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教
撰文/明達

「諸行無常」是佛教三法印之一。天、人、四惡趣的眾生皆在「諸行」中。「行」在佛法中有不由自主苦迫的意思,天界在行樂上不由自主,四惡趣在苦煎中亦不由自主,唯人趣苦樂參半,更可從苦樂之不永恆而知一切皆是無常,因而六趣生命中,唯人道較能突破「諸行」的無奈,進而尋求解脫苦惱的方法。

一般人皆為習氣所枷鎖,以苦為樂,若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困在「諸行」的囚牢,佛化教育是每一個時代的迫切工作。筆者數年前在斯里蘭卡探望一位大長老,他帶我去看一幅房住地,並告訴我要辦一所以英語為媒體的佛學院。我問他為何在耆德之年仍要做此事業,他說自從國家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大部分佛教團體都回復以僧伽羅語作教學語言,他擔心日後斯國能以英語在世界弘法的僧材不繼,所以將多年來在世界各大學講學的薪金購買地皮,興建一所佛學中心。該學院已在去年八月正式開幕,接引了多位年輕沙彌學習英語、巴利文、梵文、佛經、禪修及一些基本文化學科。大長老這一種菩薩願力,正顯示出佛教教育實在是無一刻可以停頓的。正如印順長老說:「本精衛啣石的精神,做到那裏,那裏就是完成,又何必瞻前顧後呢?佛法、佛法的研究、復興,原不是一人的事,一天之事。」

半個世紀之前,洗塵、金山、敏智諸位佛教大德,雖歷滄桑世變,生活艱難,仍對佛教教育繫念不斷,而有妙法寺、內明學院、能仁書院等由初級以至大專程度的教育機構出現,延攬國內外學者、佛教專家擔任教席,至今已培養出各方面的佛教人材,開展佛教在新時代的弘法使命。但願繼之者善,發大弘誓,推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令佛陀的慧炬傳續無盡。

 
 
撰文/張華 圖/黃永昌 部分圖片由妙法寺提供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的前 身,就是老法師所創立的 內明英文中學。

每間寺廟的創立,都有創寺人傾其一生要成就的道願,道藏寺中。妙法寺創寺人洗塵法師,以三大道願創寺:辦大道場以接引更多信眾、興辦教育惠澤子孫、辦福利事業以濟眾生。今觀之,遂矣。

位於屯門藍地的妙法寺,主要由舊殿萬佛寶殿、新殿綜合大樓,以及尚在興建中的護理院等組成,新舊建築並立,格外矚目。

緣起中環 建寺屯門

妙法寺的緣起,該追溯至半個世紀前的五十年代,當時由中國內地南來香港的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有感港島中區並無禮佛道場,新界僧眾到港島區就醫辦事時停雲無處,甚為不便;二老便在中環樓梯台的住宅創辦妙法精舍,稍後遷往衛城道繼續留單接眾,是為妙法寺前身。

莊嚴的萬佛寶殿

直至五十年代末,信眾漸多,妙法精舍地方不敷應用,於是信眾便發起到新界找一塊更大的地方接待更多信眾。說來奇妙,據聞二老當時剛走到妙法寺現址的地方,即出現晴天打雷的現象,二老深覺這是因緣,便決定在屯門藍地改建別墅成佛堂,命名妙法寺,不分宗派接引十方善信,翌年正式啟用,時維1960年。

供千僧齋 名僧雲集

妙法寺的創立在佛教界可是一樁大事,據現任住持修智法師解釋,在六十年代初,妙法寺是本港首家搭起竹棚,舉辦供千僧齋的道場,當時高僧大德雲集,星雲、白聖及賢頓法師也有出席呢。到八十年代,妙法寺重修萬佛寶殿後開光,亦辦了一次供千僧齋,請來不少高僧如敏智、白聖、度輪、悟明、普淨等大德,以及泰國僧皇出席,那是泰國僧皇唯一一次出席本港佛教界活動。

由左至由:洗塵法師、敏智法師及 金山法師。

興建中學 辦女子教育

洗塵法師創立妙法寺後,把眼光投向長遠的教育事業。自該寺落成之初,大嶼山內明學院之敏智法師為了支持洗塵法師,把學院搬往妙法寺並成為屯門內明學院院長,雖然只辦了兩期,但亦培育了不少僧材,如淨真法師、智海法師等,均曾在此就讀。其後內明學院轉型為中學模式,於1993年遷往天水圍,並命名為妙法寺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六十年代初,妙法寺舉辦供千僧, 邀得泰國僧皇出席,非常難得。

