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佛教發展的可喜趨向
撰文/愚子

佛教猶如一個超級商城,其中不僅有法會、超度、誦經、皈依、加持等傳統的宗教要素,而且有精美絕倫的佛教繪畫、美妙空靈的佛教音樂、令人歎為觀止的佛教建築、維妙維肖的佛教雕塑和風景如畫的名勝古蹟,還有博大精深的教理教義、圓融無礙的哲學思辨和嚴密細緻的佛家邏輯,更有自我完善的佛家倫理、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和解決眾生苦難的人生大智慧……佛教這座「商城」中的「產品」是如此之豐富多彩,自古以來吸引著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意識形態迥異的人們從中吸取有益的養分。正如中國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章太炎先生評論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

然而,令人遺憾的,不少人一提起佛教,便只會聯想起閉目靜修的老僧、吃齋念佛的阿婆、超度亡靈的僧人、千奇百怪的羅漢以及香煙燎繞的大殿和深邃難明的經文……在他們眼裡,佛教似乎只局限於為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設的「專賣店」,這樣的誤解嚴重地制約了佛教多方面功能的發揮。

令人高興的是,近年來,愈來愈多人意識到,佛教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寶藏。譬如說,在西方各高等學府、民間團體,紛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深入探究佛法對解決心靈種種問題的實際效用,將佛教中專注呼吸、活在當下、愛心與包容、慈悲與智慧等教義應用到醫療、臨牀試驗、臨終關懷、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等方面,以期減輕人們的心理壓力,彰顯佛法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在東方,早在八十年前,文學家魯迅先生便認識到佛陀的智慧對人生的幫助﹕「釋迦牟尼真是偉大的聖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於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

最近,在香港教統局優質教育基金和東蓮覺苑資助下,衍空法師在寶覺中學開展「佛化生命教育大使」計劃。一批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服務智障人士,為志蓮小學學生表演了自編、自導、自演的佛化教育戲劇,分享生命教育資訊,博得小觀眾的熱烈掌聲。這一活動的成功令人興奮,因為中學生也能以生動活潑的方法,把佛陀的智慧帶給社會大眾,使佛法真正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更有意義的是,它不僅令中學生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更能強化他們對佛法的興趣與認知,進而將佛法落實到關心現實人生上去。這種形式的接觸、體會和實踐佛法,確實是佛教發展的可喜趨向,令人鼓舞。

 

中二年級的「大使」,左起:林素如、陳麗、陳玉香和陳懷博。

文/黃夏柏 圖/黃永昌

寶覺中學佛化生命教育大使到志蓮小學演出。

同學重演和智障者在海濱公園活動的情景。

問答環節,小學生踴躍作答。

小學生舉手搶答,反應熱烈,同學甚感滿足。

小學生舉手搶答,反應熱烈,同學甚感滿足。

和智障者一起參與活動,是難得的體驗。

「由培訓、實踐到分享,缺了其中一環都會是個缺憾,我好希望把學到的信息告訴給其他人。」就讀中二的「佛化生命教育大使」林素如,和同學來到志蓮小學分享生命教育信息。

他們的演出,博得小朋友的熱烈迴響。短短的半小時演出,對他們的人生卻是一次深深的著色。一小步與一大步,不是登月之旅,而是這個學習計劃所體現的意義。

小學禮堂內,小孩子席地而坐,嘰嘰喳喳好奇的守候;舞台上,背景只有一幅平板的白幕,文字和圖像投到幕上,也投到幕前演出的一群中一、二年級「佛化生命教育大使」身上,眩目的光線無礙他們專心的重演在大埔海濱公園和智障人士並肩步行的經歷。認真而趣怪的演出,逗得台下小觀眾不住發笑。

親身接觸 才能體會

雖然一切從簡,但演出者的羞澀,觀看者的開懷,都是真情流露。問答環節掀起演出的高潮,小孩子一呼百應的搶答。「我們是什麼大使?」「佛化生命教育大使。」小朋友竟能一字不漏的說出來。

