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如實觀世界
文/愚子

一天,一位禪師在蒲團上靜坐,身旁站着一位侍者。門外,禪師的兩個徒弟在激烈的爭論,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最後只好請禪師裁斷。師兄問禪師:「修行的要領是,對世間榮辱、是非、好壞一概不動心,達到心無牽掛的境界,對嗎?」禪師頷首答道,「你說得對!」師兄得意洋洋的走出門外,師弟迫不及待地進來問禪師:「心為主宰。修行的要領就是要用心,明明白白地分辨世間的榮辱、是非、好壞,對嗎?」禪師點頭說道:「你說得對!」禪師旁邊的侍者見狀,不解地問:「剛才他們兩人對修行的看法完全相反,怎麼可能兩個人都對呢?」「你也說得對!」禪師意味深長地答道。

目前,人們對西藏的看法也如同禪師的兩個徒弟一樣,有時會持截然不同的觀點。以西藏為例,中國認為,青藏鐵路的建成是一個建設奇蹟,必將帶動西藏經濟的發展,但是批評人士則堅信,鐵路的建成將會加速漢族向西藏移民,威脅西藏的獨特宗教和文化;中國認為,在西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其目的是為了加速西藏社會的發展,而不少國際聲援西藏運動的人士則認為,這是中國在西藏掠奪資源、破壞環保。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爭議還會持續下去。

面對同一件事,人們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是什麼呢?人們通常認為,世間的事物是客觀存在的、真實不虛的,因此,往往把是與非、對與錯等相對的概念看成是絕對的真實,偏執於一面而起分別心,造成無謂的爭鬥與煩惱。而佛教的緣起法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或現象)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而是依賴因緣而相對存在。更重要的是,構成事物的任何一個條件發生變化,事物也隨之而改變。譬如說,西藏不是一個抽象的、靜止的、理想化了概念,而是由時間、空間、經濟、文化和其他種種條件組合而成的。離開了時間、空間等因緣,抽象談論任何一件事物(或現象)的對與錯,都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佛教要求人們遠離顛倒夢想,從因緣的角度上去了解事物的真相,如實觀照社會、人生以及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心無牽掛,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融洽,社會更祥和,世界更美好。

 
 
文/淨因 圖/孫書云提供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一個人整個生命的高潮,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所以西藏人常跳「死之舞」 幫助亡者有個好的來生。

婦女主任巴普說: 「一妻多夫是我們的傳統,大家都很樂意。他們結婚也不登記,我們就不好管了。」

《西藏一年》的書和紀錄片中最主要的一個人物是次丹法師。鄉村法師是西藏農村的核心人物。無論是頭 痛腦熱、婚喪嫁娶、蓋房修路、孩子考試,人們都要找他算上一卦,必要的話還得請他念經辟邪。

拉巴剛買了一輛三輪車,很開心。他有兩個哥哥,3 人共有一個妻子。

佛教從西元7世紀開始傳入西藏,逐漸與西藏本土文化相結合而形成具有強烈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由於西藏處於海拔4000米的高原,離太陽很近,空氣稀薄得令人們難以長時間在西藏旅遊,深入了解她的真貌。這使得不少人對於西藏的宗教文化、風土人情,總是隔着一層神秘的面紗,難以一窺全貌,甚至產生種種誤解。

信仰無處不在

旅英女作家、《萬里無雲》的作者孫書云女士,生於上世紀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英語系,之後在牛津大學安東尼學院攻讀近代史,畢業後在英國從事電視製作,致力於讓世界了解中國。她的第一部講述中國婦女的紀錄片《半邊天》獲得瑞典「環球南北電視大獎」的最佳紀錄片獎。2000年,她參與製作的《百年叱吒風雲錄》獲得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大獎。由她拍攝、講述鄭和下西洋的紀錄片《1421年,中國發現了世界》,以及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大型專題片《秦始皇》、《長城》、《魅力中國》也在西方引起普遍關注。從2006年6月起,孫書云女士帶領攝製組9名成員來到西藏第三大城鎮江孜,與名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處一年,用攝像機真實地記錄了他們一年四季的生活,並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書,取名《西藏一年》,試圖向世人呈現出一個真實的西藏。

孫書云在西藏整整一年,使她走進了西藏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使我見證、體驗並記錄藏族人信仰的力量,他們生活中無時不有的儀規,他們與生俱來的歡樂,他們面對生死的坦然,他們對藏語教育和醫療保障的渴望,他們的成功和付出的代價,他們面對飛速變化的社會的困惑和選擇,還有他們對作為漢族導演的我的複雜而微妙的情感」。

給樹念經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就像內地一樣,宗教和傳統習俗在西藏的城市和鄉村迅速恢復了,但是佛和菩薩以及神靈在藏族人生活中所佔據的主宰地位還是我料所未及的。」孫書云感到吃驚。

