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山水畫藝術
文/麥超美

中國史前時代已有繪畫藝術,主要體現在彩陶繪畫、壁畫、地畫和岩畫上。夏商周三代是青銅器藝術的鼎盛時期,青銅器上的裝飾畫,反映了當時戰爭場面和貴族生活。

秦漢的繪畫種類繁多,當中以帛畫、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最能反映此時的繪畫成就,特別是畫像磚藝術,在東漢發展得最為蓬勃。畫像磚是秦漢時代的一種建築裝飾性構件,多用於營造房屋和墓室。它以淺浮雕手法,表達富貴人家車馬出行、歌舞宴飲、狩獵等場面;也有描繪播種、採桑、煮鹽等農村生活。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極為混亂的時期,亦是外來文化的輸入期和民族大融合的醞釀期。此時藝術脫離了政治的影響,走進一個自覺的新境界,造就了許多出色的畫家,例如顧愷之、曹仲達、宗炳等。當時人物畫臻於成熟,而山水畫、花鳥畫仍處於萌芽階段,雖然如此,許多藝術觀念皆產生於此時。例如宗炳所著的《畫山水序》,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山水畫理論著作,對後世的山水畫創作影響至深。此外,壁畫藝術亦十分興盛,主要分為墓室壁畫和石窟壁畫兩類。墓室壁畫的特色是以崇尚清談和隱逸的七賢圖為題材,而石窟壁畫則主要描繪與佛教有關的故事。本生故事在北魏、西魏、北周時期的敦煌壁畫當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內容描寫佛陀前生為國王、商人或動物的故事,以表達佛陀慈悲之心。

隋唐的繪畫藝術繼承了秦漢魏晉的傳統,並吸收印度、波斯等外來藝術的精華,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此一時期頗多胡裔畫家,當中以尉遲乙僧最負盛名。他所運用的繪畫技巧名為暈染法(或凹凸法),無論人物或風景,皆有明暗立體之感覺,充滿異域風情。

青山綠水畫流行於隋代至初唐,其代表人物有展子虔、李思訓、李昭道等。盛唐以後,王維、張璪改以水墨設色,為晚唐五代山水畫趨向成熟奠下基礎。畫派方面,唐時山水畫猶如禪宗,分為南北兩派,南派強調氣韻生動,北派則注重筆墨謹細。整體而言,山水畫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為基礎,以實現畫家的理想為目的,不為自然形相所窒礙,故與西方的「遠近法」有所不同。

 
 
文/崔中慧

敦煌壁畫中為了襯托佛教繪畫主題,背景常以山水、雲彩、建築或千變萬化的圖案等做裝飾,這些材料雖然不是壁畫的主題,但裝飾圖像經過一定的歷史,往往在繪畫中形成一個定律的符號,具有表達某種深一層次的意義。莫高窟從公元366年開窟到元代為止,保存了長達一千多年的雕塑、繪畫,豐富的藝術軌,成為欣賞研究傳統繪畫最好的脈絡。

逍遙於山水之「道」

敦煌地處中西文化交流道上,繪畫的元素自然也是東西兼具。山水意象自古以來都有與「道」相通的涵意,「山」在中國早期的神仙思想代表了人們心中嚮往的崑崙山,漢代的博山爐是典型早期對於山水的描繪,人物走獸或飛鳥搭配生動的雲氣於山川之中。漢代的畫像磚、墓葬壁畫中也常見以山水作為背景,主題多為農耕田園、墓主生活圖,墓葬壁畫中山峰用墨線勾勒出山形,這時候畫家已成熟地使用墨線勾勒後,以黑、白、紅、黃、藍等顏色彩繪。

山水清音寓佛理

莫高窟早期壁畫山水見於北朝中心柱窟,出現在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佛傳故事等,山巒畫在石窟的四壁下邊周圍裝飾畫面。隨時代演變,山水的表現方式有逐漸豐富的趨勢。從北朝後期開始,開始出現孝道題材的壁畫,例如《須闍提本生》、北周299窟窟頂北坡《睒子本生》、北周第296窟《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等。山水作為這些佛教故事的背景,是很重要的裝飾,從中可以觀察到魏晉南北朝繪畫的發展,這個階段山水畫在敦煌壁畫中具有如下的功能:

