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平常心看「傷殘」
文/岑逸飛

香港人常用的詞彙傷殘人士,「傷殘」這字眼其實頗有問題。特別是「傷殘」之「傷」,帶有貶意,令人心傷。內地不用「傷殘」字眼,改稱「殘疾人」,也好不了多少。「殘」字刺痛對方自尊,又往往連同「廢」字成為「殘廢」,變成無用之人。但在英語中,稱「傷殘人士」為disabled person,既不「傷」也不「殘」,只是力有不逮,特別是那些因肢體缺陷而令生活遭遇障礙。英語這個字比較人性化,也是對這類人士給予應有的關愛。

佛學講平常心。什麼是平常心?黃龍慧開禪師的名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平常心看「傷殘」,亦屬平常,只是一場「冬雪」罷了。佛學看世間一切都由因果及業力而來,有如是因,有如是果,前世惡果,到今生也可化成善因,以平常心待之。平常心不是消極厭世,而是積極人生,「傷殘」又怎樣?仍可以敬業樂業,全力以赴,竭盡心智。

不僅「傷殘」人士應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社會人士也應以平常心看待他們,對他們給予尊重和理解。

「傷殘」人士不應是社會負擔,而應享有教育、就業等權利,參與社會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創造。一直以來,社會人士對「傷殘」人士的態度,先是忽略他們,漠視他們的存在和需要;如今改觀了,對他們伸出援手,但始終是以強者同情弱者的心態與他們交往。

殊不知「傷殘」人士需要的,不是別人的憐憫和施捨,而是別人的一顆「平常心」,忘記了他們的「傷殘」,只是把他們當作一個常人,身體儘管有障礙,人格仍是完整,能力也可高超,與所有人一樣,生活在同一世界,能夠創造價值,所以應讓他們融入社會,給予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機會。

平常心看「傷殘」,不以「傷殘」為「傷殘」,才算是充滿人文主義的關懷,需要全社會更多的努力,消除歧視、偏見和社會障礙等種種對「傷殘」人士不平等的現象。

 

 

文/樹根 圖/吳偉樂、網頁圖片由佛門網提供

陳錦元說,在別人的需要中,他同時看見自己 的責任。

陳錦元(中)為殘疾人士爭取車費優惠。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4、5 年, Allen 積極為殘疾 人士爭取交通費 減半優惠。

上月底,港鐵突然宣布將為殘疾人士提供車費減半優惠。對陳錦元來說,這消息來得比中頭獎還要高興,不因為他是直接受惠人,只因他一直關心其他殘疾人士的需要;過去4、5年間,陳錦元不斷為爭取殘疾人士車費減半而無數次跟政府及營辦商斡旋,此刻終於看到成果。最近陳錦元更獲得紅十字會頒發香港人道年獎,對他多年來為社會服務及義務工作投入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

小時候因為腦膜炎導致肢體傷殘的陳錦元(Allen),出身小康之家,是一名經營人造皮革生意的商人。許多人印象中,商人大多唯利是圖,但Allen過去10年來,為殘疾人士爭取權益和投入社會服務所付出的心力和時間,往往比自己的生意還要多。

近4、5年間,Allen積極為殘疾人士爭取交通費減半優惠,以召集人身分,向政府和交通營辦商反映殘疾人士的困難和訴求,需以輪椅代步的Allen,更會跟「殘疾人士爭取交通半費優惠聯席」一起,走上街頭和在立法會門外示威請願。

交通費負擔 阻礙融入社會

不過並非所有朋友都理解Allen的積極投入︰「朋友說我自己有車,生活不成問題,就算沒車也可坐的士,爭取交通費半價優惠不關我事,為何仍要做?」有朋友甚至勸他,有時間不如多賺點錢。Allen對朋友的好意表示理解︰「他們這樣說,只因為沒有做過,對外界不認識。我初時也覺得不關我事,但其實不然,在合作的過程中,我才明白原來交通支出,對許多傷殘人士的生活影響很大。」

香港現時仍有許多殘疾人士活在貧窮線之下,在投入殘疾人士的義工服務期間,Allen深切體會到他們的處境︰「例如不少人仍處於低收入或失業狀態,或是家有智障孩子,需要很多照顧。由於殘疾人士外出時需要陪同者和照顧者,雙倍的交通費支出是一個很重的負擔,為節省支出,不少人寧願留在家中,因而更難融入社會。」如果能夠省下交通費支出,可以令低收的入殘疾人士生活過得較輕鬆。曾有一名傷殘的朋友告訴Allen一個小小心願,說如果將省下一點交通費,下次跟媽媽飲茶時,自己亦可付費,分擔一點母親在金錢上的照顧。

車費優惠消息 勝過中頭獎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爭取,港鐵上月終於承諾為殘疾人士提供車費減半優惠,Allen的哥哥笑言,對他來說,這消息實在比中頭獎還好。對上月剛獲得紅十字會頒發人道年獎的Allen來說,也可謂「喜事成雙」。

