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華佛學會1986年成立,創辦人慧瑩法師以「依般若深觀緣起性空為基礎,持法華長養一乘信願趣菩提」為佛學會的宗旨,意為在佛陀的緣起法則、般若智慧的基礎上,以行持《妙法蓮華經》三乘歸一乘的思想,培養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一乘信願,希望使眾生悉能成就圓滿佛果。 妙華佛學會的成立,與妙寶經室,以及素有「法華王」尊稱的遠參老和尚位於大嶼山的道場「華嚴閣」有很大的因緣。妙寶經室成立於1968年,寓意出自《妙法蓮華經》,妙寶意指唯一佛乘為稀有難得微妙之寶。早於1966年遠老法師圓寂後,遠參老法師弟子黎玉泉、許陳蘭、李淑貞等居士,懇請慧瑩法師組織佛學社以繼承遠參老法師遺志,弘揚《法華經》一乘佛法。法師顧慮到自己是印順導師弟子,恐怕會惹來誤會,加上當時在學校的工作亦十分繁忙,所以拒絕了她們的請求。可是眾女居士再三番五次懇請求慧瑩法師幫忙,法師幾經思量下,比較遠老法師與印順導師思想並無太大分歧,二人所主張為佛教為眾生的動機亦無抵觸,終答允眾位居士的請求,於1968年在北角堡壘街(即妙華佛學會現址)成立妙寶經室,並主持每周佛學講座,開講《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成佛之道》等經典。 ![]() 至於華嚴閣,乃遠參老法師於民國初年在大嶼山修行的道場,寓意亦出自《妙法蓮華經》,描寫一乘佛國淨土之境界: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藉此策勵以修菩薩萬行因華,成無上莊嚴佛國功德之果。1966年遠參老法師圓寂後,其後華嚴閣交由寬志法師等數人主持法務,更將華嚴閣註冊為有限公司,意屬大眾所有,並懇請慧瑩法師出任董事。由於與妙寶經室有同一宗旨理念是——「純粹弘揚佛法」而設的道場,為節省資源和更方便推行會務,寬志法師提出妙寶經室和華嚴閣合併的建議,獲得會友的同意與支持,更得到眾多年輕居士發心參與實際工作,積極進行有關合併各項事務。通過以上的種種因緣,佛學會取妙寶經室之「妙」字及華嚴閣之「華」字,成為「妙華佛學會」,並於1986年成立。 慧師領導 妙法花開妙華佛學會正式運作以來,逢星期日由慧瑩法師宣講《法華經》、大乘般若系列經典《維摩經》、《金剛經》、《心經》、《大乘掌中論》、《大乘破有論》、《大乘二十頌論》以及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和《淨業頌》。此外,更開辦各種佛學班,並邀請法師、學者主持各種佛學講座、禪修小組等。佛學會更組織會友和佛學班同學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至今已年逾九十的慧瑩法師,希望佛學會能使信眾在無量的「法門」中,得到甘露法益,培養現代佛教弘法人才。 妙華佛學會自1986年開辦第一屆佛學初階班,至今2008年已進入第22屆。由於學生人數漸多,一樓會址不敷應用,在因緣成熟下,佛學會於1989年擴充至二樓,建立妙華講堂。佛學會在慧瑩法師的領導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耕耘,開辦的課程已成型,由初階班奠定基礎與正確的認識繼而辦《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史》、《大乘三系思想——中觀、唯識、如來藏》等課程,涵涉了廣大甚深一切佛法,令有心修學、研究佛法的同學,可以緊接不同的課程,充實自己,確立正見,抉擇取向。初階班和進修班的課程均由一班學德俱高的居士菩薩付出寶貴的時間和精神,義務任教。 ![]() 遠公印公 啟發至巨慧瑩法師俗名黃本真,1919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順德縣一個小村落。童年成長期間,種種環境因素,已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其後跟隨姑姑到香港居住,大部分的光陰歲月都是在佛教的叢林或佛學院度過,可以說是在佛門成長的。 慧瑩法師自小在真常唯心思想的環境下薰陶,法師慶幸自己後期有機緣接觸到真正作為依歸的佛法。在思想啟發方面,真正影響慧瑩法師至深至巨,令其在佛學方面有所抉擇的,有兩位法師:一位是遠參老法師,另一位是當今譽滿佛教界的印順導師。1946年,抗戰勝利後,慧瑩法師從廣西回到廣州,因車路破壞而留在廣州一年半期間,無意間聽到遠老法師宣講《法華經》、《金剛經》、《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就這樣奠下法師對中觀般若思想的理解基礎。慧瑩法師曾將遠老法師講述的《法華經》筆錄下來,後來印製成《妙法蓮華經講錄》上、下兩冊,此亦造就慧瑩法師對《法華經》有深刻的體會和勝解。 慧瑩法師回香港後,又回復教學生涯。期間有朋友介紹導師的書籍給法師看,法師看到印順導師的《般若經講記》,感覺到導師的思想和遠老法師的思想有共通點。機緣巧合下,印順導師來香港,慧瑩法師得以親近導師,問法請益。1958年,慧瑩法師毅然辭掉高薪教職,到台灣追隨導師,深造佛學,並在1959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印順導師親手為其剃下頂髮,在印公導師門下出家。 慧瑩法師特別讚揚中觀般若,以宏闡緣起性空思想為其終生理念,並深受遠參老法師和印順導師的見地、思想影響。兩位老法師同樣贊成佛弟子在修行路上要行正常道而不是方便道;贊成依自力而不依他力;要觀緣起、信因果、務實際、不誇大、不沾染神秘色彩。慧瑩法師貫通了兩位老法師之共通點。 今天年屆九十的慧瑩法師,長久以來獻身佛教事業,度化有情,最難得的是肩負起雙重擔子,發揚兩位恩師對佛法的獨特見解。妙華講堂的一副對聯「依般若深觀緣起性空為基礎,持法華長養一乘信願趣菩提」,清楚看到妙華佛學會的宗旨。 資料來源:2008年8月《弘誓》雙月刊第94期「慧瑩長老尼九秩壽誕紀念專輯」,佛教弘誓學院出版。 妙華佛學會 地址:香港北角堡壘街36號美威大廈1樓B座 認識自己最難
|
講者﹕衍陽法師
日期﹕10月26日上午 9:00至下午4:00
地點﹕寶覺中學 將軍澳彩明街9號
主辦﹕寶覺中學 贊助﹕東蓮覺苑
查詢﹕2702 2863
導師:達摩灑甘露尊者
日期:11月22至30日
地點:東蓮覺苑弘法精舍
荃灣青山公路九咪半發業里八號
查詢﹕2405 2238 / 6578 4829
講者:Professor
Richard Gombrich
日期:11月16日
時間﹕下午4:00至
6:00
地點:Wang Gungwu Theatre, Graduate House, HKU
查詢﹕2241 5078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資源 |
課誦 |
連結 |
下載 |
賀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