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接受佛門網專訪記錄(三)

編者按:淨宗法師應香港「佛門網」邀請,2014年3月8日於深圳接受專訪。本文是專訪記錄第三部份。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嗎?

【記者】

我們很感恩淨宗法師接受“佛門網”的訪問。第三個部分,我們有些問題要再請教法師。

剛才已經提到了,淨土宗其實是一個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證的法門。如果說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現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修慧了?

還有,佛教常常說“自淨其意”,依善導大師傳承的純粹淨土宗來講,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淨宗法師】

關於持戒和修福、修慧,首先講,這些還是需要的。

不過,要分兩方面來說明,就是要看站在哪一個立場上,或者在哪一個範疇內來說需不需要。

如果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說,即使沒有清淨持戒,也沒有大修福慧、功德,只要念佛,也一定能夠往生。這是有經教證據的,比如說《觀經》下品往生,這 三品人都沒有任何的福慧修持,也沒有持戒:下品上生是十惡罪人,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這是經教的明證。在祖師的解釋當中,比如很有名 的法照大師有一首偈子,這首偈子有這麼幾句話: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其中,“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就是說,阿彌陀佛對這些是沒有要求的,是沒有簡別的。因為能夠持戒的人畢竟很少,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如果一定要持戒才可以往生的話,這樣能往生的眾生就太少了,阿彌陀佛救度的本懷就不能圓滿達成。

對於修福、修慧,也有兩句話,省庵大師所說的,他說: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這些都是說明,只要念佛,決定可以往生,因為這句名號裡已經包含了持戒、福慧的功德,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號裡面。因為淨土法門是對那些無法按照聖道 法門修行的人,對那些不能以戒、定、慧三學來斷煩惱、證菩提的人——能做到就已經解脫了,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有辦法可以救度嗎?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成就 呢?阿彌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切——清淨持戒的功德,福慧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號裡面,給我們這些不能做到清淨持戒、修福修慧解脫的人,說:“你念我 名號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對於這這個問題,首先來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專修念佛,即使沒有戒、定、慧的修持,也沒有任何障礙。

第二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果不解釋清楚,容易讓人誤解。對於佛教徒來說,還是應該盡我們的本分來持戒,以及修福、修慧。因為還 活在這個世間,沒有離開的話,我們一直在一個因果鏈當中。如果你一定堅持說“我只要念佛,不用持戒”,往生決定不決定呢?也是決定的,但是你一定要承擔不 持戒的後果。比如說,不持不殺生戒,你可能會多病,甚至會有冤家惱害;如果不持不偷盜戒,你也可能會犯王法,可能要吃官司,甚至坐牢。這些是保護你的,你 不去做,一定有你的果報。所以,從自己的果報來說,也是要做的。

另外,從佛法總的修持來講,持戒、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

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關於“自淨其意”,通常完整來講有四句,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兩句話,從佛教的立場來講,它的內涵是很深的,但是一般聽起來,是在強調世間的善惡。“自淨其意”就是超越善惡的,就是 說,即使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還要進一步達到意地清淨。所謂清淨,就是說超越了善和惡,就是所謂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這樣就是清 淨,這樣的清淨才可以達到解脫。所以,“自淨其意”是一個結論性的,這是佛的教導。

如果以淨土宗來講,這句話當然也是正確的,在修行當中也有這樣的要求。不過,關於“自淨其意”,可以由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達成:一種就是靠自己戒、 定、慧三學的修行而達到“自淨其意”;第二種就是靠念佛,也就是靠這句名號。古德說,如果我們念佛的話,“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句名號像一 顆清淨摩尼寶珠一樣,放到渾濁的水裡面,這個濁水自然就清淨了,摩尼寶珠就有這個功能。我們“自淨其意”不是靠戒、定、慧,我們這些下劣根機的眾生修不 來;但是只要念佛,心自然就清淨了,就像“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這是這句名號的功能。

另外,從根本來講,“自淨其意”也有地點的不同:聖道門的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在染污、濁惡的穢土,要達到“自淨其意”,這是很難的,非常困難;淨土門的修行者,是在淨土達成“自淨其意”。

打比方說,現在空氣污染很嚴重,有些地方PM2.5(大氣中的細微顆粒)的濃度很高,整個環境都是不干淨的。你想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干淨,這是不容易 的,因為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只有直徑2.5微米,一點點小縫隙它就進得去,根本擋不住它。在這個娑婆世界,在整個濁染的環境當中,眾生也是濁染的,環境也 是濁染的,一個人心中要保持“自淨其意”,你想想,這個難度多大!

