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廣結善緣,福壽綿長
文/愚子

不少曾經名列福布斯富豪榜而風光一時的中國民企富豪,如:牟其中、仰融、楊斌、周正毅等,紛紛捲入各種經濟罪案漩渦。昔日八面威風的富人,而今竟淪為階下囚。這種現象令人震驚之餘,也促使我們反思:大富大貴、功成名就之後,如何保住富貴,平安度過此生,進而恩及子孫?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遷富豪於咸陽,以方便監視;收天下兵器鑄成十二銅人,以遏止百姓造反;焚書坑儒,以鉗制文人的思想;修築長城,以抵禦外族入侵。結果秦朝二世而亡。宋太祖趙匡胤因部屬黃袍加身而得天下,為了江山永固,前後兩次「杯酒釋兵權」,剝奪手握重兵之中央將領與地方武官的軍權,委以虛職,並改任文官帶兵。造成宋朝對外戰事屢屢失利,也導致宋朝國運不振及其後滅亡的直接原因之一。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火燒獨角樓」,在位三十年,殺了二十萬功臣。能臣幹將都死光了,流寇、清兵彈冠相慶,後來的崇禎皇帝被逼自縊於萬歲山一棵小樹下,結束了明朝令人又悲又痛的年祚。

反觀當今豪門新貴,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些人為了自己的仕途、子女的前程而貪污歛財。一旦東窗事發,自己淪為階下囚,子女也只好流浪異國他鄉。不少自以為聰明的人,攀龍附鳳、結交權貴,拉關係、走後門,投機取巧,強取豪奪,費盡千辛萬苦才加入新富階級,但又有幾個人能確保自己一生平安無事?

可見,權力和財富僅僅給人帶來一時的威風與榮耀,但不一定能確保個人的平安與子孫的幸福。在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情況下,也有不少人向神靈求救,卻不知哪一路神靈曾保佑過心術不正之人?人們到底怎樣才能平平安安地度過此生呢?

佛教的因果律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取決於自身積德行善之多寡。現實生活中,少數人才智出眾,但正當春風得意之時,卻不積德行善,因而大都不能善終;多數人所積之德,僅能擔保自己一生平安無事,無法澤被親友家人。最難得的是,有些人大富大貴之後,常懷仁德之心,懂得善用當下的威望和財富,廣結善緣,給人歡喜,生時得到眾人的讚嘆與愛戴,死後普為人們所緬懷與感恩,聲名惠澤子孫後代。這正好應驗了《易經》中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也符合佛陀「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之教誡。廣結善緣之人,能化有限的人天福報與一期壽命為無量無邊的功德與慧命。

 

 

文/定如 圖/黃永昌

淨院內的玉佛是專程由 緬甸請回來的。虛雲老和尚曾在淨苑的「關房」居住淨院內這幅用金線繡
《金剛經》砌成的佛
塔圖,是清朝高官赫
亦所監製,在康熙丙
寅年萬壽聖誕送給康
熙作賀禮。

看到慈航淨院的名字,不期然想起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慈航普渡,為眾生廣施甘露的事跡。事實上,數十年來,慈航淨院也秉承著這種無私精神,為失學兒童開辦義學,籌建中學,更為四眾宣講佛經,弘揚佛法,廣結善緣。

慈航淨院坐落沙田大圍新田村,位處車公廟側,由來自廣州如來庵的宏願法師於1914年所創立的尼眾道場。「當初,我們的開山祖師宏願法師來到香港,在沙田購置了一間細小的舊村屋,將之改建成道場。後來尼眾弟子日益增多,需要擴建。1932年宏願法師圓寂,未能親眼看到淨院擴建完成,其弟子智林法師繼承遺志,致力擴建工程,更命其徒瑞融法師,從大嶼山蓮華台下山協辦。」三十年前從新加坡來到慈航淨院依止進修的淨達法師憶述說。

艱辛歲月 擴建淨苑

當年的生活非常艱苦,要籌足擴建經費,並非易事。「院內僧尼常住眾都是以務農為生,種植西洋菜、劍蘭和菊花,割禾曬米。另外,在經濟拮据時,甚至要製作糕點拿到市集販賣,慢慢地儲蓄擴建淨院之經費。」淨達法師細說當年自給自足的生活。

「當時智林法師為了籌募經費,帶同弟子瑞通法師到新加坡籌得七千元坡幣。回港後,即實行佛殿的興建計劃,請工程師畫圖則,可惜建築費用不足,瑞融法師遂協助策劃設計,且親自買建寺的材料和督工。為了節省建築費用,更帶領泥水工人和住眾,一起開山劈土,擔沙抬泥搥石仔。」可是,一場颱風暴雨,導致淨院後的斜坡山泥傾瀉,需要先將斜坡加建護土牆,才能繼續佛殿的工程。「因為要修築護土牆,這筆額外支出,令興建佛殿的建築費大失預算,可想而知當時經費之緊拙。淨院的擴建工程斷斷續續的,後得胡文虎先生等慷慨資助,前後花了整整十年光景才告完成。」

