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 第6期

1. 卷首語 開啟生命音符的金鑰匙
撰文/淨因法師

從前有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對著一頭正在吃草的牛,彈了首古曲「清角之操」,曲子非常優美,他自己也陶醉在音樂之中。可是那頭牛根本不理會那美妙的音樂,只顧著吃草。公明儀感到十分奇怪,不明白為什麼牛對他的演奏無動於衷。其實,音樂原本是為人類而創作,用來表達生命的音符——情感。因牛與人的情感不同,為人而創作的音樂若能引起牛的共鳴,那才是怪事﹗

因此,判斷一首音樂的好壞,演奏技巧倒在其次,真正重要的是要看這首音樂能否喚醒聽眾心靈深處生命之音符——情感,引起共鳴。譬如說,《二泉印月》是阿炳用自己悲慘的身世譜曲而成,喚醒人們心靈深處傷感、無奈之音符,引發人們對酸甜苦辣鹹五味人生的惆悵與回憶﹔而大多數韓劇主題曲喚醒人們心靈深處溫情、幸福之音符,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靡靡之音喚醒人原始天性之音符,令人在溫柔鄉中沉淪﹔而黃霑的名曲《滄海一聲笑》,喚醒人們心靈深處陽剛、俠義、飄逸之音符,激發熱血男兒指點江山的豪邁情懷。主流搖滾樂喚醒人們心靈深處彷徨、發泄和叛逆之音符,強烈的節奏和狂野的風格煽動人們奔放無羈的激情,令人癲狂、幻滅﹔而優美柔和的輕音樂喚醒人們心靈深處輕鬆、甜美、歡樂的音符,使人聯想起藍天白雲、鳥語花香,有消除煩惱、緩解疲勞之功效。

由此可見,音樂是開啟生命音符的金鑰匙。因此,自古以來,聖人用樂教與禮教相結合來治天下,周公制禮作樂,孔子也主張「安上冶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目的是以「禮」約束外部行為,以「樂」調和內在情感,使人身心達到和諧的境界。佛教更是以音聲作佛事,以從清淨心、慈悲心中所流露出來的微妙清淨的梵音喚醒人們心靈深處真善美的音符,達到化世導俗、淨化人心的目的。譬如說,幽深悲憫的晨鐘暮鼓之音,給煩躁不安的心靈帶來一絲清涼﹔淡遠寧靜、空靈和緩的梵音妙樂,使聞者超然拔塵,生起清淨、和諧和安詳之心﹔莊嚴神聖的讚佛偈更能讓人體驗聖潔的佛境界。因此,人們常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2. 妙音傳法―― 唱誦佛經的現代意義 Go to Issue Menu

撰文/賴靜涵
台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教學碩士,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候選人,曾任台灣北台科學技術學院共同科兼任講師,著有《一路念佛到中土——佛教梵唄史談》,台灣法鼓文化出版,2000年。


攝影/馮剛睿

胡適之先生認為「中國佛教的特色在禪宗」,這是因為禪宗的頓悟教法源自印度,發揚於中國大陸。然而,中國佛教也有一項特色是突出於印度佛教的文化,那就是「誦經」。人們講到佛教,普遍就會聯想到「誦經」,廣東話中就有「南無佬」一詞,意思就是指念經的和尚或在家人,因為誦經總是以「南無」兩個字開始的。

事實上,佛教的教義高深,常講「成佛」與「生死輪迴」,佛經的語言又是文言文,沒有受過一定的古文訓練,實在很難理解。但是擁有這麼深奧的教典,佛教竟然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中國的信徒就佔了絕大多數,影響到其他的亞洲國家,更不計其數,更不用說後來還能夠傳到歐美國家。究竟佛教是靠著什麼來傳播來維繫這麼多的信徒呢﹖「誦經」恐怕要扮演著相當的角色。過去中國很多佛教信徒並非知識分子,也沒有相當的教育水平,但是大家之所以能夠堅定信仰,並且對佛法能夠信受奉行,無非就是「誦經」文化的影響。即使是不識字的民眾,都能夠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朗朗上口,也都知道要到廟裏面請和尚誦經祈福。所以普天之下,只要是聽到唱誦的聲音,就不難找得到佛教的寺廟和法師,與信徒的蹤迹了。

