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入不二法門
文/愚子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 「不二法門」,天女撒下鮮花,為他們助興。舍利弗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抖落黏在他袈裟上的鮮花。天女趁機戲弄舍利弗, 「你連這麼美的鮮花都害怕?!」 舍利弗窘困地答道, 「出家人身上沾花,不合律法啊。」天女反問,「鮮花與律法何干?更何況為什麼鮮花總喜歡沾在你身上,而不是諸位菩薩呢?」 舍利弗一時無言以對,突然靈機一動,反問天女,「你修行的時間好像也不短啊,為何至今還修不出男人之相?」天女微笑間用神通將舍利弗變成天女,以同樣的口吻問, 「舍利弗,現在身為女身的你,與剛才男身的你,在思維上有何不同嗎?」「好像沒有什麼變化,我也覺得很奇怪。」舍利弗一臉困惑地望著天女……

以上故事出自《維摩詰經》,以譬喻的手法說明一個道理:人們誤以為男與女、空與有、好與壞、大與小、長與短、得與失等表面的分別相為絕對、客觀而真實的,因而產生種種執著,爭鬥與煩惱由此而生。《維摩詰經》以佛陀「空」的智慧教導人們,以男女之相而論高低貴賤,十分荒謬,因為男女之相乃因緣所生,隨緣變化,根本找不出一個固定不變的男女之相來。在佛教看來,決定一個人高低貴賤的標準,不是一個人的外表與相貌,而是其言行、思想境界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現代尼聖通願法師,一生精研華嚴,弘揚戒律,嚴淨毗尼,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者甚眾; 證嚴法師,集智慧與慈悲於一身,畢生致力於慈善救援事業,尋聲救苦,享譽全球,僧俗同贊;在香港,集智慧與藝術天賦於一身的女中豪傑大有人在。她們都以自己的勤懇勞動和為社會所作出的杰出貢獻,而贏得人們的尊敬與愛戴。這些事實再一次提醒人們,無論男女老幼,只要他/她以實際行動提昇自我,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他人謀福利,為社會做貢獻,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同與敬重。

 
溫麗友跟義工服務結下不解緣,退休後仍打算繼續。
她說, 自己認為對的事就會做,從沒懷疑過自己。
文/張華 圖/吳偉樂 部分圖片由新生精神康復會提供

溫麗友平時也會指導前線員工的工作,了解他們的需要。

溫麗友去年取得「2008 年傑出專業女性及 女企業家獎」

現任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溫麗友是香港社會企業的先鋒,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已開拓有機農場,至今開辦的社會企業約20家,最新「搞作」是年初開張、以紀念鄧麗君為主題的「甜蜜蜜新生咖啡店」。

溫女士獲獎無數,去年7月取得「2008年傑出專業女性及女企業家獎」,今年4月便退休。回看自己的成績,她無怨無悔。過幾天便是「三八婦女節」,這位不一樣的女性,說出自己的信念:「作為女性,最重要的是發展自己的長處,堅強的可以堅強,柔弱的可以柔弱,不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也不一定要好競爭的,要知足常樂。所以我最不喜歡『女強人』的稱謂,但別人會叫我『大姐大』,哈哈哈!那只是表示我經驗豐富嘛!」

爽朗的嗓音,率直的作風,是溫麗友的標誌。

雖然退休在即,溫麗友還是忙得沒時間計劃退休後的生活,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繼續當義工。她在40年前讀書時已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沒想到往後的事業也以此作終。

助人 投身社會服務

40年前,那年頭的女孩子能夠念大學的畢竟是少數,溫麗友自覺是幸運的一個。「家人也很開明,只要我能考到,就讓我上大學,怎說我也會爭取啦!」她笑道。正因為自己的幸運,令她想到要幫助不幸的人。「我又喜歡跟人接觸,這樣才可以了解社會,否則就像活在象牙塔裏;而且做義工也可以很好玩,我們一班大學同學去工作營,男的『鋤地』,女的宰雞,多好玩!視乎你用什麼角度去看而已!」

畢業後教了兩年書,便正式投身社會服務,其實那時還沒有社工這職業,也很少女性加入這行,溫麗友被派往管理院友宿舍,她卻表示一點也不怕。「你對人好,怕什麼!」就是這樣,她一頭栽進社福界,其後更發展出社會企業,開創了新天。
成功 不做失敗生意

二十多年前的社會服務,只是向政府申請撥款來提供服務,撥款用完,服務就終止;而公眾人士對精神病康復者很抗拒,申請社區的宿舍用址時十分困難,康復者就更難找到長期工作。溫麗友當時就碰過不少釘子,甚至試過被人扔死老鼠。她想,這樣不是辦法,該如何解決?