至七十年代早期,洗塵法師以其先見看到了當時新界的女生讀書機會不多,他認為要做好家庭教育,應該先從母親的教育開始,因此老法師創立了內明英文中學,亦即現今妙法寺劉金龍中學的前身,這是當年少有的佛教女子文化中學,其後才陸續有其他佛教學校的出現。發展至今,妙法寺劉金龍中學的校風和校譽也是全港佛教學校中數一數二的,由此可見當年老法師的高瞻遠矚,以及其對本港教育界的貢獻。

新佛殿採環保設計,可容納近千人。

創短期出家 福利大眾

洗塵法師又開創中國佛教短期出家的弘法先河,這在佛教界可說是一項具爭議性的舉措,其影響卻遠至台灣。修智法師表示,由於老法師看到當時廣東人的陋習:視出家人為不吉利。他認為要改變這種習氣,就得讓大眾了解和體驗出家人的生活,便想到以夏令營形式,歡迎大眾到寺院來住一星期,這對於以「剃度為一世的事」的傳統想法當然是個「新奇」的做法,甚至有一些傳統的老法師並不同意,但亦有一些開明的法師對這個做法大表讚嘆。洗塵法師倒認為,佛門應該先開個方便,讓大眾試驗一下佛門的生活,他認為這是有意義,也是福利大眾的事。所以在1971年由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洗塵法師是該會會長)在荃灣的弘法精舍首辦短期出家課程,至1979年轉至妙法寺舉辦,當時參加者眾,約有二百多人,到八十年代更增至四百多人,1995年因妙法寺計劃重建而回到弘法精舍舉辦,數年後又轉至釋慧文中學舉辦至今,曾參與其中的修智法師認為這是好事,至少已看到現時較少人視出家人為不吉利的現象。

妙法寺重修萬佛寶殿開光典禮上,場面隆重而盛大,更有舞龍助慶。

擴建道場 接引信眾

1993年,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先後圓寂,由修智法師接任。修智法師本是印度華僑,早在印度年少時已認識洗塵法師,其後來港讀書,半年後即決定出家跟隨老法師,他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

修智法師不忘老法師要建大道場的宏願,1999年決定在妙法寺舊殿旁興建一座新型多功能環保新殿,並於2006年開放啟用,新殿面積逾萬平方尺,外型時尚獨特,集佛殿、講堂、會堂、圖書館、辦事處等於一身,部分地方仍在興建中,佛殿可容納近千人。新殿採用了新派環保設計,例如採中央天井採光,在日間可省卻照明的電力;講堂大門的設計也充滿玄機──把薄紗窗簾布夾在玻璃門內層,美觀之餘也可省卻清洗的功夫;新殿的玻璃外牆設計利用雨水作天然清洗,而地下入口的石壁也採用了環保物料,可減省維修的費用……。修智法師認為減少寺廟的日常開支和維修費,可以把更多的功德善款用在功德事業上。雖然新殿至今尚有多處未完成,但修智法師仍樂觀的表示「邊做邊等」,他相信有利大眾的事業自然能獲得支持。

地址:香港新界屯門藍地青山公路十八號 
電話:2461 8567

妙法寺二老

現任住持修智法師

妙法寺的開山住持為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洗塵法師是遼寧復縣人,十一歲於潮海寺出家,後赴長春般若寺定西長老座下求戒,再赴青島湛山寺親近倓虛長老座下;金山法師則為山西五台縣人,八歲投五台山尊勝寺依靈禎長老出家,後於金閣寺含空長老座下求戒,再往北京正覺寺向輝光長老學法。

二人早於內地南來前已經認識,來港後在荃灣東普陀寺掛單,後共同建立妙法精舍和妙法寺,洗塵法師駐妙法寺,而金山法師則駐妙法精舍。二老合作無間,對香港佛教貢獻良多。

1993年,洗塵法師和金山法師先後圓寂,由修智法師繼任妙法寺住持。

Go to Issue Menu3.

讚美的力量
撰文/李焯芬

美國第三十屆總統柯立芝剛上任時,聘了一個女秘書協助他。這個女秘書既年輕又漂亮,但是她的工作卻屢屢出問題,不是字打錯了,就是時間記錯了,這些給柯立芝的工作帶來很多的麻煩。

有一天,女秘書一進辦公室,柯立芝就誇獎她的衣服很好看,盛讚她的美麗。女秘書受寵若驚,要知道總統平時是很少這樣誇獎人的。

柯立芝接說:「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樣,都做得漂漂亮亮。」

果然,女秘書的公文從那天起就再沒有出現過什麼錯誤。有個知道來龍去脈的參議員就好奇地問總統:「你這個方法很妙,是怎麼想出來的?」

柯立芝笑一笑:「這很簡單,你看理髮師幫客人刮鬍子之前,都會先塗上肥皂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在受刮時不會覺得疼痛,我不過是借用了這個方法而已!」
帶愛心,用讚賞的方式去助人改正缺點,往往能事半功倍。

Go to Issue Menu4.