Allen這次獲得的人道年獎,是由香港聾人協進會提名的。Allen現時身兼香港傷殘青年協會和香港聾人協進會的管理及諮詢工作,他自言在此之前,對聾人服務認識不多,去年因為聾協陷入嚴重的人事管治危機,其中的幹事因為認識Allen,遂力邀他參與重建工作。當時Allen不少朋友都力勸他拒絕,擔心吃力不討之餘,亦可能因此影響他的名聲。但Allen當時只考慮到,如果聾協結束,聾人就連一個聚腳地也沒有,只會跟外界更加隔離。其後一年下來,聾協的問題已逐一修正,Allen自言時間雖短,但投入的時間和感情都很深︰「每次開完會都很不開心,覺得自己是否真的幫不到他們?幸好現時問題已漸上軌道,過程中,最開心是發覺,原來香港的有心人其實有很多。」

Allen是個感性的人,每當談及其他殘疾人士的故事時,不自覺就會站在對方立場,感同身受,也經常感恩讚賞別人的付出,在別人的需要中,他同時看見自己的責任。「我以前只是一名生意人,不會多想外面的世界,直至投入社會服務之後,才認識到原來社會上許多方面的人都需要我們關注。」Allen很欣賞老子一句話︰「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們可以將多出的部分(拿出來),給予其他缺乏的人,令社會得到平衡;如果只是自己有,其他人沒有,社會就會失衡。我對這話感受很深。」

參與義工 更懂包容體諒

陳錦元和太太同是佛教徒,全家茹素,太太不時也會跟他一起做義工。談起做義工的得,Allen提到佛家的「捨得」二字︰「有捨才會有得。我相信只要願意捨棄一些東西,例如肯付出時間或金錢去助人,所得的,會比付出的更多。」自從接觸義工服務之後,Allen有感人生觀方面有很大轉變︰「我以前也會感到自己不幸,但當我看到一些活動能力比我更少,例如是四肢癱瘓的傷殘人士,也可豁達面對人生,用頭和下巴去控制電動輪椅,如常地生活,便會覺得生命應更加堅強、更加有承擔。我相信義工服務不但可以幫到人,也可影響其他人對這方面的想法,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幫到自己,能夠更加理解人,更多方面去包容和諒解他人。」

即使在管教子女方面,Allen也是以包容和體諒代替責難,他相信只有諒解和愛,才能給予孩子成長空間。Allen投入義工服務多年,對三位女兒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身教︰「我經常跟她們,最大的希望不是將來要她們賺錢養我們,而是希望她們能對這個社會有所承擔、有所奉獻。」

Go to Issue Menu3.

世界的中心?
文/李焯芬

阿積留鬍子已有多年,他忽然想把鬍子剃掉,可是他又有點猶豫:朋友、同事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取笑我?

經過數天的深思熟慮,他終於下定決心只留個小鬍子。第二天上班時,他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付最糟的狀。結果出乎意料,沒有人對他的改變有任何評語。大家匆匆忙忙來到辦公室,緊緊張張地做着各自的事情。事實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時沒一個人就他的鬍子說過一個字。
最後他忍不住先問別人﹕「你覺得我這樣子如何?」
對方一愣:「什麼樣子?」

「你沒注意到我今天有點不一樣嗎?」

同事這才開始從頭到腳打量他,最後終於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鬍。」
中國的著名舞台演員英若誠也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他出生成長在一個大家庭。小時,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飯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中一個不被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大家遍尋他不着時再跳出來。

小英若誠大為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茶餘飯後,大家離去,他才戚戚然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自那以後,他就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會大失所望。

是的,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有人可能每天對着鏡子琢磨半小時決定用哪種口紅、哪條領帶,這一番苦心也許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大家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因此不必老是惦記着別人怎麼樣看待你。

Go to Issue Menu4.

雞園妙空
文/知歸

清代揚州東鄉之磚橋雞園接引禪寺,有二事名於佛教:一者雕板刻印《大藏經》;二者舉辦水陸法會並附以義理解釋。這兩件大事都與妙空韋庵大師(1826-1880年)有關。

大師俗姓鄭,名學川,揚州江都人,少通儒術。母逝後讀《地藏經》作超薦有所感悟,遂問道於紅螺山瑞安法師,博通佛典,因感太平天國以後,紫柏大師之方冊《嘉興大藏經》經板全毁,遂於1866年聯同杭州許靈虛、石埭楊文會、揚州藏經院貫如法師等,發願重刻大藏,共創金陵刻經處,師亦於這年出家,專注於刻經工作,自號刻經僧,15年間創辦蘇州、常熟、杭州、如皋及揚州五所刻經處,而以雞園接引禪寺之江北刻經處統理一切事務。接引禪寺舊為道院,師作住持後成立念佛社,推廣念佛修持。師曾讀《華嚴經》至彌勒樓閣彈指門開而有所省,遂繪「虛空樓閣圖」,融華嚴、極樂、娑婆為一諦,以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自在境界,自此雞園亦成弘揚華嚴、淨土的道場,更以華嚴法界義海之慈悲推動水陸大齋法會,今在《卍續藏經》便收有其父鄭咫觀居士撰之《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及《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法輪寶懺》,詳述法會之儀軌精神。