《西藏一年》的書和紀錄片中最主要的一個人物是次丹法師。鄉村法師是西藏農村的核心人物。無論是頭疼腦熱、看病住院、婚喪嫁娶、蓋房修路、孩子考試、經商發財,人們都要找他算上一卦,當然必要的話還得請他念經辟邪。

有一天攝製組和次丹約好拍攝他一天的活動。他們一大早從江孜縣出發,開車趕到村裏,卻不見次丹法師的人影。他的妻子央宗說他出去給鄰居家的樹念經去了。孫書云感到茫然,「為什麼樹需要人給它念經呢?」一個多小時後,次丹法師手裏拿着經書姍姍來遲。原來鄰居家裏蓋房子需要砍倒院子裏的一棵大樹作大樑,但是砍樹之前,他們請次丹法師念經,請求樹神的原諒,不要發怒,更不要在屋樑上做什麼小動作,使房屋倒塌,威脅全家人的生命安全。動物植物、山川河流、青天黃土——萬物皆有靈。當然人就更需要各種各類的神靈保護,肩上扛有戰神,右腋下是雄神,左腋下是雌神,房屋的四角是房神,井裏、牲口棚裏和廚房裏也不能缺少神,如果哪位主婦把廚房弄髒,灶神生氣,全家會得病。一妻多夫

中國的婚姻法是新中國成立後通過的第一個法律,禁止妻妾成群,或一妻多夫。但是在江孜,這條法律顯然沒有人遵守。孫書云介紹說,攝製組拍了鄉村婦女幹部巴普一家的生活,他的4個兒子共娶一妻,但是自從老二和老四出外打工後,他們找到自己心愛的女人,於是要求分家。巴普說他們家就像一個戰場,讓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分家是當地人非常忌諱的,因為青藏高原上惡劣的氣候決定了只有兄弟們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富裕起來:有種地的,有放羊的,有做手藝的,或者是出家——出家給整個家庭帶來榮耀,並且能確保全家不光是今生今世,還有來生來世的幸福、平安和吉祥。江孜縣最先富裕的萬元戶家庭都是一妻多夫,而當地最窮的家庭往往都是分家的兄弟。

孫書云向婦女主任巴普請教,「一妻多夫是違法的呀,你為什麼不管呢?」巴普解釋道,「要是在過去,我們可以罰他們的工分,不給他們口糧。但是自從改革之後,土地都歸他們自己,他們並不是什麼都聽我們的。其實,一妻多夫是我們的傳統,大家都很樂意。他們結婚也不登記,我們就不好管了。」

在內地,婦女主任可以說是一個最不受歡迎的人,因為她們的職責是執行計劃生育。在江孜,雖然政府職員只能要一個孩子,普通百姓卻沒有嚴格限制,所以巴普不太操心村民炕頭上的事情。她工作的重點是管理鄉裏的寺廟:二個僧人廟和三個尼眾廟。她最擔心的是僧人上街鬧事。

藏漢「矛盾」

在西藏一年的時光至今令孫書云難忘,她拍攝的藏族家庭把她當成親人一樣看待,但是漢藏之間的矛盾隨時可見。被攝製組僱用的廚師李師傅,隻身一人從四川農村來到來江孜闖天下。他經過6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開了自己的「重慶火鍋」。他每天在自己的飯店幹活十多個小時,另外還要幫攝製組做兩頓飯,目的就是為了攢錢送回四川的老家。李師傅不明白為什麼藏族人要抱怨他們的到來:「我們也沒有用槍逼着客人到我的店裏吃飯。」他憤憤不平地說:「是他們自願來的,是因為我做的飯好吃。」李師傅說沒有人鼓勵他到西藏打工。改革開放後,只要有賺錢的機會,人們都不會放過。江孜城裏一共有好幾百家店舖,三分之二是外地人開設的。孫書云很無奈地說:「我可以理解一些藏族人為什麼會憤怒。我們拍攝的三輪車夫拉巴,夏天靠拉三輪,冬天沒有客人的時候就靠卸貨、修路、刷房子做零工為生,但是現在這些活也都被外地來打工的人搶走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拉巴的夢想是開計程車,但是他覺得自己的夢想很難實現,因為就連江孜唯一的計程車公司也願意僱內地來的司機——他們都有多年駕駛經驗。

「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在經歷着深刻的改變,」孫書云充滿深情地說。「我書中的人物都希望他們的生活能不斷地改善,同時他們也希望保持他們固有的傳統、他們獨特的精神世界。我衷心地祈望他們如願以償。」

Go to Issue Menu3.

