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以戲劇形式宣揚佛法
文/岑逸飛

戲劇是融和文學、音樂、美術和舞蹈的藝術,通過角色的語言和動作,表達故事。好的戲劇,多能反映生活的現實和理想,其教化作用勝於千言萬語。在中國戲劇,以佛教為主題的劇目佔相當分量,但多是由佛經故事改編,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弘揚佛法的則較少見。過去一直流傳不少由佛經故事改編的戲劇,如《三藏取經》、《目連救母》等。佛經故事善用譬喻,轉化為戲劇形式,宣揚佛法,闡述無常、苦、因果、輪迴等思想,也能豐富戲劇內涵。

這類佛教戲劇更有社會教化作用。例如《目連教母》是宣揚孝道,講述佛陀弟子目連,以神通能力到達地獄,欲將在地獄受苦的母親救出,但佛陀表示目連雖是神通第一,但仍不敵業力,要找更多羅漢以群力救拔。至於《三藏取經》、《濟公活佛》等劇目,則是描述高僧大德行徑,樹立良好典範。又如《觀世音魚籃記》,弘揚觀音的慈悲喜捨,淨化人心。

不過佛教戲劇不一定要由佛經故事改編,將佛教與戲劇結合,其實可參照本土生活,給社會注入清流,匡正世道。事實上,人生如戲,明代憨山大師有偈云:「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現實生活俯拾都是佛法的戲劇題材,人有悲歡離合,有的懂得結善緣,明白吃虧是福,演出一齣喜劇;有的卻不願布施,怨天尤人,以悲劇收場。

今期《明覺》介紹華文戲劇大師賴聲川,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演出一部宣揚佛法的戲劇《水中之書》。在此之前,賴聲川的佛法戲劇,已有《如夢之夢》和《如影隨行》,都能將佛法與日常生活接軌,而這部《水中之書》,則以港人面對金融海嘯為背景,以一個失業投資銀行副總裁和一個不快樂的快樂學教練的故事,教化人們如何活在當下,放下自在。

香港一向紙醉金迷,金融海嘯的衝擊,正是當頭棒喝、體悟佛法的契機,而通過戲劇形式宣揚佛法,更是一道方便門。

 
 
文/麥慰宗 圖/黃永昌

《水中之書》劇照

賴聲川希望觀眾看完他的戲,帶著豐富的收穫回家。

上演中的《水中之書》是賴聲川應香港話 劇團邀請執導的全新作品。

華文戲劇大師、台灣表演工作坊創辦人賴聲川,跟香港話劇團演員一起創作的《水中之書》正在上演,這是他繼《如夢之夢》和《如影隨行》後,第三部禪式戲劇。所謂禪式戲劇,是賴聲川把修習佛法三十多年的領悟融入創作,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關懷的窗戶,啟發大家思考生命。

曾經,賴聲川一直把佛法與劇場分開,因為他曾在劇場看到傳教,覺得別扭,擔心在自己的劇作談論佛理,觀眾受不了;而且過去台灣人愛把表演藝術界信佛的人標籤,想當然地去解讀其人與作品。賴聲川覺得標籤是因為大部分人不理解佛教,把它與膜拜偶像混淆,所以他愛稱之為佛法——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一種看世界的方法。直至10年前創作《如夢之夢》,他才開宗明義以佛法創作。「不是在意不在意,而是我不害羞了。」賴聲川笑得像個孩子,一個留了鬍子的大孩子。

1999年,賴聲川往印度的菩提加耶研習佛法,菩提加耶是釋迦牟尼悟道之地,賴聲川重讀了《西藏生死書》,有所領悟,後來孕育了震撼華文戲劇界的《如夢之夢》。這部一口氣演出8小時的戲劇史詩,故事從一名剛畢業的醫生第一天上班展開。年輕醫生驚覺多年所學沒有觸及怎樣真正幫助垂死病人,於是鼓勵一名病人說出他的故事,觀眾由此進入其他角色的生命與夢,交織成漫長旅程。

上演時,舞台呈環形,觀眾隨劇情轉動座椅,檢視一個又一個人生戲劇,猶如朝聖者在菩提加耶環繞佛塔踽踽前行。賴聲川把藏傳佛教裏的「自他交換」修行法放在戲中,寫醫生運用想像力以自己的健康快樂交換對方的病痛憂傷。「我本來很擔心觀眾在劇場裏頭會很不接受,可是當這角色在解釋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觀眾全部都很專心的在聽。」《如夢之夢》是賴聲川以表演工作坊著名的集體即興創作方式,帶領台北藝術大學學生創作的演出,首演於藝大。2002年由香港話劇團演出,2005年在台灣首次公演,3次上演都叫好叫座,從此賴聲川找到創作新方向,自在地從佛法中找尋素材。

《水中之書》 探討活在當下

2007年表演工作坊推出《如影隨行》,圍繞佛法裏的生死過渡,故事說一個人往生走到下一站前,因為什麼被卡在中間。「雖然有輕鬆的一面,基本上非常嚴肅。」恐怕不是香港觀眾的那杯茶。不過賴聲川覺得「我的作品都user-friendly,我很少做戲觀眾是看不懂的,這一部戲只是需要稍為安靜地看」。《如影隨行》在台灣演完,便移師新加坡,旋即登陸上海、北京與蘇州,不知香港觀眾有沒有緣看到呢?

