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卷首語 不懂佛學,難以領悟中國文化之奧秘
撰文/淨因法師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共為中國增添了三萬五千多個新詞彙,以表達佛教獨有的觀念。據統計,我們每說五分鐘的中國話,就一定會使用到佛教詞彙。換而言之,如果不懂佛教,就很難真正明白中華文字之奧秘。譬如說,一般人把「天花亂墜」看成是「信口雌黃」的相似詞,用以形容因言詞太過巧妙動聽而使人感到有點不切實際。各種現代字典在追溯這一成語的來源時,標準的解釋是﹕「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感動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為什麼佛祖講法講到天神感動時,讓天女散花,而不是讓她們散寶石或美元呢?而且「天花亂墜」與「信口雌黃」又有什麼內在聯繫?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了解佛教的義理。

人們因事事執著而處處障礙。佛陀一生運用各種方法講解佛法,最高境界就是引導人們領悟無常的道理,以便破除執著,隨緣自在。因此,「無常」成為佛教最殊勝的法,三法印之一。而鮮花雖美,但很快凋謝,最能使人領悟人生苦短、世事瞬息萬變這一「無常」的道理。因此每當佛陀講法快要完結之時,天女散花,不是表示天神感動,而是以形象的手法表明聽眾領悟到無上甚深微妙法——「無常」這一道理而歡喜讚歎。這種既微且妙的法,非常人能表達、理解和相信,因此,「天女散花」逐漸衍變成「天花亂墜」,最終成為言詞精妙到難以令人置信的代名詞。

同樣,若不懂佛教,很難全面了解中國人的習俗(如臘八)、哲學(如程朱理學)、音樂(如敦煌舞蹈)和文學(如明清小說)。難怪不少學者認為,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他不懂佛學而寫不下去了。因此,史學家范文瀾晚年總結他一生研究心路歷程時無不感慨地說,在中國歷史上,佛教和文化關係如此之深,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文化。

Go to Issue Menu2. 佛學的民俗化﹕佛門弟子也要過年
文/岑逸飛 圖/小子

「佛學的民俗化,是傳播佛學一個必然過程,為使佛學基本理念簡單易懂,深入民間,便不得不對原始佛學從形式到內容作了改動。逢年過節,佛弟子也參與其盛。佛弟子過年,一方面不忘生活中的修行,但過節的心情則相同。他們過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到寺院禮拜千佛名號,希望得蒙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被,消災而增福慧。

佛學民俗化以便傳播

印度佛學在中國傳播,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可說是佛學「中國化」的歷史。初始傳入中國的佛學,帶有濃厚的西域色彩,但為了與中國本土文化相適應,漢魏六朝時先是比附黃老、迎合玄學,一般民眾對佛學感興趣的多只限於因果、輪迴、靈魂不滅等,對佛學深層的哲學思維未能觸及。

佛學在哲學層面與儒、道兩家的相互滲透和接軌,從天台宗、華嚴宗到其後演化至禪宗,只是佛學中國化的一面;另一面則是佛學在中國的民俗化。這種「民間佛學」,在宋代經歷一次脫胎換骨的轉型。宋以後,中國佛學更多表現為民間宗教樣式,不太重佛學的思想精髓,較着重講因果報應。

但佛學的民俗化,也是傳播佛學一個必然過程,為使佛學基本理念簡單易懂,深入民間,便不得不對原始佛學從形式到內容作了改動。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社會,不識字的下層民眾居多,難以祈求他們精研佛學。一般信徒的信仰都是功利性,拜佛也不過想求得豐年、子女平安、祛災療病、發財和工作順利而已。

談起中國民俗,中國人最重視過農曆新年,即春節,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由虞舜興起,當時舜在正月初一即天子位,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此後人們將這一天當作歲首。
中國古代以農立國,「節慶」其實是農業社會一種休閒活動,而其時間安排,與歲時、節氣密切相關。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而所謂「節」,正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應用在人身上,便是連通自然節奏與人生命運的「節點」,使節日形成一定程度的昇華。

「臘八」的起源

古人的春節是長假期,從「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日開始,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才結束。從先秦起,臘日已被視為春節前奏,最早源於古代臘祭。古人每當農產豐收,便認為是天地萬物諸神助佑,舉行盛大報謝慶典,稱為「臘祭」。

最初「臘日」並沒有規定在十二月初八日,但自佛學傳入中國,也要正視這種民俗,因此到了南北朝,隨着佛學的影響擴大,才開始規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因為相傳這天是佛陀成道日子,其典故謂釋迦牟尼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幸好遇見一位牧女,送他乳糜充饑,體力得以恢復,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初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信徒以米加果物煮粥,屆時供佛,稱為臘八粥。