反過來說,如果你來到一個環境很好的地方,來到一個原始森林中,即使你穿的衣服不干淨,上面有點味道,但是來到這個環境裡,風一吹就沒有了,自然就清淨了。所以修淨土法門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心地自然清淨。

所以,如果站在淨土宗的角度來講,我們也可以講四句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其意自淨,是諸佛教。”到了淨土以後,是沒有苦的。眾生為什麼有苦? 苦是因為有罪。可是極樂世界沒有苦,也就是說沒有罪。“但受諸樂”,樂是善的果報。在娑婆世界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些在極樂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 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是《阿彌陀經》的兩句話。在娑婆世界“自淨其意”,是我們要清淨自己的心。可是到極樂世界怎麼樣呢?“其意自淨”。你的心 本來是不清淨的,一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清淨了,自動就清淨了。

另外還有兩句話:如果以聖道法門來講,就是“心淨國土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維摩詰經》裡所說的;如果以淨土門來講,可以倒過來說,“國土淨則 心淨”。國土是個環境,我們到了國土淨的環境之後,自然就清淨了,這是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功德住持的力量。而且這也符合我們凡夫日常的狀態。就如同剛才打 的比喻:我們在一個城市,在濁染的環境當中,心神難以安定;一旦來到鳥語花香、風光秀麗的地方,你不就自然心清淨了嗎?這不是顯然的“國土淨則心淨”嗎?

我們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以阿彌陀佛清淨願力成就的淨土來改變我們。所以說,環境塑造一個人,環境改變一個人。我們凡夫想要改造環境,想讓依報隨著正報轉,太難了,那是法藏菩薩的境界、觀世音菩薩的境界,我們沒有這個力量。

如果這樣來比較的話,也能顯示兩種法門的特色。

二、怎樣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記者】

謝謝法師非常精彩的開示,這個“其意自淨”很有意思。

淨土宗常常說有淨土三經,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有《阿彌陀經》,加上《往生論》,就是三經一論。另外一個說法:加上《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還有《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成為淨土五部經,加上《往生論》,是五經一論。

剛才說的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其實很簡單,很純粹,主要把握的就是念佛,然後要有信心,要發願。但是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或是五經一論,好像也很深奧 的,比如《觀經》就提到十六觀等很多修行方法。一方面,只要一心念佛、仰靠他力,這麼簡單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另一方面,念佛之外,又講了三經或五經一論、 十六觀等很多修行方法。這對修行人來講,應該怎麼理解呢?是不是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入手方便呢?

【淨宗法師】

是。這個問題非常好。這個問題,善導大師已經幫我們回答了。

首先,佛教的經典確實特別多。即使淨土宗,剛才舉了三經、五經、一論,其實不只這麼多,據統計,大概有兩百多部經典都提到了阿彌陀佛的淨土。這對於 初學者來講,確實是閱讀量夠大的。這些經典的內容,也講得很多:有的講懺悔,有的講修行六念,又比如《觀經》講了三福等等。所以我們會問,到底應該怎麼抉 擇呢?