回想演出當天小學生的熱烈反應,幾位參與的中學生還是喜上眉梢,一臉滿足,「全場都舉手,估不到反應會如此誇張。」「有反應,很有成功感。」「捱了幾個夜晚不眠不休寫出來的劇本,也是值得的。」

寶覺中學的「佛化生命教育大使」實踐計劃已進入第二期,每一期歷時約三至五個月,參加的同學透過學習,了解生命的意義,更重要是到志願機構服務,並到小學宣揚生命教育信息。

「實踐」是那麼深刻而有力的一個詞。課堂上的讀本,洋洋灑灑,但一牆之隔的真實社會,卻依然遙遠;唯有切身的接觸,才摸索到當中的質感。受訪幾位同學原來都是第一期的舊生,之所以選擇再參與,就是那難得的「實踐」機會。「無論老師講解得多詳細,要是沒有親身體驗,都只是聽過而已。人和人之間是很不同的,而智障人士、肌肉萎縮症患者,和我們的距離就更遠,只有真正的接觸,才能夠體會得到。」林素如清晰的細道。

她的同班同學陳麗琼亦指出,在第一期計劃認識到一些佛法信息,對生命產生好奇,「體驗真的多了很多,令我的人生有所改變。我希望在第二期的活動中,可以體驗多一點不同的事物。」較沉默的男同學陳懷博,亦承認親身體會讓他改變﹕「面對肌肉萎縮症患者,起初都有點『歧視』,但接觸過後,發現他們和普通人差不多,也就放膽的去接觸。」

智障者並肩同步

第一期計劃,同學的服務對象為肌肉萎縮症患者和家屬,而第二期,則為智障人士。幾位同學坦言,以往都沒有正式接觸過智障人士,中間一道鴻溝,產生各種不安和誤解。第一次參與這活動的陳玉香,回想初次和智障人士合作,既不好意思,亦不得不承認感覺是「恐怖」,「起初是驚的!」同學和智障人士在大埔海濱公園一起步行籌款,由三位同學照顧一位「老友記」,「我們照顧的男智障者,很靜,大家溝通有困難,他不出聲,我們不知他想怎樣,無溝通。」

雖然沒有言語的交往,但親身的共處,也就是一種體驗。回想這次服務經驗,陳玉香還是有所發現﹕「在中心玩遊戲時,我第一次主動和智障者傾談,我發現和平日的溝通方式很不同,說話要很直接,不會客套一番,想他坐到那兒,就直接叫他去做。」

為陌生人的經歷觸動

對一般人而言,和社會上的弱勢社群,總是離得遠遠的,然而,只有越過阻隔,才能看得更真、更深。「參加這計劃,讓我經歷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認識生命。第一次願意接受和自己不同的事物;以前未接觸過智障人士,會避開,覺得他們有病,接觸過之後,明白他們都是人。」陳麗琼認真的分享。

中二年級的同學,說生命,談人生,不免沉重,雖然答來明晰而不含糊,還是有點浮泛,捉不住,然而,聽他們細述接觸過程中的感覺,更能體察到當中的真情實感。回想那次步行活動,林素如形容他們照顧的年長智障者個性「好活潑」,就在他動的當兒,驟來靜止的一剎,智障者拉著她說﹕「我媽媽以前曾經帶過我到這公園來。」「聽他這樣說,我便哭了出來。」事過境遷,那個畫面一浮現,林素如還是忍不住的淚盈於睫,哽咽著說﹕「我問他媽媽在哪兒,他……」她模仿對方以手指指向天的動作。莫明的每次提起這件事,便情緒起伏的想哭。為她張羅紙巾之際,我們也嘗試尋覓她觸動的線索,還是理不出頭緒;但能夠為一位陌生人的經歷而觸動,可見她的用「心」。

陳麗琼表示,接觸過智障人士後,「學識如何去感恩。以前不覺得有需要去感恩其他人,好像父母,但現在明白要多謝他們。看到智障者,都由父母照顧,他們沒有放棄,係一種感恩。」或許是這一份親情的體會,讓她對智障者產生親切感。事實上,一如不少年輕人,她在家中也因家長的責怪而感到不快樂,甚至想過出走,放棄自己,但學習讓她轉變,由悲觀移向樂觀和珍惜,「因緣和合,才會有希望,有未來。」她認為,若離開家庭,沒有了父母的照顧,失去好的環境,「那就難以實現理想,有父母在身邊,有好的環境,才能碰到好因緣,有好的未來。」

