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在那裡」

黃家樹講   王偉頤筆錄

(續六月期)

(四)   《維摩經》說的淨土

但今天我講「淨土在那裡?」就不單只是這樣講四個淨土,下面的時間我將會講淨土其實在那裡。各位在座的朋友如果沒有學過佛法,或是年紀已相當大了,那麼大家在上述的四個淨土裡找一個歸宿已經是不錯的了,因為從未學過、現在年紀又大了,很難再去做太多的工夫,有點趕不及的感覺,而學習佛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然如果有心去學也不是太難,看我們的決心如何而已。我希望下面講的對於年紀大和年紀輕兩方面的人都適合。

我介紹的是《維摩經》裡的淨土,《維摩經》是佛經裡一本很重智慧的經典,經中的主角是維摩居士,藉著智慧往生的阿閃佛土就是維摩居士生活的地方。此經開首第一品 - 佛國品已是很重要了。通常經典的第一品往往不重要,但如果看《維摩經》就不能這樣,第一品已經非常重要。為甚麼?因為它就是教我們如何去修淨土的。我個人認為本經教我們修淨土的方法是全部學佛的人都要做的,它既是基本,又是終極。我現在試講。看看大家聽後感受如何。

《維摩經》一開頭講,一次有許多諸天、菩薩、大居士去參加佛的法會,其中有位寶積長者子,身分相當於維摩居士,都是很有修養、福德的大居士,他問佛陀,菩薩是怎樣修淨土的呢?經中有九個字回答得非常好,指出修淨土人人可以做、必須做的,就是:「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這話怎麼解釋呢?佛陀指出:所有的眾生都是菩薩的淨土,意思是說,我們修淨土要在眾生裡面去修才可以。開宗明義就講出大方向,人人皆應遵守,如果離開眾生,就不可以修淨土了。假如現在只有佛和你一個人,沒有其他眾生,你便沒有機會修淨土,因為沒有眾生,就沒有修淨土的道理,整個世界沒有眾生,誰去營造這個淨土呢?原來佛教中有人對淨土這問題有一個不正確的看法,一般人,尤其修阿彌陀佛淨土的朋友會有個誤會,以為阿彌陀佛在那裡做了一個淨土給我們,我們念佛就去往生、享用。其實佛教的淨土不是這樣建造的,應該是當初完全沒有一個叫淨土的地方,待至有位菩薩發很大的心,修了很大的功德,他看見眾生那麼煩惱、痛苦、悲慘,很想建設一個地方讓大家修行、解脫、成佛。至於建設甚麼樣子的地方,就要看菩薩的意願了,有發願想眾生都安康的,就是藥師佛,那些修這法門、希望大家都平安的,全都來到這裡,你來我來,菩薩幫助眾生,眾生又和菩薩感應,慢慢就凝聚了力量,大家都同一心意,這就成就了藥師佛的淨土。同樣,喜歡念佛的,又成就了阿彌陀佛的淨土。並不是說有人造好了一個宮殿,發張請柬,邀請你去享受一下,你不用做工夫,拿著那張帖就可以入席,沒有那麼便宜的事,不做工夫是不能入座的。在《維摩經》中,佛陀教我們第一點,就是一定要在眾生裡面,菩薩才可以修到建設淨土的資糧,成就淨土。跟著佛陀說:「布施是菩薩淨土」,我們把擁有的送給別人叫布施。菩薩修淨土行,其中一項是布施,當菩薩發願以布施功德去成就淨土,修行時就要不斷布施,眾生看見菩薩做得那麼好,也來參加一份;當菩薩成佛了、淨土成功了,「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凡是慷慨不吝嗇,願樂助人的眾生,就一一生到這個淨土去。如菩薩是以持戒作為修行淨土功德的,當他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那些修十善業道滿了所願的眾生,就會往生這菩薩的清淨國土。從這裡可看到,做哪一類工夫,就攝受哪一類人,因果很相應: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這裡是專門講賺錢的,開一個誰來都有錢可賺、有便宜可挑的合作社,自然吸引很多人到來,是哪些人?當然是貪錢的人啦!如果這裡是卡拉OK店,踴躍進來的一定是愛唱歌的年青人。即是說,不論你做甚麼工作,如果能吸引到一些人參與,這些人一定跟你的工作很有關係,或者和你有相同志趣。所以,我剛才說,淨土不會是阿彌陀佛在那裡造好了,而我們平時沒有做工夫就能生到那裡去,臨終菩薩也不會接引我們的。跟著就是修忍辱的菩薩,凡是修忍辱都是心地平和的,不會因利衰毀譽,稱譏榮辱而耐不住。忍辱柔和是妙方,修忍辱的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原來我們這一世樣子生得慈祥溫柔,和悅自在,是由於以前做了很多忍辱的工夫,如果菩薩修忍辱至圓滿,自然就具足三十二相,莊嚴圓滿;眾生中喜歡修忍辱的聚在一起,通通都是身相端嚴的。接著是修精進的菩薩。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這些眾生勤懇用功,精進勇猛,如佛十大弟子中的阿那律,因勤修佛法以致瞎了眼睛,後來佛陀教他修天眼修成功了:又好像現在我們有些佛教徒,只要佛堂有事便去當義務,出錢出力,從不計較。這類勤修功德的眾生,便會到修精進的菩薩所造的淨土往生。其次是修禪定的菩薩,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這些眾生個個定境很深,做事很專注,到了勤修禪定的菩薩所造的淨土後,便能安定地修習佛法,受用禪定之樂。然後是修智慧的菩薩,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如果菩薩是以般若攝化眾生的,所有去那裡的眾生便必然得到正定。這個「正」字很重要,禪定只是指攝心不亂,並不一定表示「正」,只有與智慧相應的定,才可稱為正定。修禪定不是佛教的專利,很多宗教,甚至中國的儒家,都有修定的方法,但他們修的不是佛教那一種;佛教加上一個「正」字,指所得的禪定是合乎般若正智、能夠達到解脫的那一種。其他禪定也不是對人沒有好處。譬如道家所修的小周天、大周天,能使身體健康,九十歲仍精神健壯,步履如飛;但不是佛教要求那種,因為就算他一百歲還可以踢足球、打網球,也仍只是世間的利樂、生者仍會死,死後再來,又不知會入於何道。這就只能得到現世樂,不能保證後世安,以至究竟解脫。以上六種事即六度的修行,都是菩薩攝取眾生以建設淨土的條件。跟著《維摩經》還講了四無量心、四攝法、方便、三十七道品、迴向心、除八難、十善等修行,全部都是要去做工夫,而且都不容易做的,但修淨土的行者樣樣都要做。