1.山水作為背景裝飾:

在北魏中心柱窟四壁下沿,以三角形的山巒襯托裝飾畫面。例如北魏254窟南壁《薩埵本生》、257窟西壁《九色鹿故事》、西魏285窟等。北魏257窟南壁《賢愚經變‧沙彌守戒圖》,人物前後兩排平行的山裝飾畫面,這個時期普遍看到「人大於山」,山水與人物也沒有遠近之別。

2.為故事情節分段:

莫高窟北魏257窟西壁中層畫有《九色鹿王本生》,採長卷式敘述故事,由左右向中間發展不同情節,利用山水布局來交錯不同的場景。故事是說一個人在快要淹死之際,被九色鹿救回一命,但之後忘恩負義,因一念貪心而背信,泄漏九色鹿的地點,導致國王要來獵殺九色鹿取牠美麗的鹿皮。

左邊河流中是快要被河水淹死的人,接著九色鹿把他救起來,右邊畫面可以看到他被救起後跪謝鹿王的情景,畫面的河流與山巒縱斜整個畫面,一則增加畫面的空間感,再則為故事情節分段。

山巒的筆法是在土紅色底勾勒連綿的山峰,再用石青、石綠或赭石交錯填滿色彩,使起伏連綿的山峰有了變化,在畫面上產生了空間與距離感。

3.佛教中的須彌山:

須彌山在西魏249窟的窟頂西坡表現非常生動,印度的阿修羅神站在藍色的大海中,須彌山在他的背後,山巒石青石綠色彩仍鮮豔,山在此不但具有裝飾的功能,還讓人由小見大,雖身處莫高窟中,卻能感覺宇宙虛空的浩瀚。山水的表現到了西魏已逐漸有了新的樣式與更鮮豔的色彩,例如西魏285窟的山巒,畫家為了表現山間的雲氣,以平行深淺不同的色彩暈染(凹凸法)來表現雲氣的變化,試圖呈現山勢的空間與立體感,這種顏料與暈染方法都是受了西域影響。在285窟窟頂南壁《五百強盜成佛圖》,山水之中開始增加一些不同種類的樹木,讓故事情節中的人物、動物、建築穿插於山巒中。北朝晚期還開始出現長卷式分段構圖,為了容納更複雜的故事情節,畫面分成上中下三段,例如北周290窟的《佛傳故事》、428窟東壁北側《須達那太子本生故事》,都是以錯落的山巒來區隔不同的故事內容。我們從莫高窟北魏到隋代以前的山水畫中,觀察到了傳統山水畫的演變,初期繪畫人大於山,還有中原傳統的空間表現,逐漸受到西域畫風及南朝繪畫影響,後來發展出獨特的空間、平視、俯視等不同視角的處理方視,可見畫家運用技巧的不同,這些都在北周發展成熟後,為隋唐青綠山水奠定了基礎。

澄懷觀像 靈山映心

敦煌早期繪畫的山野靈光,令人想起南朝隱逸之士宗炳,他性情恬淡喜好佛理與老莊玄學,在《畫山水序》中提及:「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至於山水,質有而靈趣。」「夫聖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宗炳以山水意境來相應聖賢心靈追求的「道」,魏晉常見以山水來象徵人品高潔,例如魏晉南北朝高士的圖像:魏晉磚墓壁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與《北魏孝子棺》石刻,都是以山水穿插人物畫於其中。山水的意象,除了具有一種崇高的美感,也是人類對於生命境界永恆的追求——佛國淨土。

Go to Issue Menu3.

忘我境界
文/李焯芬

有位佛弟子喜愛唱佛曲。無論是到寺院裏上香,或是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他總是樂陶陶地每天唱個不停。從曹植創作的《魚山梵唄》到《彌勒佛曲》、《如來藏佛曲》、《釋迦牟尼佛曲》、《觀音佛曲》……他總是不停地亨唱,唱完一曲又一曲。

一天,一個跟他一起工作的人終於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惑,問這名佛弟子:「你整天樂顛顛地唱個沒完,究竟是唱給誰聽呢?」

