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和尚與科學家,是一是二?
撰文/清河

名相雖是假立,但活在俗世間,又有誰真正可以做到如「巖頭默然,踏翻盆水而去」呢?只要有認知和概念,事物便會被安名立相;只要有人聚居共處、互相溝通,環境所出現的東西就會不停地被分門別類;久而久之,文明與觀念根深蒂固,社會在日益發展的過程中,人與事又再衍生出更多的名相來,一切就這樣變得無窮複雜了。

不論是哪一種行業、哪一個機構,都有它自己的幹事規則、工作文化。你要幹那一門職業工作、辦那一樣事務,都要在設定的規範中活動。如果馬修‧李卡德原先踏足科學的出發點是為了求真的話,那便難怪他會放棄科學家的工作而出家為僧了。出家可以讓人擺脫許多俗世的層層繁瑣,給人更多空間去直接體驗自然世界的本來面目。他雖然再不負著科學家之名,卻全沒失去尋求真相真理的科學精神。在解脫之道上,一個僧侶不但能夠最直截了當的去用心來觀察萬物,更可以親身體悟當中的意義,從而再將所領畧得來的與世分享,善利眾生。

上次法師訪港,筆者有機會一覽他私人輯錄的攝影作品,當中的每一張照片,都傳送著他在當刻活現的感觸,給我的感覺恬然自在,若有所悟。是科學家、藝術家或攝影家都不重要,得沾一個僧侶純真無著的喜悅卻最難得!






撰文/張華 攝影/馬修‧李卡德

父親是著名法國哲學家兼政治評論家,母親是藝術家,自己又以優異成績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一切都美滿得令人羡慕……他卻選擇在人生最燦爛的二十五歲放棄當科學家,前往遙遠的印度出家修行,那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他的名字叫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其後他跟父親展開一場對生命的對談,並記錄成書《僧侶與哲學家》,成為海內外暢銷書。


馬修法師在西藏

這次,馬修法師應「何鴻毅家族基金」的邀請來到香港舉行攝影展,他以鏡頭去捕捉眼下喜馬拉雅山區的壯美,以及當地佛教徒的生活和別具特色的祭典,從最質樸的景象所呈現的正是佛家的靜濾的世界……

淨土

或許不是每位西藏人都詳細地了解整個教義和它所有的象徵意義,但是我不認為他們轉動法輪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一般的願望,像是財富或成功……我認為對他們而言,主要就是不斷『累積功德』,為的是淨化他們意念的河流,加強流向智慧的正念。所以他們會做大禮拜,尊敬地繞著神聖的古蹟,在寺廟中供養油燈。」

(《僧侶與哲學家》第二節)

「攝影就是對美的頌讚。」馬修法師說。他嘗試以攝影,去開啟一扇既古老又跟現世息息相關的大門,讓大眾一睹這塊具有獨特文化的地方──即使喜瑪拉雅山區正面臨劇變──但仍保存了她最真實的面貌。他說:「根據佛陀的教導,佛的本源是存在於所有有情生物之中,在其質樸的心靈中,它不受外在的負面力量所影響,是至善至美的。」

早在一九六七年,馬修法師前往印度大吉嶺遇上其首位靈性老師康居仁波切(Kangyur Rinpoche),隨之學習七年並於老師圓寂後,再隨頂果欽哲仁波切(Dilgo Khyentse Rinpoche)學習十二年,使其走向內省的道路,並被賦予仁愛、智慧,和憐憫。馬修法師說:「這些年間,我把老師、修道士和習瑜伽者作為活用例子攝進鏡頭中,以他們自己去展現其所教導的東西,以信息傳導者本身去帶出信息,他們的作為正是他們本身,毫無二致,他們滿足並不僅僅因為愉快的感覺,而是源自其健康的心靈所表現的一種平靜、沉穩,和滿足感。」

馬修法師的攝影記錄了西藏地區佛教徒的生活寫照及該地優美的風光,引領觀者從外在的自然之美進入內在的心靈之美,喚醒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知道人類本來擁有的無盡的善良特質,猶如陽光的溫暖是伴隨著太陽而來的一樣自然。此外,作為一個在當地生活多年的修行者,令是次展覽能以一個少有的局內人的角度去詮釋一種色彩豐富,充滿想像的文化。透過照片,亦同時反映了馬修法師的生命與信仰,其工作的內容與形式之間最真實的連繫。

問馬修法師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些照片?他如是說:「根據佛陀的教導,有情眾生本來就擁有與生俱來的完美,只是它受到消極的情緒所掩蓋,一個人的心性,在自然狀態下,正是一種利他的仁愛和慈悲之心。所以,我喜歡那些能分享人性的和諧、堅強,和靈魂深處,以及能夠展現人性內在之美,並帶出希望的照片,這些正是我們所迫切需要的。」

 

禪悅

「正確的概念就是要認清我們需要做的事,或者不該做的事,為的是建立我們的快樂,從痛苦中逃離出來。」

(《僧侶與哲學家》第五節)