(五)心清淨國土才清淨

六度等修行即使暫時未能做得到,但經裡在講六度之前所提出的三個心就必須先做到。經說:「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大乘心(或作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原來菩薩建設淨土是先要有這三個心,然後才及於六度的。甚麼是「直心」呢?是不歪曲的、誠懇的、及清淨的心。我們學佛要老實地學,而不是希求福報、想著金玉滿堂、兒孫繞膝才去學,這是「自行直」。另一方面,菩薩建設淨土,也須以真誠的心度化眾生,無論眾生貧富貴賤、賢與不肖,都能同樣誠懇對待,而不諂曲虛偽,這是「化他直」。所以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來生此淨土的全部都是坦誠、不諂曲的眾生。「深心」的意思是學佛後一往直前,義無反悔,不管環境多麼惡劣,都一直往成佛之道前進,盡了能力做到深入。這樣,在漸漸深入的過程中,便成就種種功德,直至淨土的實現。所以,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來生這個國土的眾生一定也具足很多功德,和建設這淨土的菩薩的精神相應。「大乘心」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菩薩學佛時,先要發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修學目標。所以,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所有發大心,修習大乘的眾生,就會來生這個國土,這些眾生不會只顧自己解脫,也不會半途而廢,因為他們發了菩提心。我們看,以上三種心:坦誠老實、勇往直前,堅定不退轉以求覺悟的心,是多好!加上六度、四無量心、四攝法、三十七道品等眾多法門,《維摩經》所說的淨土修行是多麼具體而充實。這還不止,還有最精采的,是在講了一番淨土修行的道理後,本經跟著說了一句話:「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是說,我們做所有工夫,皆由心出發,真真正正去做事:不是甚麼都不用做,只要念佛就能往生。菩薩欲成就淨土,須先淨其心,心清淨了,國土才會清淨。要心淨了,你去的那個佛土,才是淨土。這是在講完了許多不同的眾生,生在不同的淨土後,佛陀總結的話。如果心不清淨,修甚麼淨土都沒有用,想要去佔便宜的,心已經不淨,還修個甚麼?佛教很著重講因果,沒有這種因,得不到這種果。我們講「相應」,所謂「相應」,是眾生和外境的感應是因果相應的,好像看見一盆花,我們覺得很美、很香,不會認為寧可看一堆牛糞更好:見了佛像一定覺得很莊嚴,就算剛才想到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心也會暫時收歛一點,這就是相應。世間的因果是不爽的,沒有作因便得不到果,不要存有僥幸的心。我們修甚麼淨土無所謂,念那位佛名號也不要緊,但最重要的是:開始時要有直心,做下去要有深心,對眾生要有菩提心,這樣修甚麼淨土都可以成功。各種淨土我覺得都很好,可以適應不同根性,不一定必要修那一種。但《維摩經》所說,是每一位修淨土的行人所應做的。所以如果我們要修淨土,一開始就要注意《維摩經》裡佛陀所教我們的這些話。當時在法會上舍利弗曾想:如果心淨則佛土淨,那麼,釋迦佛在這娑婆世間裡成佛,為何娑婆國土如此骯髒、污穢、煩惱?豈不是不相應?心想:是否釋迦佛心未淨所致呢?佛陀知道他的想法,立即提示他:「日月豈不淨耶?面盲者不見。」我們說日月無光,非也!不是日月無光,是盲者不能見罷了。為甚麼這世界如此污穢而釋迦牟尼佛卻會在這裡呢?原來因為眾生多作惡業,便覺得世間不淨,釋迦牟尼佛有意示現穢土給眾生看,讓眾生知所驚懼而去修行,去做工夫,令自己由不清淨轉為清淨。這一段經文本不是很重要,但因怕大家誤解,和舍利弗一樣想法,以為釋迦牟尼是這世間的佛,而這裡情況那麼差,好像因果不相應,所以也把這段經文拿出來解釋一下。   (未完待續)

 

回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