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敦煌壁畫
文/岑逸飛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內容主要可分為佛像畫、經變畫、故事畫和供養人畫像等,此外還有裝飾圖案畫、山水畫以至建築畫、花鳥畫、動物畫,內容豐富,多姿多采。

其中佛像畫包括各種佛像及菩薩,多是根據說法圖而描繪。至於經變畫,是指以通俗的繪畫手法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故事畫則是指在北魏晚期的洞窟,具有道家思想和神話題材的壁畫,而供養人畫像則是描繪那些出資建造石窟的佛教信徒。

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珍貴,在結構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和賦彩設色等方面,都能系統地反映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以及中西藝術交流融匯的歷史面貌。此外,這些壁畫除了藝術,還有歷史。因為許多經變畫和故事畫,都反映大量當時社會的現實生活,例如統治階層的出行、宴會、審訊、剃度、禮佛等,以及平民百姓的農耕、狩獵、捕魚、屠宰、炊事、行乞等,還有嫁娶、上學、歌舞百戲等社會活動。

以人物造型而言,敦煌壁畫的佛像或菩薩多採用西域凹凸法,而俗人形象則採用中原暈染法。早期的人物造型,浪漫成分較強;隋唐後,立體感和寫實感較豐。而隨時代變遷,審美觀不同,人物造型也出現變化,例如西魏或北魏時期的菩薩,都是瀟灑的秀骨清像。

總之不同時代的不同洞窟,其壁畫風格並不一致。像北魏等洞窟的壁畫,其風格是以勁細線條勾勒並注重暈染,帶有域外或新疆的繪畫風格;而西魏洞窟的壁畫,多以白粉鋪底,以遒勁瀟灑的線描和明快的賦色繪製。至於北周洞窟的壁畫,通常是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的連環畫,皆以白壁為底,用流暢線描勾勒,造型簡潔,色彩清雅,尚存西域繪畫遺風。

在線條和色彩方面,敦煌壁畫也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以簡練筆墨塑造鮮明形象,筆力爽快,通常逸筆草草而不失神采,早期壁畫多見鐵線描,秀勁流暢,唐代以後則流行蘭葉描,中鋒則圓潤豐滿,顯得外柔而內剛。同時敦煌壁畫也有借鑑外來藝術的技巧,例如﹕對裸體人物描寫細緻,人體各部比例勻稱,相信曾借鑑西方藝術的人體解剖;另外敦煌壁畫的暈染技巧,也將中國傳統的暈染與西域的暈染法相融合,創造一種既能表現人物面部色澤,又富立體感的新暈染法。

 
 
文/駱慧瑛 

輕輕走進一個個不同的洞窟,為怕踏碎千年的寂靜,騷擾洞內的諸佛菩薩。在電筒微弱光線的引領下,穿梭不同的時代﹕隋、唐、宋、元的淨土世界、華藏世界,也在看似無底的漆黑洞窟中展現眼前。

據《律藏》記載,須達長者布施祇園精舍後,曾請教佛陀如何裝飾寺院,佛陀授以青、黃、赤及彩色繪圖,這便成了後世佛教壁畫的始源。佛教繪畫有四個目的:1.宣揚佛陀教法;2.顯揚佛陀聖德;3.增益修道因緣;4.莊嚴寺院道場。佛教東傳後,漢明帝命人於洛陽興建佛寺及繪製壁畫,這便成了中國最初的佛畫。

敦煌莫高窟不單是佛教藝術的石窟群,還是一個延續上千年的繪畫雕塑殿堂,從其壁畫藝術中,可見過去千多年來的社會文化演變,它結合了中國、印度、希臘、羅馬、波斯和西域的風格,是多元文化的藝術結晶,也是世界上難得一見的東西文化匯集之地。敦煌石窟保存的佛教壁畫,不但豐富了中國的繪畫藝術,更發揮了保存中國文化的功能,堪稱中國最大型的天然壁畫博物館和資料庫。敦煌壁畫的內容主要分為五大類﹕1.佛像畫;2.佛教故事畫;3.經變畫;4.裝飾圖案畫;5.供養人畫像。

佛像畫

北魏時期流行《法華經》,所以壁畫中多出現雙尊佛像,即釋迦佛和多寶佛。普遍的構圖多是一佛二菩薩的佛像畫。自隋唐開始出現了弟子、天王、力士、飛天、供養菩薩等。早期的佛像不戴冠,頂上有肉髻,身披袈裟,偏袒右肩。東晉時期崇尚「秀骨清像」,以清秀脫俗為風格。被公認為最美的壁畫菩薩像是初唐57窟的觀音菩薩像,這尊菩薩,肌膚光澤細膩,文靜典雅。瀝粉堆金的寶冠瓔珞,依然閃閃生輝,腰繫透體錦裙,體態婀娜。反觀今天的審美標準,只要纖瘦便是美嗎?美,我想不止在於燕瘦環肥,而是發自內心的慈悲和智慧,泛於臉上的安祥和典雅吧!