快樂的一天
文/溫綺玲

志蓮淨苑的夜書院,十多年來,設辦了不少多元化課程,筆者便曾報讀趙國森博士的「佛學基礎班」,還自動留班,每隔數年再重新上課,至今已重讀了三次,即使該課程甚受歡迎,那麼多年了,仍然學費全免 。

因為身受其益,也敬服志蓮的辦學理念,這十年來,每年一定參與志蓮淨苑的中秋福餅義賣,在街上做流動小販,籌募教育基金。福餅也即是月餅,取其做善事,廣種福田之義。

由第一年參與義賣福餅至今,仍是那五款傳統口味,黃蓮蓉、白蓮蓉、五仁、南棗蓉和椰蓮蓉,一點也不迎合潮流,所以,年年的銷量都沒有驚喜。曾有人提議,在福餅製作中加入一些新花款,以吸引大眾。

有沒有人向師父提議,不得而知,至今,福餅仍是那些樣子和口味 。現在常聽到人們說,小時候一些好吃的食物,現在已找不到了,兼且已沒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烹調了。原因是,人們趕潮流,忽略了好的傳統。

義賣的那天,全港街上有三十多個攤檔,每處環境相異。今年位於香港仔的攤位,因要避開現場的固有設施,變成直接承受猛烈陽光的照射,負責該攤位的法鼓山朋友們,毫無怨言,那位組長陳師姐,整天仍是笑口常開,賣餅之餘,更藉少少機會,與路人談佛法與家庭倫理。

負責在筲箕灣義賣的是慈濟師兄師姐們,雖然位處人流稀疏,但組長林季珍運籌帷幄,只見她密密打電話,不消一會,已有師姐們從不同地區趕來捧場!

瘈家又快樂地過了一天。

Go to Issue Menu4.

玉岡蒙潤
撰文/思顗

竹庵可觀的天台學問,能繼承者唯北宗印大師,其所著的《北教義》一卷,列舉十義駁斥仁岳大師之「後山外」歧義,發揮知禮大師之正說。宋元之際,戰亂頻仍,中土的天台宗飽受打擊,最後連國清寺祖庭亦變為禪宗道場,至懷則及性澄二師,不惜千里遠赴京師,向元世祖具奏,始將國清寺恢愎為天台道場。

元代台宗大德中,最著名可算是註解《天台四教儀》的玉岡蒙潤大師。師為山家派南屏系北宗印的法孫,俗姓顧,1275年正月誕生於浙江嘉興府海寧縣,14歲於白蓮華寺隨古源永清大師受學,習天台教觀,據說師一天禮拜伽藍神時,神像竟然彎腰答禮,令大眾讚歎不已!永清大師圓寂後,師因精進修行而得患奇疾,遂虔禮《請觀音懺》始得痊癒,並且能心眼明精,後於當湖德藏寺、演福寺宣講天台教典,感化了不少徒眾專修《法華》妙門。在演福寺駐錫六年後,師回到白蓮華寺專修「念佛三昧」,信眾聞風而至,隨師實修。師遂於白晝宣講《止觀》妙理,晚上坐禪禮懺,道風日盛。宣政使請師住持下天竺靈山寺,師至寺時,發現寺曾發生火災,只剩下普賢殿無恙。師遂勸大眾捐資重修各殿,並日夜宣講天台教學及實踐「法華三昧懺」,最後竟感得普賢菩薩放光顯瑞。三年後寺院重建完畢,師重回白蓮華寺,實踐90天的「常行三昧」達7次之多,並常舉辦為期49天的《法華》、《金光明》諸懺法門。元至正二年(1342年),集弟子宣說「止觀安心法門」後,安詳示寂,世壽68,僧臘54。

大師所撰的《天台四教儀集註》一書,是以山家派立場來解說,註中集《天台三大部》重要資料以為引證,故為《四教儀》註釋書中最詳盡的一本,成為後代學習天台教義的入門寶典。

Go to Issue Menu5.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6.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日期﹕逢星期六
時間﹕早上9:30至11:30或下午2:00至4:00
費用﹕每月$250 (共4課)  名額﹕15名
地點﹕東蓮覺苑 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電話﹕2572 2437

金剛法會

日期﹕農曆每月初一及十五日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0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
地點﹕東蓮覺苑 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電話﹕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7.

佛法自由談

日期﹕ 9月7日
時間︰下午1:00至2:30
內容﹕佛學、社會、家庭答問
地點﹕天台精舍荔枝角九華徑新村133號

念念有慈(淨達法師宣講)

日期: 9月27日
時間: 上午10:30至中午12:30
地點: 新界葵青劇院演藝廳
查詢﹕2571 5245 / 6109 0623羅居士
9268 7796吳居士
換票詳情請參閱﹕www.chihong.org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