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佛教的禮儀文化
文/岑逸飛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譽。禮儀是作為人們在社會生活根據各自身分而遵循的行為規範,與古代社會的政治禮制、教化及文化融為一體,積澱為中國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自西元前後傳入中國的佛教,迄今已有近二千年歷史,也逐漸由一種異己的外來文化,融合而成為中國傳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社會生活產生很大影響。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對印度佛教的吸收和容納,很大程度也是以「禮」作為取捨標準,加上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中國的祖師大德都能應機施教,主動從中國傳統吸取禮儀營養,令漢傳佛教與中國儒、道的禮儀文化互動和交流,放出異采。

佛教禮儀雖然一方面有來自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留有古印度社會風俗的痕迹;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風俗影響,具有中國特色,在民間廣泛傳播。從某種意義來說,禮儀文化有助移風易俗,產生潛移默化作用,在宗教上的傳播,遠比釋經、講經,更能發揮效果,因為會更容易被普羅大眾接受。在佛教而言,禮儀的作用,在於眾生在業力感召下,心隨境轉,行為語言莫知所從,如果沒有約束力量,其清淨之心會容易受到污染。

對佛教徒而言,禮儀是信仰生活的體現,是表達宗教感情的手段,在實踐禮儀的過程,通過事相感染,或能陶冶心靈,領悟般若,以至加深佛教徒之間的感情,提高僧團的凝聚力量。另外在弘法過程,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因此不僅佛教徒的形象重要,還有清淨寺院,莊嚴佛像,慈悲僧團,以至如法如儀的佛事活動,都能讓人體驗禪悅的法喜。

佛教自魏晉南北朝以降,廣泛流傳,其教義和禮儀也逐漸中國化,而敦煌石窟,更展現中國早期的佛教藝術,是匯集繪畫、雕塑、建築及東西方文化等各種因素的藝術寶庫。其中在禮儀方面,也可看出有很多不見於原始佛教,而是中國僧人創製,將中國一些已失傳的儒、道禮儀精華,融入佛教活動。

今期的《明覺》專題,介紹敦煌石窟藝術所見的一些佛教禮儀,包括僧人所披的袈娑有一定法規,一些寺院活動所反映的佛教法門,唐代婚禮習俗的細節具見儒、佛特色,以及受佛教淨土信仰影響的獨特葬俗,對研究佛教禮儀文化甚有參考價值。

 
 
文/謝兆霖

律儀

禮儀是表達敬意、維繫人倫的一套習俗,表現在服飾、禮俗之上,重點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其中寄託的涵意。正如僧人的服飾雖會因應文化和地理氣候因素而有差別,但仍傳承佛陀確立的制式和精神。

西魏第285窟的比丘禪定像,禪僧外披袈裟,內穿兩衣,是為「三衣」,即內衣、上衣和重衣。《大智度論》記載佛陀告訴五比丘應披「納衣」,納即補綴,納衣原以別人遺棄的破衣碎布修補縫綴而成,以示少欲知足,遠離執著。其後演變為僧服的製作規矩,以碎布交錯縫合,形成方形像水田的圖案,又名「水田衣」。水田寓意儲積福慧資糧,禪僧所披的正是雜色田相袈裟。僧服不用純色,只能用根、樹皮等染出的顏色。新衣須點上一塊別種顏色,稱為點淨,以破壞衣色的完整來破除對衣服的貪著。

晚唐第12窟北壁的一幕寺院活動,與現今佛寺所辦的無別。寺內立起了5層的燈輪在佛前供燈,4名僧人端坐屋簷下,弟子在院內忙將供品佈置在供台上預備齋僧活動。寺院門外有一名施主正在放生小鳥,施主旁邊的小羊則將施給寺院畜養。供燈、齋僧、放生不單是信眾積聚福德資糧的方法,更是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敬意和修習平等見和慈悲心的法門。