佛教故事畫

佛教故事畫包括本生故事、因緣故事、佛教史故事等。本生故事畫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和歷世故事為題材而繪製。如乘象入胎出生,和午夜逾城出家等生平事跡;也有關於佛陀歷生累世的修行事跡,如北魏254窟捨身餵虎故事,此畫筆法爽勁流暢,帶西域風情。內容描繪了佛陀過去一生為薩埵太子,為救快餓死的母老虎和小老虎,犧牲自己,以身飼虎,成就老虎一家的生命。

經變畫

經變,是透過圖像形式表達佛經的內容,使不懂文字的信徒也能接觸佛教。

敦煌壁畫中的經變以《西方淨土變》數量最多,共有四百多件,是經變畫數量總和的一半。其他經變有《觀音經變》、《維摩經變》、《華嚴經變》 、《法華經變》、《父母恩重難報經變》、《彌勒經變》等。如初唐220窟的《西方淨土變》,圖中央是阿彌陀佛及菩薩, 兩旁可見唐代建築的優雅設計。下方有蓮花池,池中有蓮花化生淨土的眾生。池前有舞伎人踏波斯地毯跳胡旋舞,還有胡人樂隊獻奏及少女燃燈供佛於輪形燈樹等。一派祥和安泰的景象,令人嚮往 。

裝飾圖案畫

裝飾圖案,是敦煌佛教藝術的一大特色。主要分為人物與動物紋飾、植物紋飾、抽象與幾何紋飾三大類。

第一類有千佛、飛天、鸚鵡、兔、獅、伽陵頻迦、飛馬和龍鳳等﹔第二類有蓮花、寶相花、葡萄紋和卷草紋等;第三類有聯珠紋、 菱格紋和回字紋等。如隋代407窟,在窟頂中央的蓮花圖案中,有三隻兔子和三隻兔耳,令觀者覺得三兔的耳朵重疊了,形成三兔互相追逐的動感,十分巧妙。用色豐富優雅,蘊含創造者的童真、幽默和慧詰。

供養人畫像

供養人,即贊助人,早期出現於壁畫中的佛像下方,男女分立兩邊,尺寸小的約10至20厘米。後期愈來愈大,相當於真人尺寸。如五代98窟是節度使曹議金的功德窟。曹女嫁了于闐王當皇后,于闐與中原關係友好,所以于闐王、皇后、回鶻公主等都在此洞窟壁畫中出現 。這些畫像,不但記錄了供養人芳名、肖像和功德,更記錄了當時國與國之間的政治關係、一代名門望族的興衰、社會風俗及服飾文化等。縱然人生苦短,功德卻流芳千年萬世,把敦煌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敦煌壁畫是與石窟的建築結構和雕刻塑像三位一體的,要真正感受敦煌壁畫,只有置身敦煌洞窟中,方能體會壁畫裏的佛國世界,感受時間空間和人的連貫與互動。

「佛剎微塵數。如是諸國土。能令一念中。一一塵中現。」漆黑洞窟如宇宙,我拿手電筒,微塵於燈光下猶似浮游宇宙的星際,乍現佛法的浩瀚。願敦煌的藝術和佛教的大愛精神,繼續弘揚光大,薪火相傳。

Go to Issue Menu3.

海嘯中的綠洲
文/溫綺玲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大部分人對經濟前景多懷憂慮。請教法師,如何應用佛陀的教誨去面對經濟衰退帶來的壓力?

衍空法師說﹕「買賣金融投資產品賺了錢的人,曾經開心過,他們理應知道投資回報有升、跌,現在金融海嘯的出現,正正就是佛教所講『無常』的實例,我們就接受它,處理它,然後便放下好了。」

另一位衍傑法師說﹕「有很多人看電視機播出的經濟消息,內心情緒自然地跟七上八落,迷失了自己,被這些不能改變的事實牽走。嘗試在看這些資訊時,仍然時刻留意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吧,當下你會覺得那些上上落落的數字,沒有什麼大不了,最起碼,我們還有呼吸,即是有生命,只要有生命,他日仍可以有希望。」

早年志蓮安老院需要重建,為免老人家流離遷徙,遂安排兩座院舍的長者們,一起擠住進其中一間待拆的院舍內,待新院舍建成後,才從新安排位 。
其中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婆婆,在自己窄小的位四周,貼滿了親手剪出的立體花紙,有小鳥、雙喜、牡丹花等等,人人讚歎。

婆婆教曉我在不能改變的環境下,找出自已的心靈綠洲。我們家在海嘯期間,大家獻出省錢大計,一方面固然為了節省開支,但主要都是藉此改變一下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 

其中實行了一法﹕在印度雜貨店,買來一包由天然植物磨成的染髮草粉,包裝上寫「Herbs For Hair」,只賣十多元,回家後,3湯匙草粉加入一杯咖啡,互相幫忙塗在頭髮上,跟可以各自辦事情,待2至3小時後,頭上的髮絲已蓋上自然咖啡色,若要黑色,改用中國茶好了,效果良好,有機天然用品,更放心。在整個染髮過程中,大家樂在其中,還增添了不少家庭溫馨! 

