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飲料與宗教
撰文/淨因法師

童年時代,口渴了,就喝水;來了客人,才有機會品嘗茶的清香;生了病,才有喝奶粉的特權。因無比較,便無幻想,日子倒也過得滿足、踏實。中學時代,出現了汽水如可口可樂和雪碧等飲料,選擇的機會多了,煩惱也隨之而起﹕口渴了,總是飲白開水,怕人笑;想壯一下膽,買時髦飲料,可憐囊中羞澀。到香港工作後,時常需要陪人吃飯。還沒有坐穩,熱情的服務生早已在一邊侍候,有禮貌地尋問需要何種飲料。面對一長串的飲料名稱,新的憂愁又隨之而來﹕很多飲料(尤其是舶來品),儘管它們的名稱十分誘人,但我真不知它們為何物,說出來怕人笑;點我熟悉的咖啡、奶茶,又怕人說我老土……

宗教信仰又何嘗不是如此。千百年來,人們各自依照自己的宗教生活,相安無事地生活。然而,隨著21世紀e世代的來臨,使各大宗教的教理教義呈現於同一個 「菜單」——網絡上。現代人開始眼花撩亂。哪一個宗教最好呢?很多人為之而苦惱。

為了避免誤會,減少衝突,早在三、四十年前,宗教之間的對話就已開始,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內容﹕(1)以自己的宗教為主體,通過對話的形式,達到宣傳自己的宗教為目的;(2)從宗教理論層面進行對話、溝通,以求同存異,化解衝突;(3)從宗教倫理層面進行對話,企圖建立起所有宗教公認的倫理(如全球倫理),促進宗教的融合、會通。

由於受到動機和方式的影響,使得現有的宗教對話形式重於內容,效果並不太理想,原因何在?印度神學家潘尼卡一針見血地指出,比較宗教是不可能的。如同菜單上千奇百怪的飲料,都是因人的口味和需要,逐漸調配出來的,根本無法通過比較而排出優劣來。同理,任何一種宗教,都是在特定地區的人群中相對獨立地傳播、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根本無法也毋須判斷不同宗教的高低優劣。如果把各種飲料混合在一起,能算是最好的飲料嗎?同理,如果有人通過宗教對話,果真能把所有宗教都融會貫通在一起,那一定是邪教!飲料的多樣性正是它的賣點,宗教的多樣性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正如人口渴了,需要補充水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至於在水中加入何物,取何種名稱,又有什麼重要的呢?!同理,當現代人有問題時,他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宗教對話,每一個宗教挖掘自身的資源,共同解決現實問題。我以為,這樣的宗教對話才有意義,更具生命力。






撰文/俞如 攝影/黃永昌



鹿湖精舍內的勒碑仍保存完好。


道教守護神王靈官。


純陽仙院門外對聯︰「一輪明月開丹竃,八面青山映鹿湖」


純陽仙院內的呂祖及四大將護法


寺內供奉的地藏菩薩,來自觀清法師當年駐錫的地藏廟,年代久遠。

大嶼山是早期佛教發展的重心,百多年來,山上修建的茅蓬、靜室、精舍過百間,儼如一個隱居山林的小佛國;其中第一間來此開山的靜室,是建於清光緒年間的鹿湖精舍。清末民初,自從青山寺住持顯奇法師捨道入佛,開創將道觀轉為佛寺的先河後,不少昔日的道教道場亦在各種因緣下,紛紛改觀為寺。其中鹿湖精舍的前身也是純陽仙院,為羅浮道士羅元一所創,後來原地主人將道場布施給佛教,成就了今天的鹿湖精舍。為紀念這段開山歷史,寺內至今仍保留著不少創建時的道教文物,成為鹿湖精舍的一大特色。

鹿湖處於大澳與昂平之間,群山環繞,四周林木蓊鬱,一派靜謐。當年此地因為湖水清澈,常吸引野鹿棲息而得名;對清修的人士來說,鹿湖清幽的山林也同樣是理想的清修地。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羅浮山道士羅元一在鹿湖修建純陽仙院,後來偶遇從惠東西來古剎來港的觀清法師,一見如故,更深感觀清法師是法器能人,遂將純陽仙院布施給佛教,授與觀清法師主持。從此,道教仙院改名鹿湖精舍,成為大嶼山第一間可考的佛寺靜室。

第一代住持觀清法師

根據《西來古剎歷代祖師普同塔誌》碑文記載,惠東西來古剎的觀清法師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芒鞋策杖 抵達香港,開創鹿湖精舍。來港之前,觀清法師曾在鎮江金山寺和揚州高旻寺參禪多年,其後本欲在羅浮山結茅庵修行,後因土匪猖獗而遷走。來港之後,觀清法師在大嶼山大澳虎口一間小小的地藏廟駐錫,一次行至鹿湖洞隨喜瞻仰時,與純陽仙院的羅元一一見如故,並獲他布施仙院作為佛教道場。相傳大嶼山本來就是佛地,據鹿湖精舍的女眾釋妙靜說,曾聽上幾代法師提及,當年此地發生瘟疫,一口氣死了十三名道士道姑,觀清法師認為這兒並非道地而是佛地,只適合興建佛教道場,羅元一道長聽後便將仙院慷慨相贈。雖未知此說是否有訛傳成分,但山上至今仍鮮見道觀蹤跡,卻屬巧合的事實。

