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平常心」與「奧運心」
文:淨因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難看啊!」小和尚憂心忡忡地說。可是老禪師卻坦然地揮揮手。「一切隨時──等天涼了再說。」

中秋,老禪師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突起,草籽飄舞,「不好,許多草籽被吹飛了。」小和尚驚慌失措地叫喊。然而,老禪師卻悠然地說,「一切隨性──吹去者多半裏面是空的,落下來也不會發芽。」

撒完草籽,幾隻小鳥即來啄食,小和尚焦慮萬分,老禪師卻淡淡地說,「一切隨遇──草籽本來就多準備了,吃不光的。」

半夜一場大雨,小和尚急速衝進禪房:「這下完了,草籽被雨水沖走了!」老禪師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沒抬,「一切隨緣──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不是很好嗎?」

半個多月過去了,禪院本來光禿禿的地面長出了青苗,連一些未播種的庭院角落也泛出綠意,小和尚高興得手舞足蹈。老禪師站在禪房前,微笑點點頭,「一切隨喜。」

在這個故事中,小和尚的修行功夫尚淺,心煩氣躁,自然會被發生在身邊的人與物所左右,患得患失,喜怒無常。而老禪師憑借其深厚的修為與境界,了知宇宙人生的變化規律,並洞察世間玄機,以平常心看待人世間的炎涼與滄桑,以平常心面對人生的無常與變化,如此輕鬆平和的心態自然生起。

再過兩天北京奧運就要開幕了。可以想像,民眾對中國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數量有很高的期盼。這對運動員而言,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而為辦好奧運而夜以繼日工作的人們,他們緊張的心情,更是外人難以想像的。若能以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平常心」視奧運,即跳出比賽參與比賽、跳出奧運看待奧運。那麼,我們的運動員便能以輕鬆、平和而又自信的心態專注於比賽的每一個環節,好成績便會隨之而來;我們的工作人員和義工便能正確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意外、成績與驚喜,必能化解負面情緒與壓力。若以此種心態參與比賽或工作,必能在為奧運奉獻之同時,也能讓人生昇華,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這就是「平常心」的力量,更是「奧運心」應有的精神!

由此觀之,「平常心」與「奧運心」是相通的,因為無論是比賽的運動員還是比賽背後的工作人員和義工,良好的心理素質,是確保獲得最好成績的根本保障。

 
耗資10 億的香港奧運馬術比賽沙田 場地,除了主賽場外,還有13 個訓 練場。
文:梁冠麗 圖:部分由明報資料室提供

林煥光已經做好所有準備,甚至是最壞的準備。

本港首次協辦的奧運馬術賽本周六揭幕,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香港)有限公司(下簡稱奧馬公司)行政總裁林煥光認為已經做好最充足的準備。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按步就班完成每個指標是必須卻不是最重要的功夫,保持優秀的心理素質,足以應付任何突發事故,才是根本。林煥光和他的工作團隊經過了兩年半的身心歷練,本周六將進入真正考驗。

林煥光自2006年從特首辦公室退下來,即在香港大學攻讀佛學課程,翌年遇上奧運馬術比賽公司招聘行政總裁。當時他心想,昔日擔任民政事務局長,主管範圍包含康體事務,與香港體育界稔熟,曾為香港申辦亞運到世界各地進行游說,對組織國際體育活動加深了認識和產生了興趣。雖然他不懂馬術,但不是問題:「當了數十年政務官,就是被調到不熟悉的工作崗位,也可以即時開工。」被取錄後,他收攝心情,打算再戰江湖,才發現情況較預料複雜得多。

新文化、新挑戰

自2006年3月入職至奧運開幕,林煥光只有兩年半的籌劃時間,所以一開始便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香港從未辦過的馬術項目,需要考察外地經驗,並且要協調本地、海外、內地跟奧運有關的數十個機構,同時又要招募上千名員工和義工。涉及的工種既複雜且多元,橫跨外賓接待、酒店管理、物流運輸、場地管理、通訊科技、保安控制等項目。然而,在這種爭分奪秒的戰爭狀況,林煥光欠缺熟悉的工作團隊並肩上戰場。

「政府有固定的架構和規矩,從一個部門轉職到另一個部門,不難適應。奧馬公司則是從零開始,沒有既定的規矩可以依循。新招聘的工作團隊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有不同國籍,有些來自內地,無論文化背景、參與動機,都有分別。」因此,從組織到管理,都是有別於政府的新文化。林煥光坦言過去兩年半是「一路做一路學」。