同學都嘗試把所學的佛理,和生活連繫上,一如陳懷博說﹕「起初一點都不明白布施是什麼,但參加完活動後,明白到幫人就是布施,希望以後可以幫多些人。」體會的深淺,各人有別,但能夠從實踐中學習,推己及人,為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都添了色彩。

佛學融入生活

「佛化生命教育」課程編輯及計劃助理胡蕙茵指出,他們期望透過活動,把佛化教育和生活信息連繫上。第一期活動的主題為「培養智慧方法」,第二期則為「多角度思考」,培養同學的覺性,並帶出「感恩」、「布施」等理念。

經過兩期活動,她看到同學的進步,「起初同學都沒有什麼感想記錄,漸漸寫下的體會不斷增多,亦看到他們對生命有所反思,能把佛學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小學生觀後感

志蓮小學學生的反應,讓一眾大使深感「成功」,明白到能把信息帶給他們。聽聽他們的觀後感﹕

溫苡蕎﹕「看完演出後,我明白智障人士不一定是難溝通的。他們樣子有點古怪,其他人便怕了,實在不公平,其實他們不古怪,只是比較熱情。」

何詠欣﹕「我覺得演出很好看。以前我覺得智障人士古怪,看過演出後,我會主動幫助他們。

Go to Issue Menu3.

可以盡如人意
文/溫綺玲

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貪心——愛買書、收集書。莫說可以一口氣看完,未看完已急不及待翻閱其他新書,結果堆滿一屋。

科技進步,光碟、MP3取代了一頁頁書香,卻換來方便,行、住、坐、臥也可以收聽。我最愛伏在書桌苦幹時,另一邊開著影碟機,播放一些內容不太嚴肅的光碟。

最近友人送來一張光碟,是記錄一位法師在加拿大的一個講座,座無虛席,氣氛輕鬆,本來我也不怎麼專心聽的,可是,法師說了一個故事,讓我放下了手上工作﹕

有一位判了十年監的囚犯,在監獄內感到很寂寞孤獨,覺得世上沒有人了解自己,有一天正在自言自語的時候,他發現竟然有一隻飛過的蒼蠅聽懂他說什麼,叫牠飛下來,牠便飛來,叫牠飛去門邊再回來,牠都一一跟著做,囚犯即時覺得在牢獄裡找到了他的知己良朋,興奮地對牠說﹕「橫豎無聊,我要令你有一技之長。」於是他靜靜地訓練那蒼蠅,數年下來,那蒼蠅可以翻筋斗、倒立站、跳火圈。囚犯很興奮,希望快快出獄,讓外面全世界都知道,他在監牢內的日子,沒有白過。

出獄的大日子終於來臨,他想,酒樓那處比較人多,可以一顯身手,於是他在酒樓內找個位子坐下,將蒼蠅知己放在桌面,叫牠不要動,然後請侍應過來看表演。
「伙計,你看,有一隻蒼蠅……」說時遲,那時快,侍應已一手板拍下,並說﹕「對不起先生,我替你另沏一壺茶吧。」囚犯來不及反應,已眼巴巴看著知己良朋,一命嗚呼,失望痛苦極了。

「很多時我們一生人所做的事情,自以為很有成就感,對社會和身邊人有所利益,會得到讚賞和認同,卻原來你的成就只配給別人漫不經心地拍一下而已。痛苦失望是必然的,但如果你還有時間和機會的話,應該平復心緒、總結經驗,用另一方式,再……」

還未說完,有聰明的觀眾接著說﹕「再訓練另外一隻。」法師淡然說﹕「那你要再錯多一次了,倒不如訓練你自己跳火圈吧。」

Go to Issue Menu4.