如今春節所吃的臘八粥,多選用八種主料,八種佐料,與臘八的「八」字脗合,意喻吉利,主料以豆、米為大宗。此粥不但有益身體,分送親友也有分送祝福之意。

再看春節最後一天,即「元宵」,其得名取自「元」月的夜「宵」,也就是十五日的晚上。而元宵由來,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跟古代祭祀太乙神(是「天帝」另一稱呼)有關;另一說源自道教,指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是天官生日,百姓在這天張燈結綵,取悅神明;還有一說與佛學有關。

元宵的由來

據《佛教大辭典》:「點燈,放夜也。漢明帝時,佛法初東漸,攝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角力勝之,明帝於上元燃燈,以表示佛法大明。後代效之。」這裏提到的攝摩騰和竺法蘭是印度兩位僧人,帶着馱着佛經佛像的白馬來到中國,東漢明帝親自恭迎,燃燈拜佛,並且建寺取名為「白馬寺」,卻引起道教抗議,於是明帝讓道士在白馬寺與兩位僧人比法,結果僧人勝了,此後明帝下令所有人每年正月十五日務必慶祝,以示對佛法崇敬。

佛學的民俗化,逢年過節,佛弟子也參與其盛。佛弟子過年,一方面不忘生活中的修行,但過節的心情則相同。他們過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到寺院禮拜千佛名號,希望得蒙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被,消災而增福慧。

春節的除夕夜,許多信徒也「圍爐」,與法師團圓吃年夜飯,聆聽宗長開示,並且由住持賜大眾香板,象徵一年業障消盡。香板在禪堂為警策修行的木板,形如寶劍。除夕打香板正是要警策新的一年更要用功用心在每一個當下。

跟着便是向諸佛菩薩辭歲,也向師父辭歲,感恩師父教導,祝福師父法體康泰。辭歲後是朝山禮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能讓人身心清靜,增長福慧,又可為家人親友祈福。

到子夜十二點,寺院鐘聲響起,敲鐘一百零八下,一方面為眾生祈福祝禱,一方面也是迎接新的一年。叩鐘涵義,「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敲了新春開年的平安鐘,象徵一年之始,然後信徒就可進入大雄寶殿「燒頭爐香」。

總而言之,春節假期,與其讓時間在電視前、牌桌上或者筵席間度過,窮極無聊地虛度時光,何如到寺院禮佛,吃個如意齋,點一盞平安燈,莊嚴而又吉祥。

Go to Issue Menu3.禪宗公案 止小兒啼
撰文/李潤生

慧能南禪南嶽懷讓一系,由懷讓先傳道一;馬祖道一有三大弟子,一者是大珠慧海,二者是百丈懷海,三者是南泉普願;另有在家弟子,以龐蘊居士最為有名。
僧問道一:「和尚為什麼(要)說『即心即佛』?」老師道一答言:「(目的是)為(了)止(息)小兒(的)啼(哭)。」

僧又問:「啼(哭)止(息之)時如何?」師云:「(將說)非心非佛。」

僧再問:「除此二種人(外,更有)人來,如何指示?」師云:「向伊道不是物(按:此指自性本自離相,不能以一物視之,所以要向他說:並無一物可得)。」

僧最後問:「忽遇其中(更有)人來時,如何?」師云:「且教伊(他)體會大道。」

如是四種接引,前三是方便,隨緣施教,因病與藥,後一是宗趣,對任何人都是以教他「體會大道」作禪悟的最終目的。「體會大道」即明心見性,開啟本自具足的生命智慧,展現自有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與諸佛聖者無異無別;無論是說「即心即佛」,或說「非心非佛」,或說「不是(一)物」,其宗趣無不同一,即是「教伊體會(自性)大道」。

「即心即佛」之說,雖出《華嚴》,實見於《壇經》,所謂「一生心若嶮,佛在眾生心;一念悟若平,即眾生自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愚迷之人,如迷途小兒,狼狽啼哭,心外求法,不知佛外無別心,心外無別佛,不知諸佛菩提般若之智,世人心中本自有之,迷人不見,外覓三身如來。因此先知先覺的前行者,教以「即心即佛」,於是佛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非由外爍,只要識心見性,頓修頓證,即時豁然,自成佛道。即從此義,說「即心即佛,為止小兒啼」。