婚禮

婚禮是人生的里程碑,男女結為夫妻,為生兒育女作準備。敦煌壁畫詳實記錄了唐代婚俗的過程,當中不少細節的涵義已被人遺忘,很值得現代人參考。晚唐第12窟南壁展現了唐代婚禮的排場。婚宴設於宅第戶外的庭園中,園中架起帳幕,客人列坐於禮席之中觀禮。新娘與新郎在對面的帷帳中,帷帳類似現在的屏風,以布幔等物圍成屏障,供新人拜堂之用。新郎頭戴氈帽,身著袍服雙手持笏。笏是唐代官員上朝時用來記事的工具,但平民百姓在結婚時都會持笏作官員打扮,反映中國婚俗中「攝盛」的傳統。新郎在婚禮之日,可以誇大自己的身分,與現今人們在結婚當日租名車接送、穿名貴禮服異曲同工。新人前方排列的三隻竹筐盛有衣物等財禮。旁邊三叉架上豎立一面圓鏡,用以鎮妖。新人行的是男跪女揖禮,新郎要伏地跪拜,新娘只站立雙手作揖。圖中男行重禮女行輕禮,反映出當時敦煌流行入夫婚的現象,即是在女家成婚,婚後丈夫留在娘家。

行禮後有「奠雁」儀式,為新人獻上一對大雁。雁為候鳥,逐寒暑而不失時失節,寓意夫妻信守不渝,從一而終。南方無雁,我們今日過大禮送的一對雞就是雁的替身,但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深意呢?禮成後新人入「青廬」,以氈帳作新房,為的是其吉祥含意。青廬以大量枝桿交錯搭成,原稱「百枝帳」,諧音「百子帳」正合新人多子多福的祈望。最後新人以葫蘆剖分為二的合巹杯敬酒,是為「同牢合巹」。從此二人以禮相待,如佛陀在《長阿含經》所示丈夫敬妻有五事:相待以禮、威嚴不闕、衣食隨時、莊嚴以時、委付家內。妻亦以五事敬夫:先起、後坐、和言、敬順、先意承旨。

葬俗

敦煌壁畫記錄了老人入墓這種受佛教淨土信仰影響的獨特葬俗。榆林窟中唐第25窟北壁(圖5)的老人安祥地坐在墓上,墓內掛山水屏風畫,和一般臥室無別。老人頭戴額羅帽,身穿圓領白袍正與親屬執手告別,親友皆表現得很悲傷。與親友話別後,老人便在與世隔絕的墓園中安心修持直至逝世。這習俗反映唐宋敦煌盛行淨土信仰,相信當衰老得將死時,老人走到山林樹下,安樂淡泊念佛而逝,將能往生淨土。現代城市生活節奏太快,死亡好像離我們很遠,可能大家會覺得老人入墓這行為真是匪夷所思。佛陀在《大涅槃經》曾開示:「秋天的田最好耕,象的足是諸動物足中最大的,而於眾多念頭之中。無常想為勝。」生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細心觀察的話,身邊的一切其實都不停生生滅滅。多思惟無常,明白這是世間的定律,會令我們的人生過得更積極,每一分秒不浪費。

Go to Issue Menu3.

雙重損失
文/李焯芬

一個旅客在旅途中聽到路邊傳來一陣悠揚悅耳的歌聲,像秋日的晴空一樣明朗,又像夏日的泉水一樣甘甜。

旅客於是向着歌聲的出處走,尋找到了那名歌者。

歌者微笑接待了那名旅客,並請他到家中小坐品茗。

旅客於是問:「先生,從你的歌聲聽來,你的心間充滿快樂自在。是不是你的事業和家庭都很美滿、很如意?農活的收成也很好?好像你沒有經歷什麼挫折或不順心的事。煩惱和憂愁都沒有叩過你的家門呢!」