善導大師就把這所有的行持分為兩大類:一類叫作“諸行”,或者叫作“定散二善”;一類就是“一向專念”,就是念佛。

定散二善就是定善和散善的修行方法。定善的修行方法包括一切禪定的、止觀的,只要是修定的,通通屬於定善,這個要求比較高。而散善就未必要求有禪定的心,在散亂心當中也都可以的。比如持戒,比如孝養父母,也未必說要打坐才能孝養父母。這樣修行的善,稱為散善。

修定散二善,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善導大師稱之為“要門”,這樣也是可以往生的。但是,它還是有某種要求,就是說,你還是要能夠做到某種程度。同時,《觀經》裡講,要有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願心,這樣才可以往生。

但還有一些人連這些也做不到,那怎麼辦呢?佛陀就特別慈悲地開出了念佛名號的法門。

我們來看《觀經》,善導大師以《觀經》開出淨土宗,以《觀經》來統攝佛所說的一切教典。因為佛所說的教典,再怎樣廣泛,修行內容不過是定善和散善。 《觀經》的十三定觀就是定善,佛的開顯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方便導入真實”。《觀經》的內容比較戲劇化。阿阇世發動了宮廷政變,制造了家庭悲劇,韋提希夫 人被兒子關起來了,她就很苦惱,在牢房裡悲嘆:“釋迦牟尼佛呀,你看,現在我坐牢了,佛你有那麼高的德望,我也不能讓你來看我,你看能不能派個弟子來看 我?”佛有他心通的,就知道了,就派阿難來看她,佛自己就用神通顯現在韋提希夫人被關的深宮當中。韋提希夫人說:“這個世界太苦了,太惡惱了,連兒子都要 謀害我,真沒有意思。我當初也沒有修行,現在我願意到淨土去了,請佛告訴我到淨土去的方法。”然後她首先向佛問的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也就是說,問 的是定善觀,因為她以前聽過佛講法,到一般的淨土去都要有定善修持,所以她才這麼問。其實,到西方極樂淨土並不要求一定要如此的,但是既然她這樣問了,釋 迦牟尼佛還是順著她的提問,先開顯了十三定觀——怎麼觀想極樂世界。

這就像打太極拳一樣,先順著對方的來路打。雖然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是要講一向專念,但是眾生的根機是這樣,或者執著於自己的觀念,或者認為需要自力修 持,釋迦牟尼佛就順勢牽引。問到觀想,就講了日想觀、水想觀……,一觀一觀地講,一直講到真身觀,這是最高最上的;然後再講觀音觀、勢至觀、普觀;到了第 十三觀,叫雜觀。

這第十三觀很有意義。按說一觀比一觀高才對,應該是越來越精彩,越來越復雜、艱深;但其實第九觀——觀阿彌陀佛的真身,是整個十三觀裡的最高峰。然 後觀音觀、勢至觀是配合第九觀的。普觀是觀自己往生的,第十三觀是雜觀。第九觀中,觀阿彌陀佛的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第十三觀說,你觀不了這麼 大,就觀一丈六尺佛像,在蓮花上面:這就是從難到易了。

這就看出來釋迦牟尼佛講法的特點了,就開始轉彎了。“你想聽觀,我先順著你一觀一觀地講。”講到第六觀就說,“觀想到極樂世界,是因佛力成就的,韋 提希夫人你不要錯誤地理解是因為你自己的能力,那是佛力加持的結果。”這樣就讓她由一開始自力的心,這時候就轉到佛力了。然後到第十三觀的時候,釋迦牟尼 佛說“阿彌陀如來宿願力故”,阿彌陀佛過去世有這個願力,“有憶想者,皆得成就”。你觀佛身,大身若觀不成,可以觀小身,不管大身還是小身,你只要能觀成 就,都有功德利益;能觀成就的本身在於,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這樣就把韋提希夫人從自力引導到佛力,又從佛力引導到願力。這裡已經牽引過來了,但是畢 竟還在觀想當中。

再往下繼續走,如果連一丈六尺的雜想觀也觀不了怎麼辦?好,那就不必觀想了,你就可以修散善。講散善,也是順這個路徑:先講大乘上善之人,然後一步 一步往下退。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是非常有戲劇性的,他是步步後退:大乘善如果你修不了,那就修小乘善;小乘善如果還修不了,那到中品下生,就是世間 善,比如孝養父母等等;如果世間善還修不了呢,只有來到下品了。