Go to Issue Menu4. 遊心法海 森林裏的成道者
撰文/賴靜涵

前面提到了部分的佛陀成道故事,這裏則繼續補充成道的過程:

巴利文《中阿含經》記錄了一段佛陀回憶成道前的森林生活,他說森林裏的環境荒郊野外的,那真的不是人住的,人常常會感到寂寞難堪,孤身可畏,樹林裏好像有妖怪那麼可怕,常常會讓修行人因此而無法入定。假如是身口意業不夠清淨的人,常會招來恐怖的心理,看到讓自己感到恐怖的景象:有時候野獸群來回不定,孔雀把樹枝折斷,就連樹葉掉到地上的沙沙作響,都會讓人內心感到恐怖。所以當時的悉達多太子,就常常想辦法安住身心,克服恐怖。他的方法就是站起來,來回走動,讓身心能夠回復平靜,假如恐怖的心出現時,還在來回走路的當下,他就靜止不動,保持姿勢,或者乾脆就坐下來,直到恐怖的心理解除為止。然後又開始繼續禪修,讓心集中於一點。悉達多太子因為這樣,慢慢地專心而且鎮定,終於能夠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達到了「非想非非想」的清淨的境界。

就在那一晚上,悉達多太子集中精力,在晚上獲得了所謂的「三明」(Vidya),就是三種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子獲得了宿命通,他回憶起過去世的生命,觀照到了眾生的行為而招致輪迴,看見了惡行惡報、善行善報的情況。然後就是發現了所謂的四個真理——「四諦」,也就是後來稱為的「四聖諦」,佛法的根本理論。他知道了人從愚昧而引發了生死輪迴的過程,此即「十二個因緣」,造成人們進入生老病死,一直在這個圈裏打轉,無法脫離這種不自由、痛苦的漩渦的主因。他知道了一切真相,知道了來龍去脈,因此也明白,只要能夠不輪迴,就可以不必再痛苦,自己不必再投生,這樣就能完全自由。如此一來,完全解脫的理想就獲得了實現。太子知道這就是他所要的,只要能進入無上的寂滅,就能獲得很久遠以前(無始無明)、毫無束縛、輪迴以前的那種最高的「寂滅」。

忽然之間,太子獲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知道自己已經獲得了最大的成就,此生就是最後的一次輪迴,以後再也不會投生,自然就沒有了輪迴了。悉達多太子因此成道,修成佛果。

(十六)

(按﹕這是最後一篇屬於佛陀成道的文章,往後開始講述佛陀與佛教的傳法故事。)

Go to Issue Menu5. 佛教小常識 四大節
文/知歸 圖/小子

禪林以結夏、解夏、冬至及年朝為四大節會。當中結夏、解夏為印度佛制,冬至及年朝是中華俗節。結夏、解夏為僧眾在雨季安居修行二大節會,僧眾在解夏後,得受法臘(即法歲)。在中國,冬至是一陽的開始,年朝(即正月初一)為四序的啟端,世俗對此二節甚為重視,故中土叢林亦隨宜祝慶迴向,祈求四時之安寧、梵剎之隆興。在此四大節中,禪林會舉行重要的行事儀式,如四節眾寮諷經、四節巡寮、四節上堂及四節秉拂(即說法)等。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東蓮在線 www.buddhistdoor.com

新春延生普佛法會
日期﹕2月17-19日晚上7:00
主禮:苑長妙慧法師暨眾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香江點睛

除夕普供;普佛普茶
  日期:2月17日(周六)上午8:30、下午6:00
  主辦:志蓮淨苑
  主持:法師領導
  地點:九龍鑽石山志蓮道5號
  查詢:2354 1888

大除夕延生普佛,監齋菩薩祝儀
日期:2月17日(周六)下午5:00
主辦:竹林禪院
主持:法師領導
地點:荃灣芙蓉山
查詢:2490 3392 / 2416 6557

歲晚除夕普佛
日期:2月17日(周六)下午7:00
主辦:香港觀宗寺
主持:覺光法師
地點:新界粉嶺置福圍12號
查詢:2669 3578

第42屆佛學星期班
日期﹕3月11日(逢周日)下午2:30
主辦﹕三輪、世佛、法相學會
主持﹕資深講師
地點:九龍佐敦道18-24號鴻運大廈14字樓 G-H座
查詢:2730 0572或登入www.dhalbi.org

Go to Issue Menu9. 預告﹕2007年2月21日星期三

俞如﹕〈佛寺巡禮﹕寶蓮寺〉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