師之念佛修持,重以《華嚴》心鏡顯現48輪,且觀且拜,繼以念佛。又教人觀虛空樓閣,入西方凈土即成安養樓閣現前,;入遮那佛境,即成華嚴樓閣現前,而二種樓閣不離心之一念,顯重重無盡之境界。師之念佛又重視水陸普度之利,一生舉辦此勝會凡9次。除念佛外,師亦重視放生戒殺,以作往生之助緣。

1880年,師刻《大般若經》至425卷時,自知往生時至,但感《般若》聖典尚未完成,不禁有所慨然,便將此重任交付鏡之法師,命弟子持一字頂輪王呪以助正念,安祥而化,世壽55,僧臘15,師圓寂3年後,600卷《大般若經》終告圓滿刻成。

Go to Issue Menu5.

出世不離世(二)
文/馮孝忠

近年愈來愈多人感到精神生活的重要而想透過宗教尋求生命的意義,所以不少宗教團體除了信仰外,還積極貢獻社會。一向被認為較消極、避世的佛教也因為很多法師和善信的努力傳教,以及投入社會工作如教育、醫療、扶貧、救災等,得到更多人的了解而結緣和皈依。
佛陀是因為深入群衆後,才見到生老病死和成住敗空而發願尋找生命的真理和解脫之道的。佛陀成道後教化的對象是眾生,僧團受人供奉,是因為他們肩負繼承佛陀教化的責任。《大日經》說:「佛說菩提心是因,慈悲為根本,以方便而至於究竟。」慈悲必然是入世的、積極的。筆者從前因為想逃避現實,如工作上的壓力、辦公室政治,而自我傾向把一些教理詮釋為避世的意識,如糅合佛教的「空」和魏晉清談內容的「無」,甚至把不敢承擔自我安慰成清高,養成槓高我慢和容易生退心的習氣。多年來目睹大德和在家信眾的慈悲活動才慢慢釋放了一些無明和我執,但是一遇到小考驗,如跟隨師傅去道路較崎嶇的山區探訪,還是時刻都想生退心,心裏交戰很久才去一次,真是慚愧。

引導現代大衆進入佛道,單從義理、參禪、止觀等法門入手並不容易,佛法不可思議,要產生信心然後發願修行是需要很多條件配合的。我們今生承蒙佛恩,有緣接觸佛法,就無需計較自己的修為次第,盡可能以世間法顯示佛的慈悲,藉參與社會活動,讓大衆了解佛陀的遺教。不少佛經都說宣揚佛法的功德很大,我們總不能只光看其他同修和大德們努力啊。

Go to Issue Menu6.

唯心淨土自性佛陀

問: 「唯心淨土,自性佛陀」的說法,會不會誤導淨土法門的念佛人懷疑「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彌陀如來指引」的心願?

答:佛陀說法,對機而施教,猶如醫生因病而處方施藥。「唯心淨土,自性佛陀」的說法,是對上等根器的人,要破其法執而言,並非對普通一般人士而說。阿彌陀佛發48 大願,有相應願力的人,求生西方,依教發願,依願奉行,確能往生極樂淨土。唯是《佛說阿彌陀經》上說明: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雖是最方便而易行的修行方法,但也必須具備多項條件。「信、解、行、證」都是基本原則,更要有修福修慧、廣結善緣,才能相應。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8. 《明覺》換新貌

《明覺》特刊自2006年創刊以來,經歷了草創、改進、轉型、完善等不同階段,不斷進取、不斷突破、不斷創新,並逐漸與《明報》副刊融為一體。思考人生、修養心身、協調生活、關顧人類福祉、社會圓融等綜合而多元的主題,早已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精神資糧,灑入千家萬戶。承蒙廣大讀者一直以來的熱心護持,讓本刊的弘法利生工作得以邁進第四個年頭,不勝感激。

東蓮覺苑自1935年創建以來,稟承何東爵士夫人蓮覺居士的遺願,由當年的《人海燈》雜誌、上世紀末開始出版的《蓮覺》季刊和《蓮覺》叢書,到2006年在《明報》副刊刊登的《明覺》特刊,乃至成為全球最大佛教網站之一的「佛門網」等,都呈現了本苑不同時代的弘法風格。

有見近年網絡發展迅速,為回應當前社會人心的需要,以及充分利用現代網絡科技弘法利生的優勢,《明覺》特刊自7月1日起,正式轉為《明覺》電子版,《明覺》報章版會先跟大家暫別一段日子,爾後本刊會繼續每周推出全新網上版內容,以便為讀者、作者和編者提供穩定、快捷、簡便、開放、互動的服務平台。

誠摯期待大家繼續護持全新的網上版《明覺》,並不吝給予意見。 謝謝。

《明覺》特刊編輯部敬啟
(佛門網網址︰www.buddhistdoor.com)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