下品的人,十惡、破戒、五逆,這樣的人,世間善沒有,小乘善也沒有,大乘善也沒有,定善更沒有。這樣的人怎麼辦?好,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順勢把 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專門念佛名號的法門,在下品當中顯示出來。從經典來看,這是就眾生的根機,逐漸牽引到這個地方,然後和盤托出,把要講的法門展示出 來。

之後,到整部《觀經》的流通分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一錘定音:前面雖然講了這麼多,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等等,到最後佛要付囑的時候,阿難問佛: “釋迦牟尼佛,您講了這麼多,這部經的要點到底在哪裡?我應該怎麼受持呢?(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佛就告訴阿難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 無量壽佛名。”“好持是語”,你要好好記住我講的這部經。那要點在哪裡呢?持我這部經,“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就是下品下 生所講的念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就把這個抽出來了。

所以,定善十三觀也好,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沒有付囑,而是把這個念佛法門專門抽出來付囑。善導大師看出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和阿彌陀佛的本懷,就作了一個決定性、結論性的解釋,他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上面講了那麼多,十三定觀、三福九品,也包括其他講到極樂淨土的大乘經典等等,雖然說回向都可以往生,都有利益,但是“望佛本願”,就是釋迦牟尼佛 講的時候,他心中是想著阿彌陀佛的本願的,怎樣把你牽到彌陀的本願,這是他的意思、他的心意,“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為什麼在下品講呢?因為在下品當中,定善、散善,大乘、小乘、世間善,通通無效、無力,這個時候,最下等的根機,反而能顯出最上等的法。就好像一個 病重的人,才能顯示神丹妙藥的作用、功效一樣。所以,在這個地方講念佛,能顯示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超越世間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大乘、小乘善,它是有 這麼一個意義在當中。

如果以善導大師這種視野來看的話,就非常清晰。各種有關往生西方淨土的經典,都有它們的作用和價值存在;同時,它們和專修念佛之間,都有“方便導入真實”的次第關系。

我們修學的人,了解這個框架之後,就可以對照自己。比如說,你現在在哪裡,你是在要門還是弘願?你是諸行回向還是專修念佛?你應該怎麼過渡過來?

這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嗎?如果是修行禪的,或者修行天台的,你回向求生,一看,“哦,我現在還在要門的位置上。”如果你根機成熟了,了解了這個道理,就會來專修念佛了。

有兩個成語,可以來說明釋迦牟尼佛開顯這麼多法門,到最後再點出念佛法門的用意。

第一個就是“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王,把匕首卷在地圖裡,打開給秦王看:“這是奉獻給您的城池。”一直打開,最後匕首出來了,這是他的真實目的。其 實釋迦牟尼佛也和他一樣,他是奉獻了十三座城市,釋迦牟尼佛是奉獻了十三觀,一步一步把它們展開;到最後,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把最 重要的拿出來了。念佛法門講起來很柔軟,很慈悲,但是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很猛利的,就是要你歸命,你的命都要拿來。

第二個成語就是“畫龍點睛”。這個成語說起來要柔和好聽一點。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講了十三定觀,講了三福,好像畫了一條龍,龍鱗啊,龍須啊,龍尾 啊,雲啊,都非常生動,但是眼睛如果不點的話,這條龍還是盲的,好看但不中用;這個睛一點,龍就活了。整個一代佛法,可以概括為定散二善,《觀經》的十三 觀、三福可以把這些收進來,它的點睛之筆在哪裡?這最後的點睛之筆,就是流通分的“持無量壽佛名”,就是一向專念。這個眼睛一點,好,整部《觀經》到底在 說什麼,目的在哪裡,釋迦牟尼佛開顯的本意在哪裡,就特別明了。所以這最後的一筆,就是所謂的畫龍點睛。

歷代解釋《觀經》的大德不少,但是能看出這個地方的人不多,一般都認為《觀經》就是講觀佛的。只有善導大師說,《觀經》是由觀佛三昧進入念佛三昧——雖說定散二善,意在一向專稱。這是點睛之筆,把它都點活了。