去除法執、解放思想

奧馬公司的工作更是受到重重的監察。「我們的工作是以達標為主。」除了八月八日奧運揭幕這個大日子,還有許多條死線要遵循。「工作時間表早已訂好,每個階段都要檢討是否達標;未能達標的,就要解釋,交代什麼時候可以完成。」他的老闆分為四層。最高層的是國際奧委會,因為是由國際奧委會授權北京舉辦奧運的。第二是北京奧運組織委員會,簡稱北京奧組委。第三是國際馬聯,負責制訂馬術比賽規矩、各種技術要求、嚴格監控運作水平。第四是特區政府。

「在這樣大壓力的工作環境下,所學的佛法確實很有幫助。」林煥光微笑點頭:「學佛幫助我解放思想,令我放棄執著同一套工作模式、處事方針。『法』,也是可以變的。」面對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文化,他明白改變必須是從自己開始。要從三十多年在政府工作的模式,蛻變到奧馬公司的全新運作文化,可以想像,過去兩年半的日子是怎樣的洗練,林煥光也承認是對自己極大的挑戰,但見他娓娓道來,輕鬆淡然,不無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況味。

最壞的情況、最好的準備

雖然外間有加薪壓力,但是,由奧馬公司的所有員工,包括他本人,都是以兩年半的工作合約聘用的,所以都不能獲得加薪。此外,公司的每個位置都要「打仗」,不是前線人員,就是管理前線的。「我必須要持續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防止他們產生恐懼。」太大的工作壓力容易導致員工流失,將嚴重影響工作進度和整體運作。「要維持大家的士氣,最有效是以身作則。」

林煥光主要是透過閱讀調節精神和情緒,尤其是閱讀佛經。「記得在修讀《法華經》課程時,經中有些片斷間或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來,記得那次在搭地鐵時彷似經歷靈光一閃,剎那間就像到達了新境界。與其說減壓,倒不如說我讀佛經常能獲得喜悅,使生命更豐盛。」
奧運揭幕在即,林煥光已經做好所有準備,甚至是最壞的準備。「無論準備得多好,都不可能防止意外的發生,例如天氣情況是不能預料的,馬術障礙賽也有可能發生致命意外……我們根據各種最壞的情況,已進行了應變演習,做足心理準備,務求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做到最好!」

為最壞的情況做到最好的準備。人生莫不如此。

緣起甚深
《阿含經》裏有一段令林煥光反復咀嚼。

林煥光安撫由美國雪特蘭小馬策騎協會贈送的小馬。

有一次,尊者阿難獨自在禪修,起了這樣的思惟:「緣起法確是奇特深奧!但我能夠看得明明白白,對我來說容易的很。」阿難將這個想法告訴佛陀。佛陀聽了,糾正尊者阿難說:「阿難!不要這麼說!眾生對緣起不能真切、如實的了知,不能覺了通達,因此而令他們像織布機將布織得緊密交錯,像叢生蔓草般地交纏糾葛,一直吵吵鬧鬧、迷迷糊糊地一生度過一生,不能超越生死流轉。阿難!由此可以證明,緣起是極深的!緣起所展現的,也是甚深的!」
林煥光笑說自己也曾有過阿難的想法:「當初接觸『緣起』這概念,覺得很容易理解,但學佛愈久就愈覺深奧。以人為例,人的思維十分複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互動的,兩個人的思維互動,變化已經是無窮。每日經歷這麼多人的思想互相撞擊,結果又怎能預測呢?緣起法確是佛法的基礎。」
在極大的工作壓力下,奧馬公司的員工難免爭執,林煥光勸大家珍惜短短兩年半相聚的緣分,有趣的是,不論宗教,員工都頗為受落,幫助化戾氣為祥和。

Go to Issue Menu3.

藝術家自蓮花與蓮葉
文:溫綺玲

難得與師父閒聊,無意中提及少時在香港藝術中心,看了一個石雕展覽,感到很震撼,那位藝術家是台灣老農夫,60歲開始愛上在房子附近的石頭上雕幾刀,便成為他身邊最熟悉的動物,有活靈活現的狗子、兔子…線條簡單,自然中帶靈氣,當年竟衝動地飛去台灣看他的房子。

師父問:「可有興趣看看融合了書法、畫意、雕功、誠意的瓷雕嗎?」

那個瓷雕展覽在南蓮園池內的「香海軒」展出,以前看的多是古董陶瓷器展,從展品中感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的改善。

而今次所欣賞的全部瓷雕展品,來自香港當代雕刻藝術家張北如先生。之前曾欣賞過張先生的木雕藝術作品,雕功精巧之餘,更能在他的作品中,窺視藝術家對生命和家庭倫理的熱愛之情。

剛進場,竟有幸遇見張北如先生正與朋友一起欣賞一個「荷葉瓶」。見此瓶尤如一塊荷葉捲成,葉紋脈理自然,全不覺雕鑿痕跡,意到心到,簡直是神來之刀,葉邊的穀粒,更顯露了藝術家的活潑心意。

但聽他對身旁的友人說:「我絕對同意佛家推崇蓮花那種理念,出污泥而不染,但我更欣賞蓮葉,蓮葉有一種能包融萬物的胸懷,即使有隻蟹藏在葉下也不會抗拒,大家可以同時存在,自己鼓勵自己。」

對一切事相觀察入微,也就是張先生的作品特色。

Go to Issue Menu4.

