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卷首語  播種人
撰文/文心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曾經有這樣一位「前衛青年」李叔同:他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又是中國油畫、廣告畫、木刻的先驅。他年輕時曾赴日本學習油畫與西洋音樂,並組織春柳劇社,主演了《茶花女》等西方名劇。回國後,作為一位中西方文化的「播種人」,執教於天津、上海等地。他提倡寫生,大膽的開始使用人體模特兒﹔組織洋畫研究會,倡導美育﹔組織文美會,主編雜誌等等。在當時閉關保守的中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藝術、文化與思想浪潮。這樣一位用現代語言來說不折不扣的「前衛青年」,卻在中年時斷然放下一切,遁入空門,成為一代律學宗師,他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的故事,常常會引發我們很多的思考﹕佛教中究竟有什麼可以吸引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才子投身其中呢﹖佛教真的只是老公公老婆婆才會信仰的宗教嗎﹖抑或只是為死去的人超度亡魂才派得上用場的宗教﹖佛教與科學是相互對立的嗎﹖佛陀的智慧能否使現代青年人受益﹖……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找尋的。念科學出身的陳裕皇似乎找到了答案,也同時身體力行地做一位播種人,在青少年心田中播下佛陀智慧、慈悲的種子,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培養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有國際視野的人才」而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衷心盼望有更多這樣的「播種人」從事生命教育。

Go to Issue Menu2. 陳裕皇的搭橋之路 ——科技部門經理轉職教佛學
撰文/張華 攝影/ 馮剛睿 插圖/小子

有一個這樣的佛理故事﹕天正下著大雨,有一個小朋友,看到地上的螞蟻正蹣跚向前爬行﹔他看了不忍,就從附近找來樹葉,為螞蟻搭成橋樑,好讓螞蟻渡過。

陳裕皇在一所中學教佛學,教導的是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同樣是蹣跚前行,他仍願意替學生們搭建一道橋樑,在佛光中讓他們渡過。

一切只源於一顆慈悲心。

這個故事,是陳裕皇念佛教小學時聽過的,雖然年少的他沒留意當中的道理,也從沒想過要教書,但種子卻悄悄地植根於心中。

陳裕皇念的是佛教小學,然後是天主教中學,後來進了專上學院,念物理。畢業後在一家地質勘探公司當電子技術員,經常要出海工作﹔雖然偶有風浪,但還是很享受海洋的寧靜,在自然的世界裏,他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自由世界。

其後,陳裕皇不斷進修,在香港念完碩士後,繼而再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念應用地球物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Applied Geophysics)),一心要在這行發展。從波譎雲詭的海洋,走到另一個踏實的海岸,才發現世界的廣闊。「那是1995年,我大約30歲,留學期間,可以接觸不同國籍的同學,有同學問我香港的獨立問題、自由問題,我也對其他國家有更多了解,這些都是我平時沒有想過的。那時我才多跟別人談天,多看世界新聞,多了解自己地方的事情。」陳裕皇說,一張黑實的臉上掛著率真的笑容。

先「解」後「信」 不皈依

翌年畢業,他回到舊公司工作,負責數據分析和管理的工作,出海的時間多了,但收入也更豐厚,前路看來是挺理想的。一次放假,他無意識地搖了一個電話,便參加了一次「希望工程」的貴州探訪團。「可能我怕悶吧,我最怕就是沒事做,我又沒結婚,朋友也不常見,有時放假無事也會找點事做。」他笑說。雖然訪問團要全程吃素,他拍一拍心口說沒問題,這就上路了。在旅程中他認識了紹根法師的徒弟,也是志蓮淨苑的員工﹔那時因為志蓮淨苑即將開光,對方就問他有沒有興趣當義工,陳裕皇一聽,又是拍一下心口就答應了,就當做社會服務。

一個人的世界,開始融進眾人的世界。

當義工期間,雖然曾有師兄建議他皈依,但他這次卻沒有答允。他認真地說﹕「我曾跟師兄討論過有關佛理的問題,例如佛教講『信』(信先行)、『解』(明白)、『行』(實踐)、『證』(體驗道理),但我就好堅持要『解』先於『信』,先理解了才去信,否則我有那麼多基督教朋友天主教朋友,人人叫我信了才說,那怎辦﹖」儘管心裏有很多疑問,他仍繼續在志蓮淨苑幫忙,更報讀了一個四年的佛學課程,因為他想解開心中的疑問。