我們現在學淨土法門,如果沒有善導大師的話,仍然是茫然的。好在有善導大師,我希望這個龍被大師點活之後,我們都可以乘龍騰空。

三、如何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

【記者】

好,謝謝。

點睛點到這個念佛的法門上。根據《阿彌陀經》,往生極樂世界說有三個關鍵條件,我想以此作為我們的最後一個問題,來總結這次訪問。

三個條件,第一就是“一心不亂”,第二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第三就是“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修行淨土法門的蓮友,應該怎麼去注意,怎麼修行,才能達到這三個最關鍵的條件呢?

【淨宗法師】

這些問題,阿彌陀佛也為我們解決了。如果沒有解決的話,這三個真是大難關啊!

《阿彌陀經》是非常普及流行的,這三處也是經常受到誤解的。其實這三處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是如果這個地方不能正確理解經義的 話,就會翻易為難。所以很多人在這裡摔跟頭,包括我本人也一樣,曾經摔得皮開肉綻,暈頭轉向。後來了解了善導大師的思想,了解了阿彌陀佛的意願,這裡就非 常清晰了。

首先看《阿彌陀經》的經文次第。

其實經文的銜接是非常流暢的,前面講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講到上善之人,就是你往生極樂 世界,是和觀音、勢至這樣的上善之人在一起的。你想想看,到這樣的淨土,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少善根福德可以嗎?少善根福德是不行的!所以底下說,少善根福 德因緣,是不能到這樣的淨土的,是不可能跟觀音、勢至這樣的大菩薩等上善之人在一起的。

接著就必定有一個疑情:那到底怎樣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所以接著就說:“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就是“多善根福 德因緣”。因為我們要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善根福德因緣,也不是跟一般人在一起,而是跟觀音、勢至這些等覺菩薩在一起;你就是修成阿羅漢的善根都不夠格,你 修成初地菩薩,和那兒也不是一個級別的。可是,如果有六字名號的功德,就不一樣了,“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拿去跟觀音菩薩可以同起並坐,跟勢至菩薩也可以 並肩而行了。因為這句名號是佛圓滿的功德,所以是佛的全體果覺。

所以接下來經文就直接回答了:“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我們就這兩句話來講,“聞說阿彌陀佛”,就是聽聞善知識講解阿彌陀佛的誓願,他的功德, 他的因緣果報、來龍去脈,你心中了解了,才能執持名號。如果沒有“聞說阿彌陀佛”,告訴你說“某某居士,你執持名號吧”,你念不下去,念一念就沒勁了,因 為缺乏前面那一句。所以要“聞說阿彌陀佛”,正確地聽聞,具足地聽聞,有了信心,就可以執持名號了。

“執持名號”後面,佛就用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說時間的,就是“若一日”到“若七日”;第二句就是“一心不亂”。

這個“若一日……若七日”,其實是“執持名號”的一個自然的過程。為什麼呢?因為這句名號,在前面釋迦牟尼佛解釋過,是無量壽命的功德以及無量光明 的功德。那無量壽命的名號,經文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這句名號本身就有一種功能,它是無量壽的,是相續不斷的;我們一 旦稱念這句名號,它會自然在我們心中產生作用,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輩子地相續念佛下去,不然他就不能叫無量壽。而且“彼佛壽命及其人民”,他這 樣的壽命會延續到稱念他名號的人身上,所以這是自然的延續過程。

“一心不亂”四個字,其實是無量光的德用,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裡面,有無量光明的德用,這種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救度一切眾生。我們這樣理 解了彌陀的光明無所障礙地救度我們,我們心裡不就放心了嗎?不就坦然了嗎?不就完全靠倒阿彌陀佛了嗎?這樣的心就不會動亂,就會堅固、穩定,這就是“一心 不亂”,“一心”就是沒有二心。