上演中的《水中之書》是賴聲川應香港話劇團邀請執導的全新作品。「這齣戲劇探討快樂、輪迴,怎樣活在當下,但我用一個喜劇的方式來做。」笑,是香港人此刻最需要的。兩條故事線,一個失業的投資銀行副總裁,一個不快樂的快樂學教練,儼然為香港觀眾度身訂做。演員創作時分享了當下的快樂與不快樂,金融海嘯自然成為故事舞台。

香港人 太多恐懼

賴聲川覺得台灣人面對金融海嘯沒有香港人緊張,可能台灣普遍重視心靈。「香港就不是,感覺上它是一個比較物質的地方,但我感覺到有一點點改變。」深有同感,最近工作上遇到的人,從二字頭到三字頭,都在看佛經。

賴聲川嗓子低沉,外表粗獷,心卻柔軟親切,敏於觀察的他覺得香港人太多恐懼,雖然普遍教育程度高,但學校只教方法,沒教智慧。賴聲川認為智慧「簡單是看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還是以別人為中心。你什麼都利己,智慧就小,什麼都利他,智慧就很大」。賴聲川舉例,很多企業家忽然慈善,看懂了自己賺那麼多,到最後只能睡一張,這個人的智慧開了。

劇場 修行成果的櫥窗

若把智慧用在藝術上,賴聲川明言現在還不能做到百分百為別人,「我們這些年來都往這個方向努力,甚至夢想有天做戲也不要放我的名字在上面」。像唐卡不會有畫家簽名。「佛像下面還簽名?這東西是修行的工具。」

 劇場之於賴聲川不是修行工具,而是展示修行成果的櫥窗。原來這櫥窗早在那裏﹕1986年,當賴聲川仍然刻意分開創作與佛法的時候,觀眾已經把他的作品往佛法裏想,台灣一個學佛的朋友和紐約一個觀眾,異口同聲地認為膾炙人口的《暗戀桃花源》富有佛理。賴聲川朗聲大笑﹕「裏面沒有任何明確的元素,但我在想的事情,我在學習的,應該都跑不出佛教這範圍。」

賴聲川希望觀眾看完他的戲,帶豐富的收穫回家。他認為創作就是智慧到那裏,方法可並行,再結合關懷,讓觀眾的人生再豐富和更有方向;至於觀眾能不能接收到,賴聲川認為是緣分。此間不少創作人經常抱怨觀眾欣賞水平不足,賴聲川寄語「先檢查自己的創作動機是利他還是利己」。

賴聲川簡歷

賴聲川,1954年出生於華盛頓,12歲隨外交官父親回台灣。大學時開始讀佛經,認識同樣對佛法有興趣的丁乃竺,一起學習藏傳佛法。兩人1978年結婚後雙雙赴美深造,賴聲川在加州柏克萊大學讀戲劇。回台後二人於1984年創辦「表演工作坊」,創團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一鳴驚人。四份一世紀以來活化了台灣劇場生命,震撼了兩岸及海外觀眾,被《亞洲週刊》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

Go to Issue Menu3.

誦遺教經去
文/溫綺玲

台灣法鼓山的聖嚴長老上月捨身。這個月,傳來廣東乳源縣雲門寺佛源老和尚圓寂的消息,享年87歲。佛源老和尚是虛雲老和尚傳法弟子、雲門宗第十三代傳人,戒臘63夏。

1951年,時年28歲,老和尚入雲門參叩虛雲老和尚,翌年,虛雲老和尚赴北京,佛源老和尚隨侍。次年,雲門寺欲迎請虛老回寺,但來果、葦航法師及趙樸初居士等留虛老住京,雲門寺一時群龍無主,於是虛老命佛源老和尚南歸,入主雲門。
雲門寺被中國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寺廟,當時殿宇僅餘老僧三人,殘陋不堪,幾是危房,佛源老和尚日夜籌度,興辦雲門佛學院,培育後繼僧才,又恢復禪堂,規定禪堂每日必坐香六支,道風遠播,不出數年,住僧已達百餘眾。

長輩大德,總是能在困境中竭盡所能,畫出彩虹,利益眾生,這些堅定的願力和心力,便是我輩現代人所欠缺的,真教人慚愧。

虛老座下位位都是高僧大德,現在可以親近的漸少,適逢今天是佛涅槃日,趕緊讀誦佛遺教經去。

Go to Issue Menu4.