法師睿智 解佛門劫

據慈航淨苑董事瑞洪法師憶說:「經過許多波折及艱辛,慈航淨院的擴建終於落成。可是在開光大日子當天,卻又遇上日軍入侵香港。日軍要徵收淨院為軍營,用刀槍指著瑞融法師,強迫她在契約上簽名,剛巧大殿正傳出法師們誦讀楞嚴咒, 瑞融法師鎮定地告訴日軍說:『現在誦經,不能停止,否則皇軍會戰敗的。』」日軍首領即下令保護全港所有佛寺。法師的聰敏,成為香港所有佛寺的護身符,逃過戰禍一劫。

當時香港淪陷,很多由內地來港參加淨院開光大會的高僧大德,都不能返回內地,被迫滯留香港,只能暫住於淨院,故此,一直為女眾道場的慈航淨院,在大戰期間破例收留避難的男眾師父,由那時開始,淨苑的講堂亦被稱為和尚樓。

創辦義學 教育村童

智林法師除了致力弘法之外,更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瑞洪師說:「可能我師父智林法師本身不識字,眼見當時許多鄰近的村童沒能力上學,更令她感到必須幫助失學兒童讀書識字。於1954年,開辦第一間慈航小學義學,校舍由胡文虎先生及胡文豹先生捐助興建,讓失學的村童能有受教育的機會。」

這間義學就是現今位於沙角邨沙田慈航小學的前身。後來小學遷出,義學改成幼稚園,近年因收生不足,被迫於2000年停辦。為免浪費了寶貴的用地,於2002年由瑞融師提議,將連二樓約有萬多平方呎的幼稚園,贈送給台灣的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清拆重建後善加利用,作慈善用途。

一心一意 弘揚佛法

慈航淨院的宗旨在於弘揚佛法,反而沒有承辦經懺法事。二十多年前開始,瑞融師提議,在慈航淨院開設講經班,希望更多眾生能夠得聞佛法,「當年我在其他道場講經,但瑞融法師說與其在外講經,倒不如在本院開班;於是我就開始在慈航講經至今。」淨達法師最初是開設佛學初階班,及後加入《阿含經》、《大智度論》、《維摩詰所說經講記》、《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及《楞伽經》等經典。

宏願法師圓寂後,智林法師成為當家,後再傳給智海法師,由智海法師開始,淨院便沒有正式的當家師父,改為以董事制維繫,各項決定由各人一同商議定案,發揮互助不分彼此的慈航精神。

慈航淨院

地址:沙田新田村一號A

宏願法師智林法師瑞融法師淨達法師

高僧學者曾踏足

淨院設有一關房,用作閉關或禁足修行,大戰期間,松泉法師曾在這裡暫住避難。虛雲老和尚曾路經此地,獲淨院法師招待,亦在關房內居住。

多年來,不少高僧大德於此講經弘法,如泉慧法師、遠參法師、源慧法師、演培法師及曉雲法師等。曉雲法師在未出家前,曾在此居住九年並創辦雲門學園,及後出家並移居台灣,開辦華梵大學,在其著作中有《淨苑隨筆》一書,便是她在慈航淨院的心路歷程。

由於法師與近代哲學家唐君毅先生相交甚深,故唐先生丁母憂之期,便在苑內舉行法事,及後常到淨院打坐,並療養眼疾。此後每年農曆九月他的忌辰,學生都會到淨院作祭典,以紀念唐君毅先生。後來新亞研究所一些教授去世,亦安奉蓮位於淨苑,直至今天,新亞師生每年皆到來春祭前賢。

 

Go to Issue Menu3.

年輕的94歲老和尚
文/溫綺玲

寶蓮禪寺一位法師提議我去楊州探訪高旻寺。楊州在南京遠郊,從南京機場去需要個半小時的車程。高旻寺是中國四大禪寺,歷史悠久,一代禪宗師虛雲老和尚,便是在這禪寺不經意打破茶杯而開悟的。聽聞該寺的德林老和尚,對來參禪的弟子要求很高,心思敏慧獨到,開示中往往令人有當頭棒喝之感。

即使多麼渴望親近老和尚和一遊古剎,但在南方城市長大的我,實在非常懼怕冰冷而沒有衛生間的房間,另一方面,也不好意思打擾了常住,最好的方法,莫如在佛寺附近租住酒店了。給老和尚知道了我們的心意,只說了一句:「那麼嬌。」即時隔空領受當頭的棒喝。

老和尚揶揄得真是,過往多少大德高僧、大智慧者在這禪寺掛單和開悟,今天能有那麼好福氣可以在著名古剎中一宿,一沾法喜,還有什麼好顧慮!