所以經文是非常通貫的,中間沒有任何阻隔。這樣念佛的話,結論會是怎麼樣呢?“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就是說,這樣的狀態一直相續到臨命終時。 同樣的,前面的“若一日……若七日”,後面其實要加個省略號,也是一直相續到臨命終的。打個比喻,比如一根無限壽的蠟燭,你一旦把它點著了,它的光就會相 續地照耀我們。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像這根蠟燭一樣。我們一旦稱念他的名號,等於就是信心一旦發起,就點亮了這根蠟燭,這根蠟燭是永遠地相續往下照的,一直 到臨終的時候,就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個時候,佛就顯現來迎接我們。接下來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所以這個“心不顛倒”,在經文的次第上,是佛先現在前;佛現前之後,慈悲加佑——玄奘大師的譯本就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個地方的“心不顛 倒”,不是對我們提出的要求,而是佛現前給我們的利益。這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裡也說得很清楚,他說,佛預先知道眾生臨終倒亂之苦,臨終一定會顛倒, 一定會昏亂的,所以就把這個利益先說出來:“我保證你臨終不會顛倒!”只要專修念佛的人,臨終決定不會顛倒。所以,“心不顛倒”不是佛提的要求,而是佛施 與念佛人的利益。從經文來看,就是:平常念佛為因,臨終佛現前為果;然後佛現前為因,眾生心不顛倒為果。

可以想像得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了,不就心如禪定了嗎?不就皆大歡喜了嗎?不就心不顛倒、心住正念了嗎?所以,在這個狀況下,我們每一 個念佛的人,都是歡歡喜喜、正念分明、如入禪定地去往生的,決定沒有哭爹喊娘、要死不活的,沒有!你看《觀經》九品往生,都是佛的光明滿室,然後心大歡 喜,都是在歡喜心中去往生的。所以,這一點也可作為我們的一個結論,這樣大家對往生就會非常法喜。

善導大師有一首偈語,四句話,對這三個問題都解釋得很清楚,他是這樣說的: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無為涅槃界”,是說整個極樂世界,前面所描述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是阿鞞跋致”等等,這是報土的境界,涅槃、無生無滅的境界。這麼高的 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所謂“隨緣雜善”,就是念佛之外,隨著你的因緣——你遇到什麼樣的師父,你讀什麼經典,就靠這個法門回向求往生,這樣恐怕功德 還不夠,恐怕難以往生。那怎麼辦呢?“故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就給你選一個最重要的法門。那麼多法門都是佛講的,但是選一個最重要、最關鍵、最保險 的法門。什麼法門?“教念彌陀專復專”——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專還要再專。

這個“隨緣雜善恐難生”,就是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所以這“專復專”,第一個“專”,也就是專心,專心就是一心,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沒有二心,不會有兩個信仰,也不會有兩個依靠,就依靠阿彌陀 佛一佛;第二個“專”,就是行持上不雜亂。第一是信心上不動亂,第二是行持上不雜亂,所以“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的意思。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聽起來 就非常直白,也非常容易做到。

也有些大德,站在禪宗或者天台宗的立場去解釋。尤其這“一心不亂”四個字,我本人當初學習《阿彌陀經》,說實在的,每天早上誦經誦到這個地方,我心 髒病都要犯了,心驚肉跳,因為這四個字實在過不了關,解釋得非常難行。那我們是出家人,也有信眾問法,我最怕人家問這四個字,因為一問到這個地方,就要原 形畢露了——“師父,你做到沒有?”自己沒做到,怎麼跟別人說?總不能說:“我還沒做到,你做吧。”他會說:“你出家都做不到,我們怎麼做得到?”

如果看善導大師的解釋,這是非常容易的,“一心不亂”並不難,往生極樂世界並不難。

【記者】

非常感謝法師那麼有啟發性的答案和開示。這次訪問時間比較短,雖然已經問了很多問題,其實言猶未盡。希望法師再來香港,給我們再開示,多講一些關於淨土宗的思想,還有修行要注意的地方。

非常感謝法師,謝謝。

【淨宗法師】

阿彌陀佛,謝謝。我是和大家共同學習,只是我稍微早一點。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