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Issue Menu1.

說「齋」
文/淨因

從我記事時起,全家人在大年初一都必須吃素。我曾問過年長者這樣做的理由,上年紀的人都說,這是我們的習俗;也有人基於健康的原因,作出看似合理的解說﹕除夕吃了太多的雞鴨魚肉,初一吃素,有清理腸胃之功效。

出家後方知,原來正月初一恰好是彌勒佛聖誕。自古以來,佛教徒便在每月的十齋日(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和諸佛菩薩聖誕、成道日持齋守戒。此時,我似乎又有點「恍然大悟」。原來家鄉老人心目中的習俗,是受佛教節日的影響,「吃素」其實就是「吃齋」。

偶翻古書,方才明白,「齋」字的含意並不僅僅是「吃素」這麼簡單。對「齋」字的解釋,《說文解字》中為「潔」,《洪武正韻》中為「莊」、「恭」,《廣雅》中為「敬」。譬如說,據《漢書·淮陰侯列傳》記載,蕭何月下追回韓信後,劉邦問蕭何,如何才能留住韓信,與項羽爭霸天下。蕭何建議:「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由本段文字可見,自古以來,齋戒沐浴,是對人最尊敬的表現形式。

更有趣的是,《易·繫辭》中指出了「齋」的核心是「洗心」。《列子·黃帝》云,「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很顯然,本段文字中的「齋心」不可能是「吃素」,而是「洗心」、「淨心」。

在以上中國文化背景之下,佛家把「齋」字發揚光大。大年第一天為彌勒佛聖誕,以此來提倡人們吃齋,培養慈悲心,正合「慈氏菩薩」的稱號;以清淨、恭敬、慈愛的心度過新年第一天,期盼為全年帯來好運,與人們對未來佛——彌勒的敬仰遙相呼應;正月初九以恭敬、虔誠的心舉行齋天法會,培養感恩的心。一個人若具有了恭敬、虔誠、感恩和慈悲的心,便能洗心革面。若人人都能以此淨化自己的心,又何愁人心不齊?!這也許是《說文解字》、《康熙字典》把「齊」與「齋」看成是相通字的原因之一吧。

 
 
文、圖/黎樹基部分圖片由南蓮園池志蓮素齋提供

翡翠百福袋

摩利石菌豆腐煲

蘋婆(鳳眼果)百靈烤夫煲

幾何時,為了趕上健康那列方興未艾的尾班車,吃素一時間蔚然成風,偏又引起一番素葷之爭,忽略了和而不同的理念。適逢農曆年初一在即,在萬象更新前,何妨細味一下持素的一些源由和趣味,給自己的一顆心求個安靜。

持素習俗 各處不同

大年初一不吃葷,是中國南方的傳統習俗。但原來中國每個省份在新年或其他節日,也有不同的茹素習俗。如滿族人在年初一至初五皆吃素;客家、閩南於正月初一早餐吃素;新疆在帕斯喀節(春分後月圓的第一個星期天)前一周吃素;水族人於端午節吃素;蘇州雷公誕(農曆六月初一至廿四)吃雷齋素,說明各處鄉村各處例。

依據傳統,年初一這天,每家每戶都會煮一頓素菜,喚燜大齌,以求清心積德,加上年近歲晚應酬多多,大魚大肉過後,品嘗一下清淡新鮮的素食亦可以調節機能。

對佛弟子而言,持素本來亦是漢傳佛教千百年的傳統美德,是佛教慈悲精神的體現。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便以不殺生為其首要,為的正是要培養我們的慈悲心。《涅槃經》說:「食肉者,斷大慈種,行住坐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佛教認為世間有情眾生包括動物在內,都有求生惡死的意欲,佛教徒發心吃素,是不忍心殺害雞、鴨、豬、羊等動物的生命,以護生的心念長養慈悲心。

學捨離心 長慈悲心

能吃素是一種福氣,讓我們從生活中學習捨離心,跳出物欲的誘惑,同時又可以長養慈悲心。從心開始出發,關注自身以外的人和事。

坊間其實有不少素食店利用各式素食材料製成「葷菜」,像真度幾可亂真,而食味和質感更有八成相似,可謂形神兼備,而多間素食館如灣仔的貴德宮、東方小祇園、銅鑼灣和尖沙咀均有分店的功德林、南蓮園池內的志蓮素齋等,在新年期間亦會照常營業。

