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傲慢與謙虛

(一) 何謂傲慢?

傲慢是抬捧自已、眨抑他人。傲慢有內在的和對人的。內在的傲慢是自欺,未有道德修養而自以為有德。未有充實學識而自以為是學者。主觀強,自以為是而不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少有成就,即目空一切,傲視同儕。對人的傲慢是欺人。不知尊重別人,卻要別人對他尊重。不肯為別人服務,反想奴役他人。千方百計使人覺得他是殊勝的。

(二) 傲慢的等級

  1. 慢,勝與劣若由別人或眾人公平評估,才是公正的。若被評估為較勝時則過分炫耀。若被評為不分勝劣時,又自以為無人能勝,這是初級的傲慢。
  2. 過慢,原本在比較之下,被評為不分伯仲的。卻認為自已比人勝。被評為別人超勝的,卻自以為相對平等,比慢更甚。
  3. 慢過慢,原來被評為別人較為優勝的,反認為自已比別人勝,刻意抬高自已,抑低別人,比過慢尤甚。
  4. 我慢,認為自已一定比別人優勝,自已主觀的見解不容置疑。若有犯錯,責怪別人而不責怪自已。寬恕自已而不寬恕別人。有時認為自已應該得人方便,而不想去方便別人。祇作有利自已的事而不作利益別人的事。想辨法去主宰別人而不肯替別人服務,這是以我為尊的我慢。
  5. 增上慢,是障礙學習上進的傲慢。實際上未能通達道理,即自以為已經通達。於是自滿而不接受別人的指示,阻塞求智慧之路,自毀前途。尤其是修行人,未証而自以為証得。
  6. 卑慢,當別人確實比自已超勝許多時,起自卑心,但不肯謙虛求教,反用另一方面的事來誇張炫耀,企圖掩飾,這種卑慢祇能永遠滯於下境,不求上進。
  7. 邪慢,本來無德無能,矯稱有德有能,誑騙世人,貪求名利。用此種欺詐手段,自欺欺人。懷邪惡心,妄自尊大,不祇失德,兼亦犯罪。

以上七種是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自我逞強表現,都是修善之人首先引以為戒的。

(三) 傲慢的成因

人為甚麼會傲慢?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性格,另一方面是環境條件形成。主要是「我」的觀念太強,以我為尊,因而有所恃。

中阿含真人經說,人之所恃有下述各方面:

  1. 出生貴族,在印度當時階級制度界限分明,生於高級種姓之家,則認為是天之驕子,因而鄙視較低種姓之人。若大富長者則恃財傲物,權甲一方。
  2. 端正可愛,無論男女若生來相貌出眾,男的以英俊自豪,女的以美貌自驕,若得人寵愛,則肆意弄權,尤其是年少氣盛,更恣無忌憚,盛氣凌人。
  3. 才辯工談,印度當時外道眾多,各以辯論取勝,若有巧辯之才,懂因明論理,恃此口才與人爭辯,舉直錯諸枉則無傷,若舉枉錯諸直則害理。大言不慚,有時違反正理。
  4. 王者所識,有本身并非富貴者,但常出入官宦王者之家,結識豪貴,認親認戚,引以為榮,甚而狐假虎威,自以為位高出眾。
  5. 學阿毘曇,印度當時甚少學者,若有機會學習義理,略知法義,因而以學者自居,傲視一般不解法義之輩。
  6. 攝三法服,有因出家而身披法服,自以為是佛子,不勤習學深入經藏,但藉佛子之名,接受別人恭敬利養,恃法服以自重。
  7. 過午不食,因守齋戒而自以為道行高超,傲視其他修行者。
  8. 修定有知,因修習靜定而略有所悟知,即以為已得大覺,殊不知少有所得,離聖道尚遙遠,若自滿不前,將成大礙。

以上八種在佛經上認為是傲慢之成因。此八種環境原是曾修善因之果報,若不善加珍惜,反成為作惡之因緣,極為可惜。其實傲慢之形成,主要由於慧解不足,眼光淺狹,祇見我之所有,不觀他人之長,其中極多比我更好更優勝者。所謂井底蛙,不知天高地厚,以致錯起傲慢。

(四) 傲慢之過患

  1. 損福德,招禍殃。傲慢的人,對上輩不識尊重恭敬,得不到長者之愛護指導。對平輩不謙讓,唐突無禮,難得別人好感與助力。對晚輩下屬,不善為教導,獨裁霸道。態度囂張,命令差遣,任意呼喝。如此待人接物,不祇惹人反感,更招惹反叛禍殃。
  2. 無智慧,難修行。傲慢的人,自滿,自大,主觀強。