歌者搖了搖頭,說:「不,你錯了,其實就在今天早上,我還丟了一匹馬呢,那是我唯一的一匹馬。」

「唯一的一匹馬都丟了,那你還能唱歌?」

「我當然要唱了。你試想想:我已失去了心愛的馬,如果我再失去平日的好心情,那我豈不是要蒙受雙重損失了嗎?」

語云:「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時,事情的結果與我們的期望有所出入。達摩祖師曾言:人生起落在所難免。成敗得失,背後都有其因緣。與其因失敗或挫折而沮喪失落或怨天尤人,不如冷靜地觀照一下挫敗背後的因緣,並努力改善這些因緣或相關條件。多種善因,廣結善緣,日後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

Go to Issue Menu4.

衡山承遠
撰文/知歸

慈愍三藏的念佛著作中有〈般舟三昧贊〉一文,推動淨土行者,專以九十日為期,心無雜念,終日經行,不休息,不睡眠,一心念佛觀佛,期於定中,徹見十方諸佛,悉在前立。奉持三藏此法者,唯其弟子承遠最為用功。

承遠大師(712-802年)是四川錦竹縣人,俗姓謝,年輕時便在四方求儒家之學,常感迷惘,後聽一居士演說佛教真言,便銳意求學佛法。初師事蜀郡唐禪師,至735年赴荊州玉泉寺依蘭若惠真和尚出家,後奉師命,往湖南參訪。當他到達南嶽衡山天柱峯後,依通相法師受具足戒,從此專心研習戒律及經教。後聞慈愍三藏在廣州弘法,大師即往謁三藏,三藏教他依《無量壽經》修般舟三昧法,遂依於三藏座下,專修念佛一門。

742年,大師既得三藏教導傳法,決定淨土一門,便起程回南嶽,築茅蓬修行,號其處為「彌陀台」。自此以後,大師精勤苦行般舟三昧法,亦方便隨緣度化眾生。有來問者,皆示念佛之法,一時嚮慕者雲集,見師住處樸陋,自動發心修建莊嚴道場供養大師,號為「彌陀寺」。大師雖得種種供養,除日常簡單所需外,皆施濟眾,自己仍是粗布弊衣,初到山者不知,往往誤當師為僕從。據說廬山法照大師在念佛定中,神遊極樂,見阿彌陀佛座下有著垢衣僧人侍佛,向其詢問,方知為承遠大師。出定後,造訪南嶽,見其地一如定中所見,遂向大師執弟子禮。

唐德宗貞元18年(802年),大師自知時至,遂召集寺中弟子,告誡訓示,安然面西往生,世壽91歲,僧臘65載,葬於寺之南崗。時永州司馬柳宗元及衡州刺史呂溫,皆為大師撰碑文及塔銘,刻於寺門之右。

Go to Issue Menu5.

文、圖/葉青霖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麈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Go to Issue Menu6.

佛教的安樂死觀點?

問﹕一個人如果身患不治重病,奄奄一息,或癱瘓在牀多年,或因腦震盪已無知覺,只存微弱氣息,醫生判斷回生乏術,以佛教的觀點而論,是否應該拔除唯一的延命氣管等,施以安樂死,讓其免受折磨?

答﹕施「安樂死」做法,很多國家法例上都不准施行,唯有病患者在生前依法立下「Living Will」,根據此種遺囑,由他血緣至親代為執行,同時應在醫生解釋病患者確實無法治癒時,才可以拔除各項插管等器皿,免增加其痛苦,否則觸犯刑事罪行。

佛教的觀點,不反對此種安樂死做法,令患者免受痛苦,獲得解脫。也有以宗教的見解,認為患者一生積習較深,眷戀塵勞,難以看開放下,或依戀至親眷屬,如夫妻情篤、子女財帛等等。若能由至親在病者榻前,虔誠讀誦大乘經典,例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或《大悲咒》《往生咒》為之迴向, 並慰其心願,勸其放下,也有意想不到之效應。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