曾有人說,馬修法師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最快樂的僧侶。對此,他認為世上並沒有真正能量度快樂的方法,但從神經科學及心理學來說,確能顯示人們所經驗的正面情緒。

馬修法師說:「所謂快樂,其實就是一種來自健康心靈的豐盛的感覺,它不僅僅是愉快的情緒,而是一種平靜沉穩、深感滿足的理想的心靈狀態。佛教中就有一個詞『禪悅』(sukha),正是指一種能擁抱所有愉悅和悲傷的情操。一個快樂的人,會視貪、瞋、癡為毒藥,並修習出能夠利他的仁愛、慈悲和智慧。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明白,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的控制是有限的、短暫的、虛幻的,但我們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經驗世界的方法,雖然外在環境會影響我們,但我們的心卻可以把這些外部條件轉化成喜樂或痛苦,確切地說,我們內在的心性可以駕馭外部的條件。換言之,即使我們擁有全世界也不一定快樂;相反,在困苦中我們也可以保持堅強和平靜。」

他續道:「要能維持這種快樂,就需要持久地作心靈修練,以發展出優秀的人性,例如內心的平和、心識的警覺、利他的仁愛等。一個快樂的人,同時亦應該明白,快樂是與利他主義和慈悲之心分不開的,真正的快樂是源於一種善良仁慈的美德──就是全心全意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在未來的人生中,馬修法師謙稱,自己尚有一段遙遠的路要走,但他是享受這段靈性旅程中的每一步。他的足印,也許能叫人領悟。

何鴻毅家族基金

何鴻毅家族基金2005年在香港成立,一直致力於培育和提升文化藝術,以及推廣佛教思想。藝術享受能夠豐盛生命,釋放潛能,激發創造力,讓人們更能適當地去面對和處理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基金創辦人更深信全人教育、啟發互助互愛,和彼此理解的重要價值,都有助於個體和社群的成長。

因此,基金推動一項Intersection計劃,目的是把富有東方色彩的藝術,推廣至全球,同時,透過藝術,宣揚佛教思想,擔任現代社會及古代傳統智慧之間的橋樑,為現代社會及人民生活帶來和平、理解和愛,進一步推動以創造力提升人類發展的理念。

馬修法師慈善照片展及講座、禪修活動

A Compassionate Eye - an exhibition of  photographs by the Venerable Matthieu Ricard

主辦及贊助:何鴻毅家族基金

詳情:
展出馬修法師的攝影作品,他的限量簽名照片、海報、明信片及其最新著作 Happiness 將作義 賣用途,收益將直接撥捐「雪謙項目」( Shechen Projects)的香港分會Karuna Asia,作為亞洲地區的教育、健康及文化保劃之用。「雪謙項目」是馬修法師創辦的慈善團體,過去十年已在西藏、尼泊爾、印度等地興建及營運三十間診所和學校。

  1. 時間:3月19-24日
    上午9﹕00至晚上7﹕00
    地點:中環交易廣場The Rotunda
  2. 時間:3月27日-5月6日(公眾假期及學校假期休息)
    周一至周六上午9﹕30至下午6﹕00
    周日下午1﹕30 - 5﹕30
    地點:香港薄扶林道94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其他活動:由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辦,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馬修法師主持﹕

講座﹕
How to transform oneself to better transform the world
24/03/2007,
3:00-5:00pm

禪修﹕
How to settle into meditation practice
25/03/2007, 9:30-11:30am; 2:00-3:30pm
舉行地點﹕香港大學

查詢﹕2498 1638 / 2241 5080
詳情請登入www.hku.hk/buddhism/news.htm

Go to Issue Menu3.

蹋倒淨瓶
撰文/李潤生

百丈懷海禪師有弟子溈山靈祐,後開出南禪的溈仰宗。靈祐未開悟時,一日侍立百丈側。百丈問:「誰?」靈祐回答:「(是)靈祐。」百丈說:「汝撥鑪中有火否?」靈祐撥後回答:「無火。」百丈自己起來,深撥得少許炭火,舉示靈祐說:「此不是火?」靈祐發悟,禮謝百丈,並陳所解。

後來,百丈夜召靈祐入室,囑咐他說:「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廣度後學。」當時有第一座華林聞知傳法靈祐,心頗不服,說道:「某甲忝居上首(第一座之職,尚不配當),祐公(是何人)何得(任溈山)住持?」百丈回答:「(你)若能對眾下得一語(超)出(常)格(者),當與(你)住持(職務)。」即指面前的清淨水瓶說:「不得喚作淨瓶,汝喚作什麼?」華林回話:「(淨瓶只得喚作淨瓶),不可喚作木突(門閂)也。」百丈未感愜意,轉問靈祐;靈祐前來,一腳便把淨瓶蹋倒(踢倒)了。百丈笑言:「第一座(華林)輸卻(與)山子(靈祐)也。」於是遣派靈祐往(今湖南)溈山弘法。