淨覺仁岳
撰文/思顗

四明知禮大師有入室弟子480人,當中能繼承山家風範之表表者唯:神照本如、廣智尚賢、南屏梵臻三位。本如大師的思想傾向淨土實踐,梵臻大師是後學輩,尚賢大師雖是山家之中堅分子,但其學風並不墨守師說,頗多創新,又少著作,故缺乏傑出之後繼者。與此同時,知禮大師門下卻出現淨覺仁岳反對山家學說,成為天台「後山外派」。

仁岳大師字寂靜,號潛夫,俗姓姜,浙江吳興人。生於992年,幼年於開元寺出家,19歲受具足戒後,隨錢塘擇悟律師學律,後得聞知禮大師於南湖弘天台教學,遂往追隨,途中路經水月橋,為示破釜沉舟之志,擲笠於水中,謂:「學不成不復過此橋」。知禮大師見其刻苦好學,亦深為器重。十餘年中,師助知禮向孤山智圓辨「消伏三用」、向梵天慶昭門下永嘉繼齊辨「別理隨緣」之義,又破慶昭門人咸潤對知禮晚年所撰《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疏釋「六即」的非議。後與同門廣智尚賢討論「觀心觀佛」之問題,求決於知禮,知禮示以「約心觀佛」,即依據心性來觀依報正報。仁岳甚感不滿,離師改投慈雲遵式門下,後更盡背所宗,請知禮潛修《妙宗鈔》,不使外聞。師徒二人遂有《十諫》、《解謗》、《雪謗》諸書往來辯論。究其原因,只因仁岳大師之思想是傾向華嚴宗「性起」之系統,不契天台性具圓教的思路,故後來南宋可觀大師在其《山家義苑》一書中,撰有《辨岳師三千書》一文,詳述仁岳「偏指清淨真如」,實流於真常心之架構,卻附於天台之教義。

岳師晚年住持祥符寺等多間寺院,持律精嚴,執弟子禮者眾多,朝廷敕賜「淨覺大師」。英宗治平元年(1064)三月廿五日安祥示寂,世壽73,僧臘54。

Go to Issue Menu5.

有漏/無漏
文/賴靜涵

常聽師父講經的人,一定常聽到「有漏法」或是「無漏法」,這個「漏」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有漏法」是從梵文sasrava翻譯過來,原意是「煮白米飯過程裏出現的泡沫」,也指「開門讓水流進來」,印度宗教常用來譬喻,指「依賴感官知覺來決定身心的意向」。佛教也不例外,指「流失」、「漏洩」之意,為煩惱之異名。由於人類仰賴五根,產生煩惱,因而造作了苦果,所以這個「五根」就是苦因,能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故稱為有漏。所以「有漏法」還有其他異名,如《俱舍論》所示:取蘊(取得煩惱)、有諍(與人爭論,損害自他)、苦(逼迫之義)、集(有漏因招集苦果)、世間(世間可毀壞,有生、住、異、滅的遷流)、見處(重視來自感官的見解)、三有(來自「三界」的見解,三界如同世間一樣,都會毀壞),總之佛教認為十八界中,五根五境及五識等十五界都是有漏的。所以不迷惑於感官知覺,也不執著於三界的見解,遵循聖教,息心靜坐,參禪念佛,達到斷滅煩惱之境界,即為「無漏」。佛陀所開示的「菩提」、「涅槃」都屬於「無漏」。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東蓮覺苑啟建盂蘭附薦法會

日期:8月8日至14日
(農曆七月初八至十四日)
時間:上午9﹕30至下午4:0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
虔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祈求:過去者─解脫自在,往生淨土
現在者─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瑜伽燄口全堂

日期:8月10日
(農曆七月初十日)
時間:下午4:30
註:現已接受附薦登記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盂蘭盆報恩法會

日期:8月8日至15日 早上9:00至下午4:00
主持:覺光法師
地點:香港跑馬地黃泥涌道31號3字樓 香海正覺蓮社
查詢:2572 2662

講座:漢傳密教簡說

日期:8月12日(二) 晚上7:30至9:00
主講:辛漢威老師
地點:九龍彌敦道328-342A儉德大廈14字樓F&G室
(佐敦港鐵B1出口) 佛教法相學會
查詢:2771 8161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