道信與弘忍
文/雲影

道信(580年至651年)被中國禪宗追認為第四祖,他改變了自達摩以來,慧可、那禪師、滿禪師的隨緣而住,獨往獨來的頭陀行。他在黃梅雙峰山一住就是三十多年,採取一邊種田,一邊傳授禪學,接引學人。這在禪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開創為後來的禪僧門以農禪獨立發展,創立禪寺的先聲。

據道宣《高僧傳》說,道信自七歲就隨僧人行止,並且能夠自覺持戒。後他去舒州皖公山從兩位僧學禪法,經十多年。他的老師後來到了羅浮山,但不許道信跟隨。道信後經國家許可得出家,住在吉州寺。後來他要去衡嶽,路過江州時,道俗留他住在廬山大林寺,住了十多年後。之後蘄州的居士請他到江北的黃梅縣,在雙峰山建寺,「三十餘載,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道信終老於唐永徽二年(651年),時年72歲。

據《傳法寶記》載,道信「每勸門人曰:努力勸坐,坐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饑瘡,即閉門坐,莫讀經,莫人語。」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從達摩以來的禪宗,到了道信有了重大的轉變,道信主張勞作與坐禪並重。他號召門人以墾荒柴耕解決吃飯的問題。這樣正式將農耕勞作當作禪門的大事,並列在禪行之中,這在佛教史上是一件大事。

道信在黃梅雙峰山聚集了五百多位習禪的門人,其中弘忍、法融最有成就。法融別立「牛頭禪」,而弘忍則為禪宗追認為第五祖。

弘忍(602年至674年)生於黃梅,七歲就師從道信,死於咸亨五年(674年),年七十四。根據《楞伽師資記》,弘忍在道信門下,「役力以申供養,法侣資其足也。」這說明弘忍能以他的勞作,來供養他的同修們,使他們衣食無憂。同時也表明弘忍具有卓越的生產經營和生活組織能力。

弘忍在繼承道信作禪並重道風的同時也有創新。據《楞伽師資記》,弘忍「緘口於是非之場,融心於色空之境……四議皆是道場,三業咸為佛事,蓋靜亂之無二,語默之恒一。」這說明弘忍不再把修禪與勞作二分,使修禪融於生活之中,把勞作作為修禪的過程,這樣使二者融為一體。通過道信和弘忍的共同努力,中國禪宗正式形成。

Go to Issue Menu5.

布施
文/賴靜涵

布施,是從梵文Dana翻譯過來,佛典中作「檀那」、「旦那」、「馱曩」,也有將梵文與漢文並列的「檀施」與「檀信」等。梵文的意思是「給某人一樣東西但不要回饋」,這就是布施的梵文原義。佛教則認為以「慈悲心而施福利給人」,稱為「布施」。

「布施」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由於佛門從事救度眾生的志業,若能供養佛門飲食、衣服、醫藥等物資,即視同參與這項慈悲濟世的事業,因此就能夠培養今生美滿人間的福報,更能夠累積來世的福德善根,獲得更美好的將來,所以布施是佛門弟子一項重要的修行。布施之物,除了有形物質的布施以外,以佛法的智慧施予眾生,讓眾生能夠聽聞佛法,解脫煩惱之苦,也是一項重要的布施,如支持佛教的弘法事業,印送經書,演說佛法等都是。此外,還有一種布施,就是「無畏施」,意思是布施歡喜、平安、幸福的感受給他人,如義務擔任保安、消防、社工、醫護等相關工作者都是。

修行布施的人,必須注意「三輪體空」,就是不執著於布施的物品,不分別受施的對象,更不應希求自己獲得世間的回報。時時體念這三者的本質為「空」,而不存任何執著,這樣才是圓滿的布施。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禪修課程﹕正念的修習

行禪、坐禪、慈修、佛法分享及迴向
指導﹕法護法師
星期六 下午2﹕00至4﹕00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導師﹕黃耀光居士
星期六 上午9﹕30至11﹕30;下午2﹕00至4﹕00

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查詢:2575 6312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夢與夢瑜伽」講座

主辦﹕華藏正覺學會
講者﹕智學法師
日期﹕1月12日及13日(周六及日)
時間﹕下午3﹕00至5﹕30
地點﹕油麻地梁顯利社區中心三樓會議室

查詢﹕6286 3870/2696 5707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