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聽經明理

佛陀因為看見民間疾苦而出家修行,動機純粹是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所以成道後,首要說因緣果報之理,教人自己選擇情緒,控制情緒,即現代所謂EQ教育。

苦與樂是人之情緒,如何能令人選擇安樂而脫離苦惱呢﹖這就有賴如何導化自己循合理的思惟方向,扭轉不合理的思惟方向。

佛很清楚說明人生和萬物的真寔情況,人的出生,有健弱貧富,人的際遇有窮通得失。皆非權威人士之所能主宰,多是各人先前所作所為引得的果報。故人人有責任去承擔自己應有的償還與接受。好也不足憍,壞也不能怨。人與人之間的愛憎恩怨,悲歡離合,皆有前緣的安排。緣有好惡,故有恩怨。緣有深淺,生有別離,死有永訣,都不能期望永恆不變。聚也不足喜,散也不須悲。世事之成敗得失,也隨助緣與逆緣之多少而定,不是偶然也不是僥倖引致。能珍惜自己擁有,不作非份之追求,情緒自然柔和善順,減少苦惱。

若知現在所受是先前所作因,推理亦知現今所作可以創造未來之果。前途好壞既由自己掌握。人會憧憬未來福樂,而努力造福人群,亦即做福自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明白因緣果報之理,使人生積極而有樂觀方向,遇逆境能克服困難,這是聽經明理處理情緒的方法。

(二) 持戒修行

佛說教是導之以法。人們雖然聽經明理,分辨是非,理應依教奉行,學是除非。可是人與生俱來就有貪、嗔、慢、疑等惡習,一時不易除改,惡念多時會凌駕於善心之上,以致犯過頻多,故佛不斷制戒,警策大眾,令各自克制以確保和諧無諍,所謂齊之以律。

現在佛教徒受戒,原是決心依佛所制戒來武裝自己,不為惡念所主使,不作惡行,可惜受戒容易持戒難。為了提防外來的煽動和誘惑,一定要加強內心的堅定力。

(三) 五種內驅力

無論聽經也好,持戒也好,經的指引律的規則,外在教育祇是助緣,要收寔際明理修行之效,還是要靠內心的驅策力。驅策力有五種﹕

  1. 正信力。信仰的目標要正確。我們信佛,要知道佛所以值得信仰的可尊重處。

    佛是言行一如的寔踐者。祂指示一切名利權勢都是無常,勸人不可為追求此等虛榮而有鬥爭煩惱。祂捨王位而出家,成佛後受到萬人崇敬,卻仍乞食以療飢,三衣以蔽體,大眾同住一苑舍,并無貪求享受之心,以說法教化為事業。

    佛是現寔主義者,教法先從教人在日常生活中改善思想行為做起,從世間道而指向出世道,進而菩薩道,令聞法者皆能領會奉行。

    佛是大智慧者。祂說的教理,是萬世千古不移的真理,宇宙四海皆可適用,足以令人離苦得樂的因緣果報法。

    佛是大福德者,祂有無偏無倚的慈愛心,有萬物同體的包容心量,凡接近祂的都沾受到大慈大悲的福澤。

    佛是平等主義者,祂最高的體驗是凡有情識都同屬一心體,不論種族貧富,應無上下階級之分,一切有生命者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應一視平等。

    能從這些角度觀察而敬信佛,定能令追求物質的興趣低減,對人的愛護和體諒增加,對自己潛能的信心堅定,這是正信,是修行力。

  2. 正念力。人的思想日夜不停,心念是一念一念前後相續,如瀑布流水,遠看似一貫如常,其寔是前去後接不斷變更。一念善可令作業修福,一念惡可令犯過作罪。當修行人起了善念,應時時刻刻維持警覺,不要被惡念侵擾,守得住正念是修行的力量。

  3. 正定力。又稱為禪修,是守護心的方法。平常向外流散的分別心,好似野馬的不羇,也好像猿猴的躁動,若不加以控制,即縱任欲望而放逸,應作的不作,不應作的去作。控制的方法是訓練可以不接收外界訊息,反觀觀自心,初時會感覺到心的動態,有時沉滯,有時奔馳,有回憶,有期望,都是急來急去的,祇要守心不隨念走,很快就像浮雲飄過。堅定地集中精神,專注於一所觀境中,即可將亂心調伏。若能把心攝定,不祇可以明察秋毫,更能發揮特別功能,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4. 正慧力。正慧是能分辨邪正而去邪守正。正慧多從正定起。試看動搖的燭光不能照明,亂心不能正視。經云﹕「智能調身,不行無義,智能攝意,澄靜清明。」所以正慧是真正的驅邪力。

  5. 正精進。無論正信力乃至正慧力,都必須持之以恆。對付惡念有如披甲戰士臨大敵軍,務必戰勝降伏,不容鬆懈。護意即調身,一夫當關,千敵不破,防意如守城,即勇猛精進。精進為防惡之堅固力。

有此五種驅策力,聽經者可以入於耳而明理於心,表現於行為語言中,得正受用。受戒者賴以護心守道,持戒不忘。故聽經與持戒,不能缺少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