時令材料 食出原味

對於南蓮園池志蓮素齋主廚甄頌英,他和他的團隊側重食材的原始味道,用心烹調,惜物和認識材料本性是他的「正信」。他說:「我們比較注重食物的自然味道 ,只求菜有菜味,瓜有瓜味,除了棄用味精外 ,還不會採用 成品或多餘的醬料,更遑論蠔油。 雖然不時不吃是我取材和烹調的要旨,我們也會運用新科技但保留傳統的方法,將季節性的食材儲存,例如鳳眼果、子薑等,足夠整年食用。」若食客品嘗過豆腐石榴果和松露菌忌簾焗豆腐,應該會從這兩道甄師傅頗感滿意的菜中領略到他的心意:「現今物質豐富,生活節奏緊張,素食文化正好有利提倡珍惜食物,讓我們重拾真味。」

甄師傅建議一般在家的讀者,想煮炆大齌的話,其實不必依循什麼菜譜,只需用自己喜歡吃的食材,「落足心機」便是了。

如果吃素是一個人修心的事,那麼藉此解放自己的罪業,轉化成一個「種小德、施小惠」的行為,以建設行動去代替「贖罪」,將一個人修心的事,藉大年初一,變成所有人的事。那就更為增福添慧。因為我們已開始教化的工作,幫其他人進入修心的行列。

食素Vs食齋

我們常把「食齋」掛在嘴邊,但所謂「食齋」其實即是佛家中的「持齋」,那是為了減少出家人對施主的干擾,同時增加學佛修遁的時間,持齋者除了不食葷肉外,午後亦不會進食固體食物, 以專心修行佛學, 此乃過午不食。只於初一、十五戒吃葷肉的,則稱為「食素」,只求行善積德,增加善緣,與「齋」有所不同。 一般持齋者,都不食用五辛 ,那是﹕、蒜、薤、韭、興渠(產於印度),因為該等香料均含有特殊氣味 ,多食後身體也會發出氣味,有礙與人相處弘法。

新春祈福法會

中國把農曆新年初一,定為彌勒菩薩聖誕,因此在中國佛教寺院舉行的新春祈福法會中,初一的早課都會先稱念彌勒佛的聖號,然後再開始一連串的禮拜「千佛」、「萬佛」等慶典活動。佛弟子過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到寺院參加禮拜千佛法會。禮拜千佛名號,希望得蒙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加被,同時很注重燒好香、供鮮花,消災增福慧。焚燃好香,除了長養自身的般若智慧,也可清淨五濁惡世,令諸佛菩薩歡喜,並令六道眾生暫處淨土。選擇好香供養,本是佛教徒日常重要的修行功課之一,在春節期間當然就更為熱絡了。

志蓮淨苑:彌勒菩薩聖誕普佛,下午6:00至晚上8:00(查詢:2354 1604)
妙法寺:新年如意祈福法會,早上9:00至下午4:00(查詢:2461 8567)
佛香講堂:禮千佛法會,早上10:00(查詢:2715 7933)
香港文教會館:上佛供法會,早上11:00(查詢:2575 0530)
佛教愍生講堂﹕禮懺賀新春,早上9:30至中午12:30(查詢:2808 2373)

 

Go to Issue Menu3.

新年假期的享受
文/溫綺玲

從來過農曆年是快樂又忙碌的。小孩子的時候,除了年初一在家裏一家人吃早齋之外,其餘時間,多是跟母親到親友家拜年,還未來得及拆紅封包,便要上學去了。

人長大了,除了年初一在家裏一家人吃早齋之外,其餘數天假期時間,均相約友人旅行或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派對。

自跟隨師父學習後,大年初一凌晨到老師父處普佛,吃過清甜的湯圓糖水後,才帶著一身露水回家,睡一覺,便與家人一齊吃早齋。後來這十年間,工作多了, 只能趁數天新年假期,清理過去一年已完成項目的後期檔案工作。

這個年假,我會嘗試將這個「忙」改為「享受」,首先放下所有案頭工作,每天煮些新菜式,與家人共享;擱置在書櫃內好些心儀已久的書,定要慢慢細讀享受;  每天享受至少八小時甜睡;這樣,新的一年,相信一定會充滿力量。

Go to Issue Menu4.

五會法照
撰文/知歸

在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弟子中,成就最卓越的,莫過於後來被稱為四祖的法照大師。大師約生於747年,初住廬山,因在念佛三昧中見承遠大師在極樂淨土侍佛,遂往衡山向師執弟子禮。照師在衡山常修般舟三昧,在得到遠公的真傳後,師便於766年赴長安,在章敬寺之淨土院,依《無量壽經》,撰《五會法事贊》一卷。翌年,遷居衡州(湖南衡陽)雲峰寺,一日,於僧堂用齋時,在食缽中,忽見五色祥雲,雲中有寺院、山澗、石門等奇境,在石門五里外,復見一寺名為「大聖竹林寺」。數天後,在用齋時,又再見到缽中有五色雲及池臺樓閣,純金色界,有眾多菩薩雲集其處。大師將其見聞,詢問眾僧,當中有嘉延、曇暉二僧告知是五臺聖景。

