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四階段

信解行證

第三講  「行持」

 

江妙吉祥居士主講

何文炳筆錄

學佛者在明理之後,一定要從解起行,實踐才是有用。「行」分為「行持」與「行化」。行持是自己個人的修養,行化是教化別人的本領。個人修養方面最要注意的是情緒的認識與處理。

生活中的情緒

情緒是內心感覺的反應。我們的情緒很多樣化,在佛教唯識學的分析則有五十一心所。來去無定,變幻無常,短暫而難於預測。情緒可分為兩類:

(一)   樂於體驗的:例如歡喜、感激、著迷、樂意、興奮。

(二)   希望遠離的:例如失望、敵意、妒忌、壓迫和悲傷。

情緒的反應

情緒的反應可分「表達」及「克制」兩類:

(一)   我們的情緒由語言(包括身體語言和文字語言)所表達出來的。情緒不但影響自己,也會影響他人。情緒的表達是否適當,要視乎以下的條件:

〈1〉   情緒的表達程度要適當:無論是希求體驗的或是欲遠離的情緒,若表達程度過於強烈,就會衝動、狂亂、失去理性。

〈2〉   表達情緒的時間要適當:不合時的情緒表達會產生負面的效果。當對方正要婉拒請求時,你卻大聲多謝對方的幫忙和表達感激,會令對方為難。

〈3〉   表達情緒的處所要適當:在公眾場合,或莊嚴集會上,雖然有些消息令你興奮,也不要表現得太激動失儀,免破壞氣氛。

〈4〉   輩份的處理要適當:輩份有尊卑長幼之別,當尊長提我們時,我們應該冷靜處事,不要頂撞或一意孤行。即使懷疑長輩所言是否合理,也不要作正面反抗。

(二)   能將情緒在程度、時間、地點、輩分上表達得適當而不過分,就已經是有相當好的克制。

但只知控制情緒而長期抑鬱,不曉得化解,則會使生活充滿苦悶,這樣的人生便不是享受而是忍受,內心固然難過,身體亦會發生心臟病、高血壓、胃潰瘍等疾病。佛法教人如何解除生活中情緒包袱,把握情緒的自主權,引導情緒去化解煩惱,增益個人修養,再推廣至幫助人處理情緒。

情緒的評估

我們可以從情緒可能引起的善性或惡性傾向來衡量情緒的價值。

(一)   善性的情緒在未表達前便意圖會引起有建設性,有責任感和有頁獻的傾向。在表達於語言和行為之後,能令自己安心,不淪於罪過,亦可導致他人滿意、感激、敬愛的效果。在人際關係中建立「愛」與「被愛」的良好關係。

(二)   惡性的情緒在未表達之前,已經使自己陷入不愉快、不安寧、躊躇的範疇中。一旦表達於言語行為後,自己立即捲入焦慮、生氣、鬥爭、內疚等漩渦中。同時也導致他人產生害怕、難堪、仇視、結怨等情緒。如持續下去,可令人際關係失敗和惡劣。

情緒的取代表(戒)

當我們評估了情緒的價值與後遺症之後,應知有所取捨。這時要用「行善去惡」和「以靜制動」兩個步驟去處理情緒之發展:

(一)   行善去惡:用善性的表達方式取代不良情緒的發展。當情緒初開始時,經過評估便分別出情緒的屬類。善性的情緒要加以鼓勵並付諸行動,惡性的情緒就要設法控制並以善性情緒取代之。例如貪欲起時,知道無厭多求或不勞而獲的連鎖反應會是失望和沮喪,應選擇以勤勞來求取應得的,以知足來取代貪欲。嗔怒的連鎖反應是生氣、鬥爭、傷感情;應選擇冷靜、諒解和對話以取代之。不懶散、自覺無能、缺乏主動力的連鎖反應是失敗、無助、自卑;應以嘗試、挑戰和耐心來取代之。嫉妒的連鎖反應是衝動、狂怒、悲傷、破壞感情;應以自信、努力,將不愉快的訊號變為比賽的動力。傲慢的連鎖反應是令人厭惡、孤立、寂寞;應以樂意參與,合作的行為取代之。

佛教的義理能幫助我們認識那些是可以做,那些是不可以做。故應該做的就須要認真地去辦,積極地嘗試以求達到理想的人生目標,這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利益。

(二)   以靜制動:人的情緒變化萬千,心的活動窮遍縱橫,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想近也想遠,漫無目的不停地運作。要控制心念,應如行船停泊時一定要拋錨,否則便會飄浮不定。我修心亦如是。修行第一件事,要先知道「應云何住」然後才「降伏其心」。故學佛者應先持戒,進一步再修定,拋下心錨,以靜制動來改造情緒。行善除惡,靜坐制心,這就是戒學的心髓。

澈底調練心行(定)

澈底調練心行是情緒取代的進一層次,以靜制動,不是全無心念,只是設法保持正念,警覺得明明了了。雖然有浮動妄想,不去招惹它,沒有被它所迷,它自然會悄悄地消滅。

(一)   常觀身不淨:身的外貌怎樣的可愛動人也只是包裝得好,實際由體內所排出物都臭穢不淨,有何足戀?不值為此身而貪,也不必貪愛別人之身體。如此可令貪不起。

(二)   常觀慈悲:應修愛心及同情心。有此二種心則無害人及怪責他人之嗔念。如此可令嗔不起。

(三)   常觀緣起:人之生命及一切事物,皆由因緣配合而有,原是無常與不實;故不要痴迷求其常住不變。如此可令痴不起。

(四)   常觀無我:眾生的一期生命,暫有還無,死後投入輪迴,不住流轉,無有主宰之我,亦無有可驕可持者。如此可令傲慢不起。

(五)   靜坐時專注一境,繫心念於所觀境中,自然靜而能慮。但心習慣煩亂,故借助數呼吸以維擊心念集中。

這五種是修心持心的方法,一般稱為定。

斷盡輪迴資源(慧)

修持之目的是現在心安,未來脫苦。人若能把握情緒選擇情緒,即可以應付及坦然接受逆境。為令將來免生死輪迴之苦,就要截斷輪迴的資源。截斷輪迴資量的方法有二:

(一)   離世間欲:若不明一切法皆是因緣假合,無有實體,對世間之人與物起貪愛心、貪色、貪財、貪名、貪食、貪逸樂,因而痴迷不捨,作種種過患之業行;以此為因,招引未來苦果。故若不想輪迴,首先要離世間欲。

(二)   心無愛取:有欲即有愛戀;有愛戀即有愛憎分別;有愛憎即有恩怨;有恩怨即有記執和等待,有等待即引致來世生死。若想解脫輪迴,主要是心無愛取。

解脫自在安樂

無業感生死稱為解脫。無煩惱鬥爭稱為自在。無苦惱逼迫稱為安樂,這是自修行持的圓滿境界。

 

回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