佛教以其特多的經典、特殊的音韻唱腔,又有伴奏的法器,形成了獨樹一格的佛教禮儀與音樂文化,這是大家對於「誦經文化」的普遍印象。到底佛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誦經文化呢﹖

一‧梵唄的因緣——從教習出發
這要從佛陀時代的僧團教育說起。

原來在佛陀的時代,不同於中國,佛經是不用紙張書寫的,並非佛陀的時代沒有文字,而是印度自古以來,所有的宗教都非常崇尚「口傳」。教團裏面的宗教師都是以宣說方式來教導,弟子以複誦的方式來學習。婆羅門教就是靠這種方式一直維繫著宗教本身的傳承,佛教也順應此一習俗。過去印度的佛教是以一種具有音樂性朗誦方式來唱出佛陀的經典,這種朗誦就稱為「梵唄」。

為什麼會是以音樂性的方式來朗誦佛陀的經典呢﹖因為就以印度的語言來說,梵文與巴利文都有聲調,梵文有所謂「三聲」,也就是「高、中、低」等三聲,這和中文有四聲,也就是「平、上、去、入」的性質類似。唱誦方式,就是運用語言的聲調來搭配音階,以突顯語言的聲韻(音勢),來形成一定而循環性的曲調,來背誦所有的經文。這種唱誦的體制,特別方便經文的記憶,因為唱誦是有一定循環性體制,這就產生了一定的「格律」體制。印度梵文、巴利文都有這樣具有固定「格律」的「文體」,這就是詩歌體。事實上,佛經的體制大體上就是分成「詩歌體」與「散文體」兩種,而散文體也多半套用詩歌體的唱誦方式來進行。

所以鳩摩羅什大師曾經在高僧傳裏面提到的,印度語文的佛典用字遣詞很重視「宮商音韻」,而中文卻無法找到相應的翻譯方式。不過中國佛教確實是把印度這套聲樂朗誦方式傳承了下來,成為中國佛教文化一個重要的特色。事實上,這套所謂「梵唄」的文化,也不僅是北傳佛教的中國才有,南韓、日本也都有,而南傳佛教的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也是有的,甚且是西藏的藏傳佛教,更是一個重要的修行方式,代代相傳。佛典也以各種語文形成多種唱腔流傳於世界各個角落。但是這種流傳於世界各國的「梵唄」卻未必是完全承自印度,以中國佛教來說,早期佛教傳入的時候,也就是漢魏初期,是以印度佛教的傳承為主,但是真正屬於中國佛教的唱腔,是要到曹魏時代的陳思王曹植,他曾遊覽位於今天山東省東阿縣的魚山,聽到了天空傳來的梵唱,非常喜愛這種曲韻,就把它記錄下來,流傳後世,這就是著名的「魚山梵唄」。曹植後來被尊為中國佛教梵唄的初祖。魚山梵唄後來在中國唐朝時期失傳,然而卻隨佛教東傳,南韓與日本都有以魚山命名的梵唄,並仍尊曹植為梵唄的聖祖。

事實上,印度梵文、巴利文的語言形式,確實與中文有別。到今天斯里蘭卡也保持了屬於早期佛教風格的梵唄,而尼泊爾的尼瓦族(Newary)則保存梵文經典的與梵文的梵唄,但這些地方,包含南傳佛教的佛教國家,與部分西藏佛教地區,迄今仍需要學習梵文或巴利文。惟獨中國因為唱腔淵源不盡相同,形成了自己的梵唄文化,因此中國佛教形成了獨特的形態。

二‧以傳播為主的佛教梵唄
前文講到,佛教梵唄原來在印度是用來教習佛典。佛教的教義可分成三大部分,即聲聞乘與菩薩乘,還有無上密乘。梵唄在聲聞乘來說,主要用途就是背誦與思維。但在菩薩乘裏面除了具有聲聞乘的功能以外,特別有其他的功能,也就是「悟入法義」的修行功能。原來佛教裏面有為數相當的信眾是不識字的,但能夠令他們聽經聞法,能夠開顯佛性,所以就有了「以音聲來作佛事」巧妙的修行方式。

