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動物中是屬於比較優質的一種。有能見的眼、能聽的耳、能嗅的鼻、能言的舌、靈活工作的手、可行可跑的足, 體內種種機能都富令人有生存得更好的條件。

曉得善於利用自己生命的條件, 去做些有意義、負責任、而又開心快樂的聰明人并不容易。人生的過程很複雜, 若不明暸人的生命結構內容, 很難應付而可以平安地走過崎嶇的歲月。

在外表上看來, 所有的人都同屬人的類型, 可是內涵中卻各各包含不同的潛能, 令人在性格上、體質上都有很大的差別。這些潛能是與生俱來的、先天的, 由過去多生多世中心念和行為過後所遺留的積集的習氣所形成。

先天的潛能造就人各人殊的性格差別。潛能有善有惡, 有強弱不同的份量, 強者富有發動的勁力而弱者則潛伏著而不致會消失。所有潛能都有要求寔現的本能。人在成長的過程中, 隨著環境的刺激和熏陶, 潛能相續漸次寔現, 而又同時繼續地有新的培養和增加。若在健康的教育文化栽培下, 善的潛能會自發性地流露出柔和、慈愛、樂於助人, 甚至有超越自我的善良意境, 這時縱使有惡念偶然泛起, 也識得衡量善惡的價值, 而有控制性地令惡不起來。若在不合理、不適當的外在環境影響下, 惡性潛能受了刺激熏發, 會有傷害自己的邪念, 甚或有殘酷對人的惡意。

各人身體體質的差別也是各有的潛能所引致。生理上有健全的也有病態的。在成長的過程中, 行動上完全接受內心性格的指引和情緒的驅使。心態好的時候, 體力會有秩序地, 平衡地向著好的目標作勤勞的發展, 因而有仁、義、禮、信的健全人格的行為。若受惡意策動時, 可能會病態地、違反人性地, 作出殺、盜、婬、妄的敗行。

明白生命結構的內容, 應知如何利用生命。人是自己創造自己的, 幸福與不幸福都由自己所塑造。

幸福和不幸福的定義, 是依人的心情快樂和不快樂判斷的。快樂和不快樂又由人的欲望能否得到滿足而生起。

人的欲望是無窮無限, 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時, 又想尋求更好的。無論那一種程度的滿足, 得到後不久就厭倦了。新的追求又帶來另一番緊張和焦慮, 永遠不會珍惜已經得到的, 祇會不停追尋未有的。有些人說要進步就要不斷追求。這看在那方面來說, 如果在研究學問上是應該不斷鑽研, 在創作工藝上是要不斷訓練。但是如果為了向他人炫耀, 在衣食住行的享受上作過分的追求; 或因自己感情上的需要, 希望能愛或被愛而向人作失卻理性的追求; 又或怕孤獨而有超越感的需要, 在群體中要求熱鬧, 受歡迎、受尊重, 這些心態都是企圖把自己的價值、希望和前途都推放在環境和別人的反應上, 放棄了自己的自主權, 是多麼徬徨和沒有保障。

依佛教說, 各人由過去的現在的福業或罪業的潛能, 引致現在或將來果報的寔現。富裕或貧乏都充分證明自己要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負責的循環定律。何況物質上的得失是不永恆的, 不足以作為令人快樂的資源。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隨著過去結下緣份的深淺而有久暫, 不容長期擁有, 都是脆弱而不可依恃。

人的孤獨或熱鬧的感覺也是心理傾向的問題。獨立的人會覺得孤獨是自由自在的。慣於依賴他人的人, 孤獨會令他感到無助和淒清。世事變幻無常, 要倚賴的人又能靠得多久呢!

自己如不善於處理心態的動向, 放縱欲望而不加以控制, 無異開拓苦惱的源泉。發動不檢的行為, 更是引來苦果的罪魁禍首。可以說磨折自己最深的人, 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佛菩薩在經典中, 指點我們的迷津, 使我們堅強, 不要被愛與慾所沖擊, 是最真正的施無畏者。世人求財富想人羨慕, 不如知足安份唯道是務, 才可以永不貧乏。但記著不要卸卻努力工作來維持生活的責任。世人求情愛想人關懷, 不如擴大愛的對象, 無狹隘的愛, 無歧視的同情, 眾生界無盡, 愛亦不渝不失。世人求名位想人恭敬, 不如運用無我的大悲, 無仇無敵, 彼此尊重, 有高協同的社會才能令大眾互惠受益。

善於處理自己的心態, 不貪慾、不憎恨、不驕傲、不懷疑, 內心常保持平衡, 則常安樂而寧靜, 可以說最愛護自己的人, 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當我們不斷有所要求的時候, 能否回頭想一想: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