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四階段

信解行證

第四講「行化」

 

江妙吉祥居士主講

何文炳筆錄

行持與行化的分別

(一)   行持(自修):是自己的個人修養,在空閒處,把心專注在一境,令妄念不起作用,斷盡貪嗔痴種種煩惱,心無罣礙而得解脫。單獨修持可減低受別人之影響。斷除自私我見,解除恩怨繫縛,不引致將來酬恩報怨的果報,免卻生死輪迴。可以成阿羅漢或辟支佛果。

(二)   行化(化他):是利益他人的化導行為,除自修外更能將解脫之心得教化別人。行化須要有化導的對象,故應要入世與人接觸,有影響別人及受別人影響的機會。從生活實踐中表現崇高的理想及堅固的信念。最終的目標是成佛,行化的人是行菩薩道,面對複雜的人群,工作實在是辛苦而富有挑戰性。

行化是心理教育者

菩薩行教化並不是給予別人福慧,而是啟發別人的潛能,使人認知自我的價值。

所有人都有潛在的善良品質,在佛教稱為善根或善種。但是惡性的習氣往往比善的強,稍有機會就很快而又很衝動地作出惡性的反應。雖然如此,惡人有時都會作慚愧,內疚,懺悔的反省,這就是善良潛能的湧現。這些潛能有待啟發和提升。

每人都有智慧的本能,連白痴的人也會保護自己。愚迷的人只是錯用了智慧,低眨了自己的價值。假如接受了提點,認知自我原有的價值,憑智慧的推動,將善良的心提升了,人際關係上將有良好的表現,無形中培植了福德。智慧受到不斷的啟發,引導著適當的意志、言語、行為,就會成賢成聖。

善薩行化是實際生活的輔導者,特別注重精神上的輔導。補充物質及普通知識不能解脫的情緒問題,令我們生活得更開心和更有意義。

由於輔導的對象在性別、性向、智商等參差不齊,與及不同的環境和遭遇,行者要令對方有自信心,知道問題之所在而增強解決的能力,使他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正面發展,達到理想的要求―生活得更安樂。

為了應付不同類型的對象,行化者要不斷充實知識,和豐富的應對經驗。無論在思想、態度、言說都足以令對方認同和模倣。內在思想只有在態度和言說中表現,故身教和口教都同樣重要。

(一)   身教是外表的威儀與態度,有諸內則形於外,性格是有修養或輕浮,好動或沉靜,勤儉或貪懶,良善或刻薄,都會在舉動和表情中表露無遺,故行化者應以身作則,名為身教。

(二)   口教是經由語言表達的教化,首先要評估對方的接受能力,將自己所學所長,經過綜合和分析,應簡則簡,應繁則繁,務令對方清楚了解,若對方不明則不能達到授受的目的,故用語言令對方領悟,名為口教。

行化應具備之條件

經中說行菩薩道要修十波羅密,亦即十條件:

(一)   目標理想():學佛修行的目標是成佛,而不是自我解脫的阿羅漢。自修是培養內在的智能,作為個人行為的守則,更要發大願利益他人,有持久性的自信心,自然會引領到理想的目標 -- 成佛。

(二)   自我制約():要自我監察依循行化者的守則,妥善處理內心情緒,提防負面情緒的慣性竄起。情緒若失控制,不獨削弱辦事能力,更影響清明的思考力。行化者以利益大眾為己任,只要對大眾有利,無論行為之形式如何,都不會違犯行化者做菩薩的守則。

(三)   愛心同情():利他是以同情心為基礎。如果不能感受別人的痛苦和需要,就談不上關心別人,沒有關懷,便提不起助人的熱忱,有了同情就顯示到愛心,本著愛心,才可以將自己所有的來補助別人之所缺乏,例如金錢、知識、勞力,都可以施贈別人。口語的教授,身體語言的感化,同樣可以令別人得益。

(四)   忍耐鼓勵():即毅力。愛心一經引發,可能發揮很大的威力,可惜難於持久,尤其是面對眾多不同性格的人。若遇到不如意的挫折,就很難保持初時之熱忱。故必須經常鼓勵自己,要愈挫愈勇。必要時也要激勵受化者不要輕易沮喪。

(五)   自強不息(精進):學問不斷新進,對各種資料,知識和技術,要經常學習認知和應用,充實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務令博學而深入。也幫助發揮與生俱來的潛能。

(六)   不畏艱難():人性是脆弱的,容易經不起挫折,要時常提醒自己的崇高理想目標,發揮自信力,避免退縮。行遠不自邇,登高不自卑,延遲滿足的念頭,培養大雄力去接受挑戰。

(七)   冷靜修養():從久遠以來累積的負面情緒習慣,遇著適當的環境會生起反應,若控制能力不及,便會衝動,衝動是情緒激動到不得不發洩的行為。這種來不及深思熟慮的急劇行為,常令人率性妄為,鑄成大錯,故須訓練如何去緩衝情緒。靜定修心。定能令心提高警覺,克制衝動。情緒若與智慧結合,美德會戰勝貪與嗔。

(八)   智力培養():行化者要增進人際關係之智能,須具備四項能力。

(1)   充實認知,又名法無礙解:言語和文字上的教法要研討,經律論的知識要通達。隨時隨地都可以為人解說。

(2)   思考敏銳:多讀多聞,思考其中含義,要融匯貫通,不能表裡相違。又名義無礙解。

(3)   措詞適當:為他人解說時,切勿詞不達意,或長篇大論令聽者捉不到中心思想。故修辭至為重要,又名詞無礙解。

(4)   善巧解疑:初學者每多疑問,故答問時,要知問者之疑點所在,詳為分析,引喻解釋,始能令人信服。又名辯才無礙解。

(九)   覺察對象():小心鑑別所化對象,因材施教:

(1)   學習能力的鑑別,為智商高者說深義,智商較低的則說淺易法,令由淺入深。

(2)   態度表現的推知,若不知對方之學歷,則試以所用教材,看其反應,若聽者留意傾聽,全神投入,則表示有興趣,堪接受。否則如坐針氈,或顧盼左右全不留神,格格不相入,應試別法。

(十)   評鑑應用(方便):說教者雖滿腹經論,施教時仍須有善巧方便,才可以收成效。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處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聽眾,說適當的話。評估收效如何,若不符理想,應作檢討。

(1)   減低興趣的原因有三

  1. 過分難明
  2. 重複太多
  3. 過分淺易

(2)   對現實生活的關係,若對現實生活有利害的影響,則容易引起興趣。若認為不切實際的,則被認為對人生毫無重要性,事不關己不必勞心。

以上十條件中,前七條則身教與口教並重,後三條多注重口教。

總而言之,學佛一定要行持與行化相輔相成。

有行持無行化,自利不利他,
    有行化無行持,則無能利他,
        無行持無行化,則不名學佛,
            有行持有行化,則成佛可期。

全文完

 

回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