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裡
撰文/愚子

依據佛教的緣起法,世間一切事物皆是因緣所生,人間的財富也不例外,來源於如下三方面:1)大自然界的生力:一年四季,春花秋實,土地給我們提供了五穀、水果等豐盛的食物﹔大地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寶藏;2)眾人的助力: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我們時常須依靠眾人之助力才能創造和獲得財富;3)本身辛勤的勞動力。既然世間的財富來自以上三方面,我們在使用財富時,也必須回饋到以上三方面,才不違背佛教的因果律。

在以上三種財富的來源中,佛教特別強調通過本身辛勤的勞動去獲取財富。因為自然界的生力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充分利用它。例如土地再肥沃,如果我們不在春天播下五穀,深秋來臨之際,田野長滿的只是荊棘野草,而不可能是沉甸甸的穀穗!同樣,地下的寶藏再多,如果我們不去開發它,它將永遠埋藏在地下!其次,眾人的助力也僅僅是一種助緣。例如,如果我們想辦好一個工廠,親朋好友可以幫助我們出謀劃策。若資金不足,別人也可以幫忙解決一部份,但工廠最後能否盈利,還要看我們能否善於管理、努力工作。由此可見,任何一種財富的積累,個人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獲得。因此,分配財富時,首先應該把它用於謀求自身的幸福上去,使自己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以便做好自己的事業,為社會多作貢獻!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就理直氣壯地把自己的財富完全用於滿足一己之私欲上去,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財富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大自然,更離不開社會或眾人的幫助,所以在分配財富時,不但要將之回饋大自然,保護賴以居住的環境,更應對父母、師長盡責任和義務,照顧需要幫助的人, 回饋社會,才能確保社會的良性發展。譬如說,因貧窮而使青少年無法受良好的教育,必將直接威脅到未來社會的發展。更嚴重的是,社會中窮得連飯都吃不飽的人愈來愈多,總有一天,饑餓的人們為了生存,輕則鬧事,嚴重時會造反,直接影響社會的繁榮、穩定。辛苦掙來的錢也許會在一夜間化為烏有。因此愈來愈多人關注財富的合理分配,而提出三種分配的理論:通過市場實現的收入分配,稱為第一次分配,通過政府調節而進行的收入分配,稱為第二次分配,而個人出於自願,在習慣與道德的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稱為第三次分配。佛教提倡的布施,是確保財富良性使用的重要手段,要求人們在因果律的指導下,學會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裡。

撰文/黎樹基 攝影/黃永昌
紹根法師認為,參與濟貧助學,是 利樂人群的工作。

跟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法師會面,從去年因病住院的困惱經歷談起,到近十多年屢赴山區小學監察建校的進程,法師暢所欲言,皆源於他深感學齡兒童教育在中國的迫切,就算身在病榻,仍念念不忘作為出家人,能帶給社會下一代什麼禆益。

踏進北角英皇道一幢戰後唐樓,拾級而上至頂樓,看到楞嚴精舍的牌匾,念到2005年接任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一職的紹根法師就寄居這裡,想起「大隱隱於巿」這句話。

初會法師,發覺他為人謙遜而帶點害羞,但提及去年入住醫院一事,法師便滔滔不絕:「去年11月,元果法師的高足常定法師榮膺泉州少林寺住持,我本應邀前往道賀,但啟程前,胃部突感不適,需要即時入院,作更詳細的檢查。」

八苦煎熬 成佛助念

住院5天的經歷,對紹根法師來說可謂生死契闊,他說:「醫生囑咐我在5天內不可進食,一滴水也不能喝。我本以為是小病一場,況且大小便暢通,豈料弄到既要吊鹽水,又要攜尿袋,恍如大病降臨,更抽掉我8筒血,問護士們需要如此『勤快』地抽這麼多血嗎?他們的回答又模稜兩可,連報告也沒給我發一個。」

語畢,法師眼神閃過一絲無奈。可幸他臨危不亂,致電師友直把情況相告,並笑言若再住下去,說不定從此「四大分散往四方」。於是,師友給紹根法師辦理轉院手續,據他說,轉院後,接受的診治方法截然不同,減少了抽血次數,亦可隨意飲食,驗出純粹因勞累過度而引發肝酵素上升,心下便踏實多了。

問法師在那段身不由己的住院日子裡,除飽嘗肉體之苦,心靈上有什麼深刻感受,他答道:「雖說生老病死是眾生的必經階段,但小病一場,已弄得我痛苦如此,更一度把平日所修的佛理拋諸腦後,實在不能想像如果生大病的話,將會是什麼光景。

「但是,出家人修煉安閒法,畢竟能夠讓我們對突如其來的事情處之泰然。」回觀八苦之境總是安閒法,方許藥病兩忘,親到縱橫無礙解脫處。

佛經常說:「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眾眾而共成,缺一不可。」對很多出家人來說,四方行走、增長知識也是一種修行,對紹根法師而言,深入中國落後山區,替兒童興建學校,也不失為出家人入世的好辦法。苦難和貧窮,並不能把人壓垮,憑藉深深紮根心底的佛理,賦予出家人一顆寧靜、平和的心,助善行樂。