大家都知道大乘佛典是用梵文寫成的,但事實上,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強制要求佛經要用梵文寫成,反而提出,基於傳教的需要,各國地區的語言都可以用來書寫佛經,傳達佛教的訓示,藉以打破當時用來服務統治階級的主要語言——梵文獨尊地位,也讓佛教能夠迅速普及於民間,做好向下扎根的工作。所以一開始,很多佛典包含大乘佛典在內,都是用巴利文與民間語文來傳遞的。直到後來印度加膩瑟迦王的時代,才大量使用梵文來轉寫這些經典。之所以用梵文寫成,原因除了要渡化婆羅門與統治階層以外,還有特別的原因,就是梵文寫成的詩歌比較嚴謹,而音韻美好。這種屬於「梵唄」的文化,後來也成為「聲明」的一部分,不僅是文學作品,更特殊地結合了音樂,讓眾生樂於聽聞的佛教文化。最成功例子就是馬鳴菩薩在華氏城的佛教詩歌《賴吒和羅曲》,這首詩歌因為太感人了,竟然讓華氏城的五百王子開悟並出家修道,國王害怕這首詩歌讓所有的人民聽到了,大家通通出家修道去,就宣布該曲成為「禁樂」。這首曲子在中國佛教已然失傳,但在日本佛教的天台宗還保留著。由此可見,詩歌的傳播力量,在古代也是驚人的。

由此我們也知道,當有一種不同於梵、巴的語言在傳唱佛教的詩歌,這就意味佛教已經傳入了那個地區,佛教就是這樣,從印度唱到了中土,向南唱到了斯里蘭卡、緬甸、東南亞,跨過了高山來到西藏,越過了大海來到日本,今天更橫過了半個地球,到了歐美,遠赴了非洲,成為了全球化的一種趨勢。

●普天之下,只要是聽到唱誦的聲音,就不難找得到佛教的寺廟和法師,與信徒的蹤迹了。
●過去印度的佛教是以一種具有音樂性朗誦方式來唱出佛陀的經典,稱為「梵唄」。
●佛經的體制大體上分成「詩歌體」與「散文體」兩種,散文體也多半套用詩歌體的唱誦方式來進行。
●流傳於世界各國的「梵唄」未必完全承自印度。
●曹植被尊為中國佛教梵唄的初祖。南韓與日本仍尊曹植為梵唄的聖祖。

  1. 有些信眾是不識字的,佛教就有了「以音聲來作佛事」的修行方式。

六祖壇經偈頌梵唱(CD)
主唱﹕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出版﹕香港佛光協會


3. 不揀擇.學放下Go to Issue Menu
聖一法師 口述 寶林禪寺眾弟子 恭錄

——六祖壇經云﹕「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古來高僧大德,有些教人看話頭,一言半句都是話頭。有人問多福禪師﹕「如何是多福﹖」禪師答﹕「多福一叢竹。」學人不明,再問。禪師答﹕「一莖兩莖斜,三莖四莖曲。」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一揀擇就一莖兩莖斜。不揀擇,道在目前,竹報平安,亦復如是。動便飛去,不動還在眼前。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不揀擇,處處安樂。萬法不揀擇,萬法一如。
  甲申年十一月十日(2004年12月21日)
                      雲居山  東禪堂
※ ※ ※ ※ ※ ※ ※
  人命無常,呼而不吸就命終。
  學放下,放得下自己作主,放不下業力作主。
  平時放下急時用。
  有福不享,不受果報。
  放得下、作得主,臨命終時,遲一步走就遲一步走。
  放不下就由命運作主。
  (丙子年八月十八日 寶林禪寺 早堂開示)