感恩布施道場  保留道教元素

鹿湖精舍改觀為寺後,所有院內制席儀式,皆遵禪門軌範。仙院當年築有正殿和女士清修的普雲院,其中正殿左方為客堂,右方為祖堂;轉為佛教道場之後,觀清法師將普雲院改作禪堂,把正殿改作供佛大殿,同時為了感激原地主人將道場布施給佛教,在大殿後方一直保留著純院仙院供奉呂祖和太上老君的傳統,每年四月十四呂祖誕,寺內法師亦會拈龜決定住持當家輪值人選。此外,大殿前方除可見一般寺院供奉的佛教護法韋馱菩薩之外,另一邊也同時保留了道教的護法神王靈官。據說早期青松觀的道長在每年呂祖誕期間都會來此拜祭;如今禪堂外掛有「妙道玄通」的牌匾,便是青松觀創辦人侯寶垣所贈。

百多女眾同住潛修

昔日的鹿湖精舍,在大嶼山的佛寺群中頗具聲望,寺內曾有開戒紀錄,寶蓬禪寺開戒期間,住持觀清法師亦為開戒師之一,皈依剃度者無數。觀清法師圓寂後,鹿湖精舍改為女眾修道之所;及至1955年,圓修法師將禪堂重修,改為念佛堂,堂內供奉阿彌陀佛和毘盧遮那佛聖像,這種每年舉辦兩次的禪七法會,更是當年的山中大事,參禪僧眾來自四方八面,山上家家戶戶也到來念佛;寺內最高峰時,同住潛修的女眾達百多人。

清政府發出保護令

清末民初,大嶼山茅蓬群的環境,以及其清修隱士生活,一直鮮有文獻載述,惟鹿湖精舍內,至今仍保留著開山初期的一塊勒石刻碑,是清政府當年發給純陽仙院的保護令,其中載有地方政府出示的曉喻,對有意在院內留宿的閒雜人等予以警告︰「……不任予勾留,外住僧道偶遊到院,不准借居住宿,不得流連竟日,來往客旅,亦不許久住棲遲。」同時又授權住持羅元一道長︰「……住持務應修己,留心倘有形跡可疑者,速行驅逐。並有斧伐山林,與牧童飼牛,踐踏污泥,挖石等弊,如故意勾留刁抗者,該住持一面鳴官,以儆奸邪,而淨福地。」由此可見,環境安全也是當年茅蓬靜室的共同問題。

Go to Issue Menu3.

人天不二
撰文/李焯芬

百丈懷海禪師有弟子溈山靈祐,後開出南禪的溈仰宗。靈祐未開悟時,一日侍立百丈側。百丈問:「誰?」靈祐回答:「(是)靈祐。」百丈說:「汝撥鑪中有火否?」靈祐撥後回答:「無火。」百丈自己起來,深撥得少許炭火,舉示靈祐說:「此不是火?」靈祐發悟,禮謝百丈,並陳所解。

後來,百丈夜召靈祐入室,囑咐他說:「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廣度後學。」當時有第一座華林聞知傳法靈祐,心頗不服,說道:「某甲忝居上首(第一座之職,尚不配當),祐公(是何人)何得(任溈山)住持?」百丈回答:「(你)若能對眾下得一語(超)出(常)格(者),當與(你)住持(職務)。」即指面前的清淨水瓶說:「不得喚作淨瓶,汝喚作什麼?」華林回話:「(淨瓶只得喚作淨瓶),不可喚作木突(門閂)也。」百丈未感愜意,轉問靈祐;靈祐前來,一腳便把淨瓶蹋倒(踢倒)了。百丈笑言:「第一座(華林)輸卻(與)山子(靈祐)也。」於是遣派靈祐往(今湖南)溈山弘法。

前半段,百丈問靈祐「鑪中有火否」,是暗問靈祐於自色身的煩惱、邪見、迷妄中得悟見本有的覺醒否。靈祐淺撥鑪灰,輕答無火,此顯示功夫不足,故無所覺;百丈深翻,炭火立現,故知於自煩惱身中,自有本自覺性。故禪悟雖然有待時節因緣,但亦不能輕嘗輒止,掉以輕心。靈祐於此終有體會,故能「發悟」。

後半段公案顯示華林不解名無自性,而只是約定俗成,假施設有,他卻執之為實,「瓶」之名即是實瓶,「突」之名即是實突,二者不可換轉。其實如僧肇《不真空論》所言,「名不當實,實不當名,名實無當,萬物安在?」溈山靈祐深契此理,一腳便把淨瓶踢翻了。何則?「名」與「實」無必然關係,如「杜鵑」一名,可指謂此花,亦可指謂彼鳥,故「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故「實不當名」;如「火之實」可以燒飯,「火之名」則不可燒飯,故「以物求名,名無得物之功」,故「名不當實」。名相概念,無非假立,於斯可見。是以後來欽山、雪峰、巖頭三位禪師共見月映盆中清水,欽山說:「水清月自現。」雪峰說:「水清月不現。」巖頭默然,踏翻盆水而去。巖頭與溈山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Go to Issue Menu4.