扶貧助學 入世修行

法師不時到內地了解學校的興修情 況,早前便到廣西三縣驗收希望小 學。圖為捐贈書庫時留影。

佛教的「出世」不是指閉關修行,而是不求自己的安樂與名利,一心一意希望眾生可以遠離苦難。出世就是「無私」。誠如紹根法師感言,出家人必須「人在紅塵、心在山林」,才能做好出家人工作;然而,出家人就絕不能「人在山林、心在紅塵」?這便是紹根法師發的宏願,祈望能夠撇除一般世俗的看法,在過去十多年間,不歇地替捐款興學的善信遠赴中國的落後鄉市甚至山區,籌劃和監控逾二百所學校的興建或修葺工程。早前6月,法師便往廣西天等、寧明及扶綏三縣,驗收年前捐建的三所希望小學,並考察五所待援建的小學。他說:「一些學校由於日久失修,牆身出現裂痕外,屋頂更有石塊墜落,很多學生被迫到較遠的學校上課。校方為了繼續上課,以帆布或紙皮封頂。但石塊非輕,紙皮難耐,學童處於岌岌可危的校舍,情況實在令人擔憂。

「其實,辦學校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所謂百萬人興學,我希望起了這個機緣,有後賢繼往開來而已。」紹根法師解釋為何出家人不在寺內誦經念佛或靜坐參禪,反而舟車勞頓,積極參與建校的原因。他說,靜坐參禪是上求佛道以自求解脫,屬於自利;參與濟貧助學,則是利樂人群的工作,屬於利他。法師認為時代不斷轉變,自己雖是出家人,但也是社會一分子,應當與時俱進,除自己修行外,還必須融入社會,以利樂人群為己任。能夠使當地學齡兒童不用長途跋涉,便可安心到就近讀書,增長知識,將來擺脫貧困。因此,紹根法師認為教育下一代乃是最理想的利生工作。

繼續付出 自利利他

六度萬行以布施為先,救苦救難、濟眾度仁為第一功德;《大寶積經》說「布施可得智慧」,此語更是發人深省。《阿彌陀經》也說:「善男子、善女人,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紹根法師回憶最初到貴州,看見一班貧困非常的學生,只吃以水淘的「無餸飯」,觸景傷情,感到非常淒涼。「我當時給了一位老婆婆50元,給她和孫兒買些吃的,她竟跪在門前的泥地上給我連連叩頭,我感到要為他們付出更多。」

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所示的,就是念佛證無上菩提,所以那是做榜樣給別人看,是利他的。現在我們若做到心不亂,是自利,自利也利他,利他也自利,自他不二。我們常說「助人為樂」、「施比受更有福」。的確,能夠伸出雙手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是多麼有福氣,特別是看到受助者展露笑容時,我們就感到特別充實、祥和。

出世就是無,入世就是有,無比有更好,因為「有」就是有窮有盡,「無」才能無窮無盡。從自古的釋迦牟尼佛,慧能大師,台灣的慈濟、法鼓山,都是融合出世與入世。真空生妙有,我們要學習從「有」的生活再去體會「無」,皆因「有佛法就有辦法」。

Go to Issue Menu3.

知見(下)
撰文/僧徹法師

修行的根本就是聞、思修、知見先導,就因為我們心裡的貪愛執著,嗔心與愚癡,因世俗的薰染而與日俱增。依照以前長老前輩開示的標準,要遠離三毒之源的家來修持;即是內心要具有捨棄此世與出離之心。故此佛陀很偉大!發現了完美的人生要具備八正道。佛陀在入滅前的當夜,對其最後的弟子蘇跋陀說﹕「蘇跋陀!若於任何方法中無八正道者,則無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八正道,這世間就不會缺少聖者!」

佛教的關鍵就是正見,即對四聖諦的正確知見。知見導致清晰思維,思維而產生正語;言不實不可信,禍從口出,故影響人的品德。正業能淨化人們生活,沒有貪欲、嗔恨和無明產生,習氣就不能顯現!一個有精神追求的學佛者,將致力於淨化自己的生活,是一種善德培養。以正命為目標,常常於生活上、工作上、精神上,作出改善,讓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在八正道中,正精進佔了很重要的位置。所謂的快樂、恆常不死之我等錯誤概念,不停以四事的意念趨於消除慾望。故身、受、思、意、根為正念之根,以滲透智觀;一心不亂作為一種強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見事物實相,正精進和正念導引出正定。

在生活上,以八正道建立我們知而後行。培養出學佛者具備互融互助互愛精神,淨化身心。從外(社會家庭)、從內(心靈上),都能把佛法實踐在生活中;希望以此成就我們在學佛道路上,建立正確方向和動力!

(二之二)

Go to Issue Menu4.