失落博士 念佛學

能夠正式研讀佛學,其實也是一個機緣,時維2000年。

那時經常出海到中國海域工作的陳裕皇,本來想跑到中國念地球物理學的博士課程,卻因公司不同意而告吹﹔這邊廂失落了,卻換來了讀佛學的機會。「可能因為接觸多了,確認佛理是正面的,但又有好多疑問,剛巧又失落了讀博士的機會,我便決定專心讀佛學﹔其實選修四年的課程也是有一點爭勝心,因為我想令自己能繼續下去,我不喜歡半途而廢,所以即使邊工作邊讀書較辛苦,有時出海不能上課,我便請同學幫忙在課堂錄音,然後帶回船上有空時聽,幸好老師和同學都很支持,就這樣堅持下來。」

直至二、三年前,陳裕皇正式皈依佛教,想來還是經過一番掙扎。他笑言,因為一般人都覺得佛教是公公婆婆才信的,要他信佛教,像是格格不入,又恐怕自己會因而變得暮氣沉沉。「可能這正是現今佛教遇到的問題﹕如何才能吸納一些年輕人﹖所以後來我就幫老師搞了一些小朋友的佛學班。而我也不再執著於『信』與『解』的問題,因為如果你不踏進去看,是不會看得清的,就像在門外看一樣。當然這也得看你的機緣。」

要令念科學的人相信佛教,可能比其他人更難。念科學出身的陳裕皇則認為,其實科學與佛學,同樣都是追求真理﹔不過前者追求的是物質真理,而後者追求的是精神真理。而且大家都講求實踐,要求知行合一,並非只停留在純哲學層面。

轉任教師 播種子

人的世界,與佛的世界,如何相連﹖

畢業後,老師建議他講解佛學初班,略一猶豫,行嗎﹖也好,便試著做了﹔然後又幫老師搞小朋友的佛學班。這時,一直在公餘才從事佛教事業的他便想到,可否多做一些更長遠的工作﹖一心想把全職工作轉為自由工作(當時他已是公司部門經理),卻無意中在網上找到一份任教佛學的中學老師工作,其後更獲學校破例聘任,但要補讀教育文憑課程,這已教他感激萬分﹗去年,他便正式辭掉工作,轉職志蓮中學老師。薪金雖然大幅減少,但他並不介意,更把月供九千元的房子賣掉,轉買一間較便宜的,月供四千多元,也能應付,他慶幸自己家庭負擔不大,家人也習慣了他的「荒謬」行為,他只認為這是值得的。

陳裕皇任教的學校專收有學習障礙的學童,像自閉症、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症等,對初執教鞭的他而言顯然困難更大,但他認為這樣更有意義。這正是佛家所講求的慈悲。「教書是對慈悲的一種實踐,也是播種的工作。能相聚在這裏都是大家有緣,我會盡力去幫助他們,其實這裏的學生是挺純良的。」他笑說,更寄望五年後,可以進一步做一些培訓接班人的工作,畢竟能任教佛學的中學老師不多﹔而五年後,他說可能會做一些佛學的翻譯工作。

陳裕皇在訪問中常笑說自己幸運,讀書如是,信佛如是,就連自己的故事也沒什麼特別。都是平凡眾生,卻也可以成為人間亮光。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 初執教鞭,在「敬師節」上收到學生的卡,陳裕皇有說不出的喜悅。
    • 自言脾氣不大好的他,自學佛後,人也變得平和了。
    • 他直言未摸到教書的竅門,但會以朋友身分跟學生相處,給他們講一些經驗或佛理故事。
    • 陳裕皇生於一個傳統的潮州人家庭,家裏會裝香拜神,但沒固定信仰。

Go to Issue Menu3.醫心佛緣 紅豆沙激發求生意志
撰文/勞永樂

行醫超過四分一世紀,見慣生老病死,有時恐怕自己變得麻木不仁。但這天飯後來到一家甜品店,老闆力薦剛剛煲好的紅豆沙,盛情難卻,要了一碗,邊吃邊憶起一段紅豆沙故事。

有研究說八成至八成半的疾病,一是根本無法治癒,一是病人自身機能打勝仗,醫生充其量只能在一至兩成患者身上發揮救死扶傷的功效。我倒也同意,病人的求生意志,很多時勝過醫生處方的針藥。

