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四階段

信解行証

第二講   「解」

 

江妙吉祥居士主講

黃萬儀簡錄

發心學佛只是有了目標和進路而未得進入。故必須了解佛所說法,由信入解,方可依法修行得到受用。求解等如敲門,由人引入;於是自行升階,漸窺堂奧。

第一步是多聞正法。正法是佛所體悟的人生真理和所經驗的離苦修行方法。惟佛陀說法四十餘年,是因時,因對象智力程度的不同所演繹的人生真理。初學者須多聞博覽,選取適合自己需要者,先明白經義,銘記於心。謂之「明解」。繼而思考經文深意,神遊文字境界之外,無窮之理得以漸明。此謂「明理」。


聞法的途徑

龍樹菩薩:「從佛聞法,從佛弟子聞法,從經典聞法。」《大智度論》。佛在世時,親聞語音開示,當然難能可貴,故有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楞嚴經》。自佛陀涅槃後,只能從佛弟子,大德居士或善知識處聞法。


多聞的好處

(一) 多聞增知識

每人都有不同的研究重點。多聞可採集別人研究心得和不同詮釋,增廣見聞,減輕自己蒐集資料功夫。

(二) 多聞能熏習

同樣的經文,多聞一次即加深印象,易於記憶和深入見解。

(三) 多聞令不惑

有些問題可以聽取多種解釋,加深了解。並可從中領受不同角度所閃發的佛的智慧,解惑入信。

(四) 多聞減傲慢

各人都有不同長處,各領風騷。多學多聞然後知自己之不足。藉此而減除傲慢心。

(五) 多聞博覽多選擇

各人多聽別人的講座,可以引進多方面宣揚佛教的方法與取材,有所比較。求解不只要多親近善知識,多聞教理,更應廣泛閱讀經論及各種註解詮釋,領悟其中深義。除佛經外,一般益智書刊都要涉獵,以了解近代人對物質世界的看法與及精神的空虛和對道德教育殷切期望的心態﹐以便配合新的方法宣法,令人們得受用。


求解的準則

(一) 「依法不依人」 (《涅槃經》四不依之一)

佛法是由人傳播的。各有各不同的方式方法,但必須不偏離佛所說的正法原則,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否則縱使言辭動聽,議論縱橫,亦非正法。

(二) 「依義不依文」 (《涅槃經》四不依之二)

佛經是後人將佛所說法,由文字記載下來。最初有巴利文和梵文經典。其後翻釋為藏文,中國古文及各國語文。各種文字均有它的文化背背景的意義與及文字語彙之邅變,和現代語言已有了隔賅。閱讀時要小心多方求證,直至全面正確瞭解經義。切不可望文生義或斷章取義而謗佛。後人之論說,更須考慮其時代背景文化所影響的見解及其引申之論點能否圓融經義。不可單憑文字的優美和論點新穎而受迷惑,誤入歧途。這是求解準則之二,依義不依文。


求解的態度

(一) 虛心與專注

中國佛教分有八宗,各以不同路向發揮佛所說法。其宗義及論說,互相間並無相違亦無對錯之分。初學者未識各宗之特色,切忌以初入為主作主見,自是非他。在隨喜法會中,要虛心聆聽,不可妄自尊大,自讚毀他。虛心及專注的人,方能公正地吸納從不同角度所閃發佛的智慧。故有云:「石頭撒種不生長,覆甌裂碗水難載」。

(二) 毋疑猜,勿邪執

學佛最忌猜疑。疑者懷疑佛法之真效,是根本未入信途;猜者,聞法後以為佛法不外如是,中途起墮心,或急於憧憬成效,徘徊瞻顧。更糟的是執有邪見,思想上與正信佛法對抗,結果容易造成謗佛毀法的惡業。有如容器內有穢汁毒液,即使注入清水(正法),亦受污染,反令害人。故有云「穢器何得有淨水,精信不疑慧漸開」。


求解的步驟

(一) 明白人天因果

初學佛道,不要好高鶩遠。先了解世間因果。要明白人生只是生命輪迴的一個站。今生的際遇順逆,恩怨情仇和苦樂悲憂,都是自己過去世多時,多種多方面所積集的因,在今世中隨緣起現的果。今生的壽夭窮通,愛別離,憎怨會都與人無尤,怨不得人。佛說世間有苦難,但並不是說人生全無樂趣。在《增支部經》就有一張人生快樂清單:家庭之樂、五欲之樂、染著之樂等等,但接著說,這些喜樂統統是變易不居的,人生無永遠不散的筵席,故結論是「無常即苦」。人總是執著我和我所(有的一切),希望永遠擁有。但佛對羅吒波羅說:「世間遷流不息,無有恆常」。「我」也不過是一組經常變化中的物質(色蘊)與精神意志(受想行識四蘊)的組合體,沒有一個獨存不變的「我」,遑論我想永遠擁有的一切。

(二) 由「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解生死緣起,五蘊皆空

執著於「我」與「我所」,就是十二因緣中的「愛」支和「取」支,特別是「愛」支。其一是「欲愛」,表現在對欲樂、財勢、意念信仰的貪婪和執著,求不得或不能滿足便成苦的根源。其二是「有愛」,是渴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是造成「來世」和「後有」的輪迴種子。佛陀悲眾生苦,提供止息苦因,滅惑業苦斷生死流的八種途徑,就是包涵戒定慧三學的八正道;使人能產生知見,導致寧靜,內證正覺,證入涅槃,解脫生死,成就阿羅漢果。


求解的跨越

(一) 慈悲心的人格昇華

佛教不一定要人出生死入涅槃。學佛不僅自己要「苦應知」,對眾生苦亦應感同身受,進而發願拔眾生苦,度化眾生。入世修行,首先要學會與人相處,識得控制自己的心和情緒,有容人之量;能援人之急乃至捨己為人,培養成具大慈大悲的菩薩心腸,成就大乘人的崇高品格。

(二) 「依智不依識」 -- 究竟成佛

佛度眾生之意願,最終為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有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此心起染用,作種種分別時稱為識;起淨用離雜染時稱為智。佛分析世間一切生命皆因心之虛妄,起惑作業受報而有種種差別,故說一切唯識。學佛者最終明了唯識顯事相,唯識性顯理,若能以此修心,悲智雙運,令得清淨,無惑無顛倒,證得無分別智,便見真理,知一切法之實相,究竟成佛。

 

回 目 錄

閱讀第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