智證圓珍
撰文/思顗

日本天台宗自圓仁由唐回國後,日趨密教化,而判定密教屬天台第五時圓教的人物是空海的姪孫圓珍。圓珍於814年出生於四國香川縣善通寺市,生時雙目有重瞳,十歲便熟讀《論語》、《毛詩》等中國重要經典。十五歲隨叔父往比叡山,師事曾隨最澄入唐的義真,熟習天台章疏。三年後(832)得度為遮那業(有說是止觀業)年分度僧,在延曆寺一乘戒壇院受菩薩大戒,從此在比叡山修習天台及密教兩學十二年,不得下山。十年後,圓珍得到傳授金剛界、胎藏界及蘇悉地三部三昧耶戒,並得印信。846年,32歲的圓珍被大眾推為真言學頭。

847年,圓珍在皇宮太極殿舉行的「最勝會」,與法相宗明詮辯論得勝,令他的聲名遠播各地,同時亦得到日後成為太政大臣的藤原良房之禮敬。848年,圓仁由唐歸來,帶回大批曼荼羅及真言儀軌,圓珍亦隨他學習「大日如來本尊印」。

853年,圓珍與翻譯丁滿及從者七人啟程入唐求法,一個月後在福州上岸,輾轉到達天台山禮拜諸寺及祖師之墓,後在國清寺住了八個多月便赴長安。在長安大街上,翻譯丁滿遇見玄法寺法全大師,知道他是圓仁的行者,遂帶他們入住青龍寺,後更傳授圓珍手印及儀軌,又在大悲胎藏壇授予學法灌頂,三個月後再得授金剛界灌頂。在這段期間,他亦到大興善寺追隨智慧輪大師學習密教義理,在他回日後,仍三度上書智慧輪求釋疑難。

在離開中國前,圓珍重回天台山國清寺,出資為智者大師重修墓塔,又在國清寺建止觀堂,作為日本求法僧院。858年,圓珍攜回大量天台及密教經典疏釋、法物、圖像、道具回到日本博多,翌年受檀越囑託,在京都滋賀縣重修園城寺,將從唐帶回的經論收藏,並於862年在寺內傳授真言兩部大法。後在仁壽殿為清和天皇灌頂,獲敕弘傳真言、止觀兩宗。864年被推任為延曆寺第五代座主。至891年示寂,朝廷追諡為「智證大師」。

Go to Issue Menu5.

皈依
文/賴靜涵

此一詞本有「救護/避難所/保護者」,也是遮蔽物,盾牌等,總之就是守護,使不受傷害的事物。由於佛陀功德巍巍,堪稱為眾生守護者,因此佛陀也被稱為saranam,即「依怙主」。

不過,世界上大多宗教是以全能的造物主(如上帝)為「依怙主」,佛教則以佛陀的悲智具足,亦能作眾生的依怙主。由於佛陀功德圓滿,法為佛陀所開示的成就道路,僧伽則為弘傳經教,為「佛、法」代表,因此「佛、法、僧」就是佛教徒皈依的對象。

「佛、法、僧」即佛教所謂的「三寶」,是佛教皈依的對象。皈依三寶能夠停息無邊之生死苦輪,能得畢竟解脫。又根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上》所載:「皈(歸)」是「反還」之義,即不事邪師而投歸正師,「依」是「憑依、依靠」之義,即憑修行佛法的力量出離三界生死。所以正式的佛教徒必須參加皈依的儀式,在三寶面前虔誠發願,讓佛、法、僧三寶成為自己終身的歸依處,不再相信天魔外道,立願成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修持三寶教義,終身信受奉行。

所以,皈依三寶後,才能算是成為正式的佛弟子。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金剛法會

日期:農曆每月初一及十五日
時間:上午9:30至中午12:0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
誦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念佛晚會

日期:逢周日
時間:晚上7:00至8:3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及如淨法師

Go to Issue Menu8.

講座:無量壽經頌

日期:6月21日(六)下午3:00至4:30
主講:陳沛然博士
地點:九龍深水埗荔枝角道325-329號香港能仁書院
查詢:2720 6699

活動:《清淨道論》

日期:6月23日(一) 下午5:30至晚上7:00
主講:蕭樹錚先生
地點:香港大會堂高座八樓演奏廳
查詢:2771 8161(佛教法相學會)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