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已成為教育界近年一門顯學。教師年年講生命教育,卻年年覺得生命教育愈做愈不足;上月新學年伊始,有調查顯示曾經「想死」的中學生竟多達兩成;對如今大多數學生來說,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當現今社會中有很多人也不把他人的生命當一回事,乃至出現毒奶粉、假藥、假罐頭等罔顧他人生命的事件時,佛教如何回應這個生命價值被輕視的社會問題,並教育下一代要重視生命? 「我們常要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講好多意義,背後理念在哪裏?你說生命重要,為何重要?我 「作為教育界同工,聽了生命教育不下十年,我們年年講生命教育,但年年都覺得生命教育做得不 明白因果珍惜生命佛教常說人身難得,必須具足百世、乃至千世因緣,人才能到人間走一趟,正因如此,人要極為珍惜生命。對於當前社會價值紊亂,生命價值動輒被輕看的年代,港大佛學研究中心近年亦早已設計了「緣起生命教育」和「生命定向」增進計劃,為教育界在生命教育方案上提供一些新思維。負責有關課程設計的港大佛學研究中心教學顧問釋衍空法師,這次在參與設計高小和初中的「佛化生命教育」課程時,理念也是以「緣起生命教育」為依據︰「這是建基於佛教的緣起概念。佛教相信萬事萬物皆是因緣和合才會出現。在緣起法則中,事物會因為緣生緣滅而變化,例如沒有錢的人可以變成有錢,反之亦然。」 可是緣起法則和生命教育有何關連?衍空法師在介紹課程內容時,首先提到當中有三大內容重點,包括︰認識生命、處理生命和意義感。原來以上三者皆不離緣起法。衍空法師以「認識生命」開始解釋︰ 「這包括︰見生命的緣起,見無我,見無盡的可能。『見無我』是指本來沒有一個好或壞的你,你現在讀書不行是因為現在的條件(限制),只要改變條件,生命就可以改變,這是無我的含意。我們本來無一物,所以相反來說,只要因緣一旦改變,你的富有、幸福也可以一下子消失。無我的意思即有無盡的可能。」 緣起另一重要概念是「因果」。衍空法師指出︰「認識生命另一部分是︰見生命的緣起、見因果、見心的重要。佛教相信緣起不是隨機起現的,我們認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的內心是平安安樂,你的樣子就會平安安樂,你對人好、對人笑,明白人際關係,你的事業就會順利,這便是見因果關係、見心之主導和心的重要,這是佛教講直指人心的意思。」 活學活用戒定慧當認識生命以後,緣起法又如何教人處理生命?衍空法師在這部分活用了「戒、定、慧」的佛法︰「為了培植良好的條件,讓吉祥的事情成就,去除壞的因素,令痛苦的事難以出現,我們應該成就有規矩、有尺度的生活習慣,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行為準則,這就是『戒』;我們要成就理想,先要學會堅持,有專心一志去做的定力,這就是『定』;處理事情時,最重要有正確的方向和方法,應保持多醒覺、多學習、多反思和積極付諸實行,培養處事的智慧,這就是『慧』。」 意義感方面,也是從緣起而生。例如見緣起的微妙,令人懂得讚歎緣生的力量,同時見到眾緣的重要,自然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心懷感恩,見到因緣相依的關係,自會懂得與人合作、布施和分享;從緣起見無常,則令人懂得珍惜和放下。 衍空法師和工作小組成員為高小和初中學生,分別設計了二十四個以互動學習和多元化活動為主的「佛化生命教育」教學教案,並於去年10 月開始在三間佛教小學和兩間佛教中學進行試教,經過八個月試驗後,甚獲好評。在五千多份問卷中,幾乎全部參與試教的老師均認同,課程兼備佛學和生命教育元素,而且符合教育趨勢;中小學老師的整體滿意度高達八至九成,有近八成半小學生覺得「完全可以/大部分可以」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和道理在生活中應用,中學方面表示同意的學生亦有近七成;小學表示「喜歡/非常喜歡」的學生逾八成半,中學則有近八成,成效令人鼓舞。 佛化教育成效良好此外,課程設計的靈活性亦受到試教學校的讚賞,衍空法師在設計時,原來還特別考慮到內容完全可跟現時高中的倫理宗教科及通識科銜接,是一套具有遠見的設計,不過現時課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整套教材預計會在未來兩三年完成。 參與試教學校評價![]() 佛教志蓮小學趙國森校長︰「教材簡單易用, 推行上, 是一套很有系統的人生觀, 可作統轄的核心, 貫通其他課程(如現時的「成長課」、「成長的天空」等),相反其他課程未能做到如此高的涵蓋性。」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姚志輝主任︰ 「學生都表示如有機會,都望再上這些生命教育課程,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 寶覺中學江結芬老師︰ 「學生最歡問︰我都唔信,學這些有什麼用?這套教材正好可以用在生活之中,提供了一條好好的『』。」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馮靜雯老師︰ 「教材套中提供了很多短片, 時事新聞、報、角色扮演的劇本、工作紙、網頁上有趣的資訊和相關的剪報。這都是前線老師很需要的。」 雙贏
|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
主講﹕衍陽法師
日期﹕10月11日(六)
時間﹕下午2:30至4:00
地點﹕寶覺中學 將軍澳彩明街9號
查詢﹕2702 2863
主辦﹕寶覺中學 贊助﹕東蓮覺苑
日期﹕10月13至15日
時間﹕晚上7﹕45至10﹕00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九龍紅磡)
查詢﹕2834 1776(憑票入場)
日期﹕10月12日(周日)
時間﹕晚上7:30至9:30
地點﹕法鼓山香港分會
香港九龍荔枝角永康街23—27 號安泰工業大廈B座二樓205室
查詢﹕2785 0969 / 2865 3110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資源 |
課誦 |
連結 |
下載 |
賀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