思想所薰陶,而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離不了儒、道、佛三家。儒家思想講求重人倫而輕功利;老莊代表的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虛靜;而佛教追求清靜自在境界,與老莊思想同出一轍。凡此種種,匯合起來,在庭園內塑造出一種文人所特有的恬靜和情趣,當中不單有詩、有畫,更有遠凡塵、脫世俗的情懷,和著人凡事也別偏執的含義。

是故,遊園的趣味,得從個人出發,你是否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當中不失為一種修煉。修,也是一種過程,得先學習如何欣賞。

南蓮園池是一個單向回遊設計的庭園,隨著園徑漫行,步移景轉,兩旁所展現的山水景色,集合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四大元素:山石、水泉、古樹、木建築。觀賞時,除了眼睛的視覺享受,還有耳聽、鼻息,和身移的觀感接收。

山石

園林藝術借各種自然元素去表達理想中的美妙境界,其中以石為整個園林的骨幹。山丘要以疊石去凸顯峰巒相連的氣勢,水池花木亦要借嶙峋的蒼岩奇石去映襯出秀麗的景色。是故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水石》提到:「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造園講究因地取材,江南的園林多置太湖石,南蓮園池的石材則取自廣西紅水河。其中有紋理變化多端的彩玉石、色澤與唐三彩相近的彩陶石、花色似古瓷的青花石。細心觀賞的話,每塊山石其實都各具雅趣。像園池的入口,是一個九山八海的石景,代表著古人的世界觀,神州大地代表世界,園林代表小宇宙,喻意人也是小宇宙,置身園中,領會如何跟大宇宙溝通。

古樹

樹林是園林生命力的象徵。南蓮園池種植了五十五種樹木,其中包括如紫薇、杜鵑等花季各有不同的觀賞花,桂花、十里香等香花和為遊人提供庇蔭的榕樹,而不同季節的花香,為遊園增添情趣。因應各樹種不同的特性而安排位置,挑選樹齡的不同樹組合在一起,加強景觀的層次感。植樹不單為了重現自然,更要借樹木與園中其他元素配合去營造出畫意的味道。最能體現畫意的是園內的千多株羅漢松,亦是全園特色所在。羅漢松屬本地樹種,葉翠綠而明亮富光澤,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松樹自古即是中國理想人格的象徵,荊浩《筆法記》形容松樹「枉而不曲、倒掛未墜於地下,分層似疊於林間,如君子之德風也」正是最佳寫照。

水泉

亭橋──橋頂飾以銅製鳳凰,屬遠觀景點之一。

「水隨山轉,山因水活」,營造園林的優劣取決於理水。水的佈置牽動著整個園林的節奏。水貴有源,南蓮園池於西北角堆土設湧泉山,導水自山石湧出,跌落而成瀑布,是整園的動力來源。水經亭橋注入蒼塘,頓時變得開闊而平靜。塘面映照出水榭花木的景色移步換影,晝夜四時各有不同。塘中有肖形的鶴島、龜島,一起與塘中眾多錦鯉向蓬萊、蘇鐵二島游去,動靜得宜,是池石配搭的佳例。除了用眼去欣賞,遊人亦可洗耳恭聽那流水的淙淙清音,這才「足以極視聽之娛」。而六百多條錦鯉,卻帶出了一個道家智慧,即「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喻意人要無執,生命才得自在。

木建築

邊走邊看只能領會到園林動態那一面,其中各景致的微細變化要靠靜觀去慢慢感受。園中的木建築即是造園者精心安排的落腳點,讓遊人停下來靜心欣賞園景。園林建築主要有亭、台、樓、閣、榭和軒等不同類別。這些建築大小高低各有不同,本身亦構成景色的一部分,為園林空間增添了層次感。如蒼塘畔的水月台和槐亭,座落於園池最佳的觀景位置,坐在其中可飽覽園中美景。蓮池上以子、午二橋連接的圓滿閣是全園最高的點題建築,八角屋簷與八葉蓮瓣造型的蓮池相映,為志蓮淨苑的中軸線畫上圓滿的句號。

西方園林以法國古典主義為代表,講求幾何對稱,有明顯軸線引導,就連花草樹木也修剪得方方整整,強調人工美。東方園林則本於自然,高於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從而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是故,踏進這個庭園,別忘敞開心眼,不要停留在「功能式公園」的層次;要不然,就白白浪費了這個復建唐代建築的一番景致,也錯過了一個修身的機會。

Go to Issue Menu3.