「當然是唱給佛陀、唱給菩薩聽了。」佛弟子一邊哼唱一邊快樂地說。

「在寺院是唱給佛和觀音聽,來到鄉間野外,也是唱給他們聽嗎?」那人繼續質疑說:「你有時間唱,佛和觀音還不一定有時間聽呢。」

「那就唱給自己聽。」佛弟子依然樂呵呵地說。

「拿佛曲唱給自己聽 ,那不是失敬了嗎?」那人故意裝嚴肅的口氣。

「那就唱給天空聽。」佛弟子笑得更舒暢了,興高采烈地說﹕「對了!天空是佛曲的載體,天空是我的知音。」

一個人做事達到了忘我的境地,才會體味其中的樂趣。別人也許不解,可只要自己心裏明白,那又何必在意別人的一句評語呢!

Go to Issue Menu4.

千福懷感
撰文/知歸

曇鸞大師雖然注釋世親菩薩的《往生論》,但其畢竟是四論師,故少用法相唯識的觀點來討論念佛法門,直到善導大師的弟子懷感大師才引用大量唯識教義來探討往生淨土種種問題。大師初住長安千福寺,修習唯識及律學,雖精勤苦習,但未能得入三昧。聞淨土行者,念佛少時,便能得生極樂,心表疑惑,故往謁光明善導大師。大師指導他入念佛道場,經三七日仍無所感,自恨罪障深重,欲絕食斷命。大師不許,命其精虔念佛三年,後終見佛而得證三昧。

師自覺障重,為免後人妄自菲薄,發心著《釋淨土群疑論》,博採法相唯識義理,以問答形式,分7卷116章,對修持淨土法門作出詳盡解說,並疏導時人對淨土觀念的種種誤解,是早期最具系統的淨土著作。論中在討論修行者於臨終時,阿彌陀佛與菩薩親來接引之說,大師便援引法相唯識學的大圓鏡智理論,說明佛以慈悲度生,起現變化身來迎行者往生淨土。師又據《俱舍論》等典籍,推想往生淨土者的衣服、食物及受生狀態,可說是對淨土修行的一種十分詳盡指導。師對極樂世界的描述亦有獨特見解,他認為極樂世界雖云無諸眾苦,但往生者在三苦中仍有「行苦」,在八苦中仍有「五取蘊苦」,然因其苦甚微,不會逼迫行者的身心,引起憂悲煩惱,故總說為無苦。惟此書未及完成而師在699年生西,故餘下部分由其師弟懷惲續成。

師因初習念佛未能得益,故後來教人在闇室閉諸光隙,絕諸視聽,心捨諸緣,厲聲念佛,這樣對初學之人,才容易得入三昧。又引《大集日藏經》謂行者「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故極力倡導大聲念佛,無使馳散,這樣念佛才能得到成果。

Go to Issue Menu5.

受戒須持長素嗎?

問::聽說受五戒的信眾,必須持長素,但我仍需在社會工作,感覺很多不便,應如何處理?

答:佛教不是一個素食的宗教,對於初進佛門,又肯接受五戒的親友,不要強調素食,以免令其畏懼。「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佛教的戒律,第一不殺生,主要是不可殺人,其次便是不傷害一切動物。動物之中,又有扁毛和羽毛之分,胎、卵、濕、化的區別,而有輕重的過失。因為世人有肉食的習慣,所以佛陀以方便法門,提議漸次持三淨肉,直至不食肉。

所謂三淨肉, 即是「不聞殺, 不見殺, 不為我食而殺」。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誦讀《阿彌陀經》

導師﹕苑長暨眾法師 
日期﹕農曆初一及十五日下午1:30至2:30
地點﹕東蓮覺苑 跑馬地山光道15號文錦樓二樓

周日念佛晚會

時間﹕下午 5:45 至 晚上 7:0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如淨法師
地點﹕東蓮覺苑 跑馬地山光道15號
查詢﹕2575 6312

Go to Issue Menu8.

酬佛恩供天

日期﹕1月3日上午8:30至11:30

全年大悲懺圓滿

時間﹕下午2:00至3:30
地點﹕志蓮淨苑  鑽石山志蓮道5號
查詢﹕2354 1888

念佛共修(誦菩薩戒)

日期﹕1月2日下午5:30至晚上9:30
地點﹕法鼓山香港分會 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號安泰工業大廈B 座二樓205室
查詢﹕2785 0969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