大家在海嘯中,不妨找回自己的心靈綠洲,安然渡過每一浪。

Go to Issue Menu4.

湛山倓虛
撰文/思顗

解放前後,大量北僧南移香港,慈悲王茂在東普陀寺廣開海單,接引大量僧眾。待局勢安定後,部分留港發展,當中包括著名的「東北三老」——倓虛、定西及樂果法師,他們建寺弘法,對香港佛教貢獻甚大。

倓虛大師,俗家姓王,河北省寧河縣北河口北塘莊人,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14歲隨父習農商,17歲娶于氏夫人,生五子,其中二子日後亦出家為僧。師公餘常隨前輩習醫,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師隨難民逃離北塘,輾轉抵大連,於營口創設藥店,替人診症,名聲漸揚。師遇時代巨變,極思出離之道,時與友人于春圃(即後來定西法師)、陸炳南(即樂果法師)等習道家吐納之術。後得讀《楞嚴經》,始知佛理之深廣,遂棄前所學,專究《楞嚴》,漸萌出家之想。

1917年春,師出家意決,藉回鄉掃墓,往天津清修院,遇清池上人,上人引師禮高明寺印魁老人塔,正式剃髮出家,法名隆銜,號倓虛。是年秋,諦閑大師在寧波觀宗寺傳授千佛大戒,師遂南下求戒,受戒後,考入弘法研究社專研天台教觀,當師初次小座覆講時,即語出不凡,諦公歎曰:「虎豹生來自不群」,遂為諦公入室弟子,嗣天台44世之法。後與仁山法師跟隨諦老往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講《圓覺經》。

1920年,師與禪定和尚再赴北京講《大藏經》,途經營口家門,度化妻兒皈依佛門。翌年2月,師於河北井涇縣災區弘法一月,廣度災民信佛,很多小童亦因此而往北京出家,當中包括日後知名的法舫法師。4月,師應奉天萬壽寺省緣和尚之邀,於寺內僧院作主講,聲名遠播各地,一時四方佛子紛至,又常應各地邀請往講經弘教,在營口、長春等地興辦佛教學校十多處,又赴西安傳戒弘法,更創建營口楞嚴寺、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青島湛山寺等知名寺院,其中湛山寺規模更是宏大,歷時十年始大體完成,師在寺內建佛學院,除親自主講經論外,更邀請慈舟、弘一、真空等大德來寺弘教。

1949年,師75歲,應香港佛教界邀請,偕弟子樂渡、大光、寶燈等十餘位法師來港,駐錫荃灣弘法精舍,創辦華南學佛院,培育僧才,又命樂渡法師建天台精舍於九華新村,弟子智梵法師於青山辦極樂寺。1958年,師於界限街成立中華佛教圖書館,搜集《大正藏》、《卍續藏經》及各類單本佛經,供大眾借閱,又在館內講《楞嚴經》,日誦《法華經》。1963年春,師因病回弘法精舍調養,至6月22日圓寂,世壽89,戒臘46。(按:天台宗高僧化雨暫告完結,下周將開始介紹淨土宗之大德。)

Go to Issue Menu5.

風水是否能福蔭後代?
文/嚴寬祜

問:中國人很熱中風水,認為良穴吉地可以福蔭後代,假如風水靈驗的話,則與佛教因果違背,認為如何?

答:從前有兩句民間諺語,生在蘇杭,死葬北邙。北邙山位於洛陽城外北約三公里,山地層巒疊翠,環境幽美俊秀。自東周以來,是歷代帝王達官貴人所首選之吉穴地點。唐代風俗,陪葬品特別豐富,除金銀首飾外,其他貴重物品以及古玩之類也隨死者葬在一起,讓死者享受享受。

因為陪葬品豐富,價值連城,因此被盜墓者垂青,盜墓始自明未清初,美輪美奐的風水墳墓,被挖掘得百孔千瘡,十墓十空,挖出的骸骨拋棄遍野,一堆堆慘不忍睹的殘骸與草木同枯朽。

今尚有小部分墨守成規的人士,聽信風水佬信口雌黃,找尋吉地卜葬先人。古文有幾句警惕語云:「秦人不睱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而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風水如果有靈驗的話,則富貴代代富貴,窮者世世貧窮,因果道理也不存在了。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佛學班「佛教的啟迪」

導師: 僧徹法師
日期:11月8、15、22;12月6、13、20日
時間: 下午2:00至4:00
地點﹕寶覺中學 將軍澳彩明街9號
主辦﹕寶覺中學  贊助﹕東蓮覺苑
查詢﹕2702 2863

初學梵行短期出家及淨八戒九天禪修營

導師:達摩灑甘露尊者
日期:11月22至30日
地點:東蓮覺苑弘法精舍
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發業里八號
查詢﹕2405 2238 / 6578 4829

Go to Issue Menu8.

Karma and rebirth

講者:Professor Richard Gombrich
日期:11月16日
時間﹕下午4:00至 6:00
地點:Wang Gungwu Theatre, Graduate House, HKU
查詢﹕2241 5078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