769年8月,大師與同道數人,由南嶽出發,至第二年4月抵達五台山佛光寺,其地果如缽中所見一樣。當晚大師見有異光從北山照在身上,翌日遂往尋發光處,在一山下石澗北面見一石門,門外有兩名童子,一名善財,一名難陀,帶引大師入石門,見一金樓,門額有「大聖竹林寺」字樣,一如缽中所見無異。大師在寺內見文殊、普賢兩大菩薩,遂求問修何法門,最為切要。文殊菩薩教師念佛及供養三寶,使福慧雙修,二大菩薩更同舒金臂,為師摩頂授記。在寺中巡禮各菩薩院後,二童子便送師出石門,師欲頂禮,舉頭一切境物俱失,師遂立石標記其地。

大師在山西太原一帶,教人五會念佛之法,據說當時念佛之聲,能傳到長安帝京,代宗及德宗二帝先後迎大師入宮,教授宮人五會念佛之法,並封為國師,後人尊為淨土宗的第四代祖師。

Go to Issue Menu5.

誦經容易解經難
文/馮孝忠

筆者平常對與人交流佛法是頗有保留的。因為總覺得自己的觀點不一定正確,日常行為也只是個充滿煩惱和執著的凡夫,最怕是隨緣發表一些佛學意見被過分高估,更擔不起「努力修行的佛教徒」這個標籤。雖然喜歡閱讀佛教書籍,但正如憨山大師的詩:「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曾經有人問筆者如果帶業能夠往生,那麼因果論就沒有意思了,筆者認為只要深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就能往生,但是卻沒有信心去為沒有看過淨土宗經論的人解釋阿彌陀佛宏誓的慈悲。自己也不是辨才無礙的佛子。

近年佛日增輝,愈來愈多人對佛教產生興趣,向筆者探討佛教一些基本問題的朋友也不斷增加,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善業不足而斷人慧命。所以經常都給朋友推介一些基本書籍,及鼓勵他們隨緣的參與佛學講座和活動,作為學佛及與人討論的資糧,從而由疑生信,找到自己因緣所在的法門。

筆者在發願皈依前後讀過的佛陀的基本教導,有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淨空法師的《認識佛教》、佛使比丘的《菩提樹的心木》,而釋見介師父的《都是因果惹的禍》較為輕鬆。經典則有《法句經》(松原泰道的《超越迷惘法句經》和《阿含經》(莊春樹先生的《阿含經隨身剪輯》)。這兩部是原始佛教的經典,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和修行方法。筆者是讀完《法句經》後決定皈依的,這只是個人經驗的分享,其實法門無量,祝願大家都法滿充喜。

Go to Issue Menu6.

大乘和小乘如何分別?

問﹕佛教有大乘和小乘,應如何區分?

答﹕原始佛教,並沒有大小乘的分別。

大乘梵語Mahayana;小乘梵語Hinayana。表面上解釋﹕大乘重於利他,關懷他人、深入民間、利益大眾、從事社會工作。小乘重自己修行,自己尋求解脫之道。

大乘佛教通常以中國、日本、韓國一帶為中心,稱為北傳;小乘佛教則以錫蘭、泰國、緬甸一帶為中心,稱為南傳。

如此以地區性來分別大乘小乘,未必盡然,主要是任何宗派的目標和實際行動,是否能夠行解相應?

佛陀說法是「觀機逗教」,對什麼程度和根基的人,說什麼法,例如初轉法輪對五比丘說四諦、十二因緣,便是聲聞、緣覺,屬於小乘;對在家信眾說五戒十善,屬於人天善道;逐漸擴充至六度、四攝、八正道,用慈悲喜捨化度眾生屬於大乘思想。

假如小乘行者以慈悲心願,說法度化群眾,何曾不是大乘行為?如果自以為是大乘思想的研究者,但不身體力行,等於獨善身的小乘行為了。

以上內容輯錄自嚴寬祜居士和內地學生之間的佛學答問。

Go to Issue Menu7. 漫畫
圖/小子

東蓮覺苑《明覺》特刊編輯部
地址﹕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傳真﹕2572 4720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刊文章純屬作者或受訪者意見,不代表本刊立場。

資源

課誦

連結

下載

賀卡

友情連結
何鴻毅家族基金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 寶蓮寺 | 大渡網 | 溫暖人間 | 佛哲書舍 | 史丹佛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佛學研究中心 |
TLKY Canada Foundation Programme,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International Buddhist College, Hatyai |
東蓮覺苑佛門網站小組製作 ©2006-2008 | 服務條款 | 佛門宗旨與LOGO 自2006年10月1日瀏覽次數: