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鼓勵的力量
撰文/愚子

有一位母親,兒子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她的兒子有多動症,連三分鐘都坐不住,在全班30位小朋友中表現得最差。傷心的母親鼓勵兒子:「老師表揚你有了進步,原來你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鐘,現在可以坐三分鐘了。」那個晚上,兒子開心得破天荒的吃了兩碗米飯。

上小學的時候,全班50個同學,兒子在考試中排名40。老師質疑兒子的智力有障礙時,憂心忡忡的母親鼓勵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細心些,下次會考得更好。」說這話時,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芒,沮喪的面容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對母親說,以她兒子現在的考試成績來看,可能考不上重點高中。愁眉不展的母親鼓勵兒子道:「老師對你非常滿意,只要你努力,會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就這樣,天資欠佳的兒子,在母親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聲中,最後終於考取了重點大學,並學有所成。由此可見,鼓勵與讚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自古以來,有道高僧皆能隨機教化眾生,鼓勵後學上進。覺光長老就是這樣一位慈祥的長者。至今還記得在2001年畢業後,陌生的現實社會令我迷茫,沒有工作經驗令我缺少信心,於是對未來的發展感到一片茫然。此時覺光長老笑咪咪的鼓勵我說:「好啊,能夠在世界著名學府——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任教,一定要加油,為出家人爭口氣。」長老語重心長的話給了我無限的鼓勵和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要面對的問題愈來愈多,工作壓力愈來愈大,勇氣卻愈來愈少。此時,覺光長老卻在不同的場合高度評價佛學研究中心的發展。長老的讚歎與欣賞,成為我努力工作的動力。最近因工作壓力太大,一直想找個藉口推掉為《明覺》撰文的 「煩惱」。可是在一次聚會上,覺光長老一見面就問:「最近兩期的《明覺》,怎麼見不到你的文章了。」我感到很驚訝:「你是怎麼知道的?」長老笑呵呵地說:「小心,你寫的文章,我都留意。」長老的「責備」令我十分感激。多年來,他老人家一直在默默地關心我的成長。於是我又拿起筆,繼續寫下去……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使我鼓足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一次次的挫折與挑戰,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命運。

 
 
文/張華 圖/小丸、部分由觀宗寺提供

寶靜法師以不惑之年早逝

觀宗寺前身「靜廬」,門外 有「靜修塵世外,廬結野山 中」對聯,圖為覺光法師。

創立於1978年的觀宗寺,緣起可追溯至1936年﹕「我師公寶靜老法師75年前來香港弘法,有位姓盧的中醫在這塊地方靜修,他聽我師公講經講得好,就半賣半送的把這塊地送給他。師公在沒有水電的情況下,艱辛建立起這片閉關靜修的地方──靜廬,意謂『靜修塵世外,廬結野山中』,這是觀宗寺的前身。」該寺寺中法主覺光長老細述擇地粉嶺興建寺院的因緣:「那不是我所選擇的,而是追隨師祖所生。」

1978年,覺光長老把靜廬重修擴建後,易名觀宗寺,成為對外開放的道場。

觀宗寺可說重建了天台宗在香港的祖庭,並遠承天台宗鼻祖智顗大師一脈。其後由法智大師最早在浙江寧波建立弘教修觀。到民國年間,天台宗第四十三祖諦閑大師重建講堂,並命名為「觀宗講堂寺」,觀宗寺之名即由此而來。覺光長老的師公寶靜老法師即為第四十四代師祖。不過,覺光長老認為觀宗寺的建立本為紀念師公,跟位於浙江、於文化大革命時期遭拆毀的觀宗講堂寺雖有一點內在的聯繫,但表面上兩者已沒有關係。

教弘天台 行歸淨土

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教觀總持覺光長老,親歷了建寺前後的歷史淵源,也見證了天台宗一脈由內地延伸至香港的歷程。

七十多年前,初來香港的覺光長老曾在荃灣的弘法精社讀書,其師公寶靜老法師是當時的院長。一年半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佛學院停辦,學生都回寧波去了;覺光長老得師公授命,跟另外四位同參留下。其後香港淪陷,日本人更佔據了弘法精舍用作司令部;香港的道場沒有了,覺光長老惟有避走廣西。1945年和平後他才回到香港,並把寶靜法師生前所建的靜廬改建為「寶公生西紀念堂」及「寶靜法師衣鉢塔」。1978年,再把紀念堂改為現時的觀宗寺。

1980 年底,新界政務司鍾 逸傑主持觀宗寺揭幕禮。

覺光長老解釋:「觀宗寺是以教弘天台,行歸淨土為旨。即以天台宗講經,行持則用淨土宗方法,也就是修止觀,讓心定下來。人的妄想太多,所以要學禪定,讀書時心要定,做生意、做任何事也一樣,否則只會失敗。我們修法的人,到了彼岸,船就可以不要了;所以止觀只是一種方法,成佛後,這些都可以不要。」

多建道場 成就善業

珍貴的《密藏大藏經》

定期舉行各種法會的觀宗寺,位處粉嶺百福村,環境幽靜,正中為樓高兩層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三寶佛,也是僧眾早、晚課之處。內殿藏有由十六世大寶法王送贈的《密藏大藏經》,非常珍貴;最新建設中的有藏經閣「般若館」,藏有各種經要文獻資料;當然還有寶靜法師紀念堂和衣鉢塔。寺旁建有安老院,住有一千多長者。覺光長老邊向記者介紹,邊對寺院的簇新乾淨表現得很滿意,可見他對寺院的重視和對師祖的恭敬。

粉嶺區現有人口三十多萬,但區內寺廟不多,觀宗寺可說是該區具代表性的寺廟,吸引了不少區外善信到來參拜。每年農曆三月初二起,觀宗寺都舉辦萬佛寶懺法會,五十多年來從沒停過,吸引不少區外人來參與。他微笑道:「其實香港各地都有大小不一的道場,道場當然愈多愈好。大埔區亦即將興建新的慈山寺,這是有意思的善業,可以由不同的人去做;將來開新寺,我第一個就去拜佛,這是好事,可以讓有煩惱沒煩惱的善眾去拜佛、聽經,但就不需要什麼豪華齋菜了。」年逾八旬的長老,心思清明若水。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現任觀宗寺住持明義法師

早在1998年,覺光長老已退任觀宗寺住持,傳予第四十七代的明義法師,在長老口中,明義法師年輕有為,是英國倫敦大學博士,新加坡人,對佛學的研究通達,跟世界佛教的聯繫也很好,因此常要出門,記者也就無緣一見。

問覺光長老可還有什麼大計,他直言:「這個很難說,佛家講緣,來了就做,空想無用。我已88歲了,暫時沒想過要做什麼。不過最近有人提出要建立佛教青少年中心,因為北區尚沒有,我也幫著做了,離這裡只是十分鐘車程。今天的青少年,不知道哪裡是安身立命之所,讓他們多聽多想佛理,培養慈悲寬廣的心,就不會走歪路,因為青少年對社會很重要。」

關心社會的覺光長老說: 「現在人心變了,希望能讓 多些人了解觀宗寺,弘揚佛 法,利樂眾生。」

長老所關心的,仍是社會眾生。正如長老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切都要靠人去做。而我們要做的是,起碼要懂得觀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謂修持四念。

觀宗寺

地址:粉嶺百福村3號置福圍12號
電話:2669 3578

Go to Issue Menu3.

解脫沒有貴賤與性別之分
撰文/賴靜涵

佛陀弟子不僅沒有階級的分別,就連性別與職業的貴賤,也沒有分別。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摩登伽女。

這要從佛陀的弟子阿難說起。由於阿難長相非常莊嚴,佛陀有卅二相,阿難也有近似佛陀那樣莊嚴的面貌,所以很得大眾的喜愛。有一次,他從一個居住了印度賤民階層為主的村莊托缽回來,因為口渴,便向路旁一位女性,名叫摩登伽女的,請施一碗清水。摩登伽女因為階級下賤而感到自卑,不敢把水面呈阿難。

阿難知道原委,倒給她安慰,並說明眾生平等的教旨。摩登伽女感到歡喜,不禁對阿難生起愛慕之心,日久感到憂鬱,沒有阿難,便似失卻人生意趣,容貌消瘦下去。母親憂心,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兒竟然愛上了阿難,還表示沒有阿難會活不下去。這下子把母親嚇壞了,只好想出了用咒語迷惑阿難破戒,來逼迫兩人成親的辦法。幸好佛陀識破這個計謀,特地派遣文殊師利菩薩趕來搭救,阿難才免於破戒;這就成為後來佛陀開講《楞嚴經》的緣起。