為父王盡孝
撰文/賴靜涵

過去人們對於佛教有個錯誤的印象,以為「出家」就是等同「不孝」,放下在家的親人,不論至親所愛都不例外,事實上並非如此。「出家」的意義在於放下虛幻般的在家生活,追尋無上正等正覺,對於親眷則是慈悲接引,令入佛智,所以實質上是超凡越俗的「大孝」。這個觀念,是佛陀所傳授的。

佛陀在祖國停留一段時日,接著就帶領弟子回到舍衛國的祇園精舍說法,再過幾年又回到王舍城的靈鷲山去安居弘法。許多大乘佛典,如《勝鬘夫人經》、《金剛經》、《般若經》、《法華經》等重要經典,都是佛陀在祇園精舍與竹林精舍這兩個重要地方講授的。

時光飛快地過去,當有一天佛陀在靈鷲山安居時,在禪定中忽然覺察到父親淨飯王病危。隨後祖國來使請求拜見佛陀,稟明淨飯王病重,希望能見佛陀最後一面。聽到信息,佛陀一刻不敢耽擱,率領阿難、羅睺羅等幾位弟子,立刻束裝返國。

佛陀急忙奔入宮殿,淨飯王危在旦夕,內心卻非常歡喜,伸出氣弱的雙手緊握著佛陀,阿難、難陀與宮人則嚎啕大哭。淨飯王告訴大家:「切勿哀傷!佛陀曾經開示『諸行無常』,生死本為自然。我兒成為人天師範,是我畢生光榮!此生能再見到佛陀一面,猶如見到死後的光明!」淨飯王向佛陀合掌,含笑,就這樣逝世了。因為佛陀的功德,淨飯王走得很安詳。

按照印度習俗,淨飯王遺體用香油沐浴,高貴的布帛纏體,收斂後,用寶石裝飾棺木,安於宮中,四周則圍繞著珍珠綴飾帳幕,散滿了鮮花。佛陀與難陀在棺前守護,阿難與羅睺羅在棺後守護。出殯前一日,難陀向佛陀請求許可為父王抬棺,阿難、羅睺羅聞訊,也都向佛陀做出同樣的請求。佛陀答道:「好的!我也要這麼做。」

淨飯王逝世,舉國哀悼,葬禮莊嚴隆重,還布施了財寶給很多貧苦人士,做了很多功德。出殯的那一天,全國的人都來送行,當大家看到備受印度社會尊敬的大覺者世尊,與阿難,難陀等幾位比丘弟子也在抬棺的行列裡,眾人不禁感動萬分,熱淚盈眶,向一行人不斷地頂禮跪拜。誰說出家就是不孝呢?事實上出家更是大孝,佛陀立下了典範。

(四十一)

Go to Issue Menu5.

大樹緊那羅王菩薩
文/知歸 

日本奈良興福寺緊那羅像

維摩斗室的天女,利用散花的手法來討論大乘空義,轉化佛陀的聲聞弟子。而在鳩摩羅什三藏所譯的另一部經典《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中,亦有相似的方法來化導聲聞,不過這次所用的是琴聲。緊那羅王菩薩是一位頭上有角的樂神,經常用音樂來教化眾生。有一次這位菩薩在赴佛陀的法會途中,彈奏出種種微妙的樂曲,與會的大眾都聞聲起舞,連持戒精嚴的長老摩訶迦葉亦不例外,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來,說明聲聞眾雖已離欲斷惑,但仍未究竟,聽到菩薩的微妙音聲,便心動起來。

有一位天冠菩薩見緊那羅王菩薩以琉璃琴彈奏出來的樂聲精妙,一方面用以讚佛,一方面又教化眾生,便問他的琴聲從何而來?菩薩便告訴他琴聲不由琴出,亦不由指出,他的歌聲,亦非從口出、非從心出,一切皆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本無自性而畢竟空寂的。他的一番言論,引發起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下了一首著名的〈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Go to Issue Menu6. 漫畫
圖/小子

Go to Issue Menu7.

周日念佛晚會:誦念《阿彌陀經》
晚上7:00
念佛 繞佛 坐禪 開示 迴向
主持:苑長妙慧法師

周日佛學講座:《地藏菩薩本願經》
上午9:30
主講:傳慧法師

瑜伽、瑜伽行與智慧禪
周六 上午9﹕30;下午2﹕30
導師﹕黃耀光居士

周六襌修課程﹕活在當下
下午2﹕00
導師﹕法護法師

以上地點: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以上查詢:2572 2437

Go to Issue Menu8.

活動:「琉璃光照」身心靈健康講座系列
講題:圓融之道──調解衝突技巧的應用
主辦: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香港佛教醫院
贊助:東蓮覺苑
講者:阮陳淑怡女士
日期:8月18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00至5﹕00
地點:香港佛教醫院
查詢:2241 5080

活動:「緣起中道」講座
講者:岑寬華居士
日期:8月9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7:30至9:00
地點:北角英皇道355-361號 佛教愍生講堂
查詢:2808 2373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編輯﹕黃夏柏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