「我希望用我的方式去做,拉近康復者與公眾的距離,讓他們得到尊嚴,不用依靠政府。所以1994年開始,我在屯門街市開菜檔,訓練精神病康復者工作,讓他們跟公眾有更多接觸,結果街坊都好接受,原來他們也像平常人一樣;康復者有了工作經驗後就能在外找其他工作,沒有拿綜援,(依靠政府)那不是我的作風!保護他們並非好方法,讓他們做個普通人,立足社會才是成功。我因此拿了不少獎項呢,哈哈……」她開懷地說。

的確,獎項的意義在於證明她的方向是對的。此後她開設更多社企,包括清潔公司、餐廳、便利店、生態旅遊等,員工由幾十人增至現時的四百多人。要做社會企業並不容易,有報告就指出現時香港能自負營虧的社會企業不足三分之一。問溫麗友有沒有做過蝕本生意,她快人快語:「我不做失敗生意的!哈哈哈……好少,唯一賺不到錢的是機場的禮品廊,但那有點不同,我們當作是服務工作。」

典範 工作要有熱誠

通過社企的模式來幫助精神病康復者或弱勢社群融入社會,溫麗友認為是有效的方法,也有很多人來找她合作,只是她沒時間,或許退休後會集中這方面的工作。她相信自己有責任把這個模式帶到內地及亞太地區,對於義務工作,她是永不言棄的。

面對退休後的生活,她輕鬆地說:「生命有不同階段,但每個階段都要投入,在適當的時候要放下。」只是,在社會上工作多年,她亦坦言現在人們的思想變了,工作只是打工的心態,愈來愈少人會投入自己的工作;像她這樣做精神病相關的服務,其實也是一份厭惡性工作,必須有熱誠才行。「這個很難做到,所以我做了一個典範。」她笑道。

最大滿足來自「粉絲」

溫麗友從事精神健康的工作,她自己的減壓之道,卻是「罵人」!即遇上不合理的事她一定出聲。此外,逛街、游泳和睡覺,也是她繁忙工作以外的調劑。溫麗友也很注重健康飲食,她踏進自己主理的新生農社,一手便拿起各種有機蔬菜,熟悉的說哪種菜對什麼病有好處,哪種小吃又有什麼營養……她說自己不喝咖啡不吃甜品,只吃有機菜、水果、蒸魚、麥片等健康食品。

除了身體健康,心靈健康也很重要。溫麗友說:「很多人不太注重自己的心靈健康,但其實金錢的價值並非絕對的。我覺得能夠維持跟別人的關係很重要,你每天上班都是開心的,能讓同事工作得開心,那就很好。我對人是坦誠的,對得住良心,為公義而戰,那就沒什麼好掛慮。」她最大的滿足感,就是有一大班「粉絲」(fans),即康復者,能夠欣賞她為他們所做的事,已經足夠。

溫麗友小檔

1969 港大文學院畢業
1970 全職社工,在義務工作發展局工作
1981 任新生精神康復會總幹事
1992 獲授太平紳士榮銜
1994 創立「模擬企業」,即現在的「社會企業」
2003 旗下的新生餐廳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評為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冠軍計劃」
2004 成立「新生農社」
2007 任「世界心理衛生聯盟」世界會議的籌備委員會主席
2008 新生農社獲「香港驕傲企業品牌選舉」的「社會責任企業品牌大獎」
奪「2008年傑出專業女性及女企業家獎」
現為「世界心理衛生聯盟」亞太區副主席及「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

 

Go to Issue Menu3.