記得多年前診治一位老婆婆,好不情願被家人送進醫院,每天吃藥、打針、抽血數次,依然未見起色,竟萌生死念。老嫗內心戚戚然,心想與其苟延殘喘,連累子孫,不如早日自我了斷。於是拒絕所有治療,只肯喝水。未幾,整個人變得瘦骨嶙峋。

有天巡房,實在於心不忍,於是對她說﹕「我佛慈悲,有好生之德,你又何苦活受罪呢﹗快快告訴我你一生最愛吃什麼﹖」但老嫗毫不理睬。在子孫期盼眼神的莫大壓力下,我出了主意﹕「給她紅豆沙,只要沙,不要豆殼,且要夠甜。」

紅豆沙來了,但老嫗良久才肯張口,我用小匙把第一滴紅豆沙瞄準舌尖,一擊即中,藉此誘發她對甜的味覺反應。舌頭轉了一會,她再把嘴微張示意﹕「我想吃。」如是者每天三劑紅豆沙,老嫗終於開始再說話,再吃飯。結果,多活了四年。

我開的「藥方」,非針非藥,而是利用甜的紅豆沙化成葡萄糖,補充人類腦袋可用的唯一能量,改變她絕食引致低糖、腦子不靈光、情緒不穩等惡性循環。

人生在世,病苦無可避免。但只要抱有一絲希望,還是可以多享兒孫福。

Go to Issue Menu4. 錢孔觀法 我要走至穹蒼的背後
撰文/李師成

「無論是虛榮或是繁榮,一切都會變成過去。」
——張愛玲

當今很多胸懷大志的年輕人都希望加入投資銀行的專業。除了要跟來自美國長春藤及英國牛劍的精英一較高下之外,以千萬元計的花紅和奢華刺激的生活也該是主因吧﹗我在香港投資銀行還在萌芽階段已經加入,現今仍是兩項投資銀行基金的董事。二十多年來目睹了金錢遊戲駭人的變化。

當然,同事們很多都是幹勁沖天、滿腹經綸的才人,但還免不了要整天和工作壓力周旋。跟同事們夙夜匪懈、不眠不休的同甘共苦,現在還歷歷在目。我更懷緬公餘酒後放歌,站在酒吧桌上朗誦Robert Burns和Oscar Wilde的美好時光。

漸漸地,識飲識食、周遊列國、談文說藝便成為工作以外的調劑。生意順風順水的時候,你真會覺得生活是何等充實,何等富足。但慢慢地,經濟學裏的滿足遞減定律及佛家八苦裏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便會產生作用。浮華的背後,煩惱竟如萬丈盤絲,擾人不絕。物質方面,我光顧了巴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米芝蓮三星餐廳,我從舊文華酒店時代已幫襯亞曼尼,我對紅酒及雪茄的認識可算是準專家級,但又如何﹖千帆過後,你便知道佛家「色(物質也)即是空」的厲害。

今天我對物質的眷戀已日漸轉淡,少數叫我放不下的世間法反而只包括文藝了。我不得不承認,大名家的現場演奏,例如最近在香港的Martha Argerich和Vadim Repin的貝多芬協奏曲,某些樂段的演繹,真能令人神遊物外,產生類似禪定的內觀自在及現觀法界之感觸,但對生命的啟悟畢竟來得朦朧而輕淡,既不透徹亦無究竟。

(四之三)

Go to Issue Menu5.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念佛晚會
逢周日晚上7﹕00
主持﹕妙慧法師

佛學講座
逢周日上午9﹕00
主持﹕傳慧法師

南傳靜坐班(慈修禪)
逢周六下午2﹕30
主持﹕法護法師

互動佛學研習班
逢周六下午2﹕30
主持﹕倪啟瑞居士

瑜伽及北傳靜坐班
逢周六上午9﹕30
主持﹕黃耀光居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查詢電話﹕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6. 香港點睛

 講座﹕《大智度論》/主辦﹕佛教法相學會

 講者:陳國釗居士
日期:10月23日(星期一)下午5﹕30
地點:香港大會堂高座八樓演奏廳
查詢:2771 8161

『菩薩行動』之喜悅人生禪修營

日期:2006年 10月25至30日(六日五夜)
地點:弘法精舍──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發業里
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贊助:愛心聯盟有限公司
查詢:2498 1638

www.buddhism.hku.hk/news.htm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8. 預告﹕10月25日星期三

俞如﹕〈心靜的感覺真好——兒童禪修初體驗〉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