苦與樂
撰文/李焯芬

一位少婦到老中醫那裡求診,她已經多日輾轉無眠,茶飯不進,身體日漸消瘦……
老中醫給她切過脈,觀過舌象,便說:「你心中有太多的苦惱事,體有虛火,並無大病。」少婦聽了如遇知音,於是便傾訴心中的種種煩惱。

老中醫又問起她的另外一些情況:丈夫對你感情如何?少婦臉上有了笑容,說:很是疼愛我,結婚十年從未紅過臉。老中醫又問,是否有孩子?少婦眼裡閃出光彩,說:一個女孩,很聰明,也很懂事。

老中醫邊問邊寫,然後把寫滿字的兩張紙放到少婦面前。一張寫她的煩惱事,一張寫她的快樂事,對少婦說:這兩張紙就是治病的藥方,你把苦惱事看得太重了,忽視了身邊的快樂。說著,老中醫讓徒弟取來一盆水,一只苦膽,把膽汁滴入水盆中,那濃綠色的膽汁在水中淡開,很快便不見了影。老中醫說:膽汁入水,苦味變淡,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路上,不少人往往過份重視生活中的挫折與苦難。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樂趣和喜悅亦比比皆是。如能用快樂之水沖淡苦味,則日子會過得更稱意。

Go to Issue Menu4.

北齊慧文
撰文/思顗

天台宗立祖相承可分為兩種說法,一種是「金口相承」,說明天台法門的起源是從摩訶迦葉得佛陀自內證法門而傳阿難→商那和修→優婆毱多→提迦多→彌遮迦→佛陀難提→佛陀密多→脇比丘→富那奢→馬鳴→毗羅比丘→龍樹菩薩。另一種是「今師相承」,即由智顗師事南嶽慧思,慧思師事北齊慧文,而慧文則直承龍樹。這兩種相承法脉,「金口相承」是由上至下,「今師相承」是由下溯上,以龍樹為銜接人物。

慧文禪師俗姓高,生卒年月及地點皆不詳。據《佛祖統紀》所載,文師「當北朝魏齊之際,行佛道者。」而灌頂大師更說他「當齊高之世,獨步河淮。」可見慧文是東魏、北齊間的北方禪者,他所處的時代,正值禪宗二祖慧可弘揚達摩的禪法、僧稠推廣佛陀扇多所傳《涅槃經》四念處禪法。慧文、慧可、僧稠三人可說是東魏、北齊同時同地教授禪法的大德。

有關慧文禪師的禪法,據《佛祖統紀》所說,文師是在閱讀《大智度論》解釋《大般若經》「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在一心中得」後,依之而修一心三觀法門。他又依龍樹《中論》之「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而恍然大悟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境三諦,因而契入中道,得見諸法實相。此後文師便依此法門立為心觀,傳授於慧思,思師以之修行而得六根清淨位,後於南嶽大弘此法門。

文師的禪法在北齊地域並無太大發展,究其原因,當為北方盛行聲聞禪數之學,對般若性空的實相心觀不太注重,加上北齊時代受到爪哇火山爆發而致天氣惡化,嚴寒的日子久長;致大眾多欲修造彌勒菩薩半跏趺像,藉禮拜佛像以祈災難早息,致文師之禪法最後在南方始得發揚光大。

Go to Issue Menu5.


文/賴靜涵

「律」是從梵語 Vinaya翻譯過來,音譯為「毘奈耶」,又作「毘尼」。梵文的本意是「分離」、「遠離」、「丟棄」、「拋棄」的意思,也有「保護」、「引導」、「教育」、「培訓」的意思,所以總結來看,Vinaya在梵文的意思就是「拋棄惡習,引導善習」的教育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佛教翻譯為「調伏」的原因。

佛教的「律」主要是佛陀所制,為弟子們在學佛上所必須遵守的生活規範,主要是因應修道生活上的實際需求所制定的規範。故「律」在佛教的位置甚為重要,為「三藏」之一,稱為「律藏」。佛教將「戒」與「律」並稱,稱為「戒律」。外人常誤認是束縛人性的作為,事實上從梵文的字義上可知,「戒律」原來就是佛教的教育,就是調伏身心,揚善止惡,使能走上正軌,完成人生至善境界的培育功夫。佛教的戒律層次有別,在家居士持守五戒、八關齋戒與十善,亦有持守在家菩薩戒者。出家眾則男女有別,從基本的沙彌十誡,到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比丘菩薩戒,而密教則有三昧耶戒等,這些戒律都是佛陀所傳,而作為培訓成佛的教育方法。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活動:佛學講座:《無我思想與三法印》

日期:4月19日、26日(六)晚上7:30至9:00
主持:定超法師
地點:九龍界限街144號三樓 佛教青年協會
查詢:2336 0437

活動:藥師寶懺法會

日期:4月20日(日)早上9:00
主持:淨雄法師
地點:北角英皇道441-447號漢宮大廈3樓 佛教三德弘法中心
查詢:2412 7808

Go to Issue Menu8.

覺知念之禪修營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