白紙上的黑點
文/李焯芬

一名新婚後不久的年輕女子,每次回到娘家後總是在父母面前訴說丈夫的不是,數落他的缺點。父親聽了後,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畫了一點,然後拿紙問女兒:「你看上面是什麼?」女兒不假思索地說:「黑點。」父親再問,女兒又說:「是黑點啊!」父親說道:「難道除了黑點,你就看不到一大片白紙嗎?」女兒聽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從此以後,她不再在父母面前數落自己的丈夫,兩口子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的認識,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面。如果你只注意黑點,那麼你眼中就是一個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紙,那你就有一個潔白、寧靜的心境。很多人無法跳出這個圈圈,他們只注意到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忽視了。冷靜地想一想,其實自己的丈夫、妻子除了一些缺點以外,還有許多優點呢!

許多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慣。如果我們不能尊重和包容配偶的習慣的話,那就免不了會有些看不順眼的地方,導致不同的意見。又由於各持己見,兩人終日爭吵不休,婚姻也因而陷入危機。

夫妻相處之道,切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由一點小瑕疵就否定了一個人,因小失大,非常不值。

Go to Issue Menu4.

慈覺宗賾
撰文/知歸

南宋宗曉在《樂邦文類》中,曾將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合稱為蓮社五祖。有關宗賾大師的生平紀錄,史籍甚簡,但他的行事及著作則影響甚大。

大師約生於宋仁宗至和初年(1054年),襄陽人,父早亡,29歲依真州長廬寺法秀禪師出家,得法於長廬應夫。哲宗元祐年間,迎母於長廬寺方丈東室,勸以念佛,作〈勸孝文〉120篇,論奉養父母乃世間之孝,能勸父母修淨土為出世之孝。1089年,大師在長廬見海眾雲集,念及無常之火,四面俱焚,故效廬山之風,建立「蓮華勝會」,普勸僧俗,同修念佛三昧,感得普賢、普慧二大士預會,一時道俗遠近聞知,皆嚮慕參與盛會。1096年,大師更集諸家水陸儀軌,刪補詳定,編集4卷《水陸儀文》,普勸四眾,依法崇修。「蓮華勝會」與「水陸法會」二者舉行之時間,相距僅六至七年,可見兩種嘉會亦可能有一種發展脈絡。

大師不僅重念佛修行,更注重僧團日常戒行。1102年,他在真定府洪濟禪院,實行「衣角羅」濾水囊之法,集經律31偈以作說明。翌年,更搜集諸山殘存叢林法規,撰成《禪苑清規》10卷,元代德煇禪師所做的《敕修百丈清規》,便是以《禪苑清規》作為基礎。大師著作在當時非常普及,其《勸孝文》至今仍見於四川大足寶頂山《父母恩重經變》之雕塑中,而其《勸化集》更流傳於西夏,近世在俄藏黑水城文獻中,便發現此集,足見大師之教化深遠。

Go to Issue Menu5.

文、圖/葉青霖

盛年難重臨,一日不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留人。

Go to Issue Menu6.

佛教徒可否參政?

問﹕有人譏諷出家人結交權貴,認為「政治和尚」,你認為如何?

答﹕晋朝高僧佛圖澄大師以權巧方便,運用神通,折服當時殘暴不仁的石勒和石虎,使胡人稽首昄依,讓百姓不受殘殺,救出無數生命。事後,佛圖澄大師告誡弟子說,這些神通法術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方便運用。佛法究竟實相,是以真理和慈悲德行來感化眾生。如果靠這些眩目的方術神通是不適宜的,用權術妖言惑眾,更是罪過。

佛教沒有戒律禁止出家僧尼親近國王權貴,事實上宗教要興盛,必須有政治支持。例如玄奘大師如沒有唐朝李世民的支持,便不能譯出1335卷佛經,傳播於世上,福澤後代。

要復興佛教,將人間佛教正確思想深入社會,令大眾心靈淨化,道德重整,必須依賴政治家支持和配合,才能順利展開。但不可藉政客權貴,利用其勢力來為自己獲取名利,虛貪信施,濫膺恭敬,如此則犯了戒行。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