聽老和尚開示,簡直是賞心樂事,他思維敏銳幽默,失驚無神會問你看似易答的問題 :「你走入佛寺,第一個看見的是什麼殿堂?」

「天王殿。」在座者幾乎異口同聲地說 。

「唔,在天王殿裡頭有什麼?」

「當然是四大天王,還有韋馱菩薩和彌勒菩薩。」

老和尚隨即接口問:「彌勒菩薩是幹什麼的?」

「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心中是有點猶疑何解老和尚有此一問 。

老和尚繼續問:「既然是未來佛,為何會在天王殿,是為四大天王看門口嗎?」

我們還未來得及消化他的問題時,老和尚已揚起一邊眉毛微笑地說:「我們高旻寺有彌勒殿。」

Go to Issue Menu4.

希遷
文/雲影

希遷(700年至790年)為唐代禪僧,因在大石上結庵而居,故人們又稱他為石頭和尚。希遷年輕未出家時沉毅果斷,自信力特強。他反對鄉邑迷信神祠、定期殺牛灑酒的祭祀,每逢祀期,就前往毀祠奪牛,態度堅決。

希遷的家鄉地近新州和曹溪,他年輕時正值六祖慧能在此安渡其輝煌的晚年,年輕的希遷就來投身慧能門下,得度為沙彌。可惜不久六祖告別人世。史載六祖入滅前夕,有一小沙彌憂傷地近前問訊:「和尚百年後,當依附何人?」六祖微微一笑,答以三個最簡潔的字:「尋思去!」希遷失去了指引的導師後,一度經歷了痛苦的徬徨求索期,或「每於靜處端坐,寂若忘生」,可見其精神渴求之迫切。後來他得長老指點,言下醒悟,遂前往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青原山靜居寺,真的尋找到「思」──與他同時在慧能門下學禪,又比他年長的行思。他到青原山與行思見面時,行思問他從曹溪那裏帶來了什麼,他說,未到曹溪以前,原未曾失落過什麼。行思再問,那為什麼要到曹溪去,他就說,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在這番簡短的問答裏,可以想見希遷直下承當,自信之切。後來行思送希遷往南嶽向懷讓學禪,使之經受一番錘煉,圓滿而歸,成就希遷為一代大禪師。

希遷的禪法總結於他所撰的《參同契》。相傳希遷因讀《肇論》至「聖人會萬物為己」句,得到啟發,對《肇論》所說的「法身不隔自他,圓鏡體現萬象」之旨深有契會,於是有《參同契》之作。他提創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回互」。「回互」是調和融會其他諸家思想,旁搛雜取,廣泛吸收利用,以充實和豐富自己對禪形而上的哲學思考。他把這種思想導入禪觀,加以發揮,豐富了禪法的內容,遂開闢了他這一系的宗風。其禪法運用之妙,圓轉無礙,如環無端。和希遷同時的異派禪家馬祖道一,對希遷的禪風,常有「石頭路滑」之說,很足以道出它的特徵。所以在他的思想當中可以看到其他宗的思想,如希遷講「執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可以說是受到華嚴思想的影響。

Go to Issue Menu5.

慈航
文/賴靜涵

慈航淨院以「慈航」為名,那麼「慈航」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在佛教裡,佛菩薩以渡化一切眾生為畢生的「大願」,即運用大智慧,以法為船,將眾生從生死苦海中救度到解脫的「彼岸」,這就是所謂的「慈航」。此語最早可見南朝梁‧蕭統《開善寺法會》詩:「法輪明暗室,慧海度慈航。」其後唐朝西明寺沙門玄則作《大般若經‧序》:「梵輪冥退轉之規,慈航虛下濟之影。」而唐徐鍔《大寶積經述》:「法山摧仞,拂魔箭於危屏;直水橫流,係慈航於彼岸。」

可知「慈航」本謂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願心。今天則多作稱讚觀音菩薩之語,在觀音佛像上,常見「慈航普渡」的匾額,如《淨土論》說:「菩薩乘大願船,往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願船,如是送至西方。」《大悲經》偈說:「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所以「慈航」也稱「大願船」和「般若船」,主要是稱頌觀音菩薩慈悲過人之願。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念佛晚會

逢周日 晚上7﹕00至8﹕30
主持﹕苑長僧徹法師、如淨法師

佛學講座

每周六 下午1﹕45(共八講)
講題﹕《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講者﹕傳賢法師
開課日期﹕2008年3月15日

地點:跑馬地山光道15號東蓮覺苑
電話:2575 6312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祈福供天及啟全年大悲懺

日期﹕2月21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8﹕30至下午3﹕30
地點﹕鑽石山志蓮淨苑
查詢﹕2354 1888

活動﹕傳燈晚會

日期﹕2月21日  晚上7﹕00
地點﹕新界粉嶺置福圍12號觀宗寺
查詢﹕2669 3578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