阿難雖然從摩登伽女家處獲救,但是摩登伽女對阿難一往情深,常常尾隨阿難,並在祇園精舍門口徘徊不走,這讓阿難為難。佛陀知道此事,要阿難請摩登伽女來見佛陀,佛陀會為他們兩人的婚事作主。摩登伽女聽了非常開心,把母親也一起請來面見佛陀。佛陀便告訴摩登伽女的母親說:「你雖然想把女兒嫁給阿難,可是阿難是出家的比丘啊!應該要讓女兒先出家,日後再和阿難結婚。」母親欣然同意,佛陀便對摩登伽女說:「既然要和阿難結婚,應該要精進修行,等到境界與阿難相當,佛陀會為你們證婚。」有了佛陀的承諾,摩登伽女更是雀躍不已!為了能做阿難的妻子,她不僅高興剃髮,很熱心聽經聞法,更精進照佛陀指示去修行。但當她修行愈加精進,心中也愈來愈安靜,也愈來愈明白到愛情的執著正是生死的根源。有一天她證得了阿羅漢果,了解到從前迷戀阿難完全是錯誤的思想,便跪在佛陀面前懺悔道:「佛陀!我完全明白了,我很感激佛陀,現在能獲得聖果,都是佛陀費盡苦心的度化,在此要懇求佛陀接受我的懺悔!」佛陀也感到非常高興。

原來下賤的奴隸階級也能證得聖果,這顯現佛陀的教導是不分階級與職業上的貴賤的,摩登伽女的故事從此成為千古美談。

(五十六)

Go to Issue Menu4.

天台宗
文、圖/知歸

天台山智顗大師塔

中國八大宗派之取名,多以其所研習的經論來命名,如華嚴、三論諸宗皆是,惟獨天台宗是以山來命名。天台山位於浙江省天台縣城北,以其山脈上應天上「台宿」之位,故名天台山。

天台宗是由隋代智顗大師所創,大師以《法華經》為中心,輔以《大般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及《中觀論》等演繹出一心三觀、五時八教、四種三昧等教觀二門,將原來印度龍樹的中觀學進一步開展成一個圓具十法界的新法門。

據《宋高僧傳》所記載:唐代真言宗含光大師在印度參學時曾遇見一些梵僧,極欲探求中國的天台義理,故請含光他日若有緣再到印度時,翻譯出天台典籍,以作研習交流。可見隋唐天台學之盛名,亦曾一度遠播印度境域。而天台宗的傳承,至今仍傳揚各地。

Go to Issue Menu5.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6. 一日禪修課程 了解自我身心

由東蓮覺苑、加拿大寶林學佛會主辦,《明覺》特刊協辦的「覺知呼吸 覺知生命」一日禪修課程,將於12月舉行。

一日禪修課程,讓你學習觀察呼吸,了解自我身心。由加拿大寶林學佛會衍傑法師指導。
「覺知呼吸 覺知生命」

  • 你知道呼吸每時每刻都與你同在嗎?
  • 你知道呼吸對你是如何重要嗎?
  • 面對生命的一切無常轉變,如何能把持身心,瞭解生命之流,把握當下?
  • 人命在呼吸間。如何利用對片刻呼吸的覺知,來把自己的心變得更清晰、明智及平衡?

日期﹕2007年12月16日及23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9﹕00至下午4﹕00
地點﹕將軍澳彩明苑彩明街9號寶覺中學禮堂
報名﹕致電 2575 6312(周一至六 上午9﹕00至下午5﹕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午餐﹕由大會供應
費用﹕隨緣

Go to Issue Menu7.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周六 上午9﹕30;下午2﹕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襌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琉璃光照」身心靈健康講座系列

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香港佛教醫院
贊助﹕東蓮覺苑
講題﹕無懼死亡——一切從二人三「囑」開始
講者﹕香港大學陳麗雲教授
日期﹕11月24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00至5﹕00
地點﹕香港佛教醫院
查詢﹕2241 508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