前半段,百丈問靈祐「鑪中有火否」,是暗問靈祐於自色身的煩惱、邪見、迷妄中得悟見本有的覺醒否。靈祐淺撥鑪灰,輕答無火,此顯示功夫不足,故無所覺;百丈深翻,炭火立現,故知於自煩惱身中,自有本自覺性。故禪悟雖然有待時節因緣,但亦不能輕嘗輒止,掉以輕心。靈祐於此終有體會,故能「發悟」。

後半段公案顯示華林不解名無自性,而只是約定俗成,假施設有,他卻執之為實,「瓶」之名即是實瓶,「突」之名即是實突,二者不可換轉。其實如僧肇《不真空論》所言,「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溈山靈祐深契此理,一腳便把淨瓶踢翻了。何則?「名」與「實」無必然關係,如「杜鵑」一名,可指謂此花,亦可指謂彼鳥,故「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故「實不當名」;如「火之實」可以燒飯,「火之名」則不可燒飯,故「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故「名不當實」。名相概念,無非假立,於斯可見。是以後來欽山、雪峰、巖頭三位禪師共見月映盆中清水,欽山說:「水清月自現。」雪峰說:「水清月不現。」巖頭默然,踏翻盆水而去。巖頭與溈山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Go to Issue Menu4.

第一位在家居士——耶舍
撰文/賴靜涵

自從憍陳如等五位行者皈依了佛陀以後,他們跟着佛陀在縛囉迦河沿岸行走,那裏的景色宜人,氣候溫和。佛陀一行就暫時住了下來。

有一天早晨,佛陀在河邊用水洗面,然後在河岸邊散步,對岸忽然來了一個發狂的青年,見到佛陀就脫去鞋子,大聲狂呼:「我苦啊!苦啊!」就這樣一路涉水向著佛陀這裏過來。佛陀用慈悲的眼光看著他,他則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佛陀,但是最終在佛陀莊嚴的氣質下讓他感動了。他想,聽說這裏有位徹悟宇宙人生的大覺者,可能就是這位行者,於是就立刻跪下來說:「您是那位偉大的行者佛陀嗎?救救我!我是迦尸城的耶舍,讓生活困惑得非常不安,白天的聲色犬馬,讓我無法休息,夜裏更有笙歌不斷的宴會困擾著我。當然我也陶醉過一時,日子久了,再也了無生趣。昨晚,我看見心愛的舞女讓人家調戲,忍不住就發狂地離家了。我想您可能就是那位人稱大覺者佛陀,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救救我,我的心裏太苦了!」

佛陀告訴耶舍:「這世界上有永遠不散的宴席嗎?事實上這是一個虛偽,一切都是無常的世界!我們連自己的身體都不能依賴,何況是他人呢?你就一切放下吧!」幾句簡短的開示,讓耶舍感動落淚,他懇求佛陀讓他出家。此時佛陀卻說:「耶舍!你現在就回家去吧!雙親此刻正焦急不已。並非離開家庭才是『出家』。身上即使穿著出家的衣服,如果心中眷戀著世間生活,怎麼能叫做『出家』呢?倘使身上配戴著華美的瓔珞,但是心地光明,降伏了所有的煩惱,對人沒有怨親的分別,更能以真理教化人間,這也算得是真正所謂的『出家』。這樣看,你還為什麼要出家呢?」耶舍回答:「佛陀!您的開示我完全能夠接受,但無論如何,還是請佛陀讓我當弟子吧!」佛陀於是答應了耶舍的請求。

由此可知,皈依佛陀不只是運氣的問題,更需要勇氣與決心。這位具有決心和勇氣的青年,終成了佛教史上第一位在家弟子。從此佛陀的弟子也愈來愈多了。

(二十)

Go to Issue Menu5.

曼荼羅
文/知歸 圖/《明覺》特刊資料圖片

曼荼羅(mandala)舊譯為「壇場」,新譯是「輪圓具足」、「聚集」的意思。藏文《大日經》〈建立曼荼羅的真言秘密藏品〉謂:

曼荼(mand)名為胎藏,羅(la)是完成。

將曼荼及羅合起來的意思,是「胎藏的完成」,意即把大日如來親自證成的境界,用不同的象徵方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曼荼羅是從宇宙實相的內容,生出諸佛境界的表現,透過圖畫、符號、音聲等描述出來的東西。諸佛境界無量無邊,因此曼荼羅的顯現亦是無窮無盡。曼荼羅即是宇宙,宇宙也就是曼荼羅。曼荼羅也就是凡夫(內在小宇宙)與佛、法界(超越的大宇宙)相即一體的場所,故舊譯的「壇場」,便正好顯出人與諸佛皆相應在壇場內。

曼荼羅的內容千差萬別,要言可分為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及羯磨曼荼羅四大類。

Go to Issue Menu6.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佛學初機班
日期:3月17日(逢周六)開始下午5:30
主辦:佛學班同學會
主持:葉文意、黃燕雯等居士
地點:九龍太子道西141號長榮大廈10字樓A-C室
查詢:2380 6400 (下午2:00至7:00)

Go to Issue Menu9.

2007年3月21日星期三

俞如﹕〈佛寺巡禮﹕鹿湖精舍〉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