4. 與佛法有緣 真善而美Go to Issue Menu
撰文/格維斯

佛陀曾到訪古印度憍薩羅國一個小鎮,鎮上迦摩羅人向佛陀求教﹕有不同的宗教家、哲學家曾來到,宣揚自己的教義,排斥其他教義,他們不知誰是誰非。於是佛陀說道﹕「你們的疑問、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你們的迷茫是在應令人產生疑問的地方生起的。迦摩羅人啊﹗你們要注意不可依賴傳統、承傳、傳言,也不可依賴宗教典籍,也不可依賴理論或推理,也不可依賴事物的表象,也不可依賴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依賴如此想法﹕『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的、有過失的、智者所譴責的,奉行時會帶來傷害、痛苦的,你們應革除它……而當你們自己確知某事是善的、無過失的,智者所稱許的,奉行時會帶來利益、幸福的,你們應信受它,安住其中。」(《增支部經》)可見,佛法所指向的信仰目標,並不是由迷信、非理性而獲得﹔反之,是要經自己努力,理性地考察才可逐步邁進。

上述佛陀所示探求真理的方法與態度,就好比一位優秀的法官在審理案件時,不會任憑臆測,或只看事物的表象﹔亦不會單靠雙方律師的陳詞(各自都說自己是對,對方是錯)﹔相反,他會對控辯雙方所提的案情、證據,經過深思而又全盤的考慮後,並自己確知其判斷是合乎法理公義時,才會獨立地作出結論。

  由此可見,佛陀宣示的法有兩種可貴的特質﹕(1)用理性的態度可以認知它﹔(2)這個法是善的、美好的。正因為具有如此特質,所以佛教那麼重智慧與慈悲。佛教的理想修學者就是要不斷磨練並運用自己的智慧,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一切他能幫助的眾生。希望他們最終也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佛陀將這境界名之為「涅槃」。佛教徒確信幫助他人是善的,是美好的。佛法的珍貴在於能令人漸次地達至圓滿的真與善。當修學者有多一份的「真」與「善」,多一份的「美」便伴隨而來——內心和諧、自在之美。


5. 來稿選粹 病與佛Go to Issue Menu
撰文/文秉懿  從事教育工作

我一直不相信宗教,要作出客觀解釋時,可以搬出一百個理由,提出一千項質疑﹔要作主觀結論,一句「沒有緣分」就解決一切,乾淨俐落,還帶點玄機。不過對於幾大宗教,我感覺最友善的還是佛教。幾年前一場大病,信佛的朋友提議我每天念誦佛經。我反駁她,生病不是應該看醫生嗎﹖她解釋﹕「每人都與佛有緣,你患病是個接近佛的機會。」我覺得一試無妨,開始每早念《心經》和《大悲咒》。

對於《心經》,還可以望文生義,勉強解釋小部分內容﹔可是《大悲咒》就一句不懂了,只是跟著錄音帶鸚鵡學舌。我問朋友,這樣念下去,有什麼作用﹖她只勸我繼續念,其他事情不用管。後來我進醫院,把經文也帶去。

有一回醫生巡房,見到經文,好奇問我是否佛教徒。我否認了,要是念幾趟經文就算作皈依,那不是過於簡單嗎﹖我問醫生,對佛教有什麼意見。他說,宗教可以令人心境平靜,而這種心情正是病人最需要的。心念太雜,服藥也是事倍功半。他對我語重心長,勸我不要過於執著,學習寬恕。我覺得他的說話有道理,於是嘗試按下雜念。不要想著賺錢了,虛榮繁華,始終要消逝。不﹗口袋空虛,心裏不踏實。來﹗念一遍經。別老記著人家的短處,責怪他對我不起的地方。不﹗有仇不報非君子,以德報怨,談何容易﹗來﹗念一遍經。每當我想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我就念經。過了一段時間,心情開始靜下來,健康亦漸漸恢復過來。

病癒以後,我「忘恩負義」,把念經的事丟在一旁。我湧起犯罪的感覺,跟朋友談起此事,她淡然說﹕「開放自己,始終有一天你會走向佛陀。」

我等待這時刻。

Go to Issue Menu6.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盂蘭放生法會
8月12日上午11﹕00至下午2﹕00
上午10﹕30北角東渡輪碼頭集合
每位180元

梵唄班(收費每課程12節100元)
周六下午2﹕30
妙慧法師主持

念佛晚會
周日晚上7﹕00
妙慧法師主持

瑜伽及北傳靜坐班(收費每月250元)
周六上午9﹕30
黃耀光居士主持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7. 預告:8月30日星期三

專訪張櫻琴——邂逅唐卡,改變了她的藝術生命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