第一次應供說法
撰文/賴靜涵

上期說到,耶舍做了佛陀第一個在家信奉佛法的弟子。然而,耶舍離家出走這件事讓家人非常擔心。父親俱黎迦長者在耶舍離家的第二天早晨聽到報告,他非常驚慌,不僅要家人四處尋找,自己也到處查訪,就這樣一路查到了佛陀這邊來。俱黎迦長者到來,佛陀要求耶舍先行避開,然後出來相見。俱黎迦長者看到佛陀,很驚訝地說:「怎麼有像你這麼相貌堂堂的出家人!你見過了我的孩子耶舍嗎?」佛陀不急不徐地回答:「坐下來吧!你一定能見到你的孩子的!」俱黎迦長者感到驚喜:「真的嗎?我想您一定不會說謊的!」就坐下來。

佛陀就向俱黎迦長者開示了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好處,說明人生需要這些法寶,並談到人生種種煩惱,富貴如浮雲與無可貪著的道理。長者聽了佛陀這些開示,非常感動,又聽說佛陀原來是一位王子,放棄王位而出家,不由得敬仰萬分,就直接頂禮佛陀。佛陀這才叫耶舍出來相見。長老看見耶舍,又聽到耶舍說自己已經皈依了佛陀,想要出家的種種想法,但是佛陀竟然勸止他,使他成為第一個佛陀的在家弟子,能過著佛化的家庭生活,不禁驚喜萬分!於是俱黎迦長者為了感謝佛陀,便請佛陀到他家中應供。

第二天佛陀便領了五比丘前往耶舍家中,當天耶舍也邀請了五十個朋友到來家中參加這場佛教史上第一次的供僧聚會。佛陀便應機開示,告訴他們:「依照我的教法奉行,必然能夠脫離生死苦海,但我希望你們到處說這個法給他人聽,世上很多人正在生死大海裏面沉淪,很需要有救生的船夫去救度他們。眾生的痛苦就像大火燃身,要想消滅這個火,就只能用淨水把烈火澆熄;你們就到處去說法,去灑這個甘露之水吧。」佛陀為他們開示完後,就說:「我也要暫時與你們離別,到伽耶山去。那裏有一位名叫優樓頻羅.迦葉的苦行仙人,他的修行與名望都很高,很受世人尊敬,很多修行人都以在他門下修行為榮,我要去度化他,讓他改邪歸正。」聽了佛陀的開示,大家都非常歡喜,願意依教奉行,因此都到各地去說法,開始行菩薩道去了。

(廿一)

Go to Issue Menu5.

四曼荼羅
文、圖/知歸

「大曼荼羅」是表示宇宙全體的普通相,也就是從六大所成的現象諸法的全體。上至整個壇場,下至一尊塑像,皆是大曼荼羅。其次「三昧耶曼荼羅」是指宇宙中每一現象所顯的特殊相。一切事物的存在,皆有其深層的價值和意義。從宗教角度來說,每一位佛菩薩所持的刀劍、法輪、蓮花乃至手印,都是三昧耶曼荼羅,因為這些東西,皆象徵著他們的本誓大願。若從廣義看法,一切萬象,皆有其性能和作用,這種特殊性的具體表現就是三昧耶曼荼羅。

第三種「法曼荼羅」是指一切語言、音聲、文字、名稱所表現的特殊意義,而這些語言、文字在實相立場來說,皆是如來的語言、文字。「法曼荼羅」在密教壇場的表示是「種子字」,即諸佛菩薩的名稱與本誓的頭一個梵字字母,用以隱喻本義的種種功德。

第四種「羯磨曼荼羅」是表示著宇宙間一切事物的活動作用。一切事物是實在的象徵,所以一切的活動是「實在」本身所發的活動,可說是一種立體的曼荼羅。

Go to Issue Menu6.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周六瑜伽靜坐班
上午9: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禪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佛學進修班
日期:3月23日(逢周五)下午7:30
主辦:佛學班同學會
主持:呂榮光、岑寬華等居士
地點:九龍太子道西141號長榮大廈10字樓A-C座
查詢:2380 6400 ( 下午2:00 - 7:00 )

佛一(招生)
日期:3月25日(周日)上午8:30
主辦:法鼓山文教基金會香港分會
主持:資深導師
地點: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號安泰工業大廈B座205室
查詢:2865 3110

Go to Issue Menu9.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專訪倫永亮〉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方禮年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