自滿,則不能虛心聆教,自關智慧之門,沒有良師指導,不能明理。 自大,則得少為足,不求上進,自以為最勝無敵,是最孤獨沒有同修共勉者。 主觀強,則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意見。自塞忠諫之路,小過不改,終會鑄成大錯,沒有益友很難懺惡行善。 

(五) 如何減除傲慢

上面所說有八項可恃以為驕傲中,最甚的是出生於貴族家之有種姓觀念者。佛常說一切人皆平等。同是業報所感,不應有驕慢。

中阿含阿攝恕經,謂有婆羅門阿攝恕,不服佛說一切人皆平等,往問難於佛,佛以四事問答令阿攝恕信服,

  1. 凡人皆接觸不到虛空
  2. 凡人皆能起慈心
  3. 凡人皆能用水洗除垢穢
  4. 凡人皆能用各種木取火

不因出生之種姓階級不同而有差別。由於人之生理及所處世界之物質相同,同樣可以起慈心修善成賢成聖,同樣可以利用物質作種種技巧。

雜阿含經卷四佛為憍慢婆羅門說:「離貪嗔痴心,漏盡阿羅漢,正智善解脫,伏諸驕慢心。」

若有正智,離貪嗔痴心,即能可知無常,苦,空,無我之理。一般人以為可恃以驕傲的,皆如幻不實,我尚不可得,有何足恃。人命及富貴皆無常,青春美貌不常駐,同在生死輪迴中,能言善辯而不修,不能辯脫生死。多解義而不行,不得實用。修行徒有其表,就如說食不飽。持齋修定若不除貪嗔痴,離聖道仍遠。本無可恃而引為驕傲,徒招損罪。故明理實踐,可減除驕慢。

(六) 何謂謙虛?謙虛是與傲慢相反的

謙不是自卑,而是尊重別人。自卑是對自己無信心,忽略自己的潛能,妄自菲薄而自暴自棄,引致一無所成。謙是讚美及欣賞別人之長處,人人都有長處和缺點,故肯學別人之長處。則好學不倦,即能集思廣益,終成大器。

虛是自知不足,不要以為自己是十全十美,愈學則愈覺自己渺少不及他人。隨時隨地見到別人的長處即加以學習,始能不斷充實自己。

(七) 謙虛的效益

謙虛的效益很多,包含修福與修慧

  1. 處眾無諍,人不能離群獨處,經常有機會與別人接觸,在交往接觸的過程中,多少會直接間接剌激到別人,而別人亦會影響自己。模倣,學習,反應都是與他人接觸的效果。若在群体社會中,思想上保持謙遜禮讓,有貢獻而不爭先領功,有過失而不推卸責任,接受批評。勇於學習,自然不會開罪於人。避免鬥爭,自然能夠與人和諧相處,自己亦心常安穩。
  2. 令人敬愛,人的言語,表情,態度和姿勢,都足以剌激別人的感受,這些言態都是傳達內心心態的工具。謙虛的人,聲音柔和,容顏和悅,態度溫文,待人以禮,一定給人好的印象,令人發生好感。
  3. 以上兩項足以修福

  4. 廣聆教益,虛心的人,會誠懇地請求別人的指示,樂於接受別人的訓誨。人有不同的長處,導師們亦有多方面不同的心得,若能學習不倦,兼收并蓄待用無遺,漸成博學多才,智慧充滿。
  5. 忍苦耐勞,不自驕縱的人,肯不憚煩勞其筋骨,付出精神體力,求學多聞。并且躬自體驗履行,自得個中奧秘,凡事不求速成,不假手於人,自我尋思,鑽研深究,必有所得。

以上兩項足以修慧。

(八) 佛得第子敬重之五法

要得到別人敬重,不須刻意抬捧自己,致有驕傲態。祇要有修持,有智慧,有教化,自然有人識。佛得弟子敬重之五法:

  1. 無上戒,行為言語重威儀,內心寂靜如清潭之水。
  2. 無上智,從定修得智慧,明解一切事物之理。
  3. 無上知見,以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為已任。
  4. 說四諦法,凡所說法,皆說世出世間因緣果報之理。
  5. 得漏盡通,煩惱斷盡,得大解脫,不為外境所擾而有苦樂。

佛經中說傲慢是根本煩惱之一,應當除遣。謙虛是有慚愧心,是善法之一,應常修學。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