靈芝元照
撰文/知歸

唐代慈愍三藏的禪、教、律、淨合一的思想,在宋代曾被提倡,且釀成官司訴訟,其關鍵人物是北宋的元照律師。

大師姓唐,字湛然,1048年誕生於浙江餘杭,少依祥符寺慧鑒律師,18歲在度僧考試中能通誦《妙法蓮華經》而得度。後從神悟謙公習天台教觀,謙公命其「闡明《法華》宗旨,以弘四分戒律」。遂以律學為宗。因閱《淨土十疑論》,歸心西方淨土,常謂:「生弘律範,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此二門。」

大師倡導律、淨二學相融,以兩種教觀,判釋佛陀一代時教。一者是「娑婆入聖教觀」,以觀心為法門,有大小偏圓之別;二者是「淨土往生教觀」,以觀佛為法門,屬圓頓純一大乘。在觀佛之法,師自得見襄陽龍興寺石刻《阿彌陀經》拓本,有「專持名號即是多善根」一語後,遂以稱念四字洪名為首要。大師有鑑於當時禪僧輕視戒律和念佛,於1096年翻刻《慈愍三藏文集》,倡導戒律經教,卻引來禪僧的攻擊,更在官府控告他偽造慈愍之書,大師遂上書申辯,檢附古本為證,訴訟始息。

大師自奉極嚴,日間杖錫持缽,乞食於市,晚則住於西湖靈芝崇福寺,30年間,著述甚豐。在律學方面,有註解南山三大部的《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高麗僧統義天入宋參學時,曾請開示律儀,並請得其書回國雕板流通。在淨土方面,大師撰有《淨業禮懺儀》、《觀無量壽經義疏》及《阿彌陀經義疏》,其書多能糾正前代諸師之誤,為時人稱重。

1116年,師命弟子諷誦《觀無量壽佛經》及《普賢行願品》後,趺坐而化,當時西湖漁人,皆聞空中有天樂聲,後葬於靈芝寺西北隅,世壽69,南宋高宗追諡為「大智律師」。

Go to Issue Menu5.

只需有信心 帶業能往生
文/馮孝忠

相對中國佛教,日本佛教仍然較具體地保留自隋唐傳入的教派分立,如真言宗(東密)、臨濟宗、曹洞宗、淨土宗等,現在仍保留較為顯彰的家風,亦產生了很多流派。在家佛教也得到很大的發展。

淨土宗方面,中國地區現時以《佛說阿彌陀經》流傳最廣,印光大師振興淨土之教,令佛子有機會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大師說:「極生信願,專精修行。」就是說相信一念也能往生,一聲之處,往生不空,和一輩子念佛,老實念佛,不換話題。(淨宗法師在《印光大師法語略講》的解釋)

日本淨土宗可說是完全建基於隋唐善導大師(613-681年)的思想,較注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和《佛說無量壽經》,以念佛為本,憑他力往生。特別重視阿彌陀佛之宏願和對衆生承諾的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觀經疏》說:「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日本的法然上人(1133-1212年)強調《觀經》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讀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和法然上人之《選擇本願念佛集》後,筆者開始深信只要我們能念佛而產生信心,雖然我們臨終時還是帶業的罪惡凡夫,阿彌陀佛一定會接引我們到淨土:至心迴向,欲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一旦產生信心,決定往生,專心念佛,將一切交給阿彌陀佛之後,就已經是平生業成,因為「臨終是個虛假的觀念,分分秒秒的當下就是臨終」。(印光大師法語)念佛是對阿彌陀佛的感謝。

Go to Issue Menu6.

佛教音樂陶治心靈

問﹕你對現代佛教音樂如何評價?

答﹕佛教音樂由印度傳入中國,因風俗習慣、語言迥異,初期未能融和適應,嗣後採用宮廷樂曲,民間音調,不斷創新,形成中國佛教音樂,也即現代寺院盛行的梵唄音調。

佛教樂曲,由梁武帝蕭衍開始,自創十篇歌詞,藉以宣揚佛法,及至佛教興盛的唐朝,宗教活動基地,集中於著名大寺院,在講經說法的時候,也參入演唱佛教音樂,成為宮廷以至寺院普遍現象。

中國古代的孝經,對音樂的評價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可見音樂作用之大,從前上至宮廷、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的宴會,也以音樂助樂,列入文化生活以及藝術的欣賞。

佛光山開山祖星雲大師鑑於音樂能怡情悅性、陶治心靈,良好音樂更能感染人心,對現代人間佛教,有匡正及宣傳作用。故大師在台灣初期弘揚佛法,採用歌唱方式吸引知識青年入佛門,成就